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 (10)
卷二 (10)
1. 論三部脈所主雜病法訣
夫三部之中,俱見一脈,所主雜病,略而言之。《脈經》曰:陽邪來,見浮洪;陰邪來,見微細;水穀之邪來,見實堅;寒澼之邪來,見弦小。又曰:浮而滑者,宿食也。短而滑者,酒病也。遲而滑者,脈滿也。洪而大者,傷寒也。浮而數者,傷風也。浮而急者,飲食不消,脾不磨也。
沉而弦者,寒氣結而陰痛也。浮而緩者,皮膚不仁也。滑而散者,癱瘓也。遲而緩者,寒症也。浮而澀者,霍亂也。弱而澀者,反胃也。緊而滑者,吐逆也。短而數者,心痛也。弦而數者,為瘧也。緊而急者,屍遁也。實小而堅者,病在內而冷也。浮滑而緊者,病在外而熱也。
短而急者,病在上也。長而緩者,病在下也。長而弦者,病在肝也。滑而洪者,病在心也。微而軟者,病在脾也。浮而澀者,病在肺也。沉而緊者,病在腎也。又訣曰:諸浮為風,或為虛也。諸緊為痛,或為積也。諸澀為痹,諸弦為飲,諸數為熱,諸遲為寒,芤則為失血,軟則為虛,若脈沉沉澤澤,四肢不仁者,亡祟也;或大而愵愵,社祟也;若脈來乍大乍小,乍短乍長者,鬼祟也。
(寸部主上焦頭面之疾)凡診脈按之骨而見者,謂之有力;按至骨而無者,謂之無力。余皆仿此。
浮而有力主風,無力主虛。主頭面眼目,虛浮體重,風寒齒痛,口眼喎斜。
沉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氣。主胸膈痞滿,咳嗽氣急,膈氣反胃,胸滿不食。
遲而有力主痛,無力主冷。主嘔吐痞滿,不入水穀,虛汗拘急,疼痛不已。
數而有力主熱,無力主瘡。主上焦煩躁,口苦嗌乾,客熱煩渴,頭痛口瘡。
(關部主中焦胸腹之疾)
浮而有力主風,無力主虛。主兩脅拘攣,不能舉運,背脊筋疼,身體麻木。
沉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氣。主膨脹虛鳴,心腹疼痛,上下關格,不思飲食。
遲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冷。主痃癖腹痛,遊走不定,上下攻刺,反胃吐食。
數而有力主熱,無力主瘡。主口熱作渴,嘔吐霍亂,怔忡煩躁,寒熱交爭。
(尺部主下焦腰足之疾)
浮而有力主風,無力主虛。主寒邪腰痛,腿膝麻木,陰莖腫痛,二便不利。
沉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氣。主臍下腫痛,腳膝痠痛,下虛盜汗,小便頻數。
遲而有力主痛,無力主冷。主小腹急痛,外腎偏墜,小便頻數,大便泄瀉。
數而有力主熱,無力主瘡。主小便不通,大便閉塞,或作腎癰,煩渴不止。
(五臟見浮脈,主風虛之病)
心脈浮,主心虛,觸事易驚,神不守舍,舌強不語,語言錯亂。
肝脈浮,主中風癱瘓,筋脈攣搐,面腫牙疼,腸風下血。
脾脈浮,主脾虛作膨,飲食不進,上氣喘急,嘔逆泄瀉。
肺脈浮,主咳嗽氣急,大便風秘,面浮面瘡,吐血唾膿。
腎脈浮,主腰疼牙痛,小腹氣痛,腿足生瘡,足膝無力。
白話文:
在診斷學中,當我們在手腕的三個部位(寸、關、尺)找到同一種脈象時,它們會指示不同的複雜疾病。根據《脈經》,當出現陽邪,脈象會顯示為浮洪;若為陰邪,則脈象呈現為微細;水穀之邪來臨,脈象會顯得實堅;寒澼之邪來襲,脈象則為弦小。此外,浮而滑的脈象表示宿食;短而滑的脈象表示酒病;遲而滑的脈象表示脈滿;洪而大的脈象表示傷寒;浮而數的脈象表示傷風;浮而急的脈象表示飲食不消和脾不磨。
脈象沉而弦,可能是寒氣結集導致的陰痛;浮而緩的脈象表示皮膚不仁;滑而散的脈象表示癱瘓;遲而緩的脈象表示寒症;浮而澀的脈象表示霍亂;弱而澀的脈象表示反胃;緊而滑的脈象表示吐逆;短而數的脈象表示心痛;弦而數的脈象表示瘧疾;緊而急的脈象表示屍遁;實小而堅的脈象表示病在內而冷;浮滑而緊的脈象表示病在外而熱。
短而急的脈象表示病在上;長而緩的脈象表示病在下;長而弦的脈象表示病在肝;滑而洪的脈象表示病在心;微而軟的脈象表示病在脾;浮而澀的脈象表示病在肺;沉而緊的脈象表示病在腎。
再進一步,所有的浮脈都表示風邪或虛證;緊脈表示痛或積聚;澀脈表示痹證;弦脈表示飲證;數脈表示熱證;遲脈表示寒證;芤脈表示失血;軟脈表示虛證;如果脈象沉澤且四肢不仁,可能表示亡祟;脈象大而懼怕表示社祟;脈象忽大忽小,忽短忽長,表示鬼祟。
對於寸部,主要反映上焦頭面部的疾病。當診脈按到骨頭且有脈動,表示有力;反之,表示無力。其他的部位亦是如此。
浮脈有力表示風邪,無力表示虛證。主導頭面眼目,虛浮體重,風寒齒痛,口眼歪斜等病狀。
沉脈有力表示積聚,無力表示氣滯。主導胸膈痞滿,咳嗽氣急,膈氣反胃,胸滿不食等病狀。
遲脈有力表示痛證,無力表示冷證。主導嘔吐痞滿,不入水穀,虛汗拘急,疼痛不已等病狀。
數脈有力表示熱證,無力表示瘡證。主導上焦煩躁,口苦咽乾,客熱煩渴,頭痛口瘡等病狀。
同樣的原則適用於關部和尺部,分別反映中焦胸腹部和下焦腰足部的疾病。
對於五臟,看到浮脈,主導風虛之病。如心脈浮表示心虛,觸事易驚,神不守舍,舌強不語,語言錯亂等病狀。肝脈浮表示中風癱瘓,筋脈攣搐,面腫牙疼,腸風下血等病狀。脾脈浮表示脾虛作脹,飲食不進,上氣喘急,嘔逆泄瀉等病狀。肺脈浮表示咳嗽氣急,大便風祕,面浮面瘡,吐血唾膿等病狀。腎脈浮表示腰疼牙痛,小腹氣痛,腿足生瘡,足膝無力等病狀。
對於沉脈,主導積氣之病。如心脈沉表示小便淋瀝,咯血尿血,小便不通,寤而不寐,心驚等病狀。肝脈沉表示怒氣傷肝,脅痛肥氣,眼目昏痛,肚腹脹滿等病狀。脾脈沉表示中滿不食,痞氣色黃,手足不仁,嘔吐泄瀉,貪睡等病狀。肺脈沉表示咳嗽多痰,上氣喘急,嘔血失音,息賁肺癰等病狀。腎脈沉表示風滯腰痛,小便小利,陰㿗作脹,奔豚腹滿等病狀。
對於遲脈,主導冷痛之病。如心脈遲表示小便頻數,心疼嘔水,怔忡多悸,伏梁臍痛等病狀。肝脈遲表示筋攣骨痛,目昏多淚,觸事易驚,轉筋麻木等病狀。脾脈遲表示咳嗽泄瀉,腹中有蟲,痰涎多壅,飲食不化等病狀。肺脈遲表示寒嗽喘滿,大便溏瀉,皮膚燥澀,夢涉大水等病狀。腎脈遲表示小便頻數,滑精不禁,膝脛痠疼,陰濕盜汗等病狀。
對於數脈,主導瘡熱之病。如心脈數表示煩躁狂言,舌上生瘡,小便赤澀,眼目昏花等病狀。肝脈數表示眼痛翳膜,目昏多淚,頭風眩暈,婦人血熱骨蒸及中風等病狀。脾脈數表示口臭胃翻,齒痛牙宣,多食不飽,四肢不舉等病狀。肺脈數表示咳嗽唾血,喉腥目赤,大便閉結,面赤痱痤等病狀。腎脈數表示消渴不止,小便血淋,下疰生瘡,陰囊濕癢等病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