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一 (6)
卷二十一 (6)
1. 肺癰肺痿門主論
馮魯瞻曰:肺癰者,勞傷氣血,內有積熱,外受風寒,胸中滿急,隱隱作痛,咽乾口燥,時出濁唾腥臭,若吐膿如米粥者死。脈滑數或實大,凡患者右脅按之必痛,須用肺癰神湯,未成即消,已成即潰,已潰即愈,屢用屢驗者也。(《錦囊》)
又曰:夫人一身之氣全關於肺,肺清則氣行,肺濁則氣壅,肺熱則津不行而肌肉甲錯,(甲錯者,肌不潤澤也。)多生肺癰。癰者,壅也,肺氣鬱熱久壅而成也。蓋咳久傷肺,元氣漸虛,其人有寒熱往來,自汗濈濈,口中有濁唾涎沫,或咳嗽唾中有紅線膿血,或多唾涎沫而無膿,寸口脈數而虛澀,或虛洪者,名曰肺痿,熱在上焦故也。
如口中辟辟燥咳,即胸中隱隱痛,咽燥喘渴,四肢微腫,先吐血而後吐膿,胸中甲錯,或遍熱烙手,喜偏側於右睡而不能左臥,左臥則喘急不安,其痰似膿血腥臭,以水驗之,則沉而不浮,其脈數而有力者,名曰肺癰。因勞傷血氣,腠理開而受邪,寒搏於血,蘊結成癰,積熱不散,敗血為膿,咳傷肺葉而成,按其右脅必痛者是也。若已破入風者不治。
吐膿如米粥者難治。然痿為正氣虛,癰為邪氣實,其肺痿治法,在乎養血養氣,養神清金;而治肺癰,在於補養氣血而兼排膿也。然肺痿亦有寒者,必頭眩吐涎沫而不咳,不渴而遺尿,此為肺中冷而心中有濕液也。古人用炙甘草、乾薑治之,以補虛勞也。
又曰:古一婦人二十餘歲,胸膺間一竅,口中所咳膿血與竅相應而出,以人參、歸、耆補氣血之劑加退熱排膿等藥而愈。
婁金善曰:肺痿屬熱,如咳久肺傷,聲啞聲嘶咯血,此屬陰虛火熱甚,是本論治。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,其人不渴必遺尿,小便數,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。此為肺中冷,必眩多涎唾,用炙甘草、乾薑此屬寒也。肺痿吐涎多,心中溫液者,用炙甘草湯以補虛勞也。亦與補陰虛火熱不同,是皆宜分清之,故肺痿又有寒熱之異也。
周文採曰:其候應乳上下隱隱而痛者,肺疽也。若肉微起者,肺癰也。初起俱可救,若日久唾膿臭敗者,不可治也。但診其脈微緊而數者,未有膿也。若緊甚而數者,已有膿也。若膿如粳米粥及嘔膿不止,其脈浮大而面色赤者,俱為難治。若膿自止,其脈短而澀,面色黃白者,皆可治。
何以言之?蓋脈浮大面赤,此心火克肺金也,故難治;若脈短澀及面白者,此肺氣未損也,故可治。治法當補肺瀉火,止嗽定喘為主。(《集驗》)
《聖惠》曰:中府(穴名,在雲門下一寸六分,乳肋間動脈應手陷中者是也。)隱隱而微痛者,肺疽也。上肉微起者,肺癰也。是以候始萌則可救,膿成則多死。若欲知有膿者,但診其脈,若微緊而數者,未有膿也:緊甚而數者,已有膿也。
白話文:
肺癰肺痿門主論
馮魯瞻說:肺癰這種病,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氣血虧損,體內有積熱,又受到外來的風寒侵襲。患者會感到胸悶、急促,隱隱作痛,喉嚨乾燥、口渴,時常咳出混濁且帶有腥臭味的痰。如果咳出的膿液像米粥一樣,那就非常危險了。脈象通常是滑數或實大。患者的右側胸脅按壓時一定會疼痛。治療需要用肺癰神湯,在疾病還沒形成時就可以消除,如果已經形成則能使其潰破,潰破後就能痊癒。這個方子屢試屢驗。《錦囊》
