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四 (23)
卷二十四 (23)
1. 陰器部
自婦女前陰、瘡䘌、菌挺,一切皆匯於此部中,以便檢閱參治。
白話文:
這裡所說的「陰器部」,指的是婦女的生殖器官,包括陰道、外陰、以及可能出現的瘡瘍、腫塊等病變,都歸類在這個部分,方便醫師檢查診斷和治療。
2. 陰吹門主論
《金匱》云:胃氣下泄,陰吹而正喧,此穀氣既不能上升清道,復不能循經下走後陰,陰陽乖僻,如腸交之義是也。甚或簌簌有聲,如後陰之失氣狀,宜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主之。
《見聞隨錄》云:產婦不得食蔥,如誤食之,必成陰吹。
白話文:
《金匱要略》說:胃氣向下洩漏,就會造成陰道排氣並發出聲響,這是因為食物的精華之氣既不能上升到頭部清竅,又不能循著經脈向下走到陰部,導致陰陽運行錯亂,就像腸道互相交錯一樣。嚴重時,會發出細碎的聲音,如同從肛門排氣一樣,這種情況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五味子來治療。
《見聞隨錄》說:產婦不能吃蔥,如果誤食,一定會造成陰道排氣。
3. 陰瘡門主論
王肯堂曰:陰器屬足厥陰肝經、任脈之會。(《準繩》)
又曰:運氣陰瘡皆屬寒。經云:太陽之濕,陰中乃瘍,隱曲不利,治以苦熱是也。
《素問》云:厥陰之脈絡陰器,繫於肝。
又云:督脈者,其絡循陰器合纂間是也。至於足太陽外合清水,內屬膀胱而通水道,手太陽外合淮水,內屬小腸而水道出焉,則又屬手足太陽也。腎主水則又屬足少陰也。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則又屬手太陰也。《素問》又謂前陰者,宗筋之所聚,太陽陽明之所合,則又屬脾與腎矣。
癰瘡生其間,須細心求而責之,不可專主一厥陰肝經,而惟清肝導濕之為事,斯無誤矣。
《靈樞》云:筋者聚於陰器,而脈絡於舌本,肝者筋之會也,又屬督脈。
張仲景云:少陰脈滑而數者,陰中即生瘡,陰中蝕爛者,狼牙湯洗之。(用狼牙二兩,以水四升煮至半升,以綿纏箸如繭,浸湯瀝陰中繭二遍。)
岐天師曰:大約暗疾,婦人十居其九,或生於兒門之外,或生於兒門之中,止可陳說,然猶有羞愧而不肯盡言者,止可意會,而默思之也。大約兒門之病,非癢則痛,當以默治湯主之,此湯皆是平肝去濕之品,毋論有火無火,有風有濕,俱奏奇功,正不必問其若何癢,若何腫,若何痛,若何爛也。(《秘錄》)
陳實功曰:婦人陰瘡乃七情鬱火傷損肝脾,濕熱下注為患,形多不一,總由邪火所化也。(《正宗》)
薛立齋曰:陰戶毛際正中發毒名曰陰蓋毒,紅腫疼痛,此乃肝火鬱結而成。治當清肝養血,外用敷消,如已成膿,治同癰疽法。
又曰:陰戶一邊結腫,亦有兩邊結腫,其形如繭,名曰陰繭。內膿成自潰頭,得之於肝火濕熱,或新婚傷損,或交合不潔染毒,均成此證。
又曰:陰戶內子宮腫痛潰爛,名廷孔毒。肝火鬱結者重,交合所傷者輕,俱用海浮散油調灌入,仰臥良久,後換玉紅膏調海浮散,以綿潤透,插入自效。
白話文:
王肯堂說:陰部屬於足厥陰肝經和任脈交會的地方。(出自《準繩》)
他又說:凡是陰部發生的瘡瘍,大多屬於寒症。經書上說:「太陽經的濕邪,在陰部就會形成瘡瘍,隱蔽彎曲難以處理,應該用苦味的溫熱藥來治療。」
《素問》提到:厥陰經脈絡通過陰部,連繫於肝臟。
又說:督脈,它的支脈循行經過陰部,與前後陰之間會合。至於足太陽經與外部的清水相連,內部歸屬於膀胱,並疏通水道;手太陽經與外部的淮水相連,內部歸屬於小腸,並使水液排出,這又屬於手足太陽經的範圍。腎臟主導水液,所以又屬於足少陰經。食物進入胃部,精華之氣遊走溢散,上輸送到脾臟,脾臟將精華散布開來,上歸於肺臟,肺臟調暢水道,下輸送到膀胱,這又屬於手太陰經。《素問》又說前陰是宗筋聚集的地方,太陽經和陽明經在此交會,所以又屬於脾和腎了。
