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六 (2)
卷六 (2)
1. 論陰陽法
凡診視癰疽,施治必須先審陰陽,乃為醫道之綱領,陰陽無謬,治焉有差!醫道雖繁,而可以一言蔽之者,曰陰陽而已。故證有陰陽,脈有陰陽,藥有陰陽,以證而言,則表為陽,里為陰;熱為陽,寒為陰;上為陽,下為陰;氣為陽,血為陰;動為陽,靜為陰;高聳為陽,平塌為陰;焮腫為陽,灰白為陰,收束為陽,散漫為陰;疼痛為陽,麻木為陰;有膿為陽,無膿為陰;多言者為陽,無聲者為陰;喜明者為陽,欲暗者為陰;陽微者不能呼,陰微者不能吸;陽病者不能俯,陰病者不能仰。以脈而言,則浮大滑數之類,皆陽也;沉微細澀之類,皆陰也。
以藥而言,則升散者為陽,斂降者為陰;辛熱者為陽,苦寒者為陰;行氣分者為陽,行血分者為陰;性動而走者為陽,性靜而守者為陰;此皆醫中之大法。至於陰中復有陽,陽中復有陰,疑似之間,須辨的確,此而不識,極易差訛,是又最為緊要,然總不離於前之數者。但兩氣相兼,則此少彼多,其中便有變化,一皆以理測之,自有顯然可見者。
若陽有餘而更施陽治,則陽愈熾而陰愈消;陽不足而更用陰方,則陰愈盛而陽斯滅矣。設能明徹陰陽,則醫理雖玄,思過半矣。
道產陰陽,原同一氣,火為水之主,水即火之源,水火原不相離也。何以見之,如水為陰,火為陽,象分冰炭,何謂同原?蓋火性本熱,使火中無水,其熱必極,熱極則亡陰,而萬物焦枯矣。水性本寒,使水中無火,其寒必極,寒極必亡陽,而萬物寂滅矣。此水火之氣,果可呼吸相離乎!其在人生,是即元陰元陽,所謂先天之元氣也。
欲得先天,當思根柢,命門為受生之竅,為水火之家,此即先天之北闕也,舍此他求,如涉海問津矣。學者宜識之。
凡人之陰陽,但知以氣血臟腑寒熱為言,此特後天有形之陰陽耳。至若先天無形之陰陽,則陽曰元陽,陰曰元陰;元陽者,即無形之火,以生以化,神機是也,性命系之,故亦曰元氣。元陰者,即無形之水,以長以立,天癸是也,強弱系之,故亦曰元精。元精元氣者,即化生精氣之元神也,生氣通天,惟賴於此。
經曰: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,即此之謂。今之人,多以後天勞欲,伐及先天,今之醫,只知有形邪氣,不知無形元氣。夫有形者,跡也,盛衰昭著,體認無難;無形者,神也,變幻倏忽,挽回非易。故經曰:粗守形,上守神。嗟乎!又安得有通神明而見無形者,與之共談斯道哉!
天地陰陽之道,本貴和平,則氣令調而萬物生,此造化生成之理也。然陽為生之本,陰實死之基,故道家曰:分陰未盡則不遷,分陽未盡則不死。華元化曰:得其陽者生,得其陰者死。故凡欲保生重命者,尤當愛惜陽氣,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,不可忽也。曩自劉河間出,以暑火立論,專用寒涼戕此陽氣,其害已甚,賴東垣先生論脾胃之火,必須溫養,然尚未能盡斥一偏之謬。而丹溪復出,又立陰虛火動之論,制補陰大補等丸,俱以知柏為君,寒涼之弊,又復盛行。
夫先受其害者,既去而不返,後習而用者,猶迷而不悟。嗟乎!法高一尺,魔高一丈,若二子者,謂非軒岐之魔乎!非敢誹謗先輩,實冀夫盡洗積陋,以蘇生民之厄耳。
白話文:
論陰陽法
診斷和治療癰疽,必須首先審察陰陽,這是醫學的綱領,陰陽判斷無誤,治療就不會出錯!醫學雖然繁複,但可以用一句話概括,那就是陰陽。因此,病症有陰陽之分,脈象有陰陽之分,藥物也有陰陽之分。就病症而言,表證為陽,裡證為陰;熱證為陽,寒證為陰;上部為陽,下部為陰;氣為陽,血為陰;動為陽,靜為陰;腫塊高聳為陽,平塌為陰;紅腫為陽,顏色灰白為陰;腫塊收縮為陽,腫塊散漫為陰;疼痛為陽,麻木為陰;有膿為陽,無膿為陰;說話多為陽,不出聲為陰;喜歡光亮為陽,喜歡黑暗為陰;陽氣虛弱則不能呼氣,陰氣虛弱則不能吸氣;陽氣病變則不能俯身,陰氣病變則不能仰臥。就脈象而言,浮、大、滑、數等脈象都屬於陽;沉、微、細、澀等脈象都屬於陰。
