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三 (2)
卷二十三 (2)
1. 臀癰門主方
臀癰,五爪龍草連根搗汁,酒沖服,日進四五次,膿從大便出。未成者立消,已成膿者以渣敷上,立消。洗臀癰潰後並治股瘡。
苦參,金銀花,白芷,當歸,黑皮硝(各等分)
絹包,砂銚內煎濃汁,先熏後洗。
消臀癰。
金銀花(四兩),甘草節(一兩)
熬膏,每日空心和酒服。渣留煎湯熏洗。
白話文:
臀部癰瘡,用五爪龍草連根搗爛取汁,用酒沖服,一天服用四五次,膿會從大便排出。還沒化膿的,馬上就能消散;已經化膿的,把藥渣敷在患處,也能立刻消退。此方還能清洗臀部癰瘡潰爛後的情況,並治療大腿上的瘡。
苦參、金銀花、白芷、當歸、黑皮硝(各等份)
用絹布包好,在砂鍋裡煎煮成濃汁,先用熱氣薰蒸患處,再用藥汁清洗。
此方可消除臀部癰瘡。
金銀花(四兩)、甘草節(一兩)
熬煮成藥膏,每天早上空腹用酒送服。藥渣留下煎湯,用來薰洗患處。
2. 痤痱瘡門主論
陳實功曰:痤痱瘡者俗名坐板瘡。生於兩股,密如撒粟,尖如芒刺,癢痛非常,渾身毛刺。此因熱體見風,毛竅所閉,或因患瘡濕熱留結於此。洗用苦參湯,甚者皮損黏衣,治以鵝黃散主之。(《正宗》)
蔣示吉曰:坐板瘡或有因久坐卑濕之地,或坐烈日石上,釀成濕熱,皆能致之。(《說約》)
申鬥垣曰:此乃脾經濕熱,濕毒郁久而成,最痛最癢。況股乃至陰之所,血亦罕來,藥力少至,當用外治之藥治之。(《啟玄》)
《心法》曰:坐板瘡一名風疳。
白話文:
陳實功說:痤痱瘡,俗稱坐板瘡。長在兩腿內側,像撒了小米一樣密集,頂端像芒刺一樣尖,又癢又痛,全身都像長了毛刺一樣。這是因為體質燥熱的人吹到風,導致毛孔閉塞,或是因為其他瘡瘍的濕熱之邪滯留在這裡。可以用苦參湯清洗,如果嚴重到皮膚破損、沾黏衣服,就用鵝黃散來治療。(出自《外科正宗》)
蔣示吉說:坐板瘡有時是因為久坐潮濕的地方,或是坐在烈日曝曬的石頭上,蘊釀濕熱而造成的。(出自《外科說約》)
申鬥垣說:這種病是脾經的濕熱所導致,濕毒鬱積久了就會形成,非常疼痛瘙癢。而且大腿內側是陰氣較重的地方,血液也很少到達,藥效難以發揮,應當使用外用的藥物來治療。(出自《外科啟玄》)
《醫宗金鑑·外科心法要訣》說:坐板瘡又名風疳。
3. 痤痱瘡門主方
苦參湯,治坐板瘡作癢,抓之又疼,坐如糠穩,難以安睡。
苦參(四兩),大菖蒲(二兩)
河水五瓢,同煎數滾,添水二瓢蓋片時,臨洗入公豬膽汁四五枚,淋洗患上,不二三次全愈。愈後避風,忌發物。
又方,槽坊吊大麥酒底水,洗三四次,效。
鵝黃散,治痤痱瘡作癢,抓之皮損,隨後又疼,用此撲之。
綠豆粉(一兩),黃柏(三錢),輕粉(二錢),滑石(五錢)
研細以軟絹帛蘸藥,撲於患上,止痛收干。
又方
薑黃(一錢),當歸,苦參(各五分),紅花(三分)
用麻油一盞同藥熬枯,濾去渣,入研細松香末五錢,攪成嫩膏,日搽二次。忌口味。
又方
麻黃,枯礬,豬油煎枯濾清,以熱油擦之。
又方(岐天師)
輕粉(一錢),冰片(半分),杏仁(去皮尖十四粒),蘿蔔種子(三錢)
研細,擦之。
又方,雞蛋一個。鑿孔入硫黃、明礬細末各三錢,調勻餬口,灰火內煅研細,麻油調搽。
又方(《醒齋筆記》)
松香(五錢),雄黃(一錢),如濕加蒼朮(二錢)
研末和勻。棉紙條作捻兩個,蠟豬油溶化浸透,火燒滴下油,搽瘡上立效。
又方,明礬煎湯洗。
又方,冬青葉、牛舌草煎湯熏洗。
又方
松香(五錢),雄黃(一錢)
研細。如濕癢加蒼朮三錢和勻。以棉紙捲成藥條,用臘月豬油或麻油浸透,點火燒著,取滴下油搽之。加潮腦治疥。
又方
芫花,川椒,黃柏
熬湯溫洗,即消。
