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二 (9)

1. 論報痘三朝生死訣

愈天池曰:痘未見點,預卜其為吉為凶,惟於神情證象而求之,脈理而參之。然非極美極惡者,未見鏡其將來也。放點則有形可察,有色可詳,順險逆三途昭然而睹矣。蓋形成於氣色,根乎血氣,正則拘領其毒,毒有所拘,痘雖密而得定其位,不模糊,不細碎,顆粒分明而腳必周淨,毒有所領,毒易於達外,痘雖密頂綻突而蒼老,此氣得其正,而形其無間也。血正則榮載其毒,毒有所載,痘雖密,而能安其位,根有盤助。

囊厚其藏而饒涵泳,毒受其榮,痘不燥澀,形雖密淡而不白,紅而不嬌,此血得其正,色無咎也。反此則氣血反受毒制可知。有表裡俱虛而出不快者,有表裡俱實而毒壅滯者,有氣血虛餒皮薄而色白者,有毒火熾盛而形惡色惡者。千形萬態,總由此出。

放點於發熱三日之後,身涼神爽,顆粒分明,淡紅蒼老,其餘可知為順,不必服藥。放點一日,烈熱干泡,帶火而出,不論稀密,色一紫豔或焮紅,其他可知,此梟毒烈火,及早圖之,不致日後內潰。急以攻毒清火,帶清肌透發,不可以初見而翫忽之。放點有身不見熱,神情困倦,偶因四傍痘氣相感而出見痘,色淡皮薄,此腠理不密,肌肉不固,不能約束而然也。不宜疏散,防日後有癢塌之患,以調中湯主之。

放點有先因吐瀉困倦,頭溫足冷,適感時行而出,色淡囊薄而淹滯不起者,此氣虛不振,不能透發,宜以升發中即兼治本,免日後有倒陷之患。放點有熱如火熾,紫豔焮紅,神情躁亂,累日不松而不起者,急宜攻毒涼血,清火疏肌以透之。放點有僅數粒,色不甚紅,亦不甚白,身體溫和,神情清爽不暗者,目之為順。

其囊窠累日不見粗壯,痘色不見光肥,浮沉其間,名為等伴痘。先見數點者,報痘也。四五日後,身必忽然大熱,神即昏潰,大隊梟毒一時湧出,其痘稠密紫暗,大都不起,明者即與挑破,吮松其毒,以藥胭脂貼之,內服豬尾膏、通天散活血疏透,來勢猖狂,必盪滌庶可救也。放點有毒火雄烈,氣血不能約束,一齊湧出,火熱如焚,急宜解毒涼血清火。

放點熱如火灼,乾燥如煙,神情躁亂,不論稀密,宜攻毒涼血,清肌散火,緩則毒即內攻無及矣。放點痘色干滯礬紅,身宜壯熱而反涼者,以毒火遏鬱於內,非真涼也。急宜散火疏肌,活血透發,俟火透而後清涼,不宜遽與清火。放點痘甚稀疏,卻間蚤斑,或間紫黯,有若紫背浮萍,或犯貫珠,神情悉悶及諸般痛楚之類,多因惡毒盤居於內,表裡故不相符,不可因其稀而致忽也。即當攻其伏毒,松肌活血。

放點有唇裂焮腫,甚有焦黑如煤,或口中穢氣不堪,或舌起芒刺,此毒火犯胃,急宜重以清火涼血解毒,重必攻之。放點皮毛刺痛,衣衾苦動,此毒壅於肺,急宜重以攻毒,松肌透發,失治至行漿時,膿根不起,必致躁癢以斃。放點筋抽脈惕,叫喊而已,此伏毒於肝,宜疏肝,毒重必宜攻,有咬牙者,亦如之。

白話文:

觀察出痘的徵兆,可以預測是吉是凶,關鍵在於觀察病人的精神狀態和症狀,並參考脈象。但並非所有情況都能在出疹前就預見,只有非常明顯的好或壞的情況才能預測。一旦出疹,就能觀察到痘疹的形態和顏色,從而明顯判斷出順利、危險或逆轉三種情況。痘疹的形成與氣色有關,根源於血氣。如果氣血正常,就能控制住毒素,毒素被控制,痘疹就能固定位置,不會模糊不清,顆粒分明且邊緣乾淨。毒素能順利排出體外,痘疹雖然密集但頂部突出且呈蒼老狀,表示氣血正常,而痘疹之間也無阻礙。如果血氣正常,就能承載毒素,毒素被承載,痘疹雖然密集,但位置穩定,根部有隆起。

