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六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7)

1. 論瘡瘍發熱惡寒煩躁頭痛

夫瘡瘍初起,未潰膿時,有發熱惡寒者,乃營衛不行,經絡阻塞,瘡毒焮發之所為也。如已潰之後,膿血大泄,未有不虛者也。經曰:陽微即惡寒,陰弱還生熱是也。丹溪曰:惡寒非寒,是衛氣虛衰,不能溫分肌肉,實於腠理而惡寒者;又有上焦之邪鬲絕,營衛不能升降,出於表而惡寒者。

白話文:

瘡瘍剛開始發作,還沒有潰爛流膿的時候,如果有發熱惡寒的症狀,那是因為營衛之氣運行不暢,經絡阻塞,瘡毒熾盛發作引起的。如果瘡瘍已經潰爛之後,膿血大量排出,沒有不虛弱的。中醫經典上說:陽氣虛微就會惡寒,陰氣衰弱就會生熱。丹溪老人說:惡寒不是因為寒冷,而是衛氣虛衰,不能溫暖肌膚,實於皮肉腠理而惡寒;還有一種情況是,上焦之邪氣阻隔,營衛之氣不能升降,出於體表而惡寒。

東垣曰:夜則惡寒,晝則安靜,是陰血自旺於陰分也;有日夜惡寒,而不發熱者,是重陰無陽也;當泄其陰而峻補其陽也。又夜則安靜,晝則惡寒,是陰盛而上溢於陽分也,如晝則發熱,夜則安靜,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;晝則安靜,夜則發熱,是陽氣下陷入陰分也,名曰熱入血室;如晝夜俱發熱煩躁,是重陽而無陰也;當亟泄其陽,而峻補其陰。王注云:病熱而脈數,按之不鼓動,乃寒盛格陽而致之,非熱也。

白話文:

東垣說:如果晚上怕冷,白天感到舒適,說明陰血在陰分自己旺盛;有的日夜怕冷,但不發燒,是重陰無陽的緣故,應當瀉去陰分,並大力補陽。如果晚上感到舒適,白天怕冷,是陰盛而上溢於陽分;如果白天發燒,晚上感到舒適,是陽氣在陽分自己旺盛;白天感到舒適,晚上發燒,是陽氣下陷到陰分,稱為熱入血室;如果白天和晚上都發燒煩躁,是重陽而無陰;應當趕緊瀉去陽分,並大力補陰。王注說:病人發燒而脈搏數快,按脈時不鼓動,是寒盛阻隔陽氣所致,不是熱的緣故。

形證俱寒,而脈鼓擊於手下者,此為熱甚拒陰而生病,非寒也。如脈浮數而弱,惡寒者,陽氣虛也,宜補氣;如脈澀而熱者,血虛也,宜補血;又午前發熱,宜補氣;午後發熱,宜補血;如脈浮數,發熱而痛者,邪在表,宜散之;脈沉數,發熱而痛者,邪在裡,宜下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身體表徵都很寒,但脈搏卻在手指下跳動得很快,這不是寒症,而是熱症太盛,排斥了陰氣而生病。如果脈搏浮數而虛弱,卻怕冷,這是陽氣不足,需要補氣;如果脈搏澀而發熱,這是血虛,需要補血;如果上午發熱,需要補氣;下午發熱,需要補血;如果脈搏浮數,發熱而疼痛,說明邪氣在體表,需要發散它;脈搏沉數,發熱而疼痛,說明邪氣在體內,需要攻下它。

又法:候之以手,捫摸分輕重五法,以輕手按之於皮毛間熱者,肺熱也;微重於肌肉間熱者,脾熱也;再微少重於血脈間熱者,心熱也;又重手按之,於血脈之下筋骨之間者,肝熱也;又至重按之於骨分,其熱蒸手如火,其人骨蘇蘇如蟲食其骨,困熱不任其身,亦不能起於床者,腎熱也。又一法,十二經候之於十二時中,發熱形證可推,亦隨證施治,無不驗耳。

白話文:

另一種方法是:用按摸的方法來診斷疾病,把按診部位分為五個階段。用輕手按在皮毛之間,感覺到熱的,是肺熱;再用微微重一點的手按在肌肉之間,感覺到熱的,是脾熱;又稍微重一點的手按在血脈之間,感覺到熱的,是心熱;再用重手按在血脈之下的筋骨之間,感覺到熱的,是肝熱;又用很重的手按在骨髓之間,感覺到熱氣蒸到手上像火一樣,病人骨髓空虛就像蟲子吃了他的骨頭一樣,熱得難以忍受,甚至不能起牀的,是腎熱。還有一種方法,就是根據十二經脈在十二個時辰中的運行規律來診斷疾病,根據發熱的症狀可以推斷出病因,然後再根據症狀進行治療,這樣治療的成功率很高。

薛立齋曰:夫瘡瘍發熱煩躁,或出血過多,潰膿大泄,或汗多亡陽,或下多亡陰,以致陰血耗散,陽無所依,浮散於肌表之間,而非火也。若發熱無寐,血虛也,用聖愈湯。兼汗不止,氣虛也,急用獨參湯。發熱煩躁,肉瞤筋惕,氣血虛也,用八珍湯。大渴面赤,脈洪大而虛,陰虛發熱也,用當歸補血湯。

白話文:

薛立齋說:瘡瘍發作,高燒煩躁,或出血過多,潰膿大泄,或汗多亡陽,或下多亡陰,以致陰血耗散,陽氣無所依靠,浮散於肌膚表面之間,這並非是火。如果發熱失眠,是血虛引起的,可以用聖愈湯治療。兼有汗不止,是氣虛引起的,緊急使用獨參湯治療。發熱煩躁,肌肉抽搐,筋脈惕動,是氣血虛引起的,可以用八珍湯治療。大渴面赤,脈搏洪大而虛,是陰虛發熱引起的,可以用當歸補血湯治療。

肢體微熱,煩躁面赤,脈沉而微,陰盛發躁也,用四君子湯加薑附。東垣曰:晝發熱而夜安靜,是陽氣自旺於陽分也。晝安靜而夜發熱,是陽氣下陷於陰中也。如晝夜俱發熱者,重陽無陰也,當峻補其陰。故王太僕云:如大寒而甚,寒之不寒,是無水也,熱動復止,倏忽往來,時動時止,是無水也,當助其腎,是心盛則生熱,腎盛則生寒。腎虛則寒動於中,心虛則熱收於內。

白話文:

肢體稍稍發熱,情緒煩躁臉部紅赤,脈搏深沉而微弱,這是陰氣盛而發生的煩躁,可用四君子湯加乾薑、附子治療。

張元素說:白天發熱而晚上安靜,這是陽氣旺盛於白天。白天安靜而晚上發熱,這是陽氣下陷於夜晚。如果晝夜都發熱,這是純陽無陰,應該大力滋補陰氣。所以王太僕說:像是大寒但很嚴重,寒不寒,這是沒有水;熱動而復止,忽然而來又忽然而去,時而發作時而停止,這是沒有水,應該幫助腎臟,因為心臟盛則生熱,腎臟盛則生寒。腎虛則寒動於內臟,心虛則熱收於內臟。

又熱不勝寒,是無火也;寒不勝熱,是無水也。夫寒之不寒,責其無水;熱之不熱,責其無火。熱之不久,責心之虛;寒之不久,責腎之弱,治者當深味之。

白話文:

再者,如果覺得熱但又怕冷,那是因為體內沒有火氣;如果覺得冷但又怕熱,那是因為體內沒有水氣。如果覺得冷,卻沒有水氣,那麼就應該責怪自己腎臟虛弱;如果覺得熱,卻沒有火氣,那麼就應該責怪自己的心臟虛弱。作為醫生,應該深刻地理解這一點。

汪省之曰:凡瘡瘍膿血大泄,當大補氣血為先,雖有他證,當末治之。故癰疽潰後發熱惡寒者,皆屬氣血虛甚,若左手脈不足,補血藥當多於補氣藥,右手脈不足者,補氣藥當多於補血藥,切不可發表以犯虛虛之禍,故東垣曰:七情皆能動火,各經之熱不同,宜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汪省之說:凡是瘡瘍膿血大量流出,當以大補氣血為先,即使有其他證狀,也應最後治療。因此,癰疽潰後出現發熱惡寒的患者,都屬於氣血虛弱,如果左手脈搏不足,補血藥應多於補氣藥;右手脈搏不足的患者,補氣藥應多於補血藥。切不可發表以犯虛虛之禍,所以東垣說:七情都能動火,所以各經之熱不同,應該分別治療。

