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一 (55)
卷一 (55)
1. 至真要大論篇
(緩)補上治上制以緩,緩則氣味薄。治主以緩,緩則治其本。
(急)補下治下制以急,急則氣味厚。治客以急,急則治其標。
(奇)君一臣二,奇之制也。君二臣三,奇之制也。陽數奇。
(偶)君二臣四,偶之制也。君二臣六,偶之制也。陰數偶。
(復)奇之不去則偶之,是謂重方也。
是故百病之起,有生於本者,有生於標者,有生於中氣者,有取本而得者,有取標而得者,有取中氣而得者,有取標本而得者,有逆取而得者,有從取而得者。(反佐取之,是為逆取。奇偶取之,是為從取。寒病治以寒,熱病治以熱,是為逆取。從,順也。)逆,正順也。若順,逆也。
(寒盛格陽,治熱以熱,熱盛拒陰,治寒以寒之類,皆時謂之逆,外雖用逆,中乃順也。此逆乃正順也。若寒格陽而治以寒,熱拒寒而治以熱,外則雖順,中氣乃逆,故方若順,是逆也。)故曰:知標與本,用之不殆,明知逆順,正行無問。不知是者,不足以言診,足以亂經。
粗工嘻嘻,以為可知,言熱未已,寒病復殆,同氣異形,迷診亂經。(六氣之用,粗之與工,得其半也。厥陰之化,粗以為寒,其乃是溫。太陽之化,粗以為熱,其乃是寒。由此參互,用失其道,故其學問識用,不達工之道半矣。夫一經之標本,寒熱既殊,言本當究其標,論標合尋其本。
言氣不窮其標本,論病未辨其陰陽,心既迷正理,治益亂其經,呼曰粗工。)夫標本之道,要而愽,小而大,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,言標與本,易而勿損,察本與標,氣可令調,明知勝復,為萬民式。(此言六氣各有所從之標本,而百病皆當知標本也。)
願聞病機何如?諸風掉眩,皆屬於肝。(風性動。木氣同之。)諸寒收引,皆屬於腎。(收,謂斂也。引,謂急也。寒物收縮,水氣同也。)諸氣膹郁,皆屬於肺。(高秋氣涼,露氣煙集,涼至則氣熱,復甚則氣殫,徵其物象,屬可知矣。膹,謂膹滿。郁,謂奔迫也。氣之為用,金氣同之。
)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(土薄則水淺,土厚則水深,土平則干,土高則濕,濕氣之有,土氣同之。)諸熱瞀瘛,皆屬於火。(火象徵。)諸痛癢瘡,皆屬於心。(心寂則病微,心躁則痛甚,百端之起,皆自心生,痛癢瘡瘍,生於心也。)諸厥固泄,皆屬於下。(下,謂下焦肝腎氣也。
夫守司於下,腎之氣也,門戶束要,肝之氣也,故諸厥固泄皆屬下也。厥,為氣逆。固,謂禁固。諸有氣逆上行,及固不禁,出入無度,燥濕不恆,皆由下焦之主守也,)諸痿喘嘔,皆屬於上。(上,謂上焦心肺氣也,炎熱薄爍,心之氣也,承熱分化,肺之氣也,熱鬱化上,故病屬上焦。此皆五臟之疾病機,由於內動者也,)諸禁鼓慄,如喪神守,皆屬於火。
白話文:
至真要大論篇
**(緩)**用溫和的藥物來治療上部的疾病,這樣可以使藥性緩和,藥力也會比較薄弱。如果用溫和的藥物來治療主要的疾病,可以慢慢地治好疾病的根本。
**(急)**用藥力強勁的藥物來治療下部的疾病,這樣可以使藥性強烈,藥力也比較濃厚。如果用強力的藥物來治療外來的疾病,可以快速地治好疾病的表面症狀。
**(奇)**君藥一份,臣藥兩份,這是奇數的配伍方法。君藥兩份,臣藥三份,這也是奇數的配伍方法。奇數屬於陽。
**(偶)**君藥兩份,臣藥四份,這是偶數的配伍方法。君藥兩份,臣藥六份,這也是偶數的配伍方法。偶數屬於陰。
**(復)**如果使用了奇數配伍的藥方還沒有效果,就使用偶數配伍的藥方,這就叫做重複用藥。
所以,各種疾病的產生,有的病根在身體內部,有的病根在表面,有的病根在身體的中部。有的治療方法是針對病根來進行治療而有效的,有的治療方法是針對表面症狀來治療而有效的,有的治療方法是針對身體中部來治療而有效的,有的治療方法是針對病根和表面症狀同時治療而有效的,有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和疾病性質相反的方法來治療而有效的,有的治療方法是使用和疾病性質相同的方法來治療而有效的。(使用和疾病性質相反的藥物來治療,就叫做逆向治療。使用和疾病性質相同的藥物來治療,就叫做順向治療。寒冷的疾病用寒冷的藥物來治療,熱性的疾病用熱性的藥物來治療,這就叫做逆向治療。順向,就是順著疾病的性質來治療。)逆向治療,實際上是正向的治療方法。如果順著疾病的性質來治療,反而是逆向的治療方法。
