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3)

1. 癰疽論

《生氣通天論》曰: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虛。

《癰疽篇》:黃帝曰:血氣已調,形氣乃持,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,未知癰疽之所從生,成敗之時,死生之期,或有遠近,何以度之,可得聞乎?岐伯曰:經脈流行不止,與天同度,與地合紀,故天宿失度,日月薄蝕;地經失紀,水道流溢,草䝁不成,五穀不殖;徑路不通,民不往來,巷聚邑居,則別離異處,血氣猶然,請言其故。夫血脈營衛,周流不休,上應星宿,下應經數。

白話文:

《癰疽篇》:黃帝說:血氣調和,形體才能健康,我知道血氣的調和與不調和,但不知道癰疽是從哪裡產生的,何時會形成、消退,發病者的生死時間,有的短有的長,怎麼判斷這些,可以告訴我嗎?岐伯說:經脈運行不停,與天體運行週期相同,與大地季節變化相一致,所以天體運行失序,就會出現日月蝕;大地季節失調,就會出現水災泛濫,草木不能正常生長,五穀無法生長;道路不通,人們不能往來,居住在角落或村居的人,就會離散到不同的地方,血氣仍然這樣,請告訴我其中的緣故。血脈營衛,周而復始地運行,上應天體星辰,下應經絡數目。

寒邪客於經絡之中,則血泣,血泣則不通,不通則衛氣歸之,不得復反,故癰腫。寒氣化為熱,熱勝則腐肉,肉腐則為膿,膿不瀉則爛筋,筋爛則傷骨,骨傷則髓消,不當骨空,不得泄瀉,血枯空虛,則筋骨肌肉不相榮,經脈敗漏,熏於五臟,臟傷故死矣。

白話文:

寒邪侵犯經絡,就會導致血脈凝滯,血脈凝滯則不通暢,不通暢則衛氣會趨附,不能回歸,所以形成癰腫。寒氣化為熱氣,熱氣過盛則腐蝕肌肉,肌肉腐爛則形成膿液,膿液不排出則腐爛筋脈,筋脈腐爛則損傷骨骼,骨骼損傷則骨髓枯竭,這時不應讓骨骼空虛,不應該排泄虛瀉,如果血枯虛竭,則筋骨肌肉不能互相滋養,經脈敗壞崩漏,燻蒸五臟,損傷臟腑,所以就會死亡。

黃帝曰:願盡聞癰疽之形,與忌日名。岐伯曰:癰發於嗌中,名曰猛疽。猛疽不治,化為膿,膿不瀉,塞咽,半日死;其化為膿者,瀉則合豕膏,無冷食,三日已。發於頸,名曰夭疽。其癰大以赤黑,不急治,則熱氣下入淵腋,前傷任脈,內熏肝肺,熏肝肺,十餘日而死矣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希望能夠知道癰疽的症狀及治療的禁忌。岐伯說:發生在咽喉部的叫猛疽。猛疽如果不治癒,就會化膿,膿不瀉出,阻塞咽喉,半天就會死;如果化膿,瀉出膿後再塗上豬油,不進食生冷食物,三天就會好了。發生在頸部的叫夭疽。這種癰腫大而呈現赤黑色,如果不緊急治療,熱氣就會向下進入腋下,損傷任脈,燻灼肝肺,十幾天就會死。

陽氣大發,消腦留項,名曰腦爍。其色不樂,項痛而如刺以針,煩心者,死不可治。發於肩及臑,名曰疵癰。其狀赤黑,急治之,此令人汗出至足,不害五臟,癰發四五日,逞焫之。發於腋下赤堅者,名曰米疽。治之以砭石,欲細而長,疏砭之,塗以豕膏,六日已,勿裹之。

白話文:

陽氣旺盛爆發,直衝頭部,停留在項部,這種病症叫做腦爍。病人面色不佳,項部疼痛劇烈,像針刺一樣,心煩意亂,這種情況死後也不能治癒。病症發於肩部和臑部,這種病症叫做疵癰。症狀是紅黑色,要趕快治療,這種病會使人汗出到腳,不會損害五臟,癰瘡發作四五天後,再用火炙它。發於腋下,呈紅色堅硬狀,這種病症叫做米疽。用砭石來治療,砭石要細長,用它疏通病竈,然後塗上豬油,六天後就好了,不要包紮。

其癰堅而不潰者,為馬刀挾纓,急治之。發於胸,名曰井疽。其狀如大豆,三四日起,不早治,下入腹,不治,七日死矣。發於膺,名曰甘疽。色青,其狀如谷實,𦸈𧁾,常苦寒熱,急治之,去其寒熱,不治,十歲死,死後出膿。發於脅,名曰敗疵。敗疵者,女子之病也,灸之,其病大癰膿,治之,其中乃生肉,大如赤小豆,治之,銼䔖翹草根各一升,以水一斗六升煮之,竭取三升,則強飲厚衣坐於釜上,令汗出至足已。發於股脛,名曰股脛疽。

白話文:

如果毒瘡堅硬而不破,就像馬刀挾著纓帶,要緊急治療。長在胸口,叫做井疽。狀如大豆,三四天就發作,如果不早點治療,就會下陷腹中,不治療,七天就會死亡。長在胸前,叫做甘疽。顏色青色,狀如谷實,凸起疼痛,經常感到寒熱,要緊急治療,才能去除寒熱,不治療,十年後會死亡,死後會流出膿液。長在脅部,叫做敗疵。敗疵是女性的病,用灸法治療,敗疵會變成大膿瘡,繼續治療,瘡中會長出血肉,像赤小豆那麼大,繼續治療,用銼刀和翹草根各一升,加水一斗六升煮,熬成三升,然後強灌下去,穿厚衣服坐在鍋上,讓汗出到腳底就可以了。長在股脛,叫做股脛疽。

其狀不甚變,而癰膿搏骨,不急治,三十日死矣。發於尻,名曰銳疽。其狀赤堅大,急治之,不治,三十日死矣。發於股陰,名曰赤施。不急治,六十日死,在兩月之內,不治,十日而當死。發於膝,名曰疵癰。其狀大癰,色不變,寒熱如堅石,勿石,石之者死,須其柔乃石之生。

白話文:

