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二 (2)
卷三十二 (2)
1. 論發熱三朝生死訣
如初決之堤,水勢排山而欲捧土塞之,有是理乎?奈何自古治痘之家,其卑者固不足道,其高者亦未深悟其理,每每於痘瘡發熱之初,欲出未出之際,輒以解毒為主,且日服某藥則毒可解而痘必出稀,不知痘之稀,由其初受毒之輕耳,豈將出之時所能驟解乎!致啟後之庸醫,訛以承訛,見痘瘡欲出未出之間,毒氣熾盛則多用寒涼以解之,或妄下以解之,彼自以為對證之妙劑,而不知反致內攻之奇禍,至於殺人而終不悟,前覆而後不鑑,其禍又無窮也。
予睹近時庸醫,治痘多犯此失,以致童幼數日而死者甚多,則皆茫然委於證惡難救,而舉世莫覺其致死之由,殊可矜惻也。故不得不再三發明其理,以救將來。
發熱之際,有偶感風寒,飲食停滯而腹痛者,用升消平胃散,(小川芎、香附、蒼朮、紫蘇、陳皮、麥芽、砂仁、炒厚朴、楂肉、白芷、炙草、藿香、姜引煎服。)一劑其痛立止。(然飲食作腹痛與毒氣作腹痛,其證不同。停食痛者,其痛多急疾而啼叫必甚,多在臍以上痛,面必青白,唇淡手足冷。
毒氣痛者,痛稍延緩而有作有止,多在臍以下,或連腰而痛,面或紅色而唇紫手足不冷,此兩者必然分辨明白,方可用藥也。)
發熱之際,有嘔吐者,有泄瀉者,有吐瀉交作者,全要辨虛實寒熱而用藥。
如吐瀉交作而胸腹痛甚者,此感寒而停食也。(仍用升消平胃散主之,一服立效。)如胃氣弱而有寒,嘔吐不思飲食,或食下即吐,其吐多順快而無聲,面青白唇淡,精神倦怠,宜用參砂和胃散主之。(人參、砂仁、半夏、白朮、茯苓、藿香、陳皮、炙草去皮、煨姜三片,煎服。
)如脾氣虛弱,飲食不化而泄瀉者,其泄滑利而色帶白,宜用術苓調脾散主之。(白朮、白茯苓、白芍、神麯、炙草、扁豆、砂仁、香附、厚朴。或加人參、煨薑、大棗同煎服。)如有毒氣作吐瀉者,其吐必酸,刺而有聲,神氣不甚困倦,其泄必黃色臭穢,雖或吐泄交作,胸腹多不痛,此則毒氣由吐泄而發泄,所謂吐泄為順候而不必止者,惟此一證耳。若虛寒吐泄與此迥異者亦多矣。
(張潔古等乃一概謂痘前吐瀉,慎勿亂治而多吉,並不分虛實寒熱,何其孟浪之甚耶。)
身熱至二三日後,痘欲出不出,或煩悶驚搐,或狂言譫語,切不可驚惶失措,惟詳審虛實寒熱而治之。要知此等證皆由毒氣在內,不得宣發於外而作,然毒氣不得宣發,證有不同,不可不辨。
如毒氣壅盛於內,不能驟發於外,而驚搐狂躁者,宜用清解散以宣之。(防風、荊芥、蟬蛻、桔梗、前胡、葛根、升麻、黃芩、黃連、紫草、木通、牛蒡、連翹、甘草、楂肉、川芎煎服。)如內毒本盛,外為風邪所束,鬱滯不得出而驚搐狂躁,宜蘇解散發之。(清解散內去芩連,加紫蘇、白芷、羌活乘熱服。
白話文:
就像堤防剛被沖破,水勢如排山倒海般湧來,想要用土去堵住它,這可能嗎?無奈的是,自古以來治療痘瘡的醫生,那些醫術低下的就不必說了,那些醫術高明的也未能真正領悟其中的道理,常常在痘瘡剛開始發熱,將要出卻未出的時候,就以解毒為主,而且每天服用某種藥物,認為這樣就能解毒,痘瘡自然就能順利發出來。他們不知道痘瘡之所以少,是因為最初感染的毒氣比較輕微,難道是在將要發出來的時候,才能立即解除的嗎!這導致後來的庸醫,以訛傳訛,看到痘瘡將要發出卻未發出之際,毒氣旺盛就大量使用寒涼的藥物來解毒,或者隨意使用瀉下的藥物來解毒。他們自以為是高明的對症良藥,卻不知道反而會導致內攻的嚴重災禍,甚至因此殺人卻始終不明白,前車之鑑沒有引起後人的警惕,造成的禍害更是無窮無盡。