戴院使曰:未潰之際,憎寒壯熱,狂言妄語,如見鬼神,膿去已多,而大熱不休者,似為難治。蓋毒之得膿,猶傷寒表證之得汗,汗已而反大熱,則為壞傷寒矣。又云:患癰毒人,膿血已潰,所去過多,津液枯竭,多病於渴,縱有發熱躁擾等證,不可妄治。宜用益榮生津之劑,若大熱不止者,難治。

白話文:

戴院使說:在膿瘡沒有潰破之前,病人怕冷、發高燒、說胡話、胡言亂語,好像看見鬼神一樣。膿已經排出了很多,但高燒不退,這種情況似乎很難治療。因為毒素排成膿,就像傷寒表證排成汗一樣。汗已經排出了,反而高燒不退,這就成了壞傷寒了。又說:患了癰毒的人,膿血已經潰破,排出的膿血過多,津液枯竭,就會多病於口渴。即使有發熱、煩躁等症狀,也不可妄加治療。應該用滋補榮氣、生津的藥物來治療。如果高燒不止,就難以治療。

李東垣曰:癰疽發熱惡熱,大渴不止,煩躁肌熱,不欲近衣,脈洪大,按之無力,或目痛鼻乾者,非白虎湯證也。此血虛發躁,宜當歸補血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李東垣說:癰疽發作時,患者會感到發熱,怕熱,非常口渴,煩躁不安,肌肉發熱,不願穿衣服,脈搏洪大,按上去沒有力氣,或者眼睛疼痛,鼻子乾燥的,並不是白虎湯的證候。這是血虛而引起的煩躁,應該用當歸補血湯來治療。

張景岳曰:用手摸熱,有三法:以輕手捫之則熱,重按之則不熱,是熱在皮毛血脈也;重按之至筋骨之分,則熱蒸手極甚,輕手則不熱,是邪在筋骨之間也;不輕不重按之而熱,是熱在筋骨之上,皮毛血脈之下,乃熱在肌肉也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用手觸摸熱度,有三個方法:輕輕用手撫摸,感覺熱,重按時不熱,這是熱在皮毛血脈;重按時按到筋骨的部位,熱氣蒸騰到極點,輕輕摸卻不熱,這是邪氣在筋骨之間;不輕不重地按時熱,這是熱在筋骨之上,皮毛血脈之下,也就是熱在肌肉中。

張仲景曰:脈虛則血虛,血虛生寒,陽氣不足也。

又曰:寸口脈微,為陽不足,陰氣上入陽中,則灑淅惡寒;尺脈弱,為陰不足,陽氣下陷入陰中,則發熱也。

又曰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。陽盛則外熱,陰盛則內寒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曰:脈虛則血虛,血虛生寒,陽氣不足也。

張仲景說:脈搏虛弱,就代表血氣不足,血氣不足就會產生寒氣,這是因為陽氣不足的緣故。

又曰:寸口脈微,為陽不足,陰氣上入陽中,則灑淅惡寒;尺脈弱,為陰不足,陽氣下陷入陰中,則發熱也。

他又說:寸口脈(手腕內側)微弱,代表陽氣不足,陰氣上侵犯陽氣,就會出現發冷、畏寒的症狀;尺脈(手腕外側)弱,代表陰氣不足,陽氣下降侵犯陰氣,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。

又曰:陽虛則外寒,陰虛則內熱。陽盛則外熱,陰盛則內寒。

他又說:陽氣虛弱,就會導致外感寒邪;陰氣虛弱,就會導致內有熱症。陽氣過盛,就會導致外感熱邪;陰氣過盛,就會導致內有寒症。

又曰: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。(此言表邪之實也。)又曰:陰氣有餘為多汗身寒。(此言陽氣之虛也。)又曰:發熱惡寒者,發於陽也;無熱惡寒者,發於陰也。又曰:極寒反汗出,身必冷如冰。(此與經旨義相上下。)