這種情況變化不大,但膿瘡侵蝕到骨頭,如果不急於治療,三十天內必死無疑。長在臀部,叫做「銳疽」,症狀是發紅變硬變大,應急於治療,若不治療,三十天內必死無疑。長在大腿內側,叫做「赤施」,如果不急於治療,六十天內必死無疑,若在兩個月內不治療,十天內必死無疑。長在膝蓋,叫做「疵癰」,症狀是大的膿瘡,顏色不變,寒熱交替如堅硬的石頭,不要用石膏治療,若用石膏治療者必死無疑,必須等到膿瘡變軟才能用石膏治療。

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,不可治也。發於陽者,百日死;發於陰者,三十日死。發於脛,名曰兔齧。其狀赤至骨,急治之,不治害人也。發於內踝,名曰走緩。其狀癰也,色不變,數石其輸,而止其寒熱,不死。發於足上下,名曰四淫。其狀大癰,急治之,百日死。發於足旁,名曰厲癰。

白話文:

各種癰疽如果發生在關節處並且互相對應,是不能被治癒的。發生在陽經的,一百天內死亡;發生在陰經的,三十天內死亡。發生在小腿,叫做兔齧。症狀是紅色一直到骨頭,必須緊急處理,否則會傷人。發生在內踝,叫做走緩。症狀是癰腫,顏色不變,可以排出數石的膿,然後寒熱停止,不會死亡。發生在腳的上下方,叫做四淫。症狀是大癰,必須緊急處理,一百天內死亡。發生在腳的旁邊,叫做厲癰。

其狀不大,初如小指發,急治之,去其黑者,不消輒益,不治,百日死。發於足指,名脫癰。其狀赤黑,死不治;不赤黑,不死;不衰,急斬之;不則死矣。

白話文:

它的形狀不大,剛開始像小手指發作,要趕快治療,去除黑色的部分,不消滅就只會增長,不治療,一百天就會死亡。長在腳趾上,叫做脫癰。呈現赤黑色的,死亡無法醫治;不赤黑色的,不死;不消退,趕快切除;不然就死了。

《玉版》篇:黃帝曰:病之生時,有喜怒不測,飲食不節,陰氣不足,陽氣有餘,營氣不行,乃發為癰疽。陰陽不通,兩熱相搏,乃化為膿,小針能取之乎?岐伯曰:以小治小者,其功小,以大治大者,多害,故其已成膿血者,其唯砭石鈹鋒之所取也。

白話文:

《玉版》篇:黃帝說:疾病的發生,常常是因為喜怒無常、飲食不節制,導致陰氣不足、陽氣有餘,營氣運行不暢,於是發作為癰疽。陰陽不通,兩熱相搏,就會化膿。小針能治癒它嗎?岐伯說:小針治療小病,功效不大;大針治療大病,反而有害。因此,已經形成膿血的,只有砭石和鈹鋒才能治癒。

黃帝曰:多害者其不可全乎?岐伯曰:其在逆順焉,以為傷者,其白眼青黑眼小,是一逆也;內藥而嘔者,是二逆也;腹痛渴甚,是三逆也;肩項中不便,是四逆也;音嘶色脫,是五逆也;除此五者為順矣。

白話文:

黃帝說:傷害很多的人,不能完全恢復原本的健康嗎?岐伯說:這在於逆的方面和順的方面。以為受到傷害的,他的白眼仁是青黑色,眼珠很小,這是第一個逆的方面;服內藥而嘔吐的,這是第二個逆的方面;腹痛口渴很厲害的,這是第三個逆的方面;肩項之間不方便的,這是第四個逆的方面;聲音嘶啞,臉色脫黑,這是第五個逆的方面;除了這五種之外,就是順的方面了。

《寒熱病篇》曰:五臟身有五部,伏兔一,腓二,(腓者腨也。)背三,(五臟之俞在背。)俞四,項五,此五部有癰疽者死。凡刺之害,中而不去,則精泄,不中而去,則致氣,精泄則病甚而恇,致氣則生為癰疽也。

白話文:

《寒熱病篇》中說:五臟各有五個部位,分別是:伏兔一、腓二(腓指腿肚子)、背三(五臟的俞穴在背部)、俞四、項五。這五個部位如果出現癰疽,患者就會死亡。凡是用針刺治療,如果針刺的位置正確但沒有消除,則精氣外泄;如果針刺的位置不正確但消除了,則會導致氣滯。精氣外泄就會導致病情加重而出現昏迷,氣滯就會引發癰疽。

《生氣通天論》曰:汗出見濕,乃生痤痱,陷脈為瘻,留連肉腠。因而飽食,筋脈橫解,腸澼為痔。

《陰陽別論》曰:三陽為病,發寒熱,下為癰腫。

白話文:

出汗後接觸到濕氣,就會長痤瘡或痱子,濕氣深入血脈會形成瘻管,停留在肌肉腠理之間。如果吃得過飽,筋脈就會鬆弛無力,腸道功能紊亂會導致痔瘡。

三陽經有病時,會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,向下發展會引起膿腫。

《氣穴論》曰:肉之大會為谷,肉之小會為溪,肉分之間,溪谷之會,以行榮衛,以會大氣,邪溢氣壅,脈熱肉敗,榮衛不行,必將為膿。內消骨髓,外破大膕,留於節湊,必將為敗,積寒留舍,榮衛不居,卷肉縮筋,脅肘不得伸,內為骨痹,外為不仁,命曰不足,大寒留於溪谷也。

白話文:

《氣穴論》說:肌肉集中的地方叫做谷,肌肉較少的地方叫做溪,肌肉間的區分點是溪谷的交匯處,以運送榮衛、聚集氣血,邪氣溢出氣血不通,經脈燥熱肌肉敗壞,榮衛不運行,必然會化膿。骨髓內部消亡,外面的大膕破裂,滯留在關節部位,必然會敗壞,寒氣積聚停留,榮衛不存,肌肉萎縮筋縮,脇部和肘部不能伸展,體內為骨痺,體外為麻木,稱為不足,是嚴寒滯留在溪谷所致。

《刺節真邪論》曰:虛邪之中人也,灑淅動形,起毫毛而發腠理,其入深,內搏於骨則為骨痹,搏於筋則為筋攣,搏於脈中則為血閉,不通則為癰。虛邪之入於身也深,寒與筋攣搏,久留而內著,寒勝其熱,則骨疼內枯,熱勝其寒,則爛肉腐肌為膿,內傷骨,內傷骨為骨蝕。有所疾前筋,筋屈而不得伸,邪氣居其間而不反,發為筋溜。

白話文:

《刺節真邪論》說:虛弱正氣的人身中邪,邪氣進入身體後,隨處流動,從汗毛孔隙進出,由淺入深,內搏於骨則引發骨痹,內搏於筋則引發筋攣,內搏於脈中則脈不通導致血閉,不通不通則會化成瘡癰。虛弱正氣的人邪氣入侵體內較深,寒邪與筋攣搏擊,久留於體內就成為內著,寒邪勝過體內的熱氣,則骨頭疼痛,骨內乾枯。熱氣勝過寒邪,就會爛肉腐肌形成膿液,傷到骨骼,傷到骨骼就成為骨蝕。某人因疾病而前筋疼痛,筋脈彎曲屈而不伸,邪氣停留在筋脈之間既不出現,也不消失,就會形成筋溜。

有所結,氣歸之,衛氣留之,不得反,津液久留,合而為腸溜。久者數歲乃成,以手按之柔,已有所結,氣歸之,津液留之,邪氣中之,凝結日以易甚,連以聚居,為昔瘤。以手按之堅,有所結,深中骨,氣因於骨,骨與氣並,日以益大,則為骨疽。有所結,中於肉,宗氣歸之,邪留不去,有熱則化為膿,無熱則為肉疽。

凡此數氣者,其發無常處,而有常名也。

白話文:

若出現結塊,衛氣歸聚於此,結塊附近的津液留滯,在體內無法散去,日積月累便形成腸瘤。若長時間未治癒,則結塊柔軟,以手按之有感覺,病久者,氣血津液俱結,邪氣侵之,凝結成團,日以繼夜地加重,聚結生長,便成昔瘤。若結塊堅硬,深達骨頭,病氣因於骨,骨與病氣相搏,日益增大,則為骨疽。若結塊在肌肉之中,宗氣歸聚於此,邪氣留而不去,有熱則化為膿,無熱則為肉疽。

《氣交變大論》曰:歲火太過,民病身熱骨痛,而為浸淫。歲金太過,民病兩脅下少腹痛,目赤痛眥瘍,耳無所聞。歲木不及,復則炎暑流火,濕性燥病,寒熱瘡瘍,痱疹癰痤。歲金不及,復為寒雨暴至,民病口瘡。歲水不及,民病寒瘍流水。

白話文:

《氣交變大論》中記載:

  1. 如果歲火太過,就會出現民眾身體發熱骨頭疼痛,並伴隨有水腫、皮膚浸潤的病症。

  2. 如果歲金太過,就會出現民眾的兩脅和下腹疼痛,眼部發紅疼痛並伴有眼瘡,耳部聽力減退的病症。

  3. 如果歲木不足,就會出現夏天炎熱流火,濕熱之氣加重,導致寒熱交加、瘡瘍痱疹、痤瘡等疾病的發生。

  4. 如果歲金不足,就會出現寒冷的雨水突然降臨,民眾出現口腔潰瘍的病症。

  5. 如果歲水不足,就會出現民眾水腫性瘡瘍,體液流失的病症。

《五常政大論篇》曰:委和之紀,其病支廢,癰腫瘡瘍。卑監之紀,其動瘍湧,分潰癰腫。赫羲之紀,其病笑瘧瘡瘍。堅成之紀,其動暴折瘍疰。少陽司天,火氣下臨,鼻窒瘡瘍。太陽司天,寒氣下臨,甚則胕腫身後癰。少陰司天,熱氣下臨,甚則瘡瘍。地有高下,氣有溫涼,高者氣寒,下者氣熱,故適寒涼者脹,適溫熱者瘡,下之則脹已,汗之則瘡已。

白話文:

《五常政大論篇》中說:委和之紀,其病支廢,癰腫瘡瘍。委和之紀,是指春季,委曲調和的徵候。委和之紀的病證,多出現肢體機能廢弛,癰腫瘡瘍等。

卑監之紀,其動瘍湧,分潰癰腫。卑監之紀,是指冬季,卑弱閉藏的徵候。卑監之紀的病證,多出現動則瘍瘡發作,分佈潰破成癰腫。

赫羲之紀,其病笑瘧瘡瘍。赫羲之紀,是指夏季,赫赫炎熱的徵候。赫羲之紀的病證,多出現笑瘧瘡瘍等。

堅成之紀,其動暴折瘍疰。堅成之紀,是指秋季,堅強凝重的徵候。堅成之紀的病證,多出現暴折瘍疰等。

少陽司天,火氣下臨,鼻窒瘡瘍。少陽司天,是指春季,少陽之氣司天,火氣下臨。少陽司天的病證,多出現鼻窒瘡瘍。

太陽司天,寒氣下臨,甚則胕腫身後癰。太陽司天,是指冬季,太陽之氣司天,寒氣下臨。太陽司天的病證,多出現胕腫身後癰。

少陰司天,熱氣下臨,甚則瘡瘍。少陰司天,是指夏季,少陰之氣司天,熱氣下臨。少陰司天的病證,多出現瘡瘍。

地有高下,氣有溫涼,高者氣寒,下者氣熱,故適寒涼者脹,適溫熱者瘡,下之則脹已,汗之則瘡已。地面有高低,氣候有溫熱涼寒,高的地方氣寒,低的地方氣熱。因此,如果適應寒涼的,就會出現脹滿;適應溫熱的,就會出現瘡瘍。用發散的方法治療脹滿,就會痊癒;用汗法治療瘡瘍,就會痊癒。

經曰:諸痛癢瘡瘍,皆屬心火。

經曰:諸癰腫筋攣管痛者,此寒氣之腫,八風之變也。

經曰:邪之所湊,其正必虛,著而不去,其病為實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:各種疼痛、癢、潰瘍等病症,都與心火過旺有關。

經書上說:所有腫脹、筋脈拘攣和管道疼痛的症狀,都是因為寒氣引起的腫脹,是外界風邪變化所致。

經書上說:邪氣聚集的地方,正氣必定虛弱;如果邪氣附著不散,那麼疾病就會變為實證。

又曰:榮氣不從,逆於肉裡,乃生癰腫。(營逆則血鬱,氣鬱則熱聚為膿,故為癰腫也。)熱之所過,則亦癰腫。(熱勝則陽氣內郁,故浮腫暴作,榮氣亦逆於肉裡,聚為癰膿之腫矣。)

白話文:

又說:榮氣不流暢,逆行於肌肉之中,就會形成癰腫。(氣血運行不暢,淤滯在體內,熱氣聚集形成膿液,所以會引起癰腫。)熱氣所經過的地方,也會形成癰腫。(熱氣過盛,陽氣積聚體內,所以突然浮腫,榮氣也會逆行於肌肉之中,聚集形成癰腫膿腫。)