痘疹的囊壁厚實,能容納毒素,毒素被承載,痘疹就不會乾燥,外觀雖然密集但顏色不白,紅潤而不嬌豔,表示血氣正常,顏色沒有問題。反之,如果氣血反而受到毒素的控制,那就可知情況不妙。有的情況是表裡俱虛,痘疹難以順利發出;有的情況是表裡俱實,毒素壅塞;有的情況是氣血虛弱,皮膚薄而蒼白;有的情況是毒火旺盛,痘疹形態和顏色都很差。這些千變萬化的情況都由此而來。

出疹在發熱三天後,如果身體涼爽,精神振奮,痘疹顆粒分明,顏色淡紅蒼老,那麼就可以判斷為順利,不必服藥。如果出疹一天,就出現高熱,痘疹乾燥像水泡,帶火而出,顏色紫紅或鮮紅,那麼就可以判斷是毒火猛烈,要及早治療,以免日後潰爛。要立即攻毒清火,並配合清肌透疹的藥物,不要因為剛開始出疹就輕忽大意。如果出疹時沒有發熱,精神困倦,只是因為周圍的痘氣傳染而長痘,顏色淡,皮膚薄,這是因為皮膚不緊密,肌肉不牢固,無法約束毒素導致。不宜使用疏散的藥物,以免日後出現癢疹或凹陷的情況,應該使用調理脾胃的藥物。

如果出疹前有吐瀉、困倦、頭溫足冷的情況,又恰好遇到流行疫病而長痘,痘疹顏色淡,囊壁薄且停滯不發,這是因為氣虛不振,無法透發,應該使用升發陽氣的藥物,同時兼顧治療根本,以免日後出現倒陷的情況。如果出疹時發熱如火,痘疹紫紅,精神煩躁,多日不退,就應立即攻毒涼血,清火疏通皮膚,促使痘疹透發。如果出疹只有幾顆,顏色不紅不白,身體溫和,精神清爽,那就可以判斷為順利。

如果痘疹的囊壁多日不見粗壯,顏色也不光澤飽滿,只是浮沉不定,就稱為「等伴痘」。先出現幾顆痘疹的,是報痘。四五天後,身體會突然發高燒,精神昏迷,大量毒素同時湧出,痘疹密集且紫暗,大多難以隆起。發現這種情況,要立即挑破痘疹,吸出毒液,敷上藥物,內服活血疏通的藥物,以清除毒素。如果毒勢猖狂,就必須大力清除毒素,才可能挽救。如果出疹時毒火旺盛,氣血無法約束,痘疹同時湧出,發熱如焚,就應立即解毒涼血清火。

如果出疹時發熱如火燒,皮膚乾燥如煙,精神躁動不安,不論痘疹稀疏還是密集,都應該攻毒涼血,清肌散火,如果延遲治療,毒素就會內攻,來不及救治。如果出疹時痘疹顏色乾澀,呈礬紅色,身體應該發熱卻反而涼的,是毒火鬱積在內,並不是真的涼。要立即散火疏通皮膚,活血透發,等到火毒透出後再清涼,不宜過早清火。如果出疹非常稀疏,卻夾雜著蚤斑或紫黯的斑點,像紫背浮萍,或是像貫穿的珠子,精神悶亂以及各種疼痛等,多是惡毒潛伏在體內,表裡不符,不能因為痘疹稀疏就輕忽大意。應該立即攻其伏毒,疏通肌肉,活血。

如果出疹時出現嘴唇乾裂腫痛,甚至焦黑如煤炭,或是口中氣味難聞,或是舌頭長出芒刺,這是毒火侵犯胃部,要立即大力清火涼血解毒。如果出疹時皮膚刺痛,怕觸碰衣服被子,這是毒素壅塞在肺部,要立即大力攻毒,疏通皮膚,促使透發,如果延誤治療,到了化膿時膿根無法生長,就會引起煩躁瘙癢而死亡。如果出疹時出現筋脈抽搐,驚叫不已,這是毒素潛伏在肝臟,應該疏通肝臟,毒性重時必須攻毒,有磨牙現象的也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