還有人說:人全身的氣都仰賴於肺,肺氣清澈則氣運行順暢,肺氣混濁則氣運行阻滯。肺熱會導致津液無法正常運行,肌肉變得粗糙不潤澤(甲錯就是指肌肉不潤澤的狀態),這樣就容易產生肺癰。癰就是阻塞的意思,肺氣鬱積發熱,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肺癰。如果長期咳嗽,會損傷肺部,導致元氣逐漸虛弱。患者可能會出現忽冷忽熱、自汗淋漓、口中有混濁的唾液或泡沫,或者咳嗽時痰中帶有紅色血絲或膿血,也可能只是唾液多而沒有膿。此時寸口脈象呈現數且虛澀,或虛大洪,這就稱為肺痿,這是因為熱在胸腔上部導致的。
如果患者口中乾燥發癢而咳嗽,胸中隱隱作痛,喉嚨乾燥、呼吸急促口渴,四肢稍微腫脹,先咳血後咳膿,胸部肌肉粗糙不潤澤,或者全身發熱灼手,喜歡側身向右睡,無法向左睡,因為向左睡就會呼吸急促不安。咳出的痰像膿血一樣腥臭,放入水中會沉澱而不是浮起來,而且脈象呈現數而有力,這就稱為肺癰。這是因為勞累損傷氣血,導致皮膚毛孔張開而受到邪氣侵襲,寒邪入侵血液,鬱結成癰,積熱無法散去,敗血化為膿,因為咳嗽損傷肺葉而形成。按壓患者右脅一定會疼痛。如果肺癰潰破後又感染風邪,那就難以治癒。
咳出像米粥一樣的膿液也難以治癒。肺痿是因為正氣虛弱,而肺癰是因為邪氣盛實。治療肺痿的重點是滋養氣血、養護精神、清肺熱;治療肺癰的重點是補養氣血,同時排出膿液。但肺痿也有寒性的,這種情況患者會頭暈、吐涎沫而不咳嗽,不口渴卻小便失禁,這是肺中寒冷且心中有濕液的表現。古人會用炙甘草、乾薑來治療,以補虛勞。
還有人說:過去有個二十多歲的婦女,胸口處有一個小孔,口中咳出的膿血會從小孔中一起出來。用人參、當歸、黃耆等補氣血的藥物,加上退熱排膿的藥,才得以痊癒。
婁金善說:肺痿通常是熱性的,例如咳嗽久了損傷肺部,導致聲音嘶啞、咯血,這屬於陰虛火熱很嚴重,需要按照本論的方法治療。肺痿如果吐涎沫而不咳嗽,患者不口渴卻會小便失禁,小便次數頻繁,這是因為上焦虛弱無法控制下焦。這種情況屬於肺中寒冷,患者一定會頭暈、多唾液,需要用炙甘草、乾薑來治療,這屬於寒性的肺痿。肺痿如果吐涎多,心中有溫熱的液體,要用炙甘草湯來補虛勞。這些都和治療陰虛火熱的肺痿不同,所以需要仔細分辨清楚。因此肺痿也有寒熱之分。
周文採說:如果感到乳房上下隱隱作痛,那就是肺疽;如果皮膚稍微隆起,那就是肺癰。初期都可以治癒,如果時間久了,咳出的膿液腥臭腐敗,那就無法治癒了。但診斷時如果脈象是稍微緊而數,表示還沒有膿;如果脈象非常緊而數,表示已經有膿了。如果膿液像米粥一樣,或者嘔吐膿液不止,而且脈象呈現浮大、臉色發紅,這些都是難以治癒的情況。如果膿液停止排出,脈象呈現短而澀,臉色發黃發白,這些都是可以治療的情況。
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脈浮大、臉色發紅,這是心火克制肺金的表現,所以難以治癒。如果脈短澀、臉色發白,這是肺氣沒有損傷的表現,所以可以治療。治療的重點是補肺、瀉火、止咳、平喘。《集驗》
《聖惠》中說:中府穴(穴位在雲門穴下一寸六分,乳肋之間動脈跳動的凹陷處)如果隱隱作痛,那就是肺疽;如果穴位上皮膚稍微隆起,那就是肺癰。因此,在疾病剛開始出現徵兆時就治療是可以治癒的,一旦膿液形成,就多數難以治癒。如果想知道是否有膿,就診斷脈象,如果脈象是稍微緊而數,表示還沒有膿;如果脈象非常緊而數,表示已經有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