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三 (3)

1. 痔瘡門主論

陳實功曰:夫痔者,乃素有濕熱,過食炙煿,或因久坐而血脈不行;又有七情,過傷生冷,以及擔輕負重,竭力遠行,氣血縱橫,經絡交錯;又或酒色過度,腸胃受傷,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;又有婦人臨產用力過甚,血逆肛門,亦能致此。初起為痔,久則成漏。(《正宗》)

陳遠公曰:人肛門內外四旁忽生紅瘰,先癢後疼,後成為痔。日久不愈,此用濕熱所致也。而得之縱飲者為多,江南人常多患此,皆由地之濕熱,加之酒熱之毒,所以結於肛門不能遽化也。

夫肛門通於大腸,凡有濕熱應隨大便同出,何以積而成痔?蓋濕在大湯,不能久留,必盡趨肛門,而肛門為大腸鎖鑰,有防範之司,不容濕熱出於門外,於是蓄積既久,而濕熱之毒肛門獨受之矣。有毒必然外形,不生肛門之內,必生肛門之外,雖內外少殊,而作楚則一也。

治法烏可舍濕熱而他求乎!但肛門去脾胃甚遠,化濕熱之毒,必假道於脾胃,肛門未必受益,而脾胃先損,所以無功耳。故用藥必須毋損於脾胃,有益於肛門者,始可奏功。益後湯治之:白芍、茯苓、山藥、薏仁各一兩,地榆三錢,穿山甲一片土炒,水煎服,四劑肛門寬快,又四劑內外痔消,再以此方十倍蜜丸,每日開水下五錢,服完一料不再發。(《冰鑑》。

此方利水去濕,既無損於脾胃,又有益於脾與肛門兩得也。)

又曰:有肛門邊先生小癤,因不戒酒色,以致腐爛變成痔漏,不能收口,長成肉管,每年一管,流膿淌血,甚以為苦。世人治法多用刀針掛線,徒受苦楚而內毒未除,外口難長,經年累月,難以奏功,豈漏瘡終不可治乎?抑犯酒色之戒乎?皆治不得法耳。

夫肛門之肉,不比他處,肛門之皮,亦不比他處,他處肌肉非橫生即直生,惟肛門肌肉有縱有橫,最難生合,況大便不時出入,加以刀針掛線是已傷又傷,安能遽長皮肉乎!故刀針掛線,切戒輕試,惟消濕熱之毒內治為佳,然漏卮既久,勿論漏不可止,而氣血反傷,終難奏效也。

當於補中兼消,則何患漏之不痊哉!青龜丸:烏龜一個,茯苓五兩,黃耆八兩,當歸三兩,人參二兩,薏仁六錢,穿山甲五錢土炒,瓦松二條,陰乾不可見火,白芷、槐米、干青苔各一兩,羊蹄後爪四副,土炒,研末。將龜石臼內搗死,以藥末拌之,飯鍋內蒸熟,將龜肉與甲火焙乾為末,同前藥蜜丸,每日服三錢。一月漏痔干,二月漏痔滿,服完全愈不復發。

但服丸時,必戒酒色三月,倘犯之不能奏功。(此方治漏神效,非俗方可比,有不可思議之炒,去濕而不散氣,敗毒又不損血,補破於無形,填隙於有孔,願人敬信此方,堅三月之戒,以去宿疾也。)

又曰:有大便時,先射血幾許,始下糞者,人以為便血證,誰知肛門暗生血痔乎!夫痔久必變漏,宜流膿血,殊不知受病不同,見證亦異,此多得過飲火酒,熱走直腸而不得遽泄,乃結成小痔,久則皮破血出,此血乃外出直腸之外,非出直腸之中,乃膀胱之血也。夫膀胱化氣而不化血,酒毒滲入膀胱,將酒氣化水出於陰器,而酒毒爍血不能從陰器而出,不得趨大腸肛門而出矣。無奈門徑各別,戶口牢閉,無可出路,而酒毒結直腸之外,毒向內攻而直腸之痔生矣。

白話文:

痔瘡門主論

陳實功說:痔瘡是因為體內本來就有濕熱,又過度食用辛辣炙烤的食物,或因久坐導致血脈運行不暢;還有七情(喜怒哀樂愛惡欲)過度,受寒,以及負重搬運,長途跋涉,導致氣血紊亂,經絡阻塞;又或是縱慾過度,傷及腸胃,導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;還有婦女生產用力過度,導致血液逆流至肛門,也會引起痔瘡。初期是痔瘡,時間久了就會變成肛漏。

