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六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5)

1. 論諸經嚮導藥隨經引使

一切癰疽,須分是何部位,屬何經絡,用何藥嚮導,施治庶易於奏效也。

白話文:

所有的癰疽病症,需要區分是發生在身體的哪個部位,屬於哪條經絡,使用哪種藥物引導治療,這樣才能更容易見效。

太陽:上羌活,下黃柏。陽明:上白芷、升麻,下石膏。少陽:上柴胡,下青皮。太陰:上桔梗,下白芍。厥陰:上柴胡,下青皮。少陰:上獨活,下知母。

白話文:

太陽病:用上羌活,下黃柏。

陽明病:用上白芷、升麻,下石膏。

少陽病:用上柴胡,下青皮。

太陰病:用上桔梗,下白芍。

厥陰病:用上柴胡,下青皮。

少陰病:用上獨活,下知母。

蔣示吉曰:用藥引經,庶藥力直攻患處,如太陽用防風、羌活,陽明用白芷、升麻,少陽用柴胡,太陰用白芍、升麻,少陰用獨活,厥陰用柴胡、青皮,佐之以桂。

白話文:

蔣示吉說:用藥物引導經絡,使藥力能夠直接到達患處。例如:太陽病(頭項強痛、惡寒發熱)使用防風、羌活,陽明病(頭痛、發熱、口乾煩渴)使用白芷、升麻,少陽病(肋痛、嘔吐、口苦)使用柴胡,太陰病(腹痛、嘔吐、泄瀉)使用白芍、升麻,少陰病(心悸、煩悶、失眠)使用獨活,厥陰病(頭暈、耳鳴、目眩)使用柴胡、青皮,並輔以桂枝。

隨經者,引經必要之藥也。引者,導引也,引領也。如將之用兵,不識其路,縱兵強將勇,不能取勝,如賊入無抵,腳不能入其巢穴,叩之箱簣,此理也。故用引經藥,不可不知。太陽經瘡疽,生於巔頂之上,必用羌活、藁本、麻黃,在下黃柏。少陽經耳前上用升麻、柴胡,下用柴胡、連翹。

白話文:

隨經藥,是指治療疾病時,必須配合經絡使用的藥物。引經藥,就是引導經絡的藥物,就像帶領軍隊作戰一樣,如果不熟悉道路,即使軍隊強大、將領勇敢,也不能取得勝利。就好比盜賊進入沒有門戶的房屋,腳也無法進入巢穴、敲打空箱子一樣,這就是引經藥的作用。因此,使用引經藥時,必須瞭解其作用所在。太陽經瘡疽,長在頭頂上,必須使用羌活、藁本、麻黃,下方使用黃柏。少陽經耳前上部使用升麻、柴胡,下方使用柴胡、連翹。

陽明經面上用葛根、白芷、黃芩,下用花粉。太陰經中府、雲門、尺澤,上用條芩、連翹,下則箕門、血海,用蒼朮、防己。少陰經少衝、少海,上用細辛,下湧泉、照海,用知母。厥陰經中衝、內澤,上用川芎、菖蒲,下大敦、曲泉,柴胡之類。上則言其手經,下則言其足經,當察其此。

白話文:

將葛根、白芷、黃芩用在陽明經的手臂上部,而花粉則用在下部。將條芩、連翹用在太陰經的中府、雲門、尺澤穴,而蒼朮、防己則用在下部的箕門、血海。少陰經的少衝、少海穴用細辛,湧泉、照海穴用知母。厥陰經的中衝、內澤穴用川芎、菖蒲,大敦、曲泉穴用柴胡之類的藥。上則說的是手經,下則說的是足經,應該注意這一點。

2. 癰疽危險部位

《靈樞》曰:伏兔一、腓二、(腓者,腨也,即足肚。)背(三)、五臟俞(四)、項(五),此五部有癰疽者死。

王海藏曰:腦、頤、須、鬢,亦為癰疽必死之處也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經》中說:大腿內側小腿外側有癰疽,死。小腿肚有癰疽,死。背部或五臟俞穴部位有癰疽,死。頸部有癰疽,死。以上五個部位有癰疽的,都會死亡。

《鬼遺方》云:不可患癰疽者七處:眼後虛處一,頤接骨處二,耳門前後、車骨接處(三),陰根上毛間,胯與尻骨接處(四),諸因小腹風水所成癰疽(五),頷骨下,近耳後虛處(六),鼻骨中(七),並能害人,但以諸法療之,或有得瘥,惟眼後虛處最險。

