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一 (34)
卷三十一 (34)
1. 碎金賦
噫嘻兮醫無定法,迷亂者藥無定方。大率賤攻而貴補,故多喜溫而惡涼。設若病遇虛寒兮,溫補有效;假如證屬實熱兮,辛香敢嘗。辛熱下咽,陽之盛者必困;苦寒入胃,陰之盛者乃戕。戒汗下於首尾兮,惡攻之說;補脾土以制腎水兮,喜補之常。不識補者之短,奚論攻者之長。
形尖圓而光壯兮,氣之充拓;色鮮明而潤澤兮,血之涵養。可以勿藥,是謂無恙。灰白平陷兮,氣血虛而補之以溫;紅豔焮腫兮,氣血熱而瀉之以涼。氣至而血不足兮,雖起發而根窠不肥;血至而氣不足兮,雖明潤而郛郭不長。泥章句以舉一隅者,守株安可得兔;馳辨說而執兩端者,多岐必然亡羊。
脾為水穀之本,固不可以不補;腎為津液之源,尤不可以不將。土雖為水之防,水不能制火之亢。腎主骨髓兮,倒陷入於骨髓者莫救;腎司閉藏兮,變黑至於閉藏者可防。是皆歸腎之害,豈可謂腎之強。毒之燔灼兮腎水且涸,營氣敗壞兮脾土亦傷。故補脾不如救腎,而養陰所以濟陽。
炅則氣血淖澤而不斂,寒則氣血凝澀而不彰。氣血失養,痘疹受傷。或受於熱兮,為煩躁為赤為痛;或受於寒兮,為振慓為白為癢。順時令之寒暄,禁人畜之來往。勿動溷廁之臭,勿燒蘭麝之香,恐乘虛而易入,反助毒以為殃。痘雖吉而犯多凶,屢經怪變;證雖惡而調治善,終見安康。
若夫瘡疹之熱,相似內外之傷。邪火煊赫兮,玉石俱焚;真水靜順兮,波浪不揚。噴嚏咳嗽兮,肺金流爍;項急頓悶兮,肝木被創。呵欠驚悸兮,心雖君主而不寧;吐瀉昏睡兮,脾則倉廩而不藏。各臟各證,惟腎無象,不受穢毒之火,獨見耳骫之涼。
熱微兮毒少,熱甚兮火旺。大熱安靜兮,毒隨熱出而無慮;小熱煩躁兮,毒與熱伏而可防。凶災莫測兮,又熱又渴;輕疏可許兮,乍熱乍涼。吐瀉勿止兮,使毒得越而無遏;驚悸不定兮,恐毒深入而反藏。血妄泄於空竅兮,死期速於彈指;語妄涉於鬼神兮,變候易於反掌。
形證定其疏密,部位決其存亡。如痘紛布兮,且顆粒而其疏已定;如麻堆聚兮,更模糊而其密堪傷。挨頰繞口兮,庚戊陽明之位;顴間額上兮,王丙太陽之鄉。頭為元首之尊,最怕矇頭;項乃關津之要,偏嫌項鎖。鼻準初出兮,淫毒犯於天根;耳輪先現兮,邪火侵乎玉堂。
漸次出兮吉兆,齊湧出兮凶狀。痘將出而熱減兮,藥勿妄服;痘正出而熱劇兮,醫宜早防。解其火毒兮,恐郁遏而乾枯;養其氣血兮,欲流行而舒暢。遠寒熱之犯兮,損之益之而必欲和平;助春夏之令兮,達之發之而必使長旺。治其未亂兮,徹桑土於迨雨;知其必漸兮,戒堅冰於履霜。
出欲盡而不留,發欲透而齊長。苗漸成窠兮,氣之所煦;血漸化水兮,血之所養。疏而毒少兮,頭面不腫而休怕;密而毒多兮,氣血不充而莫慌。時日既足兮,自翹翹而雜起;表裡無邪兮,勿汲汲以作湯。此謂良將用兵,善攻不如善守,又曰上農治田,勿助生於勿忘。
白話文:
唉!醫學沒有固定的法則,觀念混亂的人用藥也沒有固定的方向。大致來說,通常輕視攻邪而重視補益,所以大多喜歡用溫熱的藥物,而厭惡寒涼的藥物。假設病情屬於虛寒,用溫補的方法就會有效;如果病症屬於實熱,就可以嘗試使用辛香的藥物。辛熱的藥物一下肚,陽氣過盛的人一定會感到不適;苦寒的藥物進入胃裡,陰氣過盛的人就會受到傷害。要戒除在病程初期或末期使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,這是錯誤的觀念;要補養脾土以制約腎水,這才是常用的方法。不了解補益的缺點,又怎能談論攻邪的長處呢?