又曰:寒傷形,熱傷氣,氣傷痛,形傷腫。(熱之陽氣,則熱結於肉分而故痛,寒之傷形,則寒薄於皮腠,所以堅凝而腫斯作也。)先痛而後腫者,氣先受傷,而形亦受傷也;先腫而後痛者,形先受傷,而氣亦受傷也。

白話文:

還有說:寒冷會傷害形體,炎熱會傷害氣,氣受傷就會疼痛,形體受傷就會腫脹。(炎熱的陽氣,就會熱結在肉中而導致疼痛,寒冷傷害形體,就會使寒氣停留在皮膚和肌肉之間,所以會變得堅硬凝固而腫起來。)先疼痛後腫脹,是因為氣先受傷,形體也隨之受傷;先腫脹後疼痛,是因為形體先受傷,氣也隨之受傷。

故有形不痛者陽傷,無形有痛者陰傷,更有汗方發泄,寒水浴之,以致熱鬱皮里,濕邪凝結,甚為痤癤,輕為痱瘡;亦有陽氣不固,邪氣入於陷脈,陷脈者謂寒邪陷缺其脈,積寒於中,經血稽凝,久瘀內攻,積於肉裡,發為鼠瘻。

又曰:膏粱之變,足生於大疔。

白話文:

因此,有形的病痛是陽氣受傷,無形的病痛是陰氣受傷。當汗液在體表流出時匆忙泄去,遇到寒水沖洗,導致熱氣鬱結在皮膚裡面,濕邪凝結,嚴重的話就會變成痤瘡和癤瘡,輕微的話就會變成痱子。還有一種情況是陽氣不固,邪氣進入陷脈。陷脈是指寒邪陷落阻滯經脈,寒氣積聚在體內,經血稽留凝結,長久瘀積在體內,積聚在肌肉裡面,就會發作成鼠瘻。

又曰:五臟不和,九竅不通,六腑不和,留結為癰。凡瘡腫高而軟者,發於血脈,下而堅者,發於筋脈,肉色不變者,發於骨髓,故分氣血虛實,熱毒深淺為要。切不可一見其腫,便謂熱毒實熱,輒投下劑,意謂毒從瀉出,殊不知陽者紅腫焮起,陰者青白而陷,疽者附筋骨而生,皆賴血氣為主。經所謂氣主煦之,血主濡之,倘元氣受傷,而不能煦濡,則下陷不膿,能禁其不內攻乎?

白話文:

古文:又曰:五臟不和,九竅不通,六腑不和,留結為癰。凡瘡腫高而軟者,發於血脈,下而堅者,發於筋脈,肉色不變者,發於骨髓,故分氣血虛實,熱毒深淺為要。切不可一見其腫,便謂熱毒實熱,輒投下劑,意謂毒從瀉出,殊不知陽者紅腫焮起,陰者青白而陷,疽者附筋骨而生,皆賴血氣為主。經所謂氣主煦之,血主濡之,倘元氣受傷,而不能煦濡,則下陷不膿,能禁其不內攻乎?

古人說:五臟不和諧,九竅不通暢,六腑不和諧,就會留下疾病,形成膿瘡。凡是瘡腫高而軟的,是發生在血脈上;瘡腫低而硬的,是發生在筋脈上;肉色不變的,是發生在骨髓上。因此,區分氣血的虛實,熱毒的深淺,是最重要的。千萬不可一見到腫脹,就認為是熱毒實熱,隨便使用瀉下的藥方,以為毒從瀉下排出就能治癒。要知道,陽症是紅腫灼熱的,陰症是青白而凹陷的,疽症是附著在筋骨上生長的,這都依賴氣血為主。經書上說:氣能溫煦,血能滋潤。倘若元氣受損,不能溫煦滋潤,那麼膿瘡就會下陷不化膿,怎麼能阻止它不向內攻呢?

經曰:天空西北,左寒而右涼,地不滿東南,右溫而左濕。東南方,陽也,陽精降於下,故右熱而左濕;西北方,陰也,陰精奉於上,故左寒而右涼;適寒涼者脹,而濕熱者瘡,下之則脹已,汗之則瘡已。

白話文:

中醫經典中說:天空的西北部位,左側寒冷,右側涼爽,地面東南方不飽滿,右側溫暖,左側濕潤。東方南方屬於陽性,陽精下降到地面,所以右側炎熱左側濕潤;西方北方屬於陰性,陰精上升到天空,所以左側寒冷右側涼爽;適應寒涼的人會腹脹,適應濕熱的人會長瘡,瀉下就會腹脹消除,發汗就會瘡瘍痊癒。

夫東南二方,在人則丙小腸熱,甲膽風,皆俱下性炎上,其瘡外有六經形證,內無便溺阻隔,飲食如故,小便自調,知不在裡,非疽也;癰癤,小為癤,大為癰,其邪受風濕地氣,自外而來侵內。經云:榮氣不從,逆於肉理,乃生癰腫。諸瘡痛癢,皆屬心火。

白話文:

東南兩個方向,在人體裡是丙火進入小腸產生熱,甲木進入膽和肝產生風,這個二種因素都俱全,本性為炎熱向上發展,這種瘡的外在表現和六經證候相符,內裡沒有出現不便或阻隔的情況,飲食仍然正常,小便自動通暢,知道不屬於內在的原因,不是疽。癰癤,小的為癤,大的為癰,它的邪氣是由於風濕地氣引起,從外侵入內。經上說:榮氣不能正常運行,逆於肉理,於是產生癰腫。各種瘡的疼痛和癢都屬於心火。

此瘡自外而入,是丙小腸左遷入膽,作痛而非癢,此二方皆主血為病為痛,此元氣不足,榮氣逆行,其初出未有傳變,在於肌肉之上,皮膚之間,只於風熱六經所行經絡地分出也,宜瀉風濕熱。醫者只知陰復其陽,則宜汗,此宜汗者,乃濕熱鬱手足少陽,致血脈凝逆,榮衛不能周身,元氣消弱也。

白話文:

這種瘡是從體外侵入人體的,是丙小腸左部遷入膽部,引起疼痛而不是瘙癢。這兩種方劑都是以血液病變引起的疼痛為主要病因。這是元氣不足,榮氣逆行造成的。病瘡初發時還沒有傳變,位於肌肉之上,皮膚之間,只是在風熱六經所行經絡的部位分出,宜瀉風濕熱。醫生只知道陰虛要用陽氣調和,則應該汗法。這需要發汗的原因是,濕熱鬱結於手足少陽經,導致血脈凝滯不通,榮衛之氣不能分佈全身,元氣虛弱。