白話文:

《鬼遺方》中說:有七個部位不可長癰疽:

  1. 眼睛後面的空虛處

  2. 臉頰與骨頭相接處

  3. 耳門前後,車骨相接處

  4. 陰根上毛髮之間,胯骨與骶骨相接處。且因下腹部風水病而引起的癰疽。

  5. 下巴骨下面,靠近耳後空虛處

  6. 鼻骨中央

以上七處都會危及人的生命,但使用各種方法治療,或許有治癒的可能,唯獨眼睛後面的空虛處最為危險。

蔣示吉曰:險惡瘡生背上有九處:入髮際為玉枕,又為舌本(一),頸項節(二),第三椎為崇骨(三),第四大椎為五臟(四),第五椎脊骨兩旁肺俞(五),第六夾脊兩旁,脾俞及肝俞(六),第七脊骨兩旁腎俞(七),第八後心對鳩尾(八,鳩尾,即心蓋骨。)鳩尾骨穴(九)。

白話文:

蔣示吉說:兇險毒瘡生長在背上的九個部位:

1、進入髮際的是玉枕穴,又名舌本穴。

2、頸項節是頸項的節骨處。

3、第三椎骨是崇骨穴。

4、第四椎骨是大椎穴,是五臟的所在。

5、第五椎骨脊骨兩旁是肺俞穴。

6、第六椎骨夾脊兩旁是脾俞穴和肝俞穴。

7、第七椎骨脊骨兩旁是腎俞穴。

8、第八椎骨後心對應鳩尾骨(鳩尾骨,即心蓋骨)。

9、鳩尾骨穴。

又曰:正面有六處:喉骨為垂膺(一),當胸為神舍(二),心鳩尾(即心蓋骨,三,)兩乳穴(四),臍中為神闕(五),臍下二寸,為陽屈曲間(六)。

白話文:

另外有六個部位位於身體前面:喉結稱為垂膺(一);胸部中央稱為神舍(二);心窩(即胸骨下端,三);兩個乳頭凹陷處(四);肚臍中央稱為神闕(五);肚臍下兩寸處,稱為陽屈曲間(六)。

又曰:側面有三處:耳下近耳後,牙車尖缺陷中,為喉脈(一),當膊下為肩骨(二),承山上三寸,腨腸(三)。

又曰:忌生惡毒部位:腦、伏兔、髭、腓腨、鬢、背、頤、項、迎香、瞳子髎、舌、五臟俞,患則多險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側面有三處:耳下靠近耳後、牙齒尖端缺陷的中央是喉脈(一)、肩胛骨下方是肩骨(二)、承山穴上三寸是腨腸(三)。

3. 脾胃虛實傳變論

《五臟別論篇》曰: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,此五者,天氣之所生也。其氣象天,故瀉而不藏,此受五臟濁氣,名曰傳化之腑,此不能久留而輸瀉者也。所謂五臟者,藏精氣而不泄,故滿而不能實。六腑者,傳化物而不藏,故實而不能滿。所以然者,水穀入口,則胃實而腸虛,食下則腸實而胃虛,故曰實而不滿,滿而不實也。

白話文:

《五臟別論篇》中說: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,這五個臟腑是受天氣所生的,它們的氣象像天空一樣,所以能瀉而不藏,它們接受五臟濁氣,叫做傳化之腑,不能久留而輸瀉出去。所謂五臟,是指藏精氣而不能泄出的臟器,所以滿而不實。六腑是指傳化食物而不藏的臟器,所以實而不滿。這是因為水穀入口,則胃實而腸虛,食下則腸實而胃虛,所以說實而不滿,滿而不實。
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云:穀氣通於脾,六經為川,腸胃為海,九竅為水注之器。九竅者,五臟之官也,皆得胃氣,乃能通利。《通評虛實論》云:頭痛耳鳴,九竅不利,腸胃之所生也。胃氣一虛,耳目口鼻俱為之病。

白話文:

《陰陽應象大論》說:穀物的精氣與脾臟相通,六經好像河流,腸胃好像海洋,九竅是輸送水分的器皿。九竅是五臟的官竅,都由胃氣來滋潤通利。《通評虛實論》說:頭痛、耳鳴,九竅不通利,都是腸胃失調引起的。胃氣虛弱,耳、目、口、鼻都會生病。

