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八 (1)
卷八 (1)
1. 論神燈照法
程山齡曰:凡腫在頭面以上者,不宜艾灸,恐引火氣上攻,宜用神燈照法,神乎其神。用火照散安紙捻中,以麻油浸點,每用神火三枝,離毒半寸許照之,自外而內,俾藥氣透入,皮色紫滯者,立轉紅活;瘡勢平塌者,立轉高聳。仍須不時照之,則毒氣頓解,轉陰為陽,以收全功。
且此法不止施於頭面,即如發背等毒,亦宜用之。此癰疽門之寶筏,宜互相參考,以神其用也。(《十法》)
白話文:
程山齡說:凡是腫脹在頭面以上的位置,不適合艾灸,擔心會引火氣上攻,應該使用神燈照法,效果非常神奇。使用火照散安紙線中,用麻油浸泡,每次使用三枝神火,距離患處半寸左右照射,從外到內,讓藥氣透入,皮膚顏色紫黑停滯的,立刻轉紅活絡;瘡勢平坦塌陷的,立刻轉為高聳。仍需要不時照射,則毒氣頓時解除,轉換陰為陽,以收取全部療效。
2. 火照門主方
火照散(即神燈照法,《正宗》)
硃砂,血竭,沒藥(各三錢),麝香(五分),明雄(三錢)
白話文:
硃砂:具有鎮靜安神、清熱解毒、益氣補血的作用。
血竭:具有活血散瘀、止痛消腫、補血止血的作用。
沒藥:具有消炎止痛、活血化瘀、收斂止血的作用。
麝香:具有開竅醒腦、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作用。
明雄:具有補腎壯陽、溫腎助陽、益氣固精的作用。
共為細末,用綿紙條長寸許,每條裹藥三分,真麻油浸點,自外而內,周圍照之,瘡毒隨藥氣解散,自不內侵臟腑。初用三條,漸加至五七條,瘡勢漸平,又漸減之。熏罷隨上紅升丹,貼上膏藥。若腫勢漫延周圍,用藥敷之,如再熏,須洗去末藥。其貼膏藥處,藥油可不必洗。
白話文:
將沒藥、乳香、沉香、冰片、麝香,共同研磨成細末,用薄薄的紙條,長度約一寸左右,每條紙條包住三分藥末,用純麻油浸泡點燃,由外而內,環繞著傷口燻蒸,讓藥氣散開,使瘡毒消散,避免內侵臟腑。一開始使用三條紙條,逐漸增加到五條或七條,當瘡勢逐漸好轉,再慢慢減少燻蒸條數。在燻蒸結束後,隨即在傷口上敷上紅升丹和膏藥。如果腫脹蔓延到周圍,則在周圍敷藥。如果需要再次燻蒸,必須先將上次敷的藥末洗乾淨。但貼膏藥的地方,藥油則不必洗掉。
熏發背對口神方(盛旦明)此二種瘡,初起先用絲瓜葉,煎水洗之;如無,熱水洗之。後用兒茶、血竭、乳香去油、沒藥去油,各一錢,研勻。捲入草紙內成條,浸在麻油內浸透,點著照瘡頭熏之。一點露水相似,其毒自散。如知覺遲,已腫不可當,亦要熏過,最效。
白話文:
燻發背對口神方(盛旦明)
這兩種瘡,初起的先用絲瓜葉煮水洗它;如果沒有,用熱水洗它。然後用兒茶、血竭、乳香去油、沒藥去油,各一錢,研勻。把它捲入草紙內成條,浸在麻油內浸透,點燃照著瘡頭燻它。一點露水相似,它的毒就自行散了。如果遲了才覺察,已經腫脹得無法忍受,也要燻過,最有效。
3. 論艾灸法
李東垣曰:夫疽則宜灸不宜烙,癰則宜烙不宜灸。丹瘤腫毒,宜溻漬之,腫皮光軟,則針開之,以泄其毒。治瘡之手法,殆不過此,而各有所宜。故《聖惠方》論曰:認是疽瘡,便宜灸之一二百壯,如綠豆許,火灸後覺似焮痛,經一宿,乃是火氣下徹,腫內熱氣被火導之,隨火而出,所以然也。
白話文:
李東垣說:疽應該灸,不應該烙,癰應該烙,不應該灸。患有丹瘤腫毒的,應該用藥物浸泡,腫皮光亮柔軟時,就用針刺開,以便把毒液引流出來。治療瘡的方法,大致不過如此,而且各自有不同的應用場合。所以《聖惠方》的論述中說:認清是疽瘡,應該用艾灸灸之一、二百壯,灸後有如綠豆大的水泡,經過一夜之後,那便是火氣已經到達瘡的深處,瘡內熱氣被艾火導引出來,隨著艾火而出來,就是這個道理。
