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一 (2)

1. 論痘瘡根源

他如《金鏡錄》、《痘科正宗》、《痘疹心要》、《痘疹會編》等書,豈止數十家,非無一節之長,一論之是,一方之妙,然皆擇焉而不精,語焉而不詳。兼之各家痘書傳流年久,不惟深山窮谷之中,即各省名邦以及都城輦轂之下,凡諸名醫不肯細心究竟,辨別是非,無不以昔年之痘書為今日之秘訣。

不知有清江久吾聶氏名尚恆者,生於隆慶末年,萬曆年間以鄉進士出知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事,卓有政聲。惜當時以儒宦顯,不列名於醫林。故其姓字不傳於今世岐黃之口,即著有《活幼心法》一書,亦不傳於今世岐黃之家。要知天地氣化生聶氏於豫章之清江,非為此一隅之幼兒女起見,將令普天之下,後世之人,提撕驚覺,救斯世之赤子而令安全於襁褓中也。

今余獨知久吾聶氏集痘疹之大成,開幼科之法眼,議論精,辨證確,用藥當,不偏於寒涼,亦不偏於溫補,深得中和之理,合宜之用,無過不及之差。嘏生也晚,不獲親炙門牆,恭承面諭,幸得《活幼心法》而熟讀之,沉潛玩味,裘葛三更,一旦恍然,若有心領神會,頓將前此之舊聞洗滌淨盡,心胸之茅塞剪鋤豁開。又恐天下之大,萬方之眾,不能周知,歲久年深,終成湮沒,今特表而出之。

凡業幼科者,必當熟讀《活幼心法》,反復究竟,自然得心應手。(痘疹定論。)

又云:《易》曰:大哉乾元,萬物資始。又曰:至哉坤元,萬物資生。夫乾為父,資始者氣之始也;坤為母,資生者形之始也。人之有生,受氣於父,成形於母,是父精母血之毒已凝聚於陽施陰受之始,是胎元之初成,即胎毒之蘊蓄,故名之曰胎毒。

夫所謂胎毒者,不論富貴貧賤俱皆有之,豈待成胎之後,歸咎於欲火妄動,飲食不節,降生之頃咽其血而後有是毒耶!雖然天地有非常之氣,即有非常之令,或於春而不溫和,或於夏而不炎熱,或於秋而不清涼,或於冬而不凜冽,四時之正氣失序,兩間之雜氣交攻,夫然後五臟之邪氣內侵,命門之胎毒外透,痘疹從此而發矣。(痘疹原於胎毒論。

又曰:痘出五臟,疹出六腑,前哲言之不究其本,後學傳之不窮其源,以致以訛傳訛,千有餘年,習為成語,誰知辨其非者,今特表而出之,非無徵而敢云然也。人之有生,受氣於父,成形於母,當陽施陰受之始,二五之精妙會而凝,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,在胎之內,先有命門,猶混沌未分,先有太極,命門人身之太極也。自其凝而成形言之,先有命門則父精母血之毒藏於命門,真且確矣。

外形則先長鼻,故今人稱始祖為鼻祖,內如五臟六腑,外如百骸九竅,俱從此逐日逐月,漸次生長,故胎有十月之期而始生育,惟命門凝成於有形之初,則胎毒亦蓄蘊於有形之始。命門即太極也,兩腎兩儀也,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,坎中之一陽,命門也,坎上下之兩陰列於兩旁兩腎也,今人以右腎為命門,不能致知格物也,兩腎列於命門之兩旁,是太極生兩儀也。

白話文:

像《金鏡錄》、《痘科正宗》、《痘疹心要》、《痘疹會編》等書,不只數十種,並非沒有一技之長、一個正確的觀點、一個巧妙的藥方,但它們都選擇性地吸收,不夠精確,講得不夠詳細。加上各家痘症書籍流傳多年,不僅在偏遠山區,即使在各省名城以及京城,許多名醫都不肯仔細研究、辨別是非,都把過去的痘症書籍當成今日的秘訣。

