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六 (10)
卷二十六 (10)
1. 新增江蘇揚州府江、甘、儀三邑婦女腳氣門主論
所以然者,醫家認定濕熱,先橫一腳氣上衝,厥逆無救之害於胸中,惟以趕其下趨為第一策,罔顧病人之正氣。殊不知其病始於肝脾兩虛,厥氣上犯胸膈脹悶,驟用攻伐峻利之藥,逐其下行,豈知正氣與邪氣俱陷,譬夫盜賊入門,自應開門逐賊,今將盜賊趕入呆巷,無門可遁,其勢不得鑽牆挖壁,奪徑而逃。
其如婦女十指甲中,無縫可逃,是以兩足十指脹痛有如針挖,更有過投以上諸藥,正氣大傷,倉廩空虛,正不敵邪,邪氣得以肆橫,下既無門可遁,直衝而上,鮮有不一沖而喪其生者。
至於體實者,七日漸安,體虛者,十四日始寧,更有極虛者,二十一日始安,其故何也?斯證即如傷寒,六日傳遍,邪氣已衰,七日天地之氣來復,凝結之氣隨天地之氣來復而解自愈,原非醫者追趕藥力,能令七日自愈耳,此又無怪乎醫者之誤。
當初此證初行之時,醫家原無頭緒,亦不知此為陰陽錯謬之沴,亦不知婦女感受之由,考諸方書五痹腳氣門中,要不過以上諸藥投之,不效,只嫌病大藥輕,惟有多加分兩,別無他法,執而不移,任其痛楚,七日自愈,在病家延請群醫而用藥立方,大概不過如此,亦遂信而不疑,竟至無救,亦不過委之腳氣上衝,本無可救之術。揚城婦女四五十年,罹此夭折死而不悟,良可悲也。
是以有斯證,服斯藥者,初起尚輕,再發即重,三發愈危,竟有數發而死者多矣。豈知秦漢以來,歷朝所著方書,有曰緩風,有曰弱腳,有曰腳氣,所立之方,皆治普天下男婦風寒濕熱五痹腳氣之方,並非治揚郡江、甘、儀三邑婦女感受陰陽錯謬之診氣,而成腳痛之方也。
況古時男女樸實者多,地土本厚,今揚郡水土本薄,知識易開,稟受本弱,兼之嬌養性成,安逸太過,情性乖張,喜餐生冷,非暴躁恚怒,即沉默內郁,肝脾氣鬱,經事不調,犯此弊端,方成此病。
況古人雖有先見之明,洞窺臟腑,恐未能數千年前,即逆料我朝揚郡江、甘、儀三邑婦女,將來數千年後必有感此錯謬異氣而成此腳氣,遂留諸方治之耶!即使果有先見之神明,何不標明某方治男婦五痹腳氣,某方留治揚郡江、甘、儀三邑婦女腳氣耶!且江、甘、儀三邑婦女腳氣現證情形,不特蘇松、常鎮、江淮各郡並無此證,即揚屬高郵、寶應、興化、泰州,鄰邑婦女,亦未聞有此異證也。
至謂揚郡地處卑濕,其濕熱鬱於肌表者,瘡疥極多,濕熱壅於腸胃者,腫滿頗眾,兼亦有男婦濕熱下注腿膝,紅腫光亮,破流脂水,至晚下淋,脛趺脹痛者,然其初起,決不由肚口作痛,其紅腫脹痛,亦不似此等熱如火烙,痛如刀絞之慘,若執古方施治,何異抱薪救焚。施治之法,亦有用防己、木瓜、秦艽、五加皮、海桐皮、海風藤、川萆薢、蒼朮、黃柏、厚朴等味而愈者,此男婦脾土高阜,膏粱麴櫱,蘊結有餘之濕熱,用之偶有效耳。
白話文:
之所以會這樣,是因為醫生們認為這是濕熱引起的,一開始就認定腳氣會向上衝,導致胸悶,甚至危及生命,所以就只顧著用藥把病氣往下趕,完全不考慮病人的身體狀況。他們不知道,這個病其實是從肝脾虛弱開始的,導致氣往上衝,造成胸口脹悶。如果馬上用很強的藥把病氣往下壓,反而會讓正氣和邪氣一起陷下去。這就像家裡進了小偷,本來應該開門把小偷趕走,現在卻把小偷趕到死胡同,小偷無路可逃,只好破牆鑽洞,想盡辦法逃跑。