若其瘡癢,宜隔豉餅子灸之,其餅須以椒、薑、鹽、蔥相和搗爛,捏作餅子,厚薄如疊三錢為率,當瘡頭豉餅子上灸之,若覺太熱即抬起,又安其上,餅子若干,更換新者尤佳。若其瘡痛,即須急灸,壯數多為妙。若其膿已成者,慎不可灸,即便針開之,即得瘥也。若諸瘡經久不瘥,變成漏者,宜用硫黃灸法灸之。
白話文:
如果瘡癢,應該把豆豉餅放在患處灸,餅需要用花椒、生薑、鹽、蔥混合搗爛,捏成餅狀,厚度約為三枚銅錢疊在一起,直接把豆豉餅放在患處灸,如果覺得太熱就先拿開,再放上去,多換幾個新餅的效果會更好。如果瘡痛,就要趕緊灸,艾灸的次數越多越好。如果已經化膿了,就不要灸了,要趕緊用針把膿放出來,才能痊癒。如果有瘡經久不癒,變成漏瘡的,可以用硫磺灸法來灸。
其法:硫黃一塊,看瘡大小,口上安之,別取硫黃少許,放火上燒,用釵尖挑起,點硫黃令著三五遍,取膿水乾差為度。若發背初生,即宜上餅灸法灸之;初覺背上有瘡,疼癢頗異,認是發背,即取淨土水和捻作餅子,徑一寸,厚二分貼著瘡上,以艾炷灸之,一炷一易餅子。其瘡粟米大時,可灸七七壯;其瘡如錢許大,日夜不住灸,以差為度。
白話文:
方法:取一塊硫磺,根據瘡口的尺寸,把它放在瘡口上。再取少量硫磺,放在火上燃燒,用髮釵尖挑起燃燒的硫磺,在瘡口上點三次到五次,直到膿液乾燥後再停止。
如果發背(一種皮膚疾病)剛剛開始,就應該用上面提到的“餅灸法”來灸它。一開始在背上感覺到疼痛和瘙癢,就判定是發背。馬上取潔淨的土,用嘴將土打濕,捏成一個直徑一寸、厚度二分的餅子,貼在瘡口上,用艾炷灸。灸完一個艾炷後,再換一個新的餅子。
當瘡口像粟米那麼大時,可以用七次七壯(49壯)的灸法來治療。當瘡口像銅錢那麼大的時候,日夜不停地灸,直到瘡口痊癒。
已上數方,並依本方,一一親驗,所以載之。愚謂瘡醫自幼至老,凡所經驗,必須寫之。嘗記疳瘻、惡瘡,諸醫不驗者,取蠐螬剪去兩頭,安瘡口上,以艾灸之,七壯一易,不過一枚,無不效者。又法:用乞火婆蟲灸之同前法,累驗之神效,人皆秘之,往往父子不傳。又法:赤皮蒜搗爛捏作餅子,一如豆豉餅子灸法灸之,彌佳。
白話文:
以上這些方法,都是我自己親自驗證過的,所以才把他們記錄下來。我認為當一個瘡科醫生,從年輕到老,凡所治療過的,都必須寫下來。我曾經記得有一次治療疳瘻和惡瘡,其他醫生都治不好,我就抓了一隻蜣螬,剪掉兩端,放在瘡口上,用艾灸灸它,七壯換一個,不過一枚,沒有不有效的。又有一種方法:用乞火婆蟲灸它,和前面的方法一樣,經過多次驗證,效果很好,但是很多人都把它當做祕方,往往連父子都不傳。還有一種方法:用赤皮蒜搗爛捏成餅子,像豆豉餅子一樣,用灸法灸它,效果非常好。
(《十書精義》)
蔣示吉曰:凡瘡初起,不論陰陽,俱用灸火灸之,是開門逐賊法也。(《說約》)
又曰:試瘡頭在何處,好於瘡頂灸法。先以濕紙覆瘡上,立視其紙先干處,乃瘡結頭處也。
又曰:初起一二日,灸可立愈;三四日,十愈六七;若過七日之關,內膿將成,則不可灸矣。
白話文:
凡是瘡瘍剛開始出現,不論是陰性還是陽性,都要用艾灸來治療,這就像打開門驅逐賊人一樣。如果想要判斷瘡瘍的中心位置,最好在瘡瘍的頂端進行灸法。先用濕紙覆蓋在瘡瘍上,觀察哪個地方的紙先幹了,那裡就是瘡瘍的中心位置。瘡瘍剛開始出現的一兩天,灸法就能立即治癒;三到四天,也能治癒六七成;如果超過七天,膿液已經開始形成,就不要再灸了。