陳遠公說:肛門內外四周突然長出紅色的腫塊,先癢後痛,然後變成痔瘡。久治不愈,這是濕熱引起的。多見於嗜酒之人,江南人患病率較高,都是因為當地濕熱,加上酒的熱毒,積聚在肛門而無法消散。

肛門與大腸相通,凡是濕熱都應該隨著大便排出,為何會積聚而形成痔瘡呢?因為濕熱停留在體內,不能久留,必然會流向肛門,而肛門是大腸的門戶,具有防禦作用,不容許濕熱從此排出,於是濕熱積聚日久,毒素就單獨侵犯肛門了。有毒素必然會外顯,不會只生在肛門內部,一定會長在肛門外部,雖然內外略有不同,但病症的本質是一樣的。

治療方法怎麼能捨棄濕熱而另尋他法呢!但是肛門離脾胃很遠,要化解濕熱毒素,必須藉由脾胃,但肛門未必能因此受益,反而脾胃先受損,所以沒有效果。因此用藥必須不損傷脾胃,又能有益於肛門,才能奏效。益後湯治療:白芍、茯苓、山藥、薏仁各一兩,地榆三錢,穿山甲一片土炒,水煎服,四劑後肛門就會舒暢,再服四劑內外痔瘡就會消退,然後將此方藥材加倍製成蜜丸,每日用開水送服五錢,服用完畢就不會再復發。

這個方子利水去濕,既不傷脾胃,又能有益於脾胃和肛門。

又說:肛門邊緣長出小膿瘡,因為不戒酒色,導致腐爛變成痔漏,無法癒合,長成肉管,每年長出一管,流膿出血,十分痛苦。世人治療多用刀針掛線,徒受痛苦而內在毒素未除,外口難以癒合,年復一年,難以奏效,難道肛漏終究無法治癒嗎?還是因為犯了酒色的戒律?都是治療方法不得當。

肛門的肉和別處不同,肛門的皮膚也和別處不同,別處的肌肉不是橫向生長就是縱向生長,唯有肛門的肌肉縱橫交錯,最難癒合,況且大便不斷出入,再加上刀針掛線的傷害,怎麼能很快長出皮肉呢!所以刀針掛線,要謹慎使用,只有內服消散濕熱毒素為佳,但是肛漏時間久了,不僅肛漏止不住,而且氣血還會受損,最終難以奏效。

應該在補益中焦的同時兼顧消腫,那麼還怕肛漏治不好嗎?青龜丸:烏龜一個,茯苓五兩,黃耆八兩,當歸三兩,人參二兩,薏仁六錢,穿山甲五錢土炒,瓦松兩條,陰乾不可見火,白芷、槐米、干青苔各一兩,羊蹄後爪四副,土炒,研磨成粉。將烏龜用石臼搗碎,與藥粉拌勻,放在飯鍋裡蒸熟,將龜肉和龜甲焙乾研磨成粉,與之前的藥粉一起製成蜜丸,每日服用三錢。服用一個月肛漏就會乾燥,兩個月肛漏就會痊癒,服用完畢就能痊癒不再復發。

但是服用藥丸期間,必須戒酒色三個月,如果違犯了就不能奏效。(這個方子治療肛漏神效,不是一般的方子能比的,有不可思議的效果,去濕而不傷氣,解毒又不損血,無形中補益破損,填補漏洞,希望大家相信這個方子,堅持三個月戒酒色的規矩,去除宿疾。)

又說:大便時,先排出一些血,然後才排便,人們認為是便血,卻不知道是肛門暗藏了血痔!痔瘡時間久了必然會變成肛漏,會流膿血,殊不知病因不同,表現的症狀也不一樣,這多半是因為過度飲用烈酒,熱邪直衝直腸而不能很快排出,於是結成小痔瘡,時間久了就會破皮出血,這血是從直腸外流出的,不是從直腸內流出的,是膀胱的血。膀胱化氣而不化血,酒毒滲入膀胱,將酒氣化為水從陰部排出,而酒毒灼傷血液不能從陰部排出,也不能從大腸肛門排出。無奈通道各異,出口緊閉,沒有出路,於是酒毒積聚在直腸外,毒素向內侵犯,於是直腸就長出痔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