婦女的十個指甲縫隙很小,病氣無處可逃,所以腳趾會像被針扎一樣脹痛。如果再用那些過於強烈的藥,就會嚴重傷害身體的正氣,導致身體空虛,正氣抵不過邪氣,邪氣就更加猖獗。病氣向下無路可走,就會往上衝,很多婦女就這樣一衝而喪命。
身體比較好的人,大約七天會漸漸好轉,身體比較虛弱的人,大約十四天才能恢復,更虛弱的人甚至要二十一天才能好。這是為什麼呢?這個病就像傷寒一樣,六天傳遍全身,第七天邪氣就會衰弱,天地之氣恢復正常,身體的氣血也會跟著恢復,病自然就好了。這並不是醫生用藥的力量,而是身體的自然恢復,所以也不能怪醫生誤判。
剛開始出現這個病的時候,醫生們完全摸不著頭緒,也不知道這是陰陽錯亂引起的,也不知道婦女為什麼會得這個病。查閱醫書,發現治療腳氣的方法都差不多,都是用那些藥,沒效果就覺得是藥力不夠,就加大劑量,沒有其他辦法。他們固執己見,任由病人痛苦,等七天自己好,病家請了很多醫生,用藥也都差不多,所以也覺得沒問題。最後病死了,也只歸咎於腳氣上衝,沒辦法醫治。揚州城的婦女四五十年來,因為這個病夭折,死了還不知道原因,真是可悲啊。
所以,得了這個病,吃這些藥,剛開始症狀會比較輕,再發作就比較嚴重,第三次發作就更加危險,甚至有人發作幾次就死了。要知道,秦漢以來的醫書,把這種病叫做緩風、弱腳、腳氣,裡面記載的藥方都是治療天下男女因為風寒濕熱引起的五痹腳氣,並不是治療揚州江、甘、儀三個地方的婦女因為陰陽錯亂而引起的腳痛。
而且,古代男女都比較樸實,身體比較強壯,現在揚州水土比較差,人比較聰明,但是身體比較虛弱,加上從小嬌生慣養,過於安逸,脾氣不好,喜歡吃生冷食物,不是暴躁易怒,就是沉默寡言,肝脾之氣鬱結,月經也不調,犯了這些毛病,才會得這種病。
況且,古人雖然有先見之明,對臟腑瞭若指掌,但他們恐怕也無法預料到幾千年後,揚州江、甘、儀三個地方的婦女,會因為感受這種錯亂的氣而得這種腳氣,所以才沒有留下專門的藥方。就算真的有先見之明的神仙,為什麼不標明某個藥方是治療男女五痹腳氣的,某個藥方是治療揚州江、甘、儀三個地方婦女的腳氣呢?而且揚州江、甘、儀三個地方的婦女的腳氣症狀,不僅蘇州、松江、常州、鎮江、江淮等地沒有這種病,就連揚州下轄的高郵、寶應、興化、泰州等鄰近地方的婦女,也沒有這種怪病。
至於說揚州地勢低窪潮濕,濕熱積聚在皮膚表面,所以長瘡的人很多,濕熱積聚在腸胃,所以肚子脹滿的人也很多。也有男人女人因為濕熱往下走,導致腿腳紅腫發亮,破了流出黏液,晚上會往下滲水,小腿和腳背脹痛。但是他們剛開始的時候,不會從肚子痛開始,紅腫脹痛的程度也不像這種病一樣,熱得像火燒,痛得像刀割。如果用古代的藥方來治療,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一樣。治療這個病的方法,也有用防己、木瓜、秦艽、五加皮、海桐皮、海風藤、川萆薢、蒼朮、黃柏、厚朴等藥材治好的,那只是因為男人女人脾土強健,吃的太好,導致體內濕熱積聚過多,用這些藥偶爾有效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