白話文:

又說:陽氣過剩會導致身體發熱而沒有汗水。(這是說外邪實的症狀。)又說:陰氣過剩會導致大量出汗和身體寒冷。(這是說陽氣虛的症狀。)又說:發熱怕冷的是陽症;不發熱怕冷的是陰症。又說:極度寒冷時反而出汗,身體一定會像冰一樣冰冷。(這與經典的旨意相上下。)

經曰:陰勝則陽病,陽勝則陰病,陽勝則熱,陰勝則寒。

張仲景曰:寒邪在表者,必身熱無汗,以邪閉皮毛也。

又曰:寒邪客於經絡,必身體疼痛,或拘急而酸者,以邪氣亂營氣,血脈不利也。

白話文:

經文說:陰氣過盛會損害陽氣,陽氣過盛會損害陰氣;陽氣過盛會產生熱症,陰氣過盛會產生寒症。

張仲景說:當寒邪停留在體表時,人一定會發燒而且沒有汗,這是因為寒邪阻塞了皮膚和毛孔。

又說:如果寒邪侵入經絡,身體一定會感到疼痛,或者肌肉緊繃酸痛,這是因為邪氣乾擾了營養之氣,使血液循環不暢所致。

又曰:寒邪在表而頭痛者,有四經焉,足太陽經脈最長,挾於頭頂,其痛居多,足陽明脈上至頭維,足少陽脈上行兩角,三陰經無頭痛,三陰至頸而還,何得頭痛?厥陰脈與督脈上會於巔頂,都攝諸陽,故有頭痛也。惟太陰少陰,皆無頭痛之證,然厥陰頭痛,亦不常見,必嘔吐涎沫,內無熱證,乃直中也,當溫之。

又曰:寒邪在表,多惡寒者,蓋傷於此者必惡此,所謂傷食惡食,傷寒惡寒也。

白話文:

古文:又曰:寒邪在表而頭痛者,有四經焉,足太陽經脈最長,挾於頭頂,其痛居多,足陽明脈上至頭維,足少陽脈上行兩角,三陰經無頭痛,三陰至頸而還,何得頭痛?厥陰脈與督脈上會於巔頂,都攝諸陽,故有頭痛也。惟太陰少陰,皆無頭痛之證,然厥陰頭痛,亦不常見,必嘔吐涎沫,內無熱證,乃直中也,當溫之。

另有一種說法:寒邪在表而頭痛,有四條經脈。足太陽經脈最長,分佈於頭頂,其疼痛最為常見。足陽明脈上行頭部。足少陽脈上行兩角。三陰經沒有頭痛的症狀,因為三陰經到頸部就回去了,怎麼會引起頭痛?厥陰脈和督脈在頭頂匯合,主管各條陽脈,所以也會引起頭痛。只有太陰、少陰兩經,都不會有頭痛的症狀。但是厥陰頭痛也不常見,必須同時有嘔吐、吐涎沫等症狀,內部沒有熱症,才屬於直中,應該溫暖治療。

又曰:太陽經脈起自內眥,上頂巔,下項挾脊行腰膕,故邪在太陽者,必惡寒發熱,而兼頭項痛,腰脊強,或膝臑痠痛也。

又曰:陽明經脈起目下,循面鼻,行胸腹,故邪在陽明者,必發熱微惡寒,而兼目痛、鼻乾、不眠也。

白話文:

太陽經脈起源於眼內角,向上經過頭頂,向下經過頸項、肩胛骨,沿著脊椎延伸到腰部和大腿後面。因此,當邪氣在太陽經脈時,患者必定會畏寒發熱,還有可能伴隨頭頸疼痛、腰脊僵硬,或膝蓋和小腿痠痛等症狀。

又曰:少陽為半表半裡之經,其脈繞耳前後,由肩井下協肋,故邪在少陽者,必發熱而兼耳聾脅痛,口苦而嘔,或往來寒熱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少陽經是半表半裡的經絡,它的脈絡繞過耳朵的前後,從肩井穴向下貫通肋骨,所以邪氣在少陽經的人,一定會發熱,同時伴有耳聾、肋骨疼痛,口苦、嘔吐,或者有時候發冷、發熱交替的症狀。