我看到現在的庸醫,治療痘瘡大多犯這種錯誤,導致很多小孩在幾天內就死亡,他們都茫然地歸咎於病情惡化難以救治,而世人都不明白導致死亡的原因,實在令人悲哀。因此我不得不再次闡明這個道理,來拯救未來。
在發熱的時候,如果偶爾是感受風寒,或者飲食停滯而導致腹痛的,用升消平胃散(小川芎、香附、蒼朮、紫蘇、陳皮、麥芽、砂仁、炒厚朴、山楂肉、白芷、炙甘草、藿香、生薑引子煎服),一劑下去疼痛就會立刻停止。(然而飲食引起的腹痛和毒氣引起的腹痛,它們的症狀是不同的。飲食停滯引起的疼痛,通常來勢急促,啼哭聲音會很大,多半在肚臍以上疼痛,面色會青白,嘴唇顏色淡,手腳會冰冷。
毒氣引起的疼痛,疼痛發作較為緩慢,時痛時止,多在肚臍以下,或連著腰部疼痛,臉色可能是紅色的,嘴唇發紫,手腳不會冰冷。這兩者一定要分辨清楚,才能用藥。)
發熱的時候,有的人會嘔吐,有的人會腹瀉,也有的人會又吐又瀉,這些都要辨別虛實寒熱來用藥。
如果又吐又瀉,而且胸腹疼痛很厲害的,這是感受寒邪且飲食停滯造成的。(仍然用升消平胃散來治療,一服藥就能見效。)如果胃氣虛弱且有寒,嘔吐不想吃東西,或者吃下去就吐,吐出來的聲音多半是順暢而沒有聲響,臉色青白,嘴唇顏色淡,精神疲憊,應該用參砂和胃散來治療。(人參、砂仁、半夏、白朮、茯苓、藿香、陳皮、炙甘草去皮、煨薑三片,煎服。)如果脾氣虛弱,飲食不能消化而腹瀉的,腹瀉的樣子滑利而且顏色帶白,應該用術苓調脾散來治療。(白朮、白茯苓、白芍、神麯、炙甘草、扁豆、砂仁、香附、厚朴,可以加上人參、煨薑、大棗一起煎服。)如果因為毒氣而引起嘔吐腹瀉的,嘔吐物必然是酸味的,而且聲音刺耳,精神不會很疲憊,腹瀉物必然是黃色且臭穢,即使又吐又瀉,胸腹多半不會疼痛,這是毒氣通過嘔吐腹瀉而發散,所以說吐瀉是順利的徵兆而不用去阻止,只有這種情況才是這樣。如果虛寒引起的吐瀉,與此截然不同,有很多需要區別的地方。
(張潔古等人一概認為痘瘡發出前的吐瀉,不要隨意治療大多吉利,卻不區分虛實寒熱,實在是太過輕率了。)
發熱到兩三天之後,痘瘡將要發出卻未發出,或者煩悶驚悸抽搐,或者胡言亂語說夢話,千萬不能驚慌失措,只要詳細審察虛實寒熱來治療。要知道這些症狀都是由於毒氣在內,不能向外宣發而引起的,但是毒氣不能宣發,所表現出的症狀各有不同,不可以不辨別清楚。
如果毒氣在內過於壅盛,不能快速向外發散,而出現驚悸抽搐狂躁的,應該用清解散來宣散。(防風、荊芥、蟬蛻、桔梗、前胡、葛根、升麻、黃芩、黃連、紫草、木通、牛蒡子、連翹、甘草、山楂肉、川芎煎服。)如果內毒本來就旺盛,又被風邪所束縛,鬱結而不能發散出來,導致驚悸抽搐狂躁的,應該用蘇解散來發散。(在清解散的基礎上,去掉黃芩黃連,加入紫蘇、白芷、羌活,趁熱服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