毒盛癢痛不止,油缸青布三指寬一條,香油調雄黃末一錢,攤於布上,卷緊燃著,吹滅焰頭向瘡薰之,癢痛即止。
坐板瘡。
硃砂,雄黃(各一錢),輕粉,枯礬,黃柏(各三錢)
研細。先用川椒煎洗,後搽。
坐板瘡並陰囊發癢,陳荷葉煎湯,入白礬洗一二次
坐板瘡(陳崙友。)生白蘿蔔搗爛擦之,不過三次。或蘿蔔子研細擦。
又方,硫黃一塊,放豆腐內煮數滾,加蒼朮各等分,為末。用醃豬油搗爛搽。
白話文:
苦參湯,治療因為久坐而引起的臀部瘡,會發癢,抓了又會痛,坐著像坐在糠上不穩,難以安睡。
藥材:苦參(四兩),大菖蒲(二兩)
做法:用五瓢河水,將藥材一起煎煮數次沸騰,再加兩瓢水蓋著悶一下,快洗時加入四五個公豬膽汁,用藥水淋洗患處,洗個兩三次就會痊癒。痊癒後要避風,忌吃會引發疾病的食物。
另一個方法:用釀酒廠裡大麥酒底層的水,洗三四次,有效。
鵝黃散,治療因為汗液阻塞毛孔引起的瘡,會發癢,抓了皮膚會破損,接著又會痛,可以用這個藥粉撲在患處。
藥材:綠豆粉(一兩),黃柏(三錢),輕粉(二錢),滑石(五錢)
做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用柔軟的絲綢布沾取藥粉,撲在患處,可以止痛收乾。
另一個方法:
藥材:薑黃(一錢),當歸,苦參(各五分),紅花(三分)
做法:用麻油一碗,將藥材放入熬煮至藥材變黑枯焦,濾掉藥渣,加入磨成細粉的松香末五錢,攪拌均勻成軟膏狀,每天擦兩次。忌吃重口味的食物。
另一個方法:
藥材:麻黃,枯礬,用豬油煎煮至枯焦,濾掉藥渣,用熱油擦在患處。
另一個方法(岐天師的藥方):
藥材:輕粉(一錢),冰片(半分),杏仁(去皮尖十四粒),蘿蔔種子(三錢)
做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,擦在患處。
另一個方法:雞蛋一個,在雞蛋上鑿一個洞,放入硫磺、明礬細末各三錢,攪拌均勻封住洞口,用灰火燒烤至熟,磨成細粉,用麻油調和塗抹。
另一個方法(出自《醒齋筆記》):
藥材:松香(五錢),雄黃(一錢),如果患處濕濕的,就加蒼朮(二錢)
做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,用棉紙條做成兩個藥捻,用融化的蠟豬油浸透,點火讓油滴下來,塗在瘡上,馬上見效。
另一個方法:用明礬煎湯清洗。
另一個方法:用冬青葉、牛舌草煎湯熏洗。
另一個方法:
藥材:松香(五錢),雄黃(一錢)
做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。如果患處濕癢,就加蒼朮三錢混合均勻。用棉紙捲成藥條,用臘月豬油或麻油浸透,點火燒著,取滴下來的油塗在患處。加一點冰片可以治療疥瘡。
另一個方法:
藥材:芫花,川椒,黃柏
做法:將藥材熬湯,用溫熱的藥水清洗,很快就能消退。
如果毒性很強,癢痛不停,可以用寬三指的油缸青布條,用香油調和雄黃末一錢,攤在布上,捲緊後點火燃燒,吹滅火焰頭,對著瘡熏,癢痛就會立刻停止。
坐板瘡(久坐造成的臀部瘡):
藥材:硃砂,雄黃(各一錢),輕粉,枯礬,黃柏(各三錢)
做法:將藥材磨成細粉。先用川椒煎水清洗患處,再塗抹藥粉。
坐板瘡並陰囊發癢,用陳年荷葉煎湯,加入白礬洗一兩次。
坐板瘡(陳崙友的方法):用生的白蘿蔔搗爛擦在患處,擦三次左右就會好。或者用蘿蔔籽磨成細粉擦。
另一個方法:硫磺一塊,放在豆腐裡煮數次沸騰,加入等量的蒼朮,磨成細粉。用醃製過的豬油搗爛塗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