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15)
卷三十二 (15)
1. 灌漿三朝生死訣
身涼而汗不止者,歸耆湯主之。(當歸身、炙黃耆、酸棗仁,水煎服。)
有痰用白附子,熟水磨服,切不可用二陳湯,恐燥陽明,孤陽無陰,不能施化也。至收靨時用之無妨。
邵氏曰:灌膿先嫩黃色,一日半後老䗶黃色,一日半二便如常,飲食照舊者,吉。灌膿時乳母可服參藥補之,自有好乳哺兒,以助後天之元氣無虧也。灌漿時切不可讓兒亂塌亂抓,若任其抓破,泄其正氣無救。灌漿時枯焦忽轉紅黃者,必是陰騭而來也。灌漿時先黃色甚好,後頭焦白麵,澆薄漸成平頭者,死。
灌漿時根粒如清水泡而軟者,七日死。灌漿時先漿膿礙手漸破者,死。灌漿時先泡如紅黃色者可愛,忽然爛破氣敗者,死。灌漿時臭膿臭氣燻人,又癢又疼者,當用清解湯救之。灌漿時又熱又寒,閉塞二便不通,目自開者,六日後死。灌漿時手足二心並前後心各有一粒,黑陷無膿,又兼腰亦是一粒黑子者,死。
灌漿時痛不止者,氣滯也。(保元湯加木香山楂以行滯氣。)灌漿時癢塌不止者,血盛也。血味本咸,淹淅皮肉,所以作癢。(保元湯倍加黃耆、芍藥以制血氣盛。)漿足時作癢不妨。灌膿時成片作爛,膿水不幹,內宜大補氣血,外用敗草散敷之。如頂平腳闊,漿水不滿足,用十全大補湯加木香、乾薑治之。
灌膿時色白如水晶,內無膿者,宜內托散加丁香、乾薑,木香散加糯米、人乳酒服。(歌曰:痘色虛明似水晶,莫將此痘看為輕,十一二日防癢塌,十四五日命須傾。)
喜泰順曰:六七日之期,須候漿行半足,虛瘡方見分明。毒重而壅遏者,乾枯退縮,紫豔黑陷;氣盛而起發者,飽滿榮光;血虛而不附者,根窠不緊不華;氣虛而不會者,頂陷不尖而軟。頭面行漿而四肢未起,見之切莫慌張;腿臁發泡而臉額焦枯,見之且休歡喜。既已懼其發嗆,且又慮其喘急;發嗆愁其失聲,喘急恐其腹脹。
飲食不多,或至臟虛而內陷;水漿頻進,恐來泄瀉而發顛。調理失宜,倒戈反掌,熱甚煩渴,到此休以實論。再加溏泄,此時斷作虛看,大用參、苓、薑、蠶、木香等劑。熱甚煩渴亦有熱瀉,何可概為虛論?但熱毒郁遏,身必壯熱,點必紅紫結實礙手,唇必焦裂,糞必惡氣沖人,宜用大黃、石膏、川連等藥以清其毒。
若是無分皮肉,一般紅腫頭大如瓜,音啞作嗆,寒戰咬牙,譫語妄言,手尋衣領,食不下咽,此死候也。
白話文:
身體發冷且汗流不止,用歸耆湯來治療。(使用當歸身、炙黃耆、酸棗仁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)
若有痰,用白附子磨成粉,用溫開水調服,千萬不可使用二陳湯,以免過於燥熱陽明經,導致孤陽無陰,無法正常運化。等到痘瘡收痂時再使用就沒關係。
邵氏說:痘瘡剛開始是嫩黃色,一天半後變成老蠟黃色,再過一天半大小便正常,飲食也如同平常,這是好的現象。痘瘡發出來的時候,哺乳的母親可以服用人參藥來補身體,這樣才能產生好的乳汁餵養孩子,幫助孩子補足後天元氣。痘瘡發出來的時候,千萬不可以讓孩子亂動亂抓,如果任由他抓破,洩漏正氣就沒救了。痘瘡發出來時,原本乾枯焦黑的痘瘡突然轉為紅黃色,這必定是陰德積累所致的好現象。痘瘡發出來時,先是黃色很好,之後出現焦白的顏色,痘頭澆薄且逐漸變成平頭,這是死亡的徵兆。
痘瘡根部像清水泡一樣柔軟,七天內會死。痘瘡先有漿液膿液,觸碰時覺得阻礙,然後逐漸破裂,這是死亡的徵兆。痘瘡先像紅黃色泡泡一樣很好,突然爛掉氣息衰敗,這是死亡的徵兆。痘瘡發出的膿液臭氣薰人,又癢又痛,應當用清熱解毒的藥來救治。痘瘡發出來時又發熱又發冷,大小便不通暢,眼睛自己睜開,六天後會死亡。痘瘡發出來時,手心、腳心、前胸後背各有一顆,顏色黑陷無膿,腰部也有一顆黑痣,這是死亡的徵兆。
痘瘡發作時疼痛不止,是氣滯的緣故。(用保元湯加上木香、山楂來疏通行氣。)痘瘡發作時搔癢不止,是血盛的緣故。血的味道本來就鹹,浸漬在皮肉裡,所以會發癢。(用保元湯加倍黃耆、芍藥來抑制血氣過盛。)漿液充足時發癢沒有關係。痘瘡發膿時,成片腐爛,膿水不乾,應當從內大補氣血,外用敗草散敷在患處。如果痘瘡頂部平坦,底部寬闊,漿液不足,用十全大補湯加上木香、乾薑來治療。
痘瘡膿液顏色白如水晶,內部沒有膿液,應當用內托散加上丁香、乾薑,或者用木香散加上糯米、人乳和酒一起服用。(歌謠說:痘瘡顏色虛淡透明像水晶,不要把這種痘瘡看得太輕,十一二天要注意搔癢潰爛,十四五天可能會有生命危險。)
喜泰順說:六七天是觀察的關鍵期,需要等待漿液行走到一半時,虛實的痘瘡才會清楚顯現。毒性強且壅塞不通的,會乾枯退縮,顏色紫黑凹陷;氣血旺盛而發出來的,會飽滿光澤;血虛而附著不牢的,根部不緊密不光華;氣虛而不聚合的,頂部凹陷不尖而軟。如果臉上和頭上先出痘,而四肢還沒出現,看到不要慌張;如果小腿起泡,而臉額枯焦,看到不要高興太早。既要擔心他發出嗆咳,又要擔心他喘氣急促;發出嗆咳擔心他失聲,喘氣急促擔心他腹脹。
飲食不多,可能是因為臟腑虛弱而內陷;如果頻繁喝水,可能導致腹瀉或抽搐。調理不當,可能導致病情逆轉,發熱口渴時,不要當作實證來處理。如果再出現腹瀉,此時就要當作虛證來處理,大量使用人參、茯苓、乾薑、蠶砂、木香等藥物。發熱口渴也可能是熱性腹瀉,怎麼能一概當作虛證來看待?但如果熱毒鬱結,身體必定發高燒,痘瘡一定紅紫結實,摸起來有阻礙感,嘴唇一定乾裂,糞便一定臭氣沖天,這時應當用大黃、石膏、黃連等藥來清除毒素。
如果痘瘡沒有分皮肉,一片紅腫像瓜一樣大,聲音沙啞發出嗆咳,寒戰咬牙,說胡話,胡言亂語,手不停地拉扯衣領,吃不下東西,這是快要死亡的徵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