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 (2)

1. 論陰陽法

凡診視癰疽,施治必須先審陰陽,乃為醫道之綱領,陰陽無謬,治焉有差!醫道雖繁,而可以一言蔽之者,曰陰陽而已。故證有陰陽,脈有陰陽,藥有陰陽,以證而言,則表為陽,里為陰;熱為陽,寒為陰;上為陽,下為陰;氣為陽,血為陰;動為陽,靜為陰;高聳為陽,平塌為陰;焮腫為陽,灰白為陰,收束為陽,散漫為陰;疼痛為陽,麻木為陰;有膿為陽,無膿為陰;多言者為陽,無聲者為陰;喜明者為陽,欲暗者為陰;陽微者不能呼,陰微者不能吸;陽病者不能俯,陰病者不能仰。以脈而言,則浮大滑數之類,皆陽也;沉微細澀之類,皆陰也。

白話文:

所有判斷癰疽的診治方式,進行治療之前必須先審視陰陽,這是醫療的綱領,陰陽沒有誤差,治療纔不會有差錯!醫療方法雖然繁多,但可以一言蔽之,那就是陰陽。因此證狀有陰陽,脈象有陰陽,藥物也有陰陽,以證狀來說,外表是陽,裏頭是陰;發熱是陽,發寒是陰;上面是陽,下面是陰;氣是陽,血是陰;動是陽,靜是陰;高聳的是陽,平坦的是陰;紅腫的是陽,灰白色的是陰;收斂的是陽,擴散的是陰;疼痛的是陽,麻木的是陰;有膿的是陽,沒有膿的是陰;話多的是陽,沒有聲音的是陰;喜歡光亮的是陽,想要暗淡的是陰;陽虛弱的人不能呼氣,陰虛弱的人不能吸氣;陽病的人不能俯身,陰病的人不能仰身。以脈象來說,浮大滑數之類的,都是陽;沉微細澀之類的,都是陰。

以藥而言,則升散者為陽,斂降者為陰;辛熱者為陽,苦寒者為陰;行氣分者為陽,行血分者為陰;性動而走者為陽,性靜而守者為陰;此皆醫中之大法。至於陰中復有陽,陽中復有陰,疑似之間,須辨的確,此而不識,極易差訛,是又最為緊要,然總不離於前之數者。但兩氣相兼,則此少彼多,其中便有變化,一皆以理測之,自有顯然可見者。

白話文:

從藥物來講,升發散佈的藥物為陽性,收斂降下的藥物為陰性;辛熱的藥物為陽性,苦寒的藥物為陰性;運行氣分的藥物為陽性,運行血分的藥物為陰性;藥性活躍而流動的為陽性,藥性安定而守藏的為陰性;這些都是醫學中的重要法則。但是,在陰中又有陽,在陽中又有陰,疑似之間,必須加以明確辨別,如果不認識這一點,很容易出現差錯,這又是最要緊的。但是,總的來說,不離於前面所說的那些原則。但是,兩種氣質兼而有之,那麼一種少一種多,其中就有變化,都可以用道理進行推測,自然有明顯可以看出來的地方。

若陽有餘而更施陽治,則陽愈熾而陰愈消;陽不足而更用陰方,則陰愈盛而陽斯滅矣。設能明徹陰陽,則醫理雖玄,思過半矣。

白話文:

如果陽氣過剩還用溫熱的治療方法,那麼陽氣就會更旺盛,陰氣就會更虛弱;陽氣不足還用寒涼的藥方,那麼陰氣就會更盛,陽氣就會消失了。如果能夠明白陰陽的道理,那麼即使醫理再奧妙,也已經想通了一大半了。

道產陰陽,原同一氣,火為水之主,水即火之源,水火原不相離也。何以見之,如水為陰,火為陽,象分冰炭,何謂同原?蓋火性本熱,使火中無水,其熱必極,熱極則亡陰,而萬物焦枯矣。水性本寒,使水中無火,其寒必極,寒極必亡陽,而萬物寂滅矣。此水火之氣,果可呼吸相離乎!其在人生,是即元陰元陽,所謂先天之元氣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認為,陰陽同源,本是一氣。火是水的主人,水是火的源頭,水火本來就是不相離的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比如水是陰,火是陽,形象上分為冰和炭,怎麼能說是同一個源頭呢?這是因為火性本熱,如果火中沒有水,它的熱度一定會極端,熱度極端就會沒有陰,於是萬物就會焦枯。水性本寒,如果水中沒有火,它的寒度一定會極端,寒度極端就會沒有陽,於是萬物就會寂滅。所以水火之氣,果然可以呼吸相離嗎?在人體中,這也就是元陰元陽,所謂先天之元氣。

欲得先天,當思根柢,命門為受生之竅,為水火之家,此即先天之北闕也,舍此他求,如涉海問津矣。學者宜識之。

白話文:

想要欲求得人體先天陰精,必須上求命門。命門,即是受生之處,是水火之鄉,也就是先天之北。若舍此而求,猶如遨遊在海上,而問尋渡河的舟楫,是迷途無蹤之舉。學者當明其理。

凡人之陰陽,但知以氣血臟腑寒熱為言,此特後天有形之陰陽耳。至若先天無形之陰陽,則陽曰元陽,陰曰元陰;元陽者,即無形之火,以生以化,神機是也,性命系之,故亦曰元氣。元陰者,即無形之水,以長以立,天癸是也,強弱系之,故亦曰元精。元精元氣者,即化生精氣之元神也,生氣通天,惟賴於此。

白話文:

所有人的陰陽,只知道以氣血、五臟六腑的寒熱來描述,這些只是後天有形的陰陽。至於先天無形的陰陽,就是陽氣稱為元陽,陰氣稱為元陰;元陽,就是無形的火,以產生生命和變化,是精神和生命的根本,所以也稱為元氣。元陰,就是無形的腎水,以宣暢陰道,月經的現象是其代表,是強弱的根本,所以也稱為元精。元精元氣,就是產生精氣的元神,生命力與天相通,只依賴於此。

經曰: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,即此之謂。今之人,多以後天勞欲,伐及先天,今之醫,只知有形邪氣,不知無形元氣。夫有形者,跡也,盛衰昭著,體認無難;無形者,神也,變幻倏忽,挽回非易。故經曰:粗守形,上守神。嗟乎!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,與之共談斯道哉!

白話文:

原文:經書上說:得到精神的人興旺,失去精神的人滅亡,就是這個道理。現在的人,大多是過度勞累,損傷了先天的元氣。現在的醫生,只知道有形的邪氣,不知道無形的元氣。有形的,是跡象,盛衰明顯,體認不難;無形的,是精神,變化迅速,挽回不易。所以經書上說:粗略地守護形體,重要的是守護精神。唉!哪裡能找到能通曉神明而看見無形的人,與他共同探討這個道理呢!

天地陰陽之道,本貴和平,則氣令調而萬物生,此造化生成之理也。然陽為生之本,陰實死之基,故道家曰:分陰未盡則不遷,分陽未盡則不死。華元化曰:得其陽者生,得其陰者死。故凡欲保生重命者,尤當愛惜陽氣,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,不可忽也。曩自劉河間出,以暑火立論,專用寒涼戕此陽氣,其害已甚,賴東垣先生論脾胃之火,必須溫養,然尚未能盡斥一偏之謬。而丹溪復出,又立陰虛火動之論,制補陰大補等丸,俱以知柏為君,寒涼之弊,又復盛行。

白話文:

天地間的陰陽之道,本質上是和諧平衡的,這種平衡使得氣候調和、萬物生長。這是造化生成的法理。然而,陽是生命的根基,陰是死亡的基礎,所以道家說:陰分未盡則不遷,陽分未盡則不死。華元化說:得其陽者生,得其陰者死。所以凡是為了保護生命、延年益壽的人,尤其要愛惜陽氣,這是以生命和變化的本源,即元神,是不能忽視的。過去以來,劉河間出現,用暑火立論,專用寒涼損傷陽氣,其害已甚,賴東垣提出脾胃之火,必須溫養,能斥責偏頗的謬論。而丹溪又出現,又立陰虛火動之論,制補陰大補等丸,俱以知柏為君,寒涼之弊,又復盛行。

夫先受其害者,既去而不返,後習而用者,猶迷而不悟。嗟乎!法高一尺,魔高一丈,若二子者,謂非軒岐之魔乎!非敢誹謗先輩,實冀夫盡洗積陋,以蘇生民之厄耳。

白話文:

那些最初受其毒害的人,病癒後便不再復發,而後來學習使用此法的,卻依然迷惑不清。唉!治療方法高明一尺,邪惡卻比它高一丈,像這類的人,能說不是軒岐的邪惡之徒嗎?我不敢毀謗先輩,只是希望徹底消除陳弊,來挽救百姓的性命罷了。

2. 論瘡瘍分五方治法不同

經曰:東西南北中,五方人之土產厚薄,居處高下,風寒暑濕,各地不同,日用谷櫱頗異。所以黃帝舉五方之問,岐伯進五治之功,針砭溻淋灸之法,乃五方得宜之用,兼之年力衰壯,稟賦厚薄,五土之別,學者當詳察之,不可不備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中說: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的人,他們的土產豐厚與貧瘠、居住的高低、風寒暑濕的氣候,各地各不相同。人們每天食用的穀物和蔬果也很不相同。因此黃帝提出五方的人,岐伯進言五種醫療方法:針刺、艾灸、砭石、水療法和薰洗。這是針對五方不同的自然環境及風土人情而提出的,再加上,人的年齡、體力、遺傳的強弱等也是不同。學醫的人應當詳細考察這些因素,並應充分的掌握。