其風濕熱滯於下,故面赤腫微黯,風水惟上衝,顏色多怒,其瘡色腫微黯,瘡熱高起,結硬作痛,其脈止在左手,左屬表,左寸外洪緩而陰,是客邪在血脈之上,皮膚之間,宜急發汗,通榮衛,則邪去矣。宜內托榮衛湯。

經曰:脈細皮寒,瀉痢前後,飲食不進,此為五虛,瘡瘍最忌。

白話文:

這個人的風濕熱氣停留在身體下方,所以臉部紅腫微暗。風水只往上升,他的面色經常生氣,他的瘡口顏色腫脹微暗,瘡口發熱高起,結硬疼痛。他的脈搏停留在左手,左手屬於身體的表層,左寸的位置脈搏洪大緩慢而陰虛,這是客邪在血脈上面,皮膚之間,應該及時發汗,使榮衛之氣通暢,那麼客邪就會消除了。應該服用內託榮衛湯。

張仲景曰:癰疽最難治,外尚未現真形,內已先潰大穴。古人云:外大如豆,內大如拳,外大如拳,內大如盤,信不爽也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說:癰疽最難治,外表尚未出現真正的形狀,體內已經先潰爛一個大洞。古語說:外面大如豆子,裡面大如拳頭;外面大如拳頭,裡面大如盤子,一點也不假。

劉河間曰:人近火者,微熱則癢,熱甚則痛,附近則灼而為瘡,皆火之用也。或癢痛如針輕刺者,猶飛迸火星灼之然也。或疑瘡瘍,皆屬火熱,而反腐出膿水者,何也?猶穀肉果菜,熱極則腐爛而潰為汙水,大熱過極,反兼水化也。

白話文:

劉河間說:人靠近火,稍微熱一點就會覺得癢,熱到極點就會疼痛,靠得太近就會被灼傷而形成瘡,這都是火的的作用。有時,癢痛的感覺像針輕輕刺一樣,就像飛濺的火星灼燒一樣。有人疑惑,瘡瘍都屬於火熱,但為什麼反而會腐爛流膿水呢?這就像穀物、肉類、水果和蔬菜,熱到極點就會腐爛,潰爛成污水,大熱過度,反而兼有水化作用。

李東垣曰:疽初生如黍米大,癢痛有異,誤觸破之,即焮展四畔,赤腫沉悶,牽引脅肋疼痛,數日之後,漸覺肌膚壯熱,惡寒煩渴,腫暈侵展,燷漿汁出,積日不潰,抑之則流血者,謂之發背疽也。發於腦者為腦疽,發於鬢眉髯者,以類呼也。又有其狀無頭,腫闊三四寸,如覺注悶疼痛,因循數日,皮光微軟者,甚則亦令人惡寒發熱,頭痛煩渴者,謂之發背癰也。又有初生一頭,色浮赤而無根,腫見於皮膚之間,大小一二寸者,癤也。

白話文:

李東垣說:疽在初期像黍米那麼大,感覺癢痛與其他病症不同。如果不小心弄破它,就會迅速擴散到四周,出現紅腫、疼痛和沉悶感,還會牽連到脅肋疼痛。幾天后,逐漸感到肌膚發熱,畏寒、口渴,腫脹和紅暈擴大,膿液流出,積聚多日不潰破,如果壓迫它就會流血。這種情況叫做發背疽。長在頭腦上的叫做腦疽,長在鬢角、眉毛、鬍鬚上的,根據部位的不同而稱呼也不同。還有一種情況是沒有膿頭,腫脹寬闊達到三四寸,感覺悶痛,拖延幾天后,皮膚光亮而微軟,嚴重的也會讓人畏寒發熱,頭痛煩渴,這種情況叫做發背癰。還有一種情況是剛開始只長一個膿頭,顏色浮紅而沒有根,腫脹出現在皮膚之間,大小在一二寸之間,這種叫做癤。

三者,惟疽最重,此疾皆因滋味與厚衣,衣服厚暖則表易招寒,滋味過多則五臟生熱,臟腑積熱,則血脈不流而毒氣凝滯,邪氣伏留,熱摶於血,血聚則肉潰成瘡,淺則為癤,實則為癰,深則為疽矣。亦有因服金石發動而成,亦有平生不服金石藥而患者,乃由父母曾服餌者,其毒氣流傳子孫。此病初起認是疽,則宜速療之。

(《十書》)

白話文:

三種疾病中,就數疽病最嚴重,這類疾病皆因飲食失當,又穿著厚暖的衣物所引起。衣服穿著太厚暖,肌表容易受寒;飲食失調,五臟就會生熱,臟腑累積過多熱氣,血脈不暢通,毒氣就會凝滯。邪氣一旦侵入人體,就散佈於血中,血液鬱積,肌肉潰爛形成瘡。淺的成為瘡癤,嚴重的成為癰,最嚴重的就成為疽。也有因為服用金石藥引發疽病的,也有些從未服用金石藥的人會得到疽病,這是出於父母曾經服用過,毒氣遺傳給子孫。這種疾病一開始出現,就要認定是疽,然後立即治療。

又曰:夫瘡腫之患,莫大乎癰疽。然而癰疽何以別之?經所謂榮衛稽留於筋脈之中,則澀不行,血脈不行,則陽氣鬱遏而不通,故生寒熱,穢毒之氣騰出於外,蓄結為癰,久而不散,熱氣乘之,腐化為膿,然而骨髓不焦枯,臟腑不傷敗,可治而愈也。何為疽?五臟風毒積熱,毒熱熾甚,下陷肌膚,骨髓將枯,血氣涸竭,其腫色夭堅如牛領之皮,故命曰疽。癰者,其腫皮薄以澤,此其候也。

白話文:

人們也說,瘡腫的病患,沒有比癰疽更嚴重的了。但是癰疽要如何分辨呢?經書上說,營衛之氣停滯在筋脈之中,就會阻塞不通,血脈不通暢,就會導致陽氣鬱結不通,因此產生寒熱,穢濁之氣向外發散,積聚成癰。如果久久不散,熱氣會進一步侵犯,腐化成膿,但是骨髓沒有焦枯,臟腑也沒有損傷,還是可以治療痊癒的。什麼是疽呢?五臟積聚的風毒和熱毒,毒熱極其熾盛,向下侵入肌膚,骨髓快要枯竭,血氣乾涸,腫起的部分顏色暗紅堅硬,如同牛脖子的皮革,所以稱為疽。癰的腫起,皮膚比較薄而且濕潤,這就是它們的區別。