《經脈別論》云:食氣入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,食氣入胃,濁氣歸心,淫精於脈,脈氣流經,經氣歸肺,肺朝百脈,輸精於皮毛,毛脈合精,行氣於腑,精神明,留於四臟,氣歸於權衡,權衡以平,氣口成寸,以決生死。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

白話文:

《經脈別論》中說:食物進入胃後,散發出精華進入肝臟,溢散出來的精氣流入到筋脈中;食物進入胃後,濁氣歸於心臟,溢散的精氣歸於脈絡,脈氣順著經絡運行,經氣歸於肺臟,肺臟將氣輸布到全身的百脈,精氣通過皮毛運行,皮毛的氣脈匯聚精氣,將氣輸布到臟腑,精神就顯現出來了,氣停留於四臟,聚集在權衡之處,權衡處保持平和,氣口長度為一寸,用以判斷生死。飲品進入胃中,分散出精氣,上輸於脾臟,脾氣散佈精氣,上升歸於肺臟,疏通水道,向下輸送至膀胱,水精四處分佈,五經同時運行,與四季五臟的陰陽相合,按照這個規律運行。

又云:陰之所生,本於五味,陰之五官,傷在五味,至於五味,口嗜而欲食之,必自裁度,勿使過焉,過則傷其正也。謹和五味,骨正筋柔,氣血以流,腠理以密,如是則骨氣以精,謹道如法,是有天命。《平人氣象論》云:人以水穀為本,故人絕水穀則死。脈無胃氣亦死。

白話文:

古人說,人體陰氣的來源,根源於五味。五官的損傷,也與五味有關。飲食方面,要控制口欲,不要過度食用。過度食用就會損傷正氣。謹慎調和五味,才能使骨骼堅固、筋脈柔軟、氣血流通、肌膚緻密。這樣骨骼才會充滿精氣。遵循飲食之道,才能順應天命。《平人氣象論》說:人以水穀為本,人若斷絕飲食,就會死亡。脈象無胃氣,也會導致死亡。

所謂無胃氣者,非肝不弦,腎不石也。歷觀諸篇而參考之,則元氣之充足,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,而後能滋養元氣,若胃氣之本弱,飲食自倍,則脾胃之氣既傷,而元氣亦不能充,而諸病之所由生也。《內經》之旨,皎如日星,猶恐後人有所未達,故《靈樞經》中復申其說。

白話文:

「所謂無胃氣者」,並非肝臟沒有弦氣,腎臟沒有石氣。檢視諸篇古籍資料,並互相參照後發現:元氣的充足,都是因為脾胃之氣沒有受損,然後才能滋養元氣。如果胃氣的本質就虛弱,飲食又過度,這樣脾胃之氣既受損,元氣也不會充足,然後就會產生種種 разнообраз的病症。這個《內經》的旨意,皎潔得如日星般明亮,但還是擔心後代的人們未能領會,所以《靈樞經》中又重複申明這個說法。

經云:水穀入口,其味有五,各注其海,津液各走其道。胃者水穀之海,其輸上在氣衝,下至三里,水穀之海有餘則腹滿,水穀之海不足則飢不受穀食。人之所受氣者,谷也;谷之所注者,胃也;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;海之所行雲氣者,天下也;胃之所出氣血者,經隧也;經隧者,五臟六腑之大絡也。又云:五穀之入於胃也,其糟粕、津液、宗氣分為三隧。

白話文:

古書說:食物入口,味道有五種,分別進入不同的器官,津液也各自循行。胃是食物的海洋,向上連通氣衝穴,向下到達足三里穴。胃中食物過多就會腹脹,食物不足就會飢餓,無法進食。人體所吸收的氣來自食物,食物進入胃,胃是食物、氣血的海洋,胃中氣血像海洋一樣流通到全身,再由經絡輸送到五臟六腑。另外,五穀進入胃後,會分成糟粕、津液、宗氣三部分,分別進入不同的經絡。