就藥物而言,升散的藥物為陽,斂降的藥物為陰;辛熱的藥物為陽,苦寒的藥物為陰;走氣分的藥物為陽,走血分的藥物為陰;藥性活躍而流動的為陽,藥性平和而守滯的為陰;這些都是醫學中重要的法則。至於陰中還有陽,陽中還有陰,在疑似的情況下,必須準確辨別,如果不能識別,很容易造成錯誤,這是最為重要的。但總體上來說,都不脫離上述幾種情況。陰陽兩氣相互結合,則此氣多彼氣少,其中就會有變化,一切都要根據道理來判斷,自然就能夠清楚地看到結果。
如果陽氣過盛而再用陽性治療,則陽氣會更加旺盛而陰氣會更加衰竭;如果陽氣不足而再用陰性方法,則陰氣會更加旺盛而陽氣就會消失。如果能夠徹底明瞭陰陽,那麼即使醫理深奧,也能夠理解大半。
道生陰陽,本源於同一氣,火為水的主人,水則是火的根本,水火本不相離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例如水為陰,火為陽,象徵著冰與炭,怎麼說它們同出一源呢?因為火性本熱,如果火中沒有水,它的熱度就會達到極點,熱極則陰氣消失,萬物就會枯萎。水的本性本寒,如果水中沒有火,它的寒氣就會達到極點,寒極則陽氣消失,萬物就會寂滅。所以水火之氣,怎麼能彼此分離呢!在人體中,這就是元陰元陽,也就是所謂的先天元氣。
想要了解先天之氣,就應該思考根本,命門是受生的竅穴,是水火的家,這就是先天的北闕(宮殿)。捨棄這個去尋找別的,就如同在海中問路一樣。學習者應該認識到這一點。
人們通常只知道用氣血、臟腑、寒熱來說明陰陽,這只是後天有形的陰陽。至於先天無形的陰陽,陽氣稱為元陽,陰氣稱為元陰;元陽,就是無形的火,用於生長和化育,是神機所在,性命繫於此,所以也稱為元氣。元陰,就是無形的火,用於滋養和成長,是天癸(生殖能力)所在,強弱繫於此,所以也稱為元精。元精元氣,就是化生精氣的元神,生機通天,都依靠於此。
經書上說:「得到神明的人就會昌盛,失去神明的人就會滅亡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現在的人,大多是因為後天縱慾,損傷了先天;現在的醫生,只知道有形的邪氣,不知道無形的元氣。有形的事物是跡象,盛衰明顯,很容易認識;無形的事物是神明,變化迅速,很難挽回。所以經書上說:「粗淺的修煉者只守住形體,高明的修煉者則守住神明。」唉!怎麼才能找到通曉神明,能夠看見無形之物的人,和他們一起探討這個道理呢!
天地陰陽之道,本應平和,這樣氣機就能調順,萬物就能生長,這是造化生成的法則。但是陽氣是生機的根本,陰氣則是死亡的基礎,所以道家說:「陰氣沒有耗盡就不會死亡,陽氣沒有耗盡就不會死亡。」華元化說:「得到陽氣的人就會活,得到陰氣的人就會死。」所以凡是想保全生命的人,尤其應該愛惜陽氣,這是生長化育的元神,不能忽視。從劉河間開始,以暑熱為理論基礎,專用寒涼之藥來損傷陽氣,其危害已經很大了。賴東垣先生論述脾胃之火,必須溫養,然而還沒有完全摒棄偏執的謬誤。而朱丹溪又提出陰虛火旺的理論,創造了補陰藥物,都以知母、柏子仁為君藥,寒涼之弊,又再次盛行。
那些首先受到危害的人,已經離開而不再回來;後來學習和使用寒涼藥物的人,仍然迷惑而不覺悟。唉!法術高明一尺,邪術就高明一丈,像這兩位(劉河間、朱丹溪)先生,難道不是軒轅黃帝、岐伯的邪祟嗎?我不是故意誹謗前輩,而是希望能夠徹底掃除積弊,以拯救百姓的痛苦。
2. 論瘡瘍分五方治法不同
經曰:東西南北中,五方人之土產厚薄,居處高下,風寒暑濕,各地不同,日用谷櫱頗異。所以黃帝舉五方之問,岐伯進五治之功,針砭溻淋灸之法,乃五方得宜之用,兼之年力衰壯,稟賦厚薄,五土之別,學者當詳察之,不可不備也。
澄曰:歷觀古人書集,有專主辛溫者,有專主寒涼者,有專主施攻伐者,有純用補益者,豈各成一家耶?皆緣五方風土不齊,西北方苦寒,故多主辛溫;東南方炎熱,多主寒涼;地土強厚者,堪以攻伐;水土薄弱者,固多補益。是以聚覽群書,必須體會各家著書義旨,以廣其用。
故醫者經歷其地,必先察其風土厚薄,並須留心四時氣候,如春當溫而反寒,夏當熱而反涼,秋當涼而反熱,冬當寒而反溫,皆為四時不正之氣,必多遏鬱於中,又當看天時,久陰久亢,及非時之雷霧,乍寒乍熱,有是氣必有是病,臨病體察天時人事,五方風土,當溫當涼,當攻當補,自無不當矣。