癰疽之生,有內有外,內生胸腹臟腑之中,外生膚肉筋骨之表,凡此二毒,發無定處,而有常名。夫鬱滯之本,始於喜怒哀樂不時,飲食居處不節,或金石草藥之發動,寒暑燥濕之不調,使陰陽之不平而蘊結於外,使榮衛凝澀而腐潰,輕者起於六腑,浮達而為癰,氣行經絡而浮也;重者發於五臟,沉澀而為疽,氣行經絡而沉也。明乎二者,腫毒丹疹,可以類推矣。

白話文:

癰疽的產生,有內有外,內部產生在胸腹臟腑之中,外部產生在皮膚肌肉筋骨的表面。這兩種毒素的發作沒有固定的部位,但都有各自的名稱。鬱滯的根源,開始於喜怒哀樂不適時宜,飲食居處不節制,或服用金石草藥引起的,寒暑燥濕的調節不當,導致陰陽不平衡而積聚在體表,使榮衛凝聚阻塞而腐爛潰爛。輕微的腫毒起於六腑,浮出皮膚而形成癰,是氣在經絡中運行而浮起來的;嚴重的腫毒起於五臟,沉積阻塞而形成疽,是氣在經絡中運行而沉下去的。弄清這兩者的區別,腫毒、丹疹等疾病,就可以類推了。

又曰:夫瘡候多端,欲辨深淺,直須得法,若不素知方論,而妄生穿鑿者,如大匠舍其繩墨,以意度量,安能中於規矩哉。嘗聞古人有言曰:多則惑,少則得。簡而論之,則瘡疽概舉有三種:高而軟者發於血脈,腫下而堅者發於筋骨,肉皮色不相辨者,發於骨髓。

白話文:

古書上又說:瘡症症狀千變萬化,想要辨別瘡症的深淺程度,一定得遵循正確的方法。如果不事先了解相應的理論和方法,而胡亂地推測和治療,就像木匠捨棄了自己的墨斗和直尺,憑藉感覺來估量,怎麼可能會合乎正確的規矩呢?我聽說古人曾經說過:知道的太多反而會迷惑,知道的少反而會有所收穫。總結起來,大概有以下三種症狀:高起而柔軟的發病於血脈,腫脹下陷而堅硬的發病於筋骨,肉皮顏色不明顯不相稱的,發病於骨髓。

又曰:凡療瘡疽,以手按搖瘡腫,根牢而大者深也,根小而浮者淺也。又驗其人,初生瘡之時,便覺壯熱惡寒,拘急頭痛,精神不寧,煩躁飲冷者,其患瘡疽必深也。若人雖患瘡疽,起居和平,飲食如常,其疾浮淺也。惡瘡初生,其頭如米粟,微似有痛癢,誤觸破之,即焮展覺有深意,速服犀角湯及漏蘆湯、通氣丸等取通利疏暢,兼用浴毒湯塌浸之類,若浮淺者紝貼膏亦瘥。以此推之。

淺深之辨,始終之次者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凡是治療瘡毒,用手指按壓搖晃瘡腫,如果根部的瘡塊堅固而大,就表示瘡毒很深;如果根部瘡塊小而浮動,就表示瘡毒很淺。另外,觀察患者的症狀,如果在瘡毒剛開始發生的時候,就感覺到壯熱惡寒,身體拘急頭痛,精神不寧,煩躁不安,喜歡喝冷飲,那麼這種瘡毒一定是比較深的。如果患者雖然患有瘡毒,但起居正常、飲食如常,那麼這種瘡毒就是比較浮淺的。惡瘡剛開始發生的時候,它的形狀像米粒,有些微痛癢,如果誤觸破了它,就會立即感到疼痛加劇,並有深層的痛楚,應該趕快服用犀角湯、漏蘆湯、通氣丸等藥物,以疏通氣血、暢通經絡,同時配合使用浴毒湯塌浸之類的藥物。如果是浮淺的瘡毒,只要塗抹膏藥也能治癒。以此類推,其他瘡毒的治療方法也可以根據這些原則來推斷。

又曰:夫熱發於皮毛之間,是以浮腫根小,至大不過二三寸者,癤也;六腑積熱,騰出於外,肌肉之間,其發暴甚,腫皮光軟,侵展廣大者,癰也;五臟風積熱攻焮於肌骨,風毒猛暴,初生一頭如㾦癗,白焦枯觸之應心者,疽也。蓋癰發於六腑,若燎原之火,外潰膚肉;疽生五臟,沉澀難療,若陶室之燧,內銷骨髓;癰則易療,惟難將息而遲瘥;疽則難療,易得痊復。夫癤與瘡初生,並宜灸之,謂其氣本淫達,以導其熱,令速暢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,也可以說:熱積聚在皮膚和皮毛之間,發展成腫瘤,腫瘤根部較小,長到最大也不會超過二三寸,這就是癤;六腑堆積熱量,熱量向外擴散到肌肉之間,腫瘤發展迅速而猛烈,皮肉腫脹光亮而柔軟,範圍廣大,聚散不定,這就是癰;五臟的風毒和熱量蓄積並灼傷肌肉和骨骼,風毒猛烈而迅速,開始時長出一個像瘡一樣的突起,白色焦枯,按壓時會有心痛的感覺,這就是疽。癰發源於六腑,就像燎原大火,向外發展會潰爛皮肉;疽生長在五臟,遲緩難以治療,就像陶製的爐子,向內燃燒骨髓。癰容易治療,只有休息和緩解症狀較難,痊癒也較慢;疽難以治療,容易治癒。癤和瘡在剛開始長出來時,一般都應該用艾灸治療,這是因為它們的病氣本質上是淫邪而放縱的,用艾灸引導熱氣,就能讓熱氣快速暢通。

疽則烙,不宜灸,謂其根本深沉,須達其原也。凡瘡生於外,皆由熱毒蘊於內,明乎三者,其餘可以類推矣。蓋皮膚微高起而肌厚,或痛或癢,移走無常者,謂之腫。有因風而得之者,有因風熱相搏而得之者,久久而不消,熱勝於風,若不即治,血不流通,與氣乘之,以成膿也。