澄曰:歷觀古人書集,有專主辛溫者,有專主寒涼者,有專主施攻伐者,有純用補益者,豈各成一家耶?皆緣五方風土不齊,西北方苦寒,故多主辛溫;東南方炎熱,多主寒涼;地土強厚者,堪以攻伐;水土薄弱者,固多補益。是以聚覽群書,必須體會各家著書義旨,以廣其用。

白話文:

澄說:我遍覽古人的著作,有的人專門使用辛溫藥,有的人專門使用寒涼藥,有的人專門進行攻伐治療,有的人純粹使用補益藥物。難道每個人都能自成一家嗎?這都是由於五方風土不相同,西北方寒冷,所以多用辛溫藥;東南方炎熱,所以多用寒涼藥;地土肥沃厚實的,可以進行攻伐治療;水土貧瘠薄弱的,則多用補益藥物。因此,閱讀大量的書籍,必須體會各家著書的宗旨和意圖,才能廣泛地運用。

故醫者經歷其地,必先察其風土厚薄,並須留心四時氣候,如春當溫而反寒,夏當熱而反涼,秋當涼而反熱,冬當寒而反溫,皆為四時不正之氣,必多遏鬱於中,又當看天時,久陰久亢,及非時之雷霧,乍寒乍熱,有是氣必有是病,臨病體察天時人事,五方風土,當溫當涼,當攻當補,自無不當矣。

白話文:

因此,醫生到一個地方,必定先考察當地風土人情,並留心四季氣候,如春天應是溫暖的,卻反而寒冷,夏天應是炎熱的,卻反而涼爽,秋天應是涼爽的,卻反而炎熱,冬天應是寒冷的,卻反而溫暖,都是四季不正的氣候,勢必在人體內部積聚鬱悶之氣,還應觀察天時,長期陰雨、長期乾旱,以及不適時令的雷電、霧氣,忽冷忽熱,出現這些氣候,必定會出現某些疾病,在治療疾病時,要體察天時、人事、五方風土,應溫應涼、應攻應補,自然就會沒有不恰當的了。

3. 論肥人瘡瘍

夫肥人多濕、多痰、多氣虛,形體外實者,外雖多肉,其實內虛,凡體豐氣虛之人,瘡瘍故多癰。癰者,壅也。屬陽在表,氣虛即表虛,故多浮腫於外,皮薄色赤,宜內托之,使邪毒不內陷,則易潰而易斂。丹溪云:肥人宜二陳湯加參、耆、歸、朮、銀花、連翹等類治之,無出於此。

白話文:

肥胖的人大多濕氣、痰液多,氣虛,外形體態豐滿,但其實體內虛弱,凡是體態豐滿而氣虛的人,瘡瘍容易化膿。癰指的是浮腫。浮腫屬於陽,在表層,氣虛就代表表層虛弱,所以經常在外層浮腫,皮膚薄且呈現紅色,應該調理體內,讓邪毒不往內侵犯,就會容易潰爛,然後容易收斂痊癒。丹溪說:肥胖的人適合用二陳湯,再加入參、耆、歸、朮、銀花、連翹等藥材來治療,沒有比這個方法更好的了。

又曰:大凡體肥則肉潭於氣,加之斫喪,則真氣不足以維持,平日語言氣短,行動喘急,一遇膿血出多,空火陡發,精散神離,每多暴脫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有說法:凡是肥胖的人,他的肉會阻滯氣血運行,再加上遭受刀傷或遭喪事的打擊,則真氣不足以維持身體健康,平常說話聲音短促,行動走動時喘氣急促。一旦膿血大量排出,心火陡然生發,精神散亂,神志恍惚,往往會突然死亡。

4. 論瘦人瘡瘍

夫瘦人多火,多血虛,血虛即陰虛,陰虛則火盛,火盛則發熱,筋骨瘦而不勝於寒,蓋皮寬肉緩,如生瘡瘍則多疽。疽者,沮也。屬陰,因榮血受邪,凝注不從,正是陰滯於陽,血滯於氣,則為疽也。又云:疽乃五臟之毒,癰為六腑之毒,故疽多附於骨,肉色不變,故難於潰,潰而難斂,治宜八珍湯中加金銀花連翹附子之類加減治之。

白話文:

瘦弱的人容易上火,血虛,血虛就陰虛,陰虛則火盛,火盛則發熱,筋骨瘦小不耐寒,因為皮膚鬆弛肌肉鬆弛,如果得了瘡瘍則大多屬於疽瘡。疽瘡,沮喪的意思。屬於陰症,由於榮血受到邪氣,鬱積而不通,正是陰滯留在陽氣中,血滯留在氣中,就成了疽瘡。又說:疽瘡是五臟之毒,癰(腫瘡)是六腑之毒,所以疽瘡大多附著在骨頭上,肉色不變,所以難以潰爛,潰爛了又難以收斂,治宜在八珍湯中加入金銀花、連翹、附子等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