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八 (10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八 (10)

1. 大麻瘋門主論

病者先失於不覺不知,繼則誤於緩視而毒深,再則不得其法而無效,遂至於敗壞而死,非厲風即可以殺人也,患者慎之。

又曰:此證須在一月之內,速為清散,可保無恙。其精神氣血未衰,六脈洪大而實,或洪數有力者,用汗吐下三法分表裡攻逐之,使毒氣不得稽留而速化,繼服清熱解毒,涼血補血之劑,禁用辛燥之藥,及耗津精血液,而助酷烈之勢,但患者必須清心寡慾,遠色忌口,方為有益。

馮魯瞻曰:大風病,是受天地間殺物之風,古人謂之癘風者,以其酷裂暴悍耳。須分在上在下,在上者以醉仙散取臭涎惡血於齒縫中出,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惡物陳蟲於穀道中出,所出雖有上下道路之殊,然皆不外乎手足陽明二經,蓋腸胃為市,無物不受,脾肺二經之腑,脾主肌肉,肺主皮毛,乃腑病及於臟也。

治此病者,須看其疙瘩與瘡,若上先見,在上體多者,病在上也;下先見,在下體多者,病在下也;上下同得者,在上覆在下也。胃與大腸,無物不受,此風之入人也,氣受之則在上多,血受之則在下多,氣血俱受者甚重,是非醫者神手,病者鐵心,罕有得愈,若從上或從下以漸而來者,皆為可治,但人易緩忽,不能斷味絕色,則難免再發,再發則終不救矣。

又曰:風起於八方,應其時則物生,違其時則物殺,凡人中氣不足如持虛受物,乃感受此殺物之氣,鬱而成濕,久而成熱,氣濁血汙,歷傳臟腑,生蟲潰肌,流行為害,蟲食心則足底穿,膝腫,食肝則眉落,食肺則鼻崩聲啞,食腎則耳鳴啾啾,耳弦生瘡,或痹或痛,如針刺狀,食身則皮癢如蟲行,自頭而來為順風,自足心起者為逆風,總由濕熱之毒,流結而成也。

先以再造散下之,稀粥調理,勿妄動作勞,後以醉仙散取臭涎惡血於齒縫中出,或吐或利,以泄越其邪,面黑漸白而安。

又曰:大風證者,所因不一,或色欲當風,或醉臥濕地,或乘熱脫衣,或汗出入水,或空心飢餓,山行感山嵐瘴氣,或勞役奔走,途中冒寒雨陰露,皆由內傷形體,不知避忌,外感風濕毒氣,入於皮毛血脈肌肉筋骨之間,當時失於驅散,停積既久,以致榮衛不行,內外熏蒸,內則生蟲,外則生瘡,臟腑經絡皆受患矣。

眉毛先落者,毒在肺;面發紫泡者,毒在肝;腳底先痛或穿者,毒在腎;遍身如癬者,毒在脾;目先損者,毒在心,此五臟受病之重者也。古人謂大風疾三因五死。三因者:一曰風毒,二曰濕毒,三曰傳染。五死者:一曰皮死,麻木不仁;二曰脈死,血潰成膿;三曰肉死,割切不痛;四曰筋死,手足緩縱;五曰骨死,鼻梁崩塌;與夫眉落眼盲,唇翻聲噎,皆為難治。

所以然者,由邪正交攻,氣血沸騰,而濕痰死血充滿於經絡之中,熱勝則肉腐,故生蟲生瘡,痛癢麻木也,治法內通臟腑,外發經絡,養榮益衛,補正逐邪,大劑峻服久服,而蟲瘡痛癢麻木自愈。亦須首尾斷酒戒色,忌食發風動氣,葷腥鹽醬,炙煿生冷之物,清心寡慾,方保無虞。

白話文:

病人最初並無察覺,接著又因輕忽而使毒深入,再來又因治療方法不對而無效,最終導致身體敗壞而死亡。這病並非麻瘋本身能殺人,而是患者自己要謹慎小心。

又說:這病需要在一個月內,迅速用藥將毒邪疏散清除,才能保平安。當精神氣血尚未衰弱,脈象呈現洪大且有力,或者洪數而有力的情況時,應使用發汗、催吐、攻下三種方法,從表裡分開進行攻擊,使毒氣無法停留,迅速排除。之後再服用清熱解毒、涼血補血的藥劑,禁止使用辛辣燥熱的藥物,以及耗損津液精血的藥物,以免助長毒邪的兇猛之勢。但患者必須保持心境清靜,減少慾望,遠離女色,忌食刺激性食物,這樣才會有益。