卻不知道有個名叫聶尚恆的人,字清江,號久吾,生於明朝隆慶末年,萬曆年間以鄉試進士的身分出任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的縣令,政績顯著。可惜當時他以儒生官員的身分顯赫,沒有列名於醫界。所以他的名字不被當今醫界人士所知,他所著的《活幼心法》一書,也不被當今醫家所重視。要知道,天地間的氣化產生了聶氏在江西清江這個地方,並非只是為了這一隅之地的幼兒著想,而是要讓普天之下、後世之人都能警醒,拯救這個世上的嬰兒,讓他們在襁褓中就能平安。

如今我獨獨知道久吾聶氏集痘疹醫學之大成,開啟了幼科的法眼,他的論點精闢,辨證準確,用藥恰當,不偏於寒涼,也不偏於溫補,深入理解中和的道理,用藥合適,沒有過度或不足的偏差。我出生較晚,沒有機會親自受教,恭聽他的教誨,幸好得到《活幼心法》並熟讀它,深入研究、仔細品味,日夜苦讀,一旦有所領悟,彷彿心靈相通,立刻將過去的舊知識徹底洗滌乾淨,將心中阻塞的迷霧清除開來。又擔心天下廣大,人口眾多,不能普遍知曉,時間久了,最終被埋沒,所以現在特別將它表彰出來。

凡是從事幼科的醫師,一定要熟讀《活幼心法》,反覆研究,自然能得心應手。(痘疹的定論。)

《易經》說:「偉大啊,乾元,萬物由此開始。」又說:「極致啊,坤元,萬物由此產生。」乾代表父親,資始指的是氣的開始;坤代表母親,資生指的是形的開始。人的出生,從父親那裡得到氣,從母親那裡形成形體,這是父親的精液和母親的血液的毒素已經凝聚在陰陽交合的開始,是胎兒開始形成的時候,也是胎毒開始蘊藏的時候,所以稱之為胎毒。

所謂的胎毒,不論貧富貴賤,每個人都有,難道是等到胎兒形成之後,才歸咎於情慾過度、飲食不節制,或者出生時吞嚥到母親的血液後才產生這種毒素嗎?雖然天地之間會有不正常的氣候,產生不正常的時令,有時春天不溫和,有時夏天不炎熱,有時秋天不清涼,有時冬天不寒冷,四季的正常規律失序,各種雜亂的氣息互相侵襲,然後五臟的邪氣內侵,命門的胎毒外透,痘疹就從此而發了。(痘疹源於胎毒的論點。)

又說:痘疹從五臟而出,疹從六腑而出,前人這樣說,卻沒有探究根本,後人這樣傳承,卻沒有追溯源頭,以致於以訛傳訛,經過一千多年,習以為常,成為了通用的說法,誰知道辨別其中的錯誤呢?我現在特別將它提出來,並非毫無根據而敢這樣說。人的出生,從父親那裡得到氣,從母親那裡形成形體,在陰陽交合的開始,父母的精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乾道產生男性,坤道產生女性,在胎內,先有命門,就像混沌未開,先有太極,命門是人體的太極。從凝結成形來說,先有命門,那麼父精母血的毒素就藏於命門,這是真實且確鑿的。

從外部形狀來說,先長出鼻子,所以現在人稱始祖為鼻祖,從內部來說,像五臟六腑,從外部來說,像所有的骨骼和孔竅,都是從這裡每天每月逐漸生長出來,所以胎兒有十個月的孕期才出生。只有命門在形成形體之初就凝結而成,那麼胎毒也蓄積於形成形體之初。命門就是太極,兩腎就是兩儀,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,坎卦中的一陽,就是命門,坎卦上下兩陰位於兩旁,就是兩腎,現在的人把右腎當作命門,不能深入研究事物,兩腎位於命門的兩旁,是太極產生兩儀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