故宗氣積於胸中,出於喉嚨,以貫心肺,而行呼吸焉。營氣者,泌其津液,注之於脈,化而為血,以營四末,內注五臟六腑,以應刻數焉。衛氣者,出其悍氣之剽疾,而行於四末、分肉、皮膚之間,而不休者也。又云:中焦之所出,亦並胃中,出上焦之後,此所受氣者,泌糟粕,蒸津液,化為精微,注於肺脈,乃化而為血,以奉生身,莫貴於此。聖人諄復其辭而不憚煩者,仁天下後世之心,亦惓惓矣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宗氣積聚在胸中,往上通往喉嚨,然後貫穿心肺,而運行呼吸。營氣則分泌津液,輸注到脈中,變化為血液,以營運四肢末端,內注五臟六腑,以響應時刻。衛氣則把衛氣中悍烈疾速的成分輸注到四肢末端、肌肉和皮膚之間,並且周而復始地運行不止。又說:中焦所輸出的水液,也與胃中的水液一道,在輸註上焦之後,所受納的水液,會濾去糟粕,蒸發津液,化為精微的物質,輸注到肺脈中,然後變化為血,以奉養生命,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。聖人諄諄告誡,反覆說明而不厭煩,正是出於他對天下後世之人的仁愛之心,也是很殷切的。

故飲食失節,寒溫不適,脾胃乃傷,此因喜怒憂恐,損耗元氣,資助心火,火與元氣不兩立,火勝則乘其土位,所以病也。《調經篇》云:病生陰者,得之飲食居處,陰陽喜怒。又云:陰虛則內熱,有所勞倦,形氣衰少,穀氣不盛,上焦不行,下脘不通,胃氣熱,熱氣熏胸中,故為內熱。

白話文:

飲食不節制,寒冷溫暖不適宜,脾胃就會受傷,這是由於喜怒憂恐,損耗元氣,資助心火,火與元氣不能並存,火盛則乘虛侵入脾胃,所以生病。《調經篇》中說:疾病的產生與飲食、居住環境、喜怒哀樂有關。又說:陰虛則容易內熱,有一些勞累、倦怠,身體氣血衰弱,飲食少而精氣不盛,上焦胃脘不適,而下腹脘不通暢,胃氣過熱,熱氣燻蒸到胸中,所以稱為內熱。

脾胃一傷,五亂互作,初病遍身壯熱,頭痛目眩,肢體沉重,四肢不收,怠惰嗜臥,為熱所傷,元氣不能運用,故四肢困怠如此,聖人著之於經,謂人以胃土為本,成文演義,互相發明,不一而止,粗工不解讀,妄意施用,本以活人,反以害人,今舉經中言,病從脾胃所生,及養生當實元氣者,條陳之。《生氣通天論》云:蒼天之氣清淨,則志意治,順之則陽氣固,雖有賊邪,勿能害也。

白話文:

當脾胃受傷時,五臟六腑就會相互影響,一開始會出現全身發熱、頭痛目眩、手腳沉重、肢體不能收斂、懶惰嗜睡等症狀,這是因為熱邪傷人,元氣不能正常運行所導致的。聖人在《黃帝內經》中強調,人體以脾胃為根本,如果脾胃受損,五臟六腑都會受到影響,因此養生之道在於保持脾胃的健康,使元氣充沛。

但粗淺的醫者不能理解這些道理,胡亂用藥,本想救人卻反而害人。現在我舉出《黃帝內經》中的幾段經文,來說明疾病是如何從脾胃而生,以及養生應該如何實元氣的。

《生氣通天論》中說:清淨的天地之氣,可以使人的意志清明,順應天地之氣,陽氣就會鞏固,即使有邪氣入侵,也不能傷害人體。
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中說:春天陽氣升發,人體應當順應陽氣,早起晚睡,飲食清淡,以保持肝氣的疏暢。

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中說:夏天陽氣旺盛,人體應當順應陽氣,早起早睡,飲食清淡,以保持心氣的清明。

《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中說:秋天陰氣漸盛,人體應當順應陰氣,早睡早起,飲食溫熱,以保持肺氣的肅降。

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中說:冬天陰氣最盛,人體應當順應陰氣,早睡晚起,飲食溫熱,以保持腎氣的滋養。

《素問·藏氣法時論》中說: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,脾胃健康,則五臟六腑功能正常,身體健康。

《素問·藏氣法時論》中說:腎為先天之本,藏精主水,腎精充足,則元氣充沛,身體健康。

因此,養生之道在於保持脾胃的健康,使元氣充沛,順應天地之氣,這樣才能遠離疾病,保持身體健康。

此因時之序,故聖人傳精神,服天氣而通神明;失之,內閉九竅,外壅肌肉,衛氣散解,此謂自傷,氣之削也。陽氣者,煩勞則張,精絕闢積於夏,使人煎厥,目盲耳閉,憒憒乎若壞都,故蒼天之氣貴清靜,陽氣惡煩勞,病從脾胃生者,一也。《五常政大論》云:陰精所奉其人壽,陽精所降其人夭。