馮魯瞻說:麻瘋病,是受到天地間帶有殺氣的風邪侵襲,古人稱之為癘風,是因為它的侵襲兇猛強烈。必須分辨病邪在上還是在下,病在上者,用醉仙散將牙縫中的臭涎惡血清除出來;病在下者,用通天再造散將腸道中的惡物陳蟲排出。雖然排出的途徑有上下之別,但都不外乎是手足陽明兩條經脈,因為腸胃如同市場,沒有東西不受其影響。脾和肺這兩個臟腑,脾主肌肉,肺主皮毛,這是腑的疾病影響到臟腑。

治療這種病,必須觀察疙瘩和瘡的位置。如果先在上半身出現,而且上半身較多,就是病在上半身;如果先在下半身出現,而且下半身較多,就是病在下半身;如果上下半身同時出現,就是病邪先在上,再向下蔓延。胃和大腸,沒有東西不受影響,風邪侵入人體,如果主要是氣受到影響,那麼病邪就多在上半身;如果主要是血受到影響,那麼病邪就多在下半身;如果氣血都受到影響,病情就非常嚴重。如果不是醫術高明,病人意志堅定,很少能治好。如果病邪從上或從下逐漸發展而來,都還可以治療,但人們往往容易輕忽,不能戒除酒色,那麼就難免復發,一旦復發就無法救治了。

又說:風邪從四面八方而來,順應時節,萬物生長;違背時節,萬物凋零。凡是人體內氣不足,就像拿著空虛的容器接受東西,就容易感受這種帶有殺氣的風邪,積聚而成濕,久而久之又變成熱,導致氣濁血污,依次傳遍臟腑,產生蟲子,腐蝕肌肉,到處流竄為害。蟲子侵蝕心臟,腳底會潰爛穿孔,膝蓋腫脹;侵蝕肝臟,眉毛會脫落;侵蝕肺臟,鼻子會塌陷,聲音嘶啞;侵蝕腎臟,耳朵會發出鳴叫聲,耳輪會長瘡,或者出現麻木或疼痛,如同針刺;侵蝕身體,皮膚會發癢,好像蟲子在爬。病邪從頭開始發展是順風,從腳底開始發展是逆風,總的來說都是因為濕熱毒邪積聚而成。

先用再造散將毒邪排除,再用稀粥調理身體,不要隨意活動勞累。之後再用醉仙散將牙縫中的臭涎惡血清除出來,或者催吐,或者通利小便,以排泄邪氣。面色由黑逐漸轉白,病症就可痊癒。

又說:麻瘋病的病因有很多,有的是因為沉溺酒色,感受風邪;有的是因為喝醉後睡在潮濕的地方;有的是因為天氣熱時脫衣服;有的是因為出汗後進入水中;有的是因為空腹飢餓時在山裡行走,感受山嵐瘴氣;有的是因為勞累奔波,在途中遭受寒雨陰露。這些都是因為內傷形體,不懂得避忌,又感受了外來的風濕毒氣,侵入皮膚、血脈、肌肉、筋骨之間,當時沒有及時驅散,積累久了,導致營衛之氣運行不暢,內外相互熏蒸,內部產生蟲子,外部產生瘡瘍,臟腑經絡都受到損害。

眉毛先脫落,是毒邪在肺;面部出現紫泡,是毒邪在肝;腳底先疼痛或潰爛穿孔,是毒邪在腎;全身像長癬一樣,是毒邪在脾;眼睛先受損,是毒邪在心。這是五臟受病比較嚴重的表現。古人說麻瘋病有三種病因和五種死亡。三種病因是:一是風毒,二是濕毒,三是傳染。五種死亡是:一是皮膚壞死,麻木不仁;二是脈搏消失,血液潰爛成膿;三是肌肉壞死,切割時沒有痛感;四是筋壞死,手腳癱軟無力;五是骨壞死,鼻樑塌陷。還有眉毛脫落,眼睛失明,嘴唇外翻,聲音嘶啞,這些都是難以治療的。

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邪氣和正氣互相攻擊,氣血沸騰,導致濕痰死血充塞在經絡之中,熱邪旺盛,就會腐蝕肌肉,所以會產生蟲子和瘡瘍,出現疼痛、瘙癢和麻木的症狀。治療方法是內通臟腑,外疏經絡,滋養營衛之氣,扶助正氣,驅除邪氣,使用大量強效的藥物,長期服用,蟲子和瘡瘍,疼痛、瘙癢和麻木的症狀自然就會痊癒。還必須從始至終戒酒戒色,忌食容易誘發風邪的食物,葷腥鹽醬,烤炸生冷的食物,保持心境清靜,減少慾望,才能確保平安無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