程山齡曰:隔蒜艾灸,灸法勝於刀針。書云:不痛灸至痛,痛灸不痛時。凡治癰疽,疔毒流注,及一切無名腫毒,以大蒜切片安瘡頂上,用陳艾炷安蒜上,香點灸之。其艾炷大小,看瘡毒大小取裁。若癰疽之大者,以蒜搗餅敷上,必須不痛者灸至大痛而止,疼痛者,灸至不知痛而後止。若灸不透,反能為害。若內已有膿,則不須灸矣。(《十法》)
陳實功曰:癰疽發背怎生醫,不論陰陽先灸之,不痛灸至痛,痛灸不痛時。(《正宗》)
白話文:
程山齡說:隔著蒜頭艾灸,艾灸的療效勝過刀針。書上說:不痛時灸到痛,疼痛時灸到不痛。凡是治療疔瘡、毒性流注以及一切不明原因的腫毒,用大蒜切片放在瘡口上,再放上陳艾炷,點燃後艾灸。艾炷的大小,視瘡毒的大小而定。如果瘡疽比較大,可以用蒜搗成泥餅敷在瘡口上,一定要在不痛時艾灸到非常痛才停止,如果感到疼痛,就要灸到感覺不到痛才停止。如果灸不透,反而會造成傷害。如果瘡口內部已經有膿,就不需要艾灸了。(《十法》)
又曰:考之方書,凡頭上瘡面疔毒、腎俞發,俱禁艾火。以頭為諸陽之首,又乃純陽無陰之位,生瘡俱是亢陽熱極,如再加艾火,使毒氣熾甚,隨後必加大腫,最能引動內痰,發之必死。又有面瘡為陽毒,腎俞發多因房勞素虧,腎水枯竭,真陰銷爍其源,必致內外乾涸,多成黑陷,昏悶而死。
白話文:
另外說到:根據醫書上記載,凡是頭上瘡面疔毒症、腎俞發作,都禁止用艾火治療。因為頭部是諸陽之首,又是純陽無陰之位,生瘡都是因為亢陽熱極,如果再加艾火,會使毒氣更加熾盛,隨後一定會腫脹更大,最容易引發內痰,發作起來一定會死。還有面瘡是陽毒,腎俞發作多是因房事過多,素質虧損,腎水枯竭,真陰銷爍其源,必然會導致內外乾涸,多發黑洞,昏悶而死。
又有病人元氣素虛,肢體倦怠,精神昏憒,瘡形平塌,脈來微散空虛,及素畏艾火者,俱不可灸。灸之恐生昏暈,且無真氣抵擋火力,有損無益,誠至言也。
白話文:
另外,有些病人的元氣原本就很虛弱,身體疲倦,精神恍惚,瘡口平坦塌陷,脈搏微弱、散亂、空虛。以及本來就害怕艾火的病人,都不能夠灸。灸之,恐怕會產生昏暈,而且沒有真氣來抵擋火熱的力量,有害無益,真是至理名言。
又曰:如陰瘡數多者,艾炷不及其事,以蒜搗爛,鋪於瘡上,再以艾又鋪蒜上,點火灸之。必知痛甚為效,此為火氣方得入里知痛,深處方是好肉,蓋艾火撥引郁毒,透通瘡竅,使內毒有路而外發,誠為瘡科首節第一法也。貴在早灸為佳。
陳文治曰:疔毒藥力不能速到,非艾火不解,惟艾火功效甚捷。
白話文:
此外,如果陰瘡有很多,用艾灸治療效果不好,可以把蒜頭搗爛,敷在瘡口上,再在蒜頭上鋪艾草,點火灸之。一定要灸到疼痛才能發揮效果,因為疼痛表示艾灸的火力已經深入瘡口,深處才會有健康的肉。艾灸可以幫助排出毒素,疏通瘡口,讓內部的毒素有管道排出,這真的是治療瘡瘍的首要方法。越早灸,效果越好。
周文採曰:初起陰塌不起,便可用艾多灸,或隔蒜灸之,如痛灸至癢,如癢灸至痛,此最妙法也。若疽瘡已成,亦可用火針烙開瘡口,則易治也。(《集驗》)
白話文:
周文採說:在瘡疼剛開始的時候,疼痛部位還是軟的,就可以用艾多灸。也可以隔蒜灸。如果疼痛灸到轉成癢,或者癢灸到變成疼痛,這是最好的方法。另外,如果瘡口已經形成,可以用火針烙開瘡口,這樣就容易治癒了。(《集驗》)
又曰:癰疽初發小點,一二日間,急以大蒜頭橫切如錢,放頂上,頓小艾炷灸之,五壯而止。若形狀稍大,以黃棉紙蘸酒全貼腫上,先於干處為筋腳,於先干處灸之,或兩處先干,皆灸,但五七壯而止。
白話文:
也有人說:癰瘡在剛發出小點時,在一天或二天內,趕快將大蒜頭橫切成銅錢大小,放在膿包的頂端,然後立即用點燃的艾草灸五次,就可以止住。如果膿瘡的形狀稍微大一點,可以用黃棉紙沾酒,完全覆蓋在膿瘡上。先在乾燥的地方做為艾灸的起點,然後在先乾燥的地方進行艾灸。或者在兩個地方先乾燥,都要進行艾灸,但只要灸五到七次就可以止住。
又法:屈指從四圍按之,過痛處是根,就是重按深入,自覺輕快,即此灸之,更於別處灸;若或大腫,即搗蒜為餅,焙乾蘸醋灸熱,更換頻罨,或以熨斗火於蒜餅上熨之,更換熱餅頻熨。如覺患處走散,即以綿帛蓋覆,勿令氣泄,俟少間敷藥。凡癰疽展大如龜之形,且看頭向上下,先灸其前兩腳,次灸其尾,或紅筋走緊而長,從盡處灸之,須留頭並後兩腳勿灸。若盡灸之,不惟火氣壅聚,使毒無從解散,又攻入里也。
白話文:
還有一種方法:用手指從四面按壓,在疼痛的地方是根源,就要用力按壓深入,自己覺得輕鬆了,就在這個地方灸,然後再在其他地方灸;如果腫脹很厲害,就把大蒜搗成餅狀,烘乾後蘸醋灸熱,經常更換,或者用熨斗在蒜餅上熨燙,經常更換熱的蒜餅熨燙。如果覺得患處有擴散的跡象,就要用棉布或絲綢蓋住,不要讓氣泄漏出去,等一會兒再敷藥。凡是癰疽發展到像烏龜那樣大,先要看它的頭朝向哪裡,先灸它的前兩隻腳,然後灸它的尾巴,或者紅筋緊緊地連著,很長,從盡頭灸它,一定要留著頭和後兩隻腳不要灸。如果全部灸了,不只會讓火氣積聚,使毒氣無法消散,還會攻入體內。
若辨認不明,以香白芷三分,漢椒、桑白皮各一分,連葉蔥白十根,新水煎湯,入酸醋半盞,淋洗少頃,其筋自現,可以辨驗頭尾。
朱丹溪曰:頭面患毒,如純陰平塌頑麻,非艾灸無功,但艾炷宜小,如麥粒樣式,以神其用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辨別不清,可以用香白芷三分、漢椒、桑白皮各一分,連葉蔥白十根,用新水煎湯,加入半杯醋,淋洗一會兒,它的筋就會顯現出來,可以辨別出頭尾。
竇漢卿曰:凡灸於患上頭聚處,切蒜片如錢厚,放患處置艾壯於上,以火燃之。若蒜皮枯焦,再易之。待將畢,三五壯著貼肉上灸為佳,至少者以二十一壯為期。頭頂上五壯七壯為期。艾炷只可如豆大,但面心為陽中之陽,禁灸。其陽證不可灸者何?恐火氣內侵,勢益昌大,以火濟火,故戒之。
白話文:
竇漢卿說:凡是針灸在患處聚合的地方,切大蒜片,厚度要像銅錢一樣,放在患處,在大蒜片上放置艾柱,用火點燃艾柱。如果大蒜皮枯萎焦黑,則更換大蒜片。等到艾柱燃盡,三到五個艾柱著貼在肉上灸,為最佳。至少也要以二十一壯為度。頭頂上,則以五壯到七壯為度。艾炷的大小,只可以像豆子一樣大,但頭部正中央的點,是陽中之陽,禁止灸。哪些陽證不能灸?是怕火氣內侵,勢力益發壯大,以火攻火,所以禁止灸。
惟陰證可灸,鬱氣、濕熱、積毒,借火以拔之,然以火濟水,自有相生之妙。臨灸畢,用口吹火致滅。其火功借氣得以入內。其瘡易散。設或灸不能即散者,灸遲之故也。雖不能全散,大能解毒,易潰膿,易斂口,功難盡述。惟臟毒、坐馬癰,以蚯蚓泥作餅,代蒜片艾灸之,以熱為度,易之如前,共十四壯為期。
白話文:
只有陰性證狀可以灸,鬱結之氣、濕熱之邪、積聚之毒,藉由火的力量拔除,雖然是以火濟水,卻是相生相助的妙法。在完成艾灸後,用嘴將艾火吹熄,讓艾灸的功效藉由氣進入體內,而瘡瘍就容易消散。如果說灸後瘡瘍並沒有馬上消散,那是因為灸得太慢的緣故。雖然不能完全消散,但卻可以大大地解除毒性,同時容易潰膿,容易收口,其功效難以盡數。像臟毒、坐馬癰這類的瘡瘍,可以用蚯蚓土作成餅,代替蒜片艾灸,以熱的程度為準則,像前面那樣更換艾炷,共十四壯為一個療程。