白話文:

由於時令的變化,所以聖人傳播精神,順應天氣變化以通達神明;如果不順應,內部閉塞九竅,外部阻塞肌肉,衛氣散亂解體,這就是所謂的自我傷害,氣的衰減。陽氣,勞累就會旺盛,精氣消耗蓄積在夏季,使人煩躁焦熱,眼睛失明耳朵失聰,精神恍惚如同毀壞的都城,所以蒼天的氣貴重清靜,陽氣厭惡勞累,疾病從脾胃生發的,也是這個道理。《五常政大論》說:陰精奉養的人長壽,陽精下降的人短命。

陰精所奉,謂脾胃即和,穀氣上升,春夏令行,故其人壽,陽精所降,謂脾胃不和,穀氣下流,收藏令行,故其人夭,病從脾胃生者,二也。《六節藏象論》云:脾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者,倉廩之本,營之居也,名曰器,能化糟粕,轉味而出入者也,其華在唇四白,其充在肌,其味甘,其色黃,此至陰之類,通於土氣,凡十一臟,皆取決於膽也。

白話文:

陰精所奉是指脾胃和諧,穀氣上升,春夏養生令行,所以人的生命力強。陽精所降是指脾胃不和,穀氣下流,收藏令行,所以人的生命力弱。病從脾胃生有兩個原因:《六節藏象論》說:脾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是倉廩的根本,營的居所,都叫做器,能轉化糟粕,轉化味道並出入的,它的華在嘴脣四白,它的充盈在肌肉,它的味道是甘的,它的顏色是黃的,這是至陰的種類,通於土氣,凡是十一臟,都取決於脾胃。

膽者,少陽春生之氣,春氣升則萬化安,故膽氣春升,則餘臟從之,膽氣不升,則飧泄腸澼,不一而起矣。病從脾胃生者,三也。經云:天食人以五氣,地食人以五味,五氣入鼻,藏於心肺,上使五色修明,聲音能彰。五味入中,藏於腸胃中,味有所藏,以養五氣,氣和而生,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

白話文:

膽,是少陽春生之氣,春氣升騰,則萬物安然,所以膽氣春升,則其他臟器也會跟著生發,膽氣不升,就會發生拉肚子、腸鳴等多種疾病。

疾病從脾胃而生,這是第三種原因。經典說:天以五氣餵養人,地以五味餵養人,五氣進入鼻子,儲藏在心臟和肺臟,使眼睛明亮、聲音響亮。五味進入身體,儲藏在腸胃中,味道有所儲藏,以滋養五氣,五氣調和而生長,津液相互滋生,精神自然產生。

謂之氣者,上焦開發,宣五穀味,熏膚充身澤毛,若霧露之溉,氣或乖錯,人何以生?病從脾胃生者,四也。豈特四者,天地之邪氣,感則害人五臟六腑,乃形氣俱虛,乃受外邪,不因脾胃虛弱,賊邪不能獨傷人,則病從脾胃而生者愈明矣。聖人意旨,重見疊出,詳明如此,且垂戒云: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,飲食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,故能形與神俱,而盡終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。由是言之,則人之飲食起居之際,可不慎哉。

白話文:

所謂氣,是指上焦開發,將五穀的滋味宣發,使之薰蒸肌膚,充盈全身,澤潤毛髮,就像霧露滋潤萬物一樣。如果氣發生了錯亂,人怎麼能夠生存呢?疾病從脾胃而生,這是第四種原因。難道只有這四種原因嗎?天地間的邪氣,感應到人體就會損害五臟六腑,於是形氣俱虛,外邪乘虛而入。如果不是因為脾胃虛弱,邪氣就不會單獨傷害人,那麼疾病是由脾胃而生的道理就更加明顯了。聖人的用意,重復強調,詳細闡述,就像這樣。而且還垂戒說:遵循陰陽法則,調和術數,飲食有節制,起居有常規,不胡亂勞累,這樣才能形體和精神都健全,並充分地享盡天年,到一百歲才離開人世。由此可見,人的飲食起居,難道可以不慎重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