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1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二 (16)

1. 結靨三朝生死訣

聶九吾曰:痘出八九日,膿漿充滿,顏色蒼蠟者上也。若無他證,勿藥可也。然痘出稠密而膿不甚滿者,至此時飲食多減,痰涎多盛,宜用養胃開痰湯。(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炙甘草、蓮肉、陳皮、半夏、山藥、桔梗、楂肉煎溫服。灌膿時忌用朮、苓、半夏,恐其乾燥津液,膿漿不行也。

至此時漿靨時可用矣。渴者去半夏加麥冬、北五味,吐逆加藿香、砂仁。)

結靨其色蠟黃,一二日從頭至兩腿皆靨,由胸腹至腳背和額上一齊皆靨,落而愈者吉。結靨時寒戰或手足顫掉氣敗者,死。(急用補助氣血,養脾胃藥救之。)結靨時遍身皆臭爛,如臭餅臭不能近,目中無神者,死。結靨時遍身發癢,抓破無膿,皮卷如豆殼者,死。痘疤應落不落者,乃火盛也。

宜柴苓湯加辰砂六一散,用蜜水調服,外用滑石末敷之。痘靨不脫不渴,寒戰咬牙者,屬虛寒也,宜木香散。作癢者,白芷、當歸、蟬蛻治之。痘瘡灌漿已滿,熱毒已解,至收靨時,有數日不焦者,只看痘色如初,無妨。(用八珍湯加牛蒡子、木通補脾利水自安。)痘後疤痕雪白,並無血色者,亦急用補助氣血,養脾胃,庶幾可治。

此時有咳逆者,(欲呼呃逆。)胃氣上越也。取真黃土鼻邊聞之,立止。此時漿滿或為寒所薄,一時痘俱紫黑,如紫葡萄色,必驚恐,急以上好肉桂磨湯或煎服,立見如舊。有寒戰咬牙者,此真氣外發而內虛寒也。宜建中湯大補之。(人參、蜜炙黃耆、白朮、歸身、川芎、附子、炮薑、肉桂、炙草、丁香、生薑一併同煎溫服,一服立止,甚者不過二服。收靨後寒戰咬牙者,同此方調治。

或謂寒戰咬牙之證,有熱有寒,如痘色紅紫齊湧,掀發身熱,煩躁作渴,大便秘,小便赤澀,脈來洪數者,熱也。蓋胃熱則咬牙,肺熱則寒戰也。如痘色淡白,皮薄頂陷,身涼惡寒,大小便利,脈來沉遲者,寒也。蓋胃寒則咬牙,肺寒則寒戰也。此說當矣。然此證屬寒者十九,屬熱者十一,見於七八日之前,尤間有熱屬者,見於七八日之後,其熱屬者寡矣,是以不為熱者立方。)九日十日間,膿漿足而色蒼蠟者,必且發熱熏蒸,此回水之候也。

蓋真陽運化其水,自然消爍而收靨矣,此虛寒證也。必身涼而手足冷,須大補氣血而助之收結,宜用溫表調中湯。(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官桂、蜜炙黃耆、川芎、歸身、炙甘草、炮薑、防風、白芷、丁香、附子、生薑一片,同煎溫服。)其有發熱蒸蒸而當靨不靨者,毒氣未解也。

退其熱則痘自收,宜用清表散毒湯。(地骨皮、麥冬、花粉、牛蒡、連翹、當歸、豬苓、澤瀉、黃芩、木通、生甘草,水煎溫服。或用砂糖半酒杯、百沸湯調作一碗溫服,謂之甘露迴天飲,能令熱退痘亦收好,但毒盛者未必效。)調治吐瀉,分別寒熱用藥,俱同前。痘靨時有外潰而膿水淋漓者,謂之水靨,宜用新瓦為末,篩令極細,用絹袋包撲患處,若干痂堆積不落,內又窨膿,即以瓦粉用鴨蛋調敷,立收而落。(此漿滿熱極而潰也。

白話文:

結靨三朝生死訣

聶九吾說:痘疹長出八九天,膿液飽滿,顏色蒼白蠟黃的是好的預兆。如果沒有其他症狀,不用藥物也可以。但如果痘疹長得密集,膿液卻不太飽滿,此時飲食減少,痰涎增多,就應該服用養胃開痰湯。(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蓮子肉、陳皮、半夏、山藥、桔梗、山楂肉,煎水溫服。灌膿時忌用白朮、茯苓、半夏,以免乾燥津液,影響膿液排出。