若附骨疽,癰毒入骨髓,擇天氣晴朗和暖,尻神不犯吉日,午時灸至申時止,徐問病者骨中熱否,若果骨中熱方效。凡灸不拘壯數,忽然爆起者,是病根脫矣,即止之。凡灸須飲食半飽,並飲好酒以通經絡,以和氣血;再令善笑談者,以亂其痛,亦妙方也。體虛者禁灸。(《經驗全書》)
白話文:
如果得了附骨疽,膿毒侵入了骨髓,選擇天氣晴朗溫暖,沒有衝犯臀部神經的吉日,在午時開始灸到申時結束,慢慢詢問病人骨頭裡是否感覺到熱,如果確實骨頭裡感覺到熱纔有效。凡是灸沒有限制具體灸壯的數量,突然爆痛起來的,是病根根除了,立即停止灸。凡是灸要吃東西吃半飽,並喝好酒來疏通經絡,調和氣血;再讓善於談笑的人,來分散病人的注意力,也是好方法。體弱的人禁止灸。(《經驗全書》)
薛立齋曰:余按瘡瘍之證,有諸內必形諸外,在外者引而拔之,在內者疏而下之,苟或毒氣鬱結,瘀血凝滯,輕者藥可解散,重者藥無全功,是以灼艾之功為大。凡灸法,未潰則拔引郁毒,已潰則補接陽氣,每治四肢患瘡,氣血無虧者,灸之皆愈。頭乃諸陽之首,及腎俞一穴在於兩腰脊旁,並弱甚之人,內無真氣抵擋火氣,數證禁灸,當慎察之。
白話文:
薛立齋說:我認為瘡瘍的證狀,一定會從內部表現在外部,在外部的,就用針刀挑破並拔出膿液,在內部的,就用藥物疏通並下泄,如果毒氣鬱結,瘀血凝滯,輕微的可以用藥物來消散,嚴重的藥物就沒有完全的療效,所以使用艾灸的效果就越大了。凡是灸法,在瘡瘍還未潰破時,就能夠引拔鬱結的毒氣,瘡瘍已經潰破時,就能夠補充流失的陽氣,每當治療四肢的瘡瘍,氣血沒有虧損的人,用艾灸都能痊癒。頭部是諸陽之首,還有腎俞穴在兩側腰椎旁,以及體質非常虛弱的人,體內沒有真氣來抵抗火氣,這些證狀都是禁忌灸法的,應當慎重考察。
王肯堂曰:灸,乃從治之意,惟頭為諸陽所聚,艾炷宜小而少。若少陽分野,尤不可灸,灸之多至不救,亦有因灸而死者。蓋虛甚孤陽將絕,其脈必浮數而大且鼓,精神必短而昏,無以抵擋火氣,宜其危也。
白話文:
王肯堂說:灸療法是從整體治療的角度出發的,只有頭部是諸陽聚集的地方,艾炷應該小而少。如果屬於少陽分野的部位,尤其不能灸,如果灸了,可能多到無法挽救,甚至還有因為灸而死的。這是因為正氣虛弱,孤陽將盡,脈象一定浮數而大且鼓,精神一定短促而昏昧,無法抵擋火氣,所以才危險。
汪省之曰:夫瘡有膿水惡物,漸漬根深者,用面、硫黃、蒜三物,一處搗爛,看瘡大小,捻作餅子,厚三分,安瘡上,用艾炷灸二十一壯,一壯一易矣。後四五日,用翠霞錠子紝入瘡內,使歹肉盡去,好肉長平,然後貼收斂之藥,內服補接之劑,調理則瘥矣。
白話文:
汪省之說:患處有膿水和污穢物,逐漸滲透到根部很深,使用麵粉、硫磺、大蒜三種東西放在一起搗爛,根據傷口大小,搓成餅子,厚度三分,放在傷口上,用艾炷灸二十一壯,每灸一次換一處。四五天後,用翠霞錠子磨成粉末敷入傷口內,使壞肉全部消除,讓好的肉平整生長,然後貼上收斂的藥物,服用補虛益氣的藥劑,調理身體就能夠痊癒。
《元戎》曰:瘡瘍自外而入者,不宜灸,自內而出者宜灸,外入者托之而不內,內出者接之而令外。故經云:陷者灸之,灸而不痛,痛而後止其灸。灸而不痛者,先及其潰所以不痛,其灸而痛者,先及其未潰所以痛,而次及將潰,所以不痛也。
《精要》曰:腦為諸陽所會,頸項近咽喉,腎俞皆致命之所,俱不可灼艾。
白話文:
《元戎論》說:瘡瘍是由外部引起的,不宜灸。由內部引起的宜灸。由外部引起的,用針灸引導它,不要讓它向內發展。由內部引起的,用針灸接通它的通路,讓它向外發展。所以經書上說:陷下去的瘡瘍需要針灸,針灸後不疼痛的,疼痛後就停止針灸。針灸後不疼痛的,是因為瘡瘍已經潰破,所以不疼痛。針灸後疼痛的,是因為瘡瘍還沒有潰破,所以疼痛,等到瘡瘍快潰破的時候,就不疼痛了。
劉河間灸刺法謂:凡瘡瘍須分經絡部分,血氣多少,腧穴遠近,從背出者,當從太陽五穴,選用至陰(在足小指外鍘,去爪甲角如韭葉大。)通谷(在足小指外側,本節前陷中。)束骨(在足小指外側,本節後陷中。)崑崙(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。)委中(在膕中央、約紋中動脈。
白話文:
劉河間灸刺法的治療方法說:所有的瘡瘍必須區分經絡所在的部分、血氣多少、腧穴遠近,從背部開出膿液的瘡瘍,應從太陽五穴選擇穴位。
至陰穴位於足小指的外側,距離指甲角像韭葉那麼大。
通谷穴位於足小指的外側,第一個關節的前面的凹陷處。
束骨穴位於足小指的外側,第一個關節的後面的凹陷處。
崑崙穴位於足外踝後跟骨的凹陷處。
委中穴位於膝蓋後方中央,約略紋路中的動脈處。
)從鬢出者,當從少陽五穴,選用竅陰(在足小指次指端,去爪甲如韭葉。)俠谿(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間本節前陷中。)臨泣(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。)陽輔(在外踝上四寸,輔骨前,絕骨端,如前三分。)陽陵泉(在膝下一寸,外廉陷中。)從髭出者,當從陽明五穴,選用厲兌(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如韭葉。
白話文:
- 臉上長出青春斑的人,應從少陽五穴中選擇,包括:
- 敲擊陰:足小指次於端點,從腳掌除去後,再像柳葉一樣。
- 協溪:足小指次於端點,穿與骨間本節之前陷中。
- 臨泣:足小指次於座,將死後本節之後陷中。
- 陽輔:外側下四英寸,輔助骨的前部,端點,如前三個。
- 陽凌泉:在膝蓋下一個英寸,外側的陷中。
- 嘴邊長出青春斑的人,應從陽明五穴中選擇,包括:
- 厲耤:足大指次端點,從腳掌除去後,再像柳葉一樣。
白話文:
嘴邊長出青春斑的人,應該選擇陽明經的五個穴位進行治療,其中包括:
- 厲兌穴:位於腳的大拇趾末節外側,距離趾甲角約0.1寸的地方。
)內庭(在足大指次指,外間陷中。)陷谷(在足大指次指間,本節後陷中。)衝陽(在足趺上五寸,骨間動脈,去陷骨三寸。)解谷(在衝陽後一寸五分,腕上陷中。)從腦出者,則唯絕骨一穴,(在外踝上三寸,動脈中。)詳見《癰疽灸經》。
白話文:
內庭穴:在腳大拇趾和第二根腳趾之間,外側凹陷處。
陷谷穴:在腳大拇趾和第二根腳趾之間,根節後面的凹陷處。
衝陽穴:在腳背上五寸,骨頭之間的動脈處,距離腳踝骨三寸。
解谷穴:在衝陽穴後一寸五分,腕骨上的凹陷處。
從腳踝骨出來的,只有絕骨穴一個,在外踝上三寸,動脈的中央。
詳情請看《癰疽灸經》。
劉宗厚曰:此謂癰疽初發,宜灸之也。然諸瘡患久成漏者,常有膿水不絕,其膿不臭,內無歹肉,尤宜用附子浸透,切作大片,厚兩三分,於瘡上著艾灸之,仍服內托之藥,隔二三日再灸之,不五七次,自然肌肉長滿矣。至有膿水惡物,漸漬根深者,郭氏治用白麵、硫黃、大蒜三物,一處搗爛,看瘡大小,捻作餅子,厚約三分,於瘡上用艾炷灸二十一粒,一灸一易。後隔四五日,方用翠霞錠子並信效錠子,互換用之。