如果形狀飽滿、圓潤而有光澤,代表體內氣充足;如果顏色鮮明而潤澤,代表體內血充足。這樣就可以不用吃藥,這就是所謂的健康。如果呈現灰白色、扁平而凹陷,代表氣血虛弱,應該用溫補的方式來治療;如果呈現紅豔、腫脹,代表氣血有熱,應該用清涼的方法來瀉熱。氣到了而血不足,痘疹雖然會冒出但根部不夠飽滿;血到了而氣不足,痘疹雖然看起來明亮潤澤,但外圍卻長不大。只拘泥於文字的片面解釋,就像守株待兔一樣愚蠢;如果只偏執於兩種說法,就像在岔路走失的羊一樣必然迷失方向。
脾是水穀運化的根本,固然不可以不補養;腎是津液的源頭,更不可以不保養。脾土雖然可以防止水患,但水卻無法制約火的過盛。腎主骨髓,如果病邪深入到骨髓,就無法救治;腎主閉藏,如果病變到了影響閉藏的功能,可以加以預防。這些都是歸咎於腎的危害,怎麼能說腎是強健的呢?毒邪的燃燒會使腎水枯竭,營氣的衰敗會使脾土受損。所以補養脾不如救治腎,而滋養陰液的目的在於輔助陽氣。
天氣炎熱則氣血運行舒暢而不收斂,天氣寒冷則氣血凝滯而不暢達。如果氣血失養,痘疹就會受到傷害。如果是受熱邪影響,會出現煩躁、發紅、疼痛的症狀;如果是受寒邪影響,會出現發抖、蒼白、搔癢的症狀。要順應時節的寒暖變化,禁止人和動物來往接觸。不要接觸廁所的穢臭之氣,不要焚燒蘭麝等香氣,恐怕邪氣會趁虛而入,反而會助長毒邪的危害。痘疹即使是吉兆,但也常常發生凶險的變化,屢次出現怪異的病況;病症雖然看起來很嚴重,但如果治療得當,最終還是會恢復健康。
痘疹的發熱,跟內傷和外傷的症狀相似。邪火如果過於旺盛,就會像玉石一樣被焚毀;真水如果平靜順暢,就不會掀起波瀾。如果出現噴嚏咳嗽的症狀,代表肺金受損;如果出現頸項僵硬、胸悶的症狀,代表肝木受到傷害。如果出現呵欠、驚悸的症狀,代表心臟雖然是君主,卻無法安寧;如果出現嘔吐、腹瀉、昏睡的症狀,代表脾臟這個倉庫無法正常儲藏。各臟腑都有其不同的症狀,只有腎沒有明顯的症狀,不受穢濁毒火的影響,只有耳垂出現清涼的感覺。
熱勢微弱,毒邪就少;熱勢過盛,火邪就旺。如果發高燒但精神安靜,代表毒邪隨著熱氣排出而不用擔心;如果發低燒但煩躁不安,代表毒邪潛伏在體內,需要加以預防。如果出現無法預料的凶險,又發熱又口渴,病情就會很危險;如果出現輕微的疏忽,病情就會時好時壞。不要停止嘔吐和腹瀉,要讓毒邪能順利排出而不要加以阻止;如果出現驚悸不安的症狀,恐怕毒邪會深入體內而無法清除。如果血妄自從孔竅流出,就會很快死亡;如果說話荒誕不實、鬼神附體,病情變化會非常快速。
痘疹的形態和證候決定了治療的疏密,發疹的部位決定了病情的存亡。如果痘疹分布疏散,顆粒分明,代表病情比較穩定;如果痘疹密集堆積,模糊不清,代表病情較為嚴重。如果痘疹靠近臉頰和口周,代表病邪侵犯了陽明經;如果痘疹出現在顴骨和額頭,代表病邪侵犯了太陽經。頭部是元首,最怕被悶住;頸項是關節要道,最忌諱被綑綁。如果鼻頭先出現痘疹,代表毒邪侵犯了天根;如果耳輪先出現痘疹,代表邪火侵犯了玉堂。
如果痘疹逐漸出現,這是吉兆;如果痘疹同時湧出,這是凶兆。如果痘疹將要出現而熱勢減退,就不要隨意用藥;如果痘疹正在出而熱勢加劇,就要及早預防治療。要解除體內的火毒,以免毒邪鬱結而使痘疹乾枯;要補養體內的氣血,使氣血運行順暢。要避免寒熱的侵犯,使身體的陰陽達到平衡;要順應春夏的生長時令,使痘疹能夠順利發出。要在病症還未混亂的時候就開始治療,就像在下雨之前就修補房屋;要了解病情會逐漸發展,就像在踩到堅冰之前就要有所警惕。
痘疹應該完全發出而不要殘留,痘疹應該透發而均勻生長。痘疹的苗頭逐漸形成痘窠,是因為氣的溫煦;血逐漸化為漿水,是因為血的滋養。如果痘疹稀疏而且毒邪少,臉部就不會腫脹,不需要過於害怕;如果痘疹密集而且毒邪多,如果氣血不足,就不要慌亂。當時間到了,痘疹自然會翹起並長大;如果體內沒有邪氣,就不要急著服用湯藥。這就像良將用兵,善於防守勝過善於進攻,又像優秀的農夫耕田,不要幫助作物生長,但也不要忘記給予必要的照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