(例如,寒邪太盛,反而出現假熱的現象,這時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,熱邪太盛,反而出現假冷的現象,這時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,這些都是叫做逆向治療。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逆向治療,但實際上是順應了身體內部的真實情況。如果寒邪假熱的時候用寒涼的藥物,熱邪假冷的時候用溫熱的藥物,表面上看起來是順著疾病的性質來治療,但實際上卻是違背了身體內部的真實情況,所以表面上是順,實際上是逆。)所以說,了解疾病的表面症狀和病根,用藥的時候才不會有危險,明白疾病的逆向和順向,用藥才能夠正確無誤。不了解這些道理的人,沒有資格談論診斷,會擾亂正常的醫療秩序。
一些粗淺的醫生,自以為懂得醫理,總是說著熱病,而寒病又再次出現,各種疾病的表現形式不同,他們總是診斷錯誤,擾亂正常的醫療秩序。(他們對於自然界六氣的運用,只了解一半。比如說,厥陰經的性質,他們以為是寒冷的,實際上是溫熱的。太陽經的性質,他們以為是溫熱的,實際上是寒冷的。由於對這些道理理解不透徹,用藥的時候就失去了正確的方法,所以他們的學識和實踐,連醫生的及格標準都達不到。如果一個經絡的表面症狀和病根的寒熱性質不同,就應該從表面症狀來尋找病根,從病根來分析表面症狀。
如果談論氣,卻不深入研究它的表面症狀和病根,如果論述疾病,卻不能辨別它的陰陽性質,這樣就已經迷失了正確的道理,治療疾病就更加擾亂了經絡的正常功能,所以這種醫生只能叫做粗淺的醫生。)掌握疾病的表面症狀和病根的道理,既要廣泛學習,又要深入研究,從小處著手,可以推斷出各種疾病的危害,理解了表面症狀和病根的關係,用藥就會變得容易,而且不會傷害身體,觀察病根和表面症狀的關係,可以使身體的氣機調和,明白了疾病的勝衰和恢復,就可以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。(這是說自然界六氣各有其對應的表面症狀和病根,各種疾病都應該了解其表面症狀和病根。)
想知道疾病的發生機制是什麼嗎?各種頭暈目眩的症狀,都屬於肝臟。(風的性質是動的,和木的性質相同。)各種寒冷導致的收縮和抽搐的症狀,都屬於腎臟。(收,指的是收斂。引,指的是抽搐。寒冷會導致收縮,和水的性質相同。)各種氣機鬱結的症狀,都屬於肺臟。(秋天高爽,露氣煙雲集聚,涼氣來臨時,熱氣會更加盛,如果熱氣耗竭,可以從這些自然現象推測出疾病的性質。膹,指的是脹滿。郁,指的是氣機運行不暢。氣的功用和金的性質相同。)
各種水腫和脹滿的症狀,都屬於脾臟。(土薄則水淺,土厚則水深,土平則乾,土高則濕,濕氣的產生和土的性質相同。)各種發熱、意識模糊、抽搐的症狀,都屬於火。(火的象徵。)各種疼痛、瘙癢、瘡瘍的症狀,都屬於心臟。(心臟平靜,則疾病輕微,心臟煩躁,則疼痛劇烈,各種疾病的發生,都源於心,疼痛、瘙癢、瘡瘍,都生於心。)各種厥逆、小便閉塞、腹瀉的症狀,都屬於下焦。(下焦,指的是肝腎之氣。
腎臟負責把守下焦,肝臟負責關閉門戶,所以各種厥逆、小便閉塞、腹瀉的症狀都屬於下焦。厥,指的是氣機逆亂。固,指的是閉塞。凡是有氣機逆向上行,以及閉塞不住、出入無常、燥濕不定,都是由於下焦沒有把守好。)各種痿軟、氣喘、嘔吐的症狀,都屬於上焦。(上焦,指的是心肺之氣。炎熱和爍熱,是心臟的氣,承受熱力而分化,是肺臟的氣,熱氣鬱積在上,所以疾病屬於上焦。這些都是五臟因為內部發生變化而引起的疾病。)各種精神恍惚、顫抖、像失去了神智的症狀,都屬於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