又曰:身雖微熱,而濈濈汗出不止,及無身體痠痛拘急,而脈不緊數者,此熱非在表也。

又曰:證似外感,不惡寒,反惡熱,而絕無表證者,此熱盛於內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身體雖然有些微熱,但是汗出不止,而且沒有身體酸痛和緊繃的感覺,脈象也不緊不快,這種情況下的熱並不是表現在外的。

又說:症狀看似是外感,但不怕冷反而怕熱,並且完全沒有外在的症狀,這說明熱度主要集中在體內。

又曰:表實者,或為發熱,或為身痛,或為惡熱掀衣,或為惡寒鼓慄;寒束於表者無汗,火盛於表者有瘍;走注而紅痛者,知營衛之有熱,拘急而痠痛者,知經絡之有寒。

白話文:

古書中又說:表實證的人,可能出現發熱、身體疼痛、怕熱掀開衣服、怕冷打哆嗦的症狀;寒邪束縛在體表的,不會出汗;熱邪盛於表面的,會出現瘡瘍;如果出現遊走不定而且發紅疼痛的症狀,說明營衛之氣有熱邪;如果出現關節拘急,痠痛的症狀,說明經絡中有寒邪。

又曰:陽實者,多熱惡熱,陰實者,為痛結而寒,氣實者,氣必喘粗,而聲色壯厲,血實者,血必凝聚,而且痛且堅。

又曰:表虛者,或為汗多,或為肉戰,或為怯寒,或肢體多見麻木,目暗羞明,耳聾眩暈。

白話文:

另外說到,陽氣盛實的人,常會感到很熱,也怕熱;陰氣盛實的人,則會感到疼痛、僵硬,而且怕冷;氣盛實的人,呼吸會很急促,聲音也粗壯有力;血盛實的人,血液會凝固,導致疼痛和硬塊。

還有,表虛的人,可能容易出汗,也可能肌肉顫抖,畏寒,四肢麻木,眼睛昏花畏光,耳朵聽不清,頭昏眼花。

又曰:陽虛者,火虛也,為神氣不足,為眼黑頭眩,或多寒而畏寒。陰虛者,水虧也,為亡血失血,為戴陽,為骨蒸勞熱。

白話文:

另外,陽虛者,火虛也,是神氣不足,而導致的眼前發黑、頭暈目眩,有時還會有怕冷的現象。陰虛者,水虧也,是出血過多,而導致的潮熱、盜汗、腰膝痠軟。

又曰:病人身大熱,反欲得近衣者,熱在皮膚,寒在骨髓也。身大寒,反不欲近衣者,寒在皮膚,熱在骨髓也。若內熱之甚者,亦每多畏寒,此當以脈證參合察之。

白話文:

又說,病人身體外表很熱,卻想要穿上衣服,是因為熱在皮膚表層,而骨髓裡是寒冷的。病人身體很冷,卻不想穿上衣服,是因為寒在皮膚表層,而骨髓裡是熱的。如果內熱很嚴重的人,也常常會怕冷,這種情況應該要結合脈象和症狀來綜合判斷。

又曰:陽邪在表,則表熱,陰邪在表,則表寒;陽邪在裡,則裡熱,陰邪在裡,則裡寒;邪在半表半裡之間,而無定處,則往來寒熱。

又曰:邪氣在表發熱者,表熱里不熱也,宜溫散之,邪氣在裡發熱者,裡熱散而達於外也,宜清之。

白話文:

又說:陽邪侵犯於體表,則出現表熱的症狀;陰邪侵犯於體表,則出現表寒的症狀;陽邪侵犯於臟腑,則出現裡熱的症狀;陰邪侵犯於臟腑,則出現裡寒的症狀;邪氣既侵犯於體表也侵犯於臟腑,卻沒有固定的部位,那麼就會出現往來寒熱的症狀。

又曰:陽不足,則陰氣上入陽中,而為惡寒,陰勝則寒也,宜溫之。陰不足,則陽氣陷入陰中,而為發熱,陽勝則熱也,宜清之。

白話文:

另有一種說法:陽氣不足,陰氣就會入侵陽中,出現惡寒的症狀,這是陰氣過盛導致的寒症,應該給予溫熱的治療。陰氣不足,陽氣就會侵入陰中,出現發熱的症狀,這是陽氣過盛導致的熱症,應該給予清熱的治療。

又曰:寒熱往來者,陰陽相爭,陰勝則寒,陽勝則熱也。蓋熱為陽,寒為陰;表為陽,里為陰;邪之客於表者,為寒邪與陽相爭,則為寒慄;邪之傳於裡者,為熱邪與陰相爭,則為熱躁;其邪在半表半裡之間者,外與陽爭則為寒,內與陰爭則為熱,或表或里,或出或入,是以寒熱往來也,此半表半裡之證也。故凡寒勝者,必多寒,熱勝者,必多熱,但審其寒熱之勢,則可知邪氣之淺深也。

經曰:陽微則惡寒,陰弱則發熱。

白話文:

另外也說:寒與熱來來往往的人,是陰陽相互爭鬥,陰氣勝過陽氣就是寒,陽氣勝過陰氣就是熱。因為熱屬於陽,寒屬於陰;表屬於陽,裡屬於陰;邪氣客於表,是寒邪與陽氣相爭,就會有寒戰;邪氣傳於裡,是熱邪與陰氣相爭,就會有熱躁;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,外與陽氣相爭就是寒,內與陰氣相爭就是熱,有時候在表,有時候在裡,有時候在外面,有時候在裡面,所以寒熱就來來往往,這是半表半裡的證狀。所以凡是寒氣勝過陽氣的人,一定會多寒,熱氣勝過陰氣的人,一定會多熱,只要審察寒熱的勢頭,就可以知道邪氣的淺深了。

仲景曰:人身外為陽,為表,寒屬陰邪,今表虛為寒所乘,名曰陰盛陽虛,蓋陽不能溫其膚,衛於外,致令空虛,雖居密室,亦引衣自蓋,謂之惡寒,陰盛陽虛,汗之自愈,故惡寒屬表。假熱在肌膚,必裸體煩躁,是曰惡熱,又焉得為惡寒!若見惡寒,知寒在肌膚,急投甘辛之劑可也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說:人體的外部為陽,是人體的表層,寒邪屬於陰邪,現在人體的表虛被寒邪侵襲,稱為陰盛陽虛。這是因為陽氣不能溫暖肌膚,保護外部,導致人體空虛,即使在密室中,也要穿衣服來保暖,這就是所謂的惡寒。陰盛陽虛,出汗可以自行恢復,所以惡寒屬於表症。假熱在肌膚上,必定會裸體煩躁,這就是所謂的惡熱,怎麼會是惡寒呢?如果出現惡寒,知道寒邪在肌膚上,可以趕快服用辛溫的藥物。

又曰:寒鬱腠理則閉塞而發熱,翕翕然烙手,此熱止在皮膚,而內無熱,名曰表病里和。《內經》諸證亦論,凡風寒客人,使人毫毛畢直,皮膚閉而為熱,當汗。又云:體若燔炭,汗出而解。又《熱病論》云:人傷於寒則為熱病,若大汗其熱解矣。(以上各條,瘡瘍而兼外感者,當以此辨之。)

白話文:

古文:又曰:寒鬱腠理則閉塞而發熱,翕翕然烙手,此熱止在皮膚,而內無熱,名曰表病裏和。《內經》諸證亦論,凡風寒客人,使人毫毛畢直,皮膚閉而為熱,當汗。又云:體若燔炭,汗出而解。又《熱病論》雲:人傷於寒則為熱病,若大汗其熱解矣。(以上各條,瘡瘍而兼外感者,當以此辨之。)

又說:寒氣鬱結在腠理中,就會閉塞而發熱,皮膚熱得發燙,摸上去像被烙鐵燙過一樣。這種熱只是在皮膚表層,而內部沒有熱,叫做表病裡和。《內經》也有類似說法,凡是風寒侵犯人體,使人汗毛直立,皮膚緊閉而發熱,就應該發汗。還有說:身體像燒紅的炭火一樣,出汗後就會緩解。又《熱病論》說:人受到寒邪侵襲就會導致熱病,如果大量出汗,熱就會消退。(以上各條,如果是瘡瘍兼外感,也要以此來辨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