又曰:風多則癢,熱多則痛,此為驗也。

又曰:夫患癰疽之人,慎勿著惱,若觸著多致膿成敗潰。

白話文:

如果患上疽瘡,應該用烙法治療,而不宜用灸法。因為疽瘡的根源深沉,需要達到它的根部才能治癒。凡是瘡生於體外,都是由於體內熱毒蘊積造成的。明白了這三者,其他的瘡症就可以類推治療了。皮膚稍微隆起,肌肉增厚,有疼痛或瘙癢,移動不定,這就是腫症。腫症有因風而得的,也有因風熱相搏而得的,久久不消,熱甚於風,如果不立即治療,血不流通,與氣乘之,就會形成膿瘡。

朱丹溪曰:癰疽,乃陰陽相滯而生,氣陽也,血陰也,血行脈中,氣行脈外,相併周流,寒與濕相搏,則凝滯行遲為不及;熱與火摶之,則沸騰行速為太過。氣得邪而鬱,津液稠黏,為痰為飲,積久滲入脈中,血為之濁,此陰滯於陽也;血得邪而鬱,隧道阻滯,或溢或結,積久滲出脈外,氣為之亂,此陽滯於陰也;百病皆由於此,不止癰疽而已。故癰腫初起,便焮痛腫大者,可治;不痛熱腫大而陷者,不治也。

白話文:

朱丹溪說:癰疽是陰陽互相阻滯而產生的,氣是陽的,血是陰的,血在血管中運行,氣在血管外運行,互相交織、循環,寒邪和濕邪互相搏擊,就會凝滯,運行遲緩,進而不足;熱邪和火邪相互激盪,就會沸騰,運行快速,進而過度。氣受到邪氣而鬱結,津液濃稠黏膩,形成痰飲,積累很久滲入血管中,血液因此變得渾濁,這是陰滯於陽;血受到邪氣而鬱結,通道阻滯,有時溢出,有時凝結,積累很久滲出血管外,氣因此變得混亂,這是陽滯於陰;百病都由此而產生,不僅僅是癰疽而已。所以癰腫剛開始發作時,發燒疼痛、腫大的人可以治療;不疼痛、高燒、腫大而陷下的人,不能治療。

又曰:衣厚仍寒,孤陰無濟,衣薄仍熱,孤陽獨存,陽虛極宜補陽,陰虛極當益腎。

又曰:腰背反張,頸項強直,為變痓之兆;口噤作冷,寒戰咬牙,斯絕命之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穿著厚重衣物仍然感到寒冷,這是因為體內陰氣過盛而陽氣不足;穿著薄衣依然覺得熱,則是因為陽氣過剩而陰氣不足。當陽虛到極點時應該補充陽氣,陰虛到極點時則需要滋養腎臟。

又提到:如果出現腰部和背部向後反弓、頸部僵硬的情況,這是痙攣的徵兆;若嘴巴緊閉發冷、身體寒戰並伴有咬牙現象,這可能是生命垂危的表現。

竇太師曰:發背之生,積毒於臟腑,正氣盛,淹留停緩;元氣虛,則朝輕夕重,如發弓矢,外小內大;內托則生,敗毒則斃,治法以參耆為主,一定之論也,百世不易。凡癰發於背,廣一尺,深可一寸,雖潰至骨,不穿膜不死。(《經驗全書》)

白話文:

竇太師說:發背的形成,是臟腑積聚毒素,正氣旺盛,毒素沉留緩慢;元氣虛弱,毒素則早晚加重,就像拉弓射箭一樣,外小內大;毒素內攻則發病,敗毒則死亡。治療方法以參耆為主,這是一定的論斷,幾百年來都沒變過。凡是背部出現瘡瘍,面積一尺,深度一寸,即使潰爛到骨頭,如果不穿透骨膜,就不會死亡。(《經驗全書》)

孫思邈曰:瘡之要害處,近虛處,怯薄處,當細心醫治也。

喻嘉言曰:夫瘡毒已潰,治當大補氣血。

又曰:膿出反痛虛之過,膿多不斂弱之因。

白話文:

孫思邈說:對於傷口,特別是在身體虛弱、皮膚薄弱的地方,應該要非常小心地治療。

喻嘉言說:當瘡毒已經潰爛時,治療時應該大大補充氣血。

他又說:如果膿液排出後反而更加疼痛,這是因為體質虛弱;如果膿液很多但傷口不易愈合,這是因為身體太過虛弱。

王肯堂曰:方書敘癰疽之源有五:一天行時氣,二七情內郁,三體虛外感,四身熱搏於風冷,五食炙煿,飲法酒,服丹石等熱毒,總之不出於三因也。外因者,運氣癰疽有四:一火熱助心為瘡。經云:少陰所至為瘡疹。又云:少陰司天,熱氣下臨,肺氣上從,甚則瘡瘍。又云:少陰司天之政,初之氣,寒乃始,陽氣鬱,炎暑將起,中外瘡瘍。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醫書記載癰疽的來源總共有五種:一是天氣變化,二是七種情志內鬱,三是身體虛弱感受外邪,四是身體的熱氣與風寒搏擊,五是食用辛辣食物,飲用烈酒,服用丹藥等熱毒物質,總的來說不外乎是三個原因。外因方面,導致癰疽爆發的原因有四種:一是火熱之邪助心而化為瘡瘍。經書上說:少陰的邪氣到了就會形成瘡疹。又說:少陰主管天象,熱氣從天而降,肺氣從地而升,嚴重時就會形成瘡瘍。又說:少陰主管天象的運作,是冬季的開始,寒氣逐漸增多,陽氣鬱結,炎熱的暑氣將要來臨,就會導致瘡瘍爆發。

又云少陽所至為瘡瘍。又云:少陽司天之政,風熱參布,太陰橫流,寒乃時至,民病寒中,外發瘡瘍。初之氣候,乃大溫,其病膚腠中瘡;二之氣,火反郁,其病熱鬱於上,瘡發於中;三之氣,炎暑至,民病膿瘡。又云:太陽司天之政,初之氣,氣乃大溫,肌腠瘡瘍,此皆常化病之淺也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說法是,少陽所到之處,形成瘡瘍。又說,少陽司掌著上天的政事,風熱交織,太陰邪氣橫流,寒氣應時而至,人們容易得寒中病,在體表發作就形成瘡瘍。最開始的氣候很溫暖,所以得的病是皮膚腠理之間的瘡;第二階段的氣候,火氣反而內鬱,所以得的病是熱邪鬱結在上焦,瘡發在身體的中部;第三階段的氣候,酷熱的暑氣來到,人們容易得膿瘡。另一個說法是,太陽司掌著上天的政事,最開始的氣候,天氣非常溫暖,肌膚腠理之間出現瘡瘍,這些都屬於常見的輕症。