白話文:
論瘡瘍分五方治法不同
古籍記載,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,土地肥沃程度、居住環境高低、風寒暑濕等氣候條件都各有不同,人們日常飲食也大相徑庭。因此,黃帝提出五方地域差異的問題,岐伯則進一步闡述了五種不同的治療方法,包括針灸、砭石、湯藥等,都是針對不同地域特點而制定的。此外,患者年齡、體質強弱、地域的土質差異,學習者都應該仔細觀察,不可忽視。
觀察歷代醫家的著作,有的專用辛溫的藥物,有的專用寒涼的藥物,有的專門使用攻伐的療法,有的則只用補益的療法,難道他們各自形成一套獨特的學說嗎?其實,這都跟各地風土人情不同有關。西北地區寒冷,所以多用辛溫之法;東南地區炎熱,所以多用寒涼之法;土地肥沃的地方,可以採用攻伐之法;水土貧瘠的地方,則多採用補益之法。因此,閱讀眾多醫書,必須體會各家著作的本意,才能更好地運用這些知識。
所以,醫生到了當地行醫,必須首先觀察當地的風土條件,還要留心四季氣候變化。例如春天應該溫暖卻反常寒冷,夏天應該炎熱卻反常涼爽,秋天應該涼爽卻反常炎熱,冬天應該寒冷卻反常溫暖,這些都是時令不正的氣候,必然會導致氣機鬱結於體內。還應觀察天象,長期陰雨或久旱,以及不合時令的雷雨、霧氣,忽冷忽熱等異常天氣,這些異常氣候必然會導致相應的疾病。診斷疾病時,要仔細觀察天時、人事、五方風土等因素,決定用溫熱還是寒涼,用攻伐還是補益的方法,這樣就不會用錯治療方法了。
3. 論肥人瘡瘍
夫肥人多濕、多痰、多氣虛,形體外實者,外雖多肉,其實內虛,凡體豐氣虛之人,瘡瘍故多癰。癰者,壅也。屬陽在表,氣虛即表虛,故多浮腫於外,皮薄色赤,宜內托之,使邪毒不內陷,則易潰而易斂。丹溪云:肥人宜二陳湯加參、耆、歸、朮、銀花、連翹等類治之,無出於此。
又曰:大凡體肥則肉潭於氣,加之斫喪,則真氣不足以維持,平日語言氣短,行動喘急,一遇膿血出多,空火陡發,精散神離,每多暴脫。
白話文:
肥胖的人多半濕氣重、痰多、氣虛。雖然體型豐滿,看起來很結實,但實際上內裡虛弱。這種體型豐滿但氣虛的人,容易長癰疽(一種較嚴重的皮膚化膿性疾病)。癰疽是因為氣血瘀滯阻塞不通而引起的,屬陽邪在體表。氣虛則體表虛弱,所以癰疽常表現為局部浮腫,皮膚薄而顏色發紅。治療應以內托法為主,防止邪毒內陷,這樣就能更容易潰破和癒合。朱丹溪說:肥胖的人治療癰疽,可以用二陳湯,再加入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蒼朮、金銀花、連翹等藥物,治療方法就以此為準則。
此外,體型肥胖的人,肌肉脂肪過多,壓抑了氣機的運行,再加上勞累過度,真氣不足以維持身體機能,平時說話就氣短,行動也容易喘,一旦膿血流失過多,虛火驟然上升,精氣神都受損,常常會危及生命。
4. 論瘦人瘡瘍
夫瘦人多火,多血虛,血虛即陰虛,陰虛則火盛,火盛則發熱,筋骨瘦而不勝於寒,蓋皮寬肉緩,如生瘡瘍則多疽。疽者,沮也。屬陰,因榮血受邪,凝注不從,正是陰滯於陽,血滯於氣,則為疽也。又云:疽乃五臟之毒,癰為六腑之毒,故疽多附於骨,肉色不變,故難於潰,潰而難斂,治宜八珍湯中加金銀花、連翹、附子之類加減治之。
白話文:
瘦弱的人大多體內火氣旺盛,且多半血虛。血虛即陰虛,陰虛則導致火氣更盛,火盛則發熱。瘦弱的人筋骨瘦小,耐寒能力差,皮膚鬆弛,肌肉軟弱。如果生瘡瘍,大多會形成疽。疽,指的是阻塞不通。屬於陰邪,由於營血受邪氣侵犯,凝滯不通,正是陰邪滯留在陽氣之中,血液滯留在氣血運行之中,就形成了疽。此外,疽是五臟的毒素積聚而成,癰是六腑的毒素積聚而成,所以疽多附著在骨頭上,肉色不會改變,因此難以潰爛,潰爛後也很難癒合。治療應當以八珍湯為基礎,再加入金銀花、連翹、附子等藥物,加減調整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