白話文:
劉宗厚說:這是指癰瘡剛發作的時候,應該灸治。但是,那些瘡患已經形成漏瘡很久的,常常有膿水不斷流出,膿水不臭,裡面沒有壞死組織,尤其適合用附子浸透,切成大片,厚度兩三層,放在瘡口上灸,還要服用內服託毒排膿的藥物,每隔二三天再灸一次,灸五到七次,自然肌肉就會長滿了。至於有膿水惡物,逐漸浸漬根深的情況,郭氏的治療方法是用麵粉、硫磺、大蒜三種東西,一起搗爛,根據瘡口的大小,捏成餅狀,厚度約三分,在瘡口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張,灸一次換一張。之後每隔四五天,才用翠霞錠子和信效錠子交替使用。
插入瘡內,歹肉盡去,好肉長平,然後貼收斂之藥,內服應病之劑調理,即瘥矣。蓋不止宜灸於瘡之始發也。大抵始發宜灸,要汗下補養之藥對證,至灸冷瘡,亦須內托之藥切當,設反逆不唯不愈,恐致轉生他病之患也。
白話文:
將藥物插入瘡口,壞死的肉就會全部消失,好的肉就會平平地生長出來。然後貼上收斂的藥物,內服治療症狀的藥物調理身體,瘡就會痊癒了。所以灸不僅只適用於瘡的初期。總的來說,瘡的初期應該艾灸,要根據病情使用發汗、瀉下、補養的藥物。至於灸冷瘡,也必須用內服的藥物來配合治療,如果治療方法相反,不僅不會治癒,恐怕還會轉變成其他的疾病。
經曰:肉之大會為谷,肉之小會為溪。肉分之間,溪谷之會,以行營衛,以會大氣。邪溢氣壅,脈熱肉敗,營衛不行,必將為膿。內鎖骨髓,外破大䐃,留於節腠,必將為敗。積寒留舍,營衛不養,肉縮筋肋肘不得伸,內為骨痹,外為不仁,命曰大寒,留於溪谷也。此用附子灸者,蓋此義也。(灸漏瘡論)
白話文:
《灸漏瘡論》說:全身氣血匯流到內臟是「肉之大會」,匯流到四肢關節的是「肉之小會」,氣血在肌肉之間通行,猶如山溪穀水,才能運行營衛之氣,匯流到大氣之中。如果邪氣溢出,氣血鬱阻,脈絡發熱,肌肉腐敗,營衛之氣不能運行,必定化膿。膿液留滯在骨髓中,則會引起骨髓炎,膿液流出,則會破壞大關節,膿液停留在筋肉間隙,則會引起敗血癥。
寒邪積聚在體內,營衛之氣不能濡養全身,肌肉收縮,筋骨、肋骨、肘部都不能伸展,內部患上骨痹,外部麻木不仁,這被稱為「大寒」,是寒邪停留在山溪穀水中所致。這也是為什麼要使用附子艾灸來治療的原因。
李氏云:治疽之法,灼艾之功勝於用藥,蓋使毒氣外泄,譬諸盜入人家,當開門逐之,不然則入室為害矣。凡瘡初發一二日,須用大顆獨蒜,切片三分厚,貼疽頂,以艾隔蒜灸之,每三壯一易蒜,瘡潰則貼神異膏,如此則瘡不開,大肉不壞,瘡口易斂,一舉三得。此法之妙,人所罕知。若頭頂見疽,則不可用此法。(《五府極觀碑》載)
白話文:
李氏說:治療疽瘡的方法,灼艾的功效比用藥好,這是讓毒氣向外發散,就好比盜賊侵入家中,應該打開門驅趕,否則就會在屋裡做壞事。通常瘡瘡發作的一、兩天內,需要用顆粒大的獨蒜,切成三份厚的薄片,貼在疽瘡的頂部,用艾草隔著大蒜灸,每灸三壯換一片大蒜,等到瘡瘡潰爛後就貼上神異膏,這樣瘡口就不會潰爛擴大,大塊的肉也不會壞死,瘡口容易癒合,一舉三得。這個方法的妙處,很少人知道。如果頭頂上長了疽瘡,那就不能用這個方法。(載於《五府極觀碑》)
伍氏曰:凡用蒜餅灸者。蓋蒜味辛溫有毒,主散癰疽,假火勢以行藥力也。有隻用艾柱灸者,此可施於頑疽痼發之類,凡赤腫紫黑,毒甚者,須以蒜艾同灸為妙。
白話文:
伍氏說:凡是用蒜片灸穴的人,是因為大蒜味道辛溫有毒,主要用來散癰疽,藉助火勢來增強藥力。有人只用艾柱灸的,這是可以施於頑固性疽發作之類的,凡是紅腫紫黑、病情嚴重的,一定要用大蒜和艾草同時灸,效果最好。
