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10)
卷三十二 (10)
1. 論報痘三朝生死訣
放點譫語狂煩,如見鬼祟,此毒火迷心,宜涼血清火,兼之身熱如烙,或諸般痛楚者,尤宜攻毒。放點骨節煩痛,更有腰如被杖,此毒在於腎,大都不起,攻毒刻不容緩。放點拳毛倒豎,目胞下有血絲如線絆於其處,或腹痛不已,身熱如火,肢冷如冰,此毒伏於脾,急宜攻毒清肌透發。
放點小水有如醃魚汁,如鮮血,如紅花膏,此毒火下注小腸,急宜攻毒涼血,鼻衄成流者亦然。放點大便欲解或解時疾首蹙額,所解如漆如膠,有若瘀血,有若羊糞者,此毒注於大腸,急宜攻毒,因勢而利導之。放點大便暴注如傾,有純解清水而躁亂者,此火擾大腸,宜分利涼大腸,五臟伏火伏毒,惟下利者稍輕,以腸為傳送之地也。雖壅滯艱塞,終得因勢利導。
放點顆粒稀疏,囊窠飽滿而色有礬紅,有紫豔,有晦色,此毒火在於血分也。宜解血分之毒,清血中之火。放點有歸附甚厚,而囊窠不松,或平或陷,此血至而氣不至也。宜寬氣道,松肌疏透,兼他證凶暴者,必下之。放點有孔殼圓滿,而盤助干滯,此氣至而血不至也。宜清營活血,兼他證猖狂者,必攻之。
放點有外感未愈,或風,或寒,或風熱,或輕或重,有累日不起,有起而不快,此為表實,審其邪而疏解之,令毒有出路。放點有飲食未消,中宮阻塞,口中噯腐酸臭,腹內飽悶,痘出不快者,是為裡實,急宜消化,令得宣暢。放點各證治之大略,由此而推之,其餘可概矣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說胡話、神情煩躁不安,好像看到鬼怪,這是毒火侵擾心臟,應該用清涼藥物來涼血清火。如果同時發燒像被烙鐵燙到一樣,或者身體各處疼痛難忍,更要趕快攻毒。
如果出現關節疼痛,腰部像被棍子打過一樣,這是毒邪侵入腎臟,通常情況不好,必須立刻攻毒。
如果出現汗毛豎立,眼瞼下方有像血絲一樣的線條,或者肚子劇烈疼痛,身體發熱像火燒,四肢卻冰冷,這是毒邪潛伏在脾臟,要趕快攻毒,清熱解肌,使毒邪透發出來。
如果小便像醃魚汁,或者像鮮血,或者像紅花膏,這是毒火下注小腸,要趕快攻毒涼血。鼻出血不止也屬於這種情況。
如果大便想解卻解不出來,或者解的時候皺著眉頭、表情痛苦,解出來的大便像漆一樣黑,像膠一樣黏稠,或者像瘀血,或者像羊糞一樣,這是毒邪侵入大腸,要趕快攻毒,並順勢導瀉。
如果大便突然像決堤一樣大量排出,甚至只是排出清水而且煩躁不安,這是火邪擾亂大腸,應該用藥物來分利小便,清涼大腸。五臟潛伏的火毒,只有拉肚子情況比較輕微,因為腸道是傳導排泄的地方。即使大便阻塞不通,最終還是要順勢導瀉。
如果痘疹顆粒稀疏,痘包飽滿而且顏色有礬紅色、紫紅色、或者暗淡的顏色,這是毒火在血液中,應該用藥物來解除血液中的毒邪,清除血液中的火熱。
如果痘疹聚集很密,但痘包不鬆散,或者平坦或者凹陷,這是氣血不通暢,血至而氣未至。應該用藥物來疏通氣道,放鬆肌肉,疏通透發,如果同時出現其他凶險的症狀,必須使用瀉藥。
如果痘疹痘包完整圓潤,但是周圍的皮膚卻乾燥不暢通,這是氣至而血未至,應該用藥物來清營養血,如果同時出現其他狂躁的症狀,必須使用攻毒的藥物。
如果痘疹是在外感還沒好的情況下出現,可能是受了風、寒、風熱,症狀有輕有重,有的拖延好幾天都沒好,有的好轉了卻不順暢,這是外邪實證,要仔細辨別邪氣,用疏散的方式解除,讓毒邪有出路。
如果痘疹是因為飲食不消化,堵塞在中焦,口中出現腐敗酸臭的味道,肚子脹滿不舒服,痘疹出得不暢快,這是內實證,要趕快用藥幫助消化,使氣機通暢。
這些是各種情況治療的大致方向,可以由此推斷,其餘的情況也就可以了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