痘疹結痂時可以使用藥物。口渴者去掉半夏,加入麥冬、北五味子;嘔吐者加入藿香、砂仁。)

結痂的顏色呈蠟黃色,一兩天內從頭到腳都結痂,從胸腹到腳背和額頭都同時結痂,然後脫落痊癒者是吉兆。結痂時寒戰或手腳顫抖,氣息衰敗者,會死亡。(需緊急使用補益氣血、養護脾胃的藥物搶救。)結痂時全身臭爛,像臭麵包一樣臭不可聞,眼睛無神者,會死亡。結痂時全身發癢,抓破後沒有膿液,皮膚捲曲像豆殼一樣者,會死亡。痘疤該脫落卻不脫落,是火毒盛的表現。

應該服用柴胡桂枝湯加辰砂六一散,用蜂蜜水調服,外用滑石粉敷患處。痘痂不脫落也不口渴,寒戰咬牙者,屬於虛寒,應該服用木香散。發癢者,用白芷、當歸、蟬蛻治療。痘疹灌膿已滿,熱毒已解,到痘痂收斂時,有幾天不結痂者,只要痘疹顏色如初,就沒問題。(服用八珍湯加牛蒡子、木通補脾利水,即可自愈。)痘後疤痕雪白,沒有血色者,也需緊急使用補益氣血、養護脾胃的藥物治療。

此時若有咳嗽、呃逆,是胃氣上逆。取真正的黃土放在鼻子邊聞,就能立即止住。此時膿液飽滿,或受寒邪侵襲,痘疹全部變紫黑,像紫葡萄一樣,必然驚恐,需立即用上等肉桂磨成粉末沖服或煎服,就能恢復原狀。有寒戰咬牙者,這是真氣外泄,內虛寒的表現。應服用建中湯大補。(人參、蜜炙黃耆、白朮、當歸尾、川芎、附子、炮薑、肉桂、炙甘草、丁香、生薑一起煎水溫服,一服即可止住,嚴重者最多服用兩服。收痂後寒戰咬牙者,也用此方治療。

有人說寒戰咬牙的症狀,有熱有寒,如果痘疹顏色紅紫齊現,伴隨身熱、煩躁口渴、大便祕結、小便赤澀、脈象洪數,是熱證。這是因為胃熱則咬牙,肺熱則寒戰。如果痘疹顏色淡白,皮膚薄弱下陷,身體發涼惡寒,大小便通暢,脈象沉遲,是寒證。這是因為胃寒則咬牙,肺寒則寒戰。這種說法是正確的。但是這種症狀屬於寒證的佔十九,屬於熱證的佔十一,七八天以前,偶爾有熱證,七八天以後,熱證就很少了,所以沒有針對熱證另立方劑。)九到十天之間,膿液飽滿,顏色蒼白蠟黃,必然發熱熏蒸,這是回水期。

這是真陽之氣運化水液,自然消爍而收斂痘痂,這是虛寒證。必然身體發涼,手腳冰冷,必須大補氣血來幫助痘痂收斂,應該服用溫表調中湯。(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官桂、蜜炙黃耆、川芎、當歸尾、炙甘草、炮薑、防風、白芷、丁香、附子、生薑一片,一起煎水溫服。)如果發熱蒸蒸,痘痂卻不結痂,是毒氣未解。

退熱就能使痘疹自行收斂,應該服用清表散毒湯。(生地黃、麥冬、花粉、牛蒡子、連翹、當歸、豬苓、澤瀉、黃芩、木通、生甘草,水煎溫服。或者用砂糖半杯,用滾水調成一碗溫服,叫做甘露迴天飲,能使熱退痘收,但毒氣盛者未必有效。)治療嘔吐腹瀉,根據寒熱分別用藥,都和前面一樣。痘疹結痂時有外潰,膿水淋漓者,叫做水靨,應該用新瓦研磨成粉末,過篩使其極細,用絹布袋包裹,敷在患處,如果很多痂堆積不脫落,裡面又積膿,就用瓦粉用鴨蛋清調和敷上,就能很快收斂脫落。(這是膿液飽滿,熱毒極盛而潰爛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