張景岳曰:癰疽為患,無非血氣壅滯,留結不行之所致。凡大結大滯者,最不宜散,必欲散之,非藉火力不能速也,所以極宜用灸。然又有孫道人神仙熏照方,其法尤精尤妙。若毒邪稍緩,邪深經遠,而氣有不達,灸之為良;若毒邪熾盛,其勢猛急而垂危者,則宜用熏照方,更勝於灸也。
白話文:
張景嶽說:癰疽的發病,都是由於血氣瘀滯,留結在不通暢的地方所引起的。凡是大結大滯的,最不宜用散法,一定要用散法來治療,非藉助火的力量不能迅速見效,所以極宜用灸法。然而還有孫道人神仙燻照方,其治療方法尤為精妙。如果毒邪稍微緩和,邪毒深入經絡深遠,而正氣不達,灸法是最好的治療方法;如果毒邪熾盛,其勢猛烈緊急而危及生命的,則宜用燻照方,比灸法更好。
馮魯瞻曰:瘡毒潰後,風寒侵襲作腫痛者,用韭菜杵爛炙熱,敷患上,冷則易之;或搗成餅放患上,艾圓灸之,使熱氣入內。(《錦囊》)
白話文:
馮魯瞻說:瘡毒潰爛後,風寒侵襲,引起腫痛,可以用韭菜搗爛,加熱敷在患處,冷了就更換;或者搗成餅狀,放在患處,用艾條灸之,使熱氣進入內部。(《錦囊》)
張仲景曰:凡人一見背有瘡口外現者,不可小視之,急用蒜切片一分厚,貼在瘡口上,用艾火燒之。痛者燒之不痛,不痛者燒之知痛而止,且不可不痛而止也。此法最妙,世人不識,而我特表而出之,以治發背之初起者。蓋一經灸之,則毒雖火化,以火攻火,又何疑焉?願世醫留意。
白話文:
張仲景說:一般人如果發現背部有瘡口出現,不可輕視,要立即將蒜頭切成一分厚,貼在瘡口上,用艾火灼燒。如果感到疼痛,就繼續燒,如果不會痛,繼續燒到感覺到疼痛後停止,但不可不痛就停止。這種方法非常靈驗,一般人都不瞭解,我特地將它寫出來,用來治療剛開始發作的背部瘡口。因為一旦灸過之後,毒素就會被艾火燒化,以火攻火,還有什麼疑問呢?希望世上的醫生能夠注意。
《心法》云:灸乃開結破硬之法,倘有一點白粒如粟米起,四圍微腫如錢,便當於米粒上,著艾火十四五壯。三日內灸者,只灸成瘡而散;三日外者,其腫漸少,宜多灸之;或灸火著處,則結熱可伸,灸處先潰,則毒勢分減,庶免展開,不致下陷,及壞筋骨,傷氣血也。所謂灸至不痛者,謂著皮肉未壞處則痛,火至著毒處則不痛,必令火氣至著毒處方止;所謂灸至痛者,謂初著毒處不痛,至好肉則痛,必令火氣至好肉方止。
白話文:
《心法》中說到:灸法可以打開結節,破除硬塊。如果在皮膚上出現一點白色顆粒,像小米粒一樣大小,周圍微微腫脹,像銅錢一樣大,這時就應該在小米粒上艾灸十四五壯。如果在三天內就開始灸,只灸到起瘡然後散去就好;如果超過三天,腫塊逐漸縮小,應該多灸一些;或者灸火所到之處,結塊熱敷可以伸展,灸處先潰爛,那麼毒素就會減弱,就可以避免結塊擴散,不會導致下陷,也就不會損傷筋骨,傷及氣血。所謂「灸至不痛」,是指艾灸到皮膚和肌肉,但還沒傷到毒邪的地方,就會感到疼痛;艾灸到毒邪處就不會感到疼痛,一定要讓火熱之氣到達毒邪處,才能停止灸;所謂「灸至痛」,是指最初艾灸到毒邪處不痛,艾灸到好肉時才會感到疼痛,一定要讓火氣到達好肉,才能停止灸。
畏灸者,或用獨蒜瓣,或豆豉餅,或椒、薑、鹽搗爛,捏作餅子,如當三錢厚,鋪艾灸之,熱則易新餅,亦可散也。
白話文:
怕用艾灸的人,可以用獨蒜瓣、豆豉餅,或者胡椒、生薑、鹽搗碎,捏成餅,厚度像三枚錢那樣。把它放在穴位上艾灸,等熱了就換新的餅,這樣也可以把寒邪驅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