陰部如果生了癰瘡,必須仔細探究病因,加以辨別治療,不可以只認為是厥陰肝經的問題,而只用清肝利濕的方法,這樣才不會出錯。
《靈樞》說:筋脈聚集在陰部,經脈又連到舌根,肝臟是筋脈會聚的地方,又屬於督脈。
張仲景說:少陰脈象滑數的,陰部就會長瘡,陰部潰爛的,可以用狼牙湯來清洗。(用狼牙二兩,加水四升煮到剩一半,用棉花纏在筷子上像蠶繭,浸泡在藥湯中,瀝乾後在陰部擦拭兩遍。)
岐天師說:大約暗疾這種病,婦女十個有九個會得,有的長在陰戶外,有的長在陰戶內,只能這樣說了,但往往還有羞於啟齒而不肯說實情的,只能意會,默默思考。大約陰戶的疾病,不是癢就是痛,應當用默治湯來治療,這個方子都是平肝去濕的藥,無論有沒有火氣,有沒有風邪,有沒有濕邪,都能發揮奇效,不必問它是怎麼癢,怎麼腫,怎麼痛,怎麼爛。(出自《秘錄》)
陳實功說:婦女陰瘡是七情鬱結,火氣傷損肝脾,濕熱向下流注造成的,症狀多種多樣,總是由邪火所化生的。(出自《正宗》)
薛立齋說:陰戶毛髮邊緣正中長毒瘡,叫做陰蓋毒,紅腫疼痛,這是肝火鬱結形成的。治療應當清肝養血,外用藥敷貼消腫,如果已經化膿,就按照治療癰疽的方法。
他又說:陰戶一側結腫,也有兩側都結腫的,形狀像蠶繭,叫做陰繭。內部化膿潰破,是肝火濕熱引起的,或者新婚時受傷,或者性交不潔感染毒邪,都會形成這種病。
他又說:陰戶內子宮腫痛潰爛,叫做廷孔毒。肝火鬱結的病情較重,性交損傷的病情較輕,都用海浮散用油調和灌入,仰臥一段時間,然後換用玉紅膏調海浮散,用棉花浸潤後,塞入患處,就會有效。
4. 陰瘡門主方
陰戶潰爛。(竇氏。)
兒茶、雞內金各一錢,輕粉五分,冰片三分,研細乾摻。
婦人陰瘡,杏仁不拘多少,燒存性,麝香少許,細細研勻,如瘡口深用小絹袋盛藥系口,炙熱納陰戶內。
津調散(《錦囊》)。治妒精,婦人陰濕瘡,膿汁淋漓臭爛。
黃連,款冬花(各等分),麝香(少許)
研細末。先用沐浴長春散煎洗,軟絹拭乾,津調搽之,忌用生湯洗。
默治湯(岐天師)
當歸(一兩),白茯苓,白芍(各五錢),梔子(三錢),柴胡(一錢),楝樹根(五分)
水煎服。有痰加白芥子,有火加黃芩,有寒加肉桂,余不必加。
化毒生肌散(雷公)。治產門處生瘡久不愈,兼治一切瘡毒神效。
黃柏(炒),白薇(炒),鉛粉(炒),兒茶,蚯蚓屎(炒),潮腦(各三錢),乳香(去油,二錢),麝香(三分),輕粉,冰片(各五分)
研細,摻瘡口,二日即愈。
白話文:
陰瘡門主方
第一方: 治療女性陰部潰爛。 將兒茶、雞內金各一錢,輕粉五分,冰片三分,全部磨成細粉,直接乾敷在患處。
第二方: 治療婦女陰部生瘡。 將杏仁不拘量多少,燒到保留藥性,加上少量麝香,仔細研磨均勻。如果瘡口比較深,就用小絹布袋裝藥,紮緊袋口,稍微加熱後放入陰道內。
津調散(《錦囊》): 治療因妒忌傷精引起的婦女陰部濕瘡,膿液不斷流出且有惡臭。 使用黃連、款冬花(等量),加上少量麝香。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。先用沐浴長春散煎湯清洗患處,用柔軟的布擦乾,再用唾液調和藥末塗抹患處,切記不要用生水洗。
默治湯(岐天師): 使用當歸(一兩)、白茯苓、白芍(各五錢)、梔子(三錢)、柴胡(一錢)、楝樹根(五分)。 用水煎服。若有痰,加入白芥子;若有火氣,加入黃芩;若有寒氣,加入肉桂,其他藥材則不必加。
化毒生肌散(雷公): 治療產門處生瘡久不癒合,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瘡毒,效果極佳。 使用炒過的黃柏、炒過的白薇、炒過的鉛粉、兒茶、炒過的蚯蚓屎、潮腦(各三錢)、去除油脂的乳香(二錢)、麝香(三分)、輕粉、冰片(各五分)。 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敷在瘡口上,兩天左右即可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