又云:少陰司天,熱淫所勝,甚則瘡瘍。又云:少陰司天,客勝甚則瘡瘍。又曰:少陰之復,病痱疹瘡,疽癰痤痔。又云:火太過,曰赫羲,其病瘡疽血流。又云:火鬱之發,民病瘡瘍癰腫,此是邪變病之甚也。二曰寒邪傷心為瘡瘍。經曰:太陽司天之政,三之氣,寒氣,民病寒反熱中,癰疽注下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少陰統領天候,暑熱邪氣盛行,嚴重時會導致瘡瘍。又說:少陰統領天候,外邪盛行嚴重時會導致瘡瘍。又說:少陰之氣復盛,會出現痱疹、瘡、疽、癰、痤、痔瘡等疾病。又說:火氣太過,稱之為「赫羲」,其症狀是瘡疽、出血。又說:火氣鬱結發作,百姓會患瘡瘍、癰腫等疾病,這是邪氣所變之病的嚴重表現。第二種說法:寒邪傷心會導致瘡瘍。經典說到:太陽統領天候的政令,三分之氣,寒氣,百姓會患寒反熱中,發作癰疽,流注於下。

又云:太陽司天,寒淫所勝,血變於中,發為癰瘍,病本於心。又云:陽明司天之政,四之氣,寒雨降,民病癰腫瘡瘍是也。三曰燥邪傷肝為瘡瘍。經曰:木不及曰委和,上商與正商同其病,支發癰腫瘡瘍,邪傷肝也。又云:陽明司天,燥淫所勝,民病瘍瘡痤癰,病本於肝是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太陽司天,寒邪所勝,血在體內發生變化,發成為癰瘡,病的根本在於心。又說:陽明司天之政,四氣中,寒雨下降,人們就會生病、得腫瘤或皮膚潰瘍。第三種是由燥邪損傷肝臟而形成的瘡瘍。經書上說:木不及就叫做委和,上商部位和正商部位的疾病相同,支部位生癰腫瘡瘍,是邪氣損傷肝臟所致。又說:陽明司天,燥邪所勝,人們就會生病、患瘡疤痤瘡,病的根本在於肝臟。

四曰濕邪瘡瘍。經云:太陰司天,濕氣變物,甚則身後癰。又云:太陰之勝,火氣內郁,瘡瘍於中,流散於外是也。此四條所謂天行時氣者也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帝曰:諸癰腫筋攣骨痛,此皆安生?岐伯曰:此寒氣之腫,八風之變也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此四時之病,以其勝治之愈也。

白話文:

第四種是濕邪所引起的瘡瘍。經書上說:太陰主管天空,濕氣能變化萬物,嚴重時會在人體背部長出癰。又說:太陰太旺,火氣向內鬱結,瘡瘍在體內發生,向外散發,就是這種情況。這四種病症都是所謂的天行時氣。《素問·脈要精微論》中,帝問:各種瘡腫、筋攣、骨痛,這些是怎麼產生的?岐伯回答:這是寒氣引起的腫脹,是八種風邪變化造成的。帝問:如何治療?岐伯回答:這四種病症是季節性疾病,用其相勝的治療方法就可以治癒。

《靈樞·癰疽篇》云:血脈榮衛,周流不休,上應星宿,下應經數,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,血泣則不通,不通則衛氣歸之,不得復反,故癰腫。寒氣化為熱,熱甚則腐肉,腐肉則為膿,膿不泄則爛筋,筋爛則傷骨,骨傷則髓消,不當骨空,不得泄瀉,血枯空虛,則筋骨肌肉不相榮,經脈敗漏,熏於五臟,臟傷故死矣。《生氣通天論》云:勞汗當風,寒薄為齇,郁乃痤。

白話文:

  • 《靈樞·癰疽篇》中說:血脈以及榮衛之氣,循環流動,永不停止,上端與星宿呼應,下端與經絡的穴位相應,如果寒邪侵犯經絡,則會造成血凝滯,血凝滯則不通暢,不通暢則衛氣運行至此,會因無法繼續運行回去,而導致癰腫。寒氣會轉化為熱,熱氣過盛則會腐蝕肌肉,肌肉腐爛就會化膿,膿液如果不排出就會腐爛筋,筋爛了就會損傷骨頭,骨頭損傷了就會導致骨髓消融,如果不將骨頭裡的膿液排出體外,血枯竭就會虛空,筋骨肌肉就不能相互滋榮,經脈就會敗壞,導致膿毒燻灼五臟,五臟損傷所以死亡。

  • 《生氣通天論》中說:勞累出汗後,迎著風吹,寒氣薄弱就會變成凍瘡,鬱積則成痤瘡。

又云:陽氣者,開闔不得,寒氣從之,乃生大僂。榮氣不從,逆於肉裡,乃生癰腫。是亦邪從勞汗之隙,及陽氣開闔不得其理之隙,久客之為癰腫也。所謂體虛外感,及身熱搏於風冷者也。治法則《精要》十宣散、五香湯、潔古蒼朮復煎散等發表之劑是也。內因者,陳無擇云:癰疽瘰癧,不問虛實寒熱,皆由氣鬱而成。

白話文:

另外還說:陽氣如果開闔不順,寒氣就會趁虛而入,就會產生大僂。榮氣不流通,逆行於肉中,就會產生癰腫。這也是邪氣從勞汗的縫隙,以及陽氣開闔不順的縫隙中侵入,長時間停留而形成的癰腫。這就是所謂的體虛外感,以及身體發熱與風寒交搏所致。治療的方法,《精要》中記載的十宣散、五香湯、潔古蒼朮復煎散等發表劑就是了。內因引起的,陳無擇說:癰疽瘰癧,不論虛實寒熱,都是由氣鬱引起的。

經云:氣宿於經絡,與血俱澀而不行,壅結為癰疽,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,此乃喜怒憂思有所鬱而成也,治之以遠志酒、獨勝散,兼以五志相勝之理,如怒勝思之類是也。不內外因者,經所謂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虛。又東方之域委鹽之地,其民食委嗜咸,安其處,美其食,委熱中,咸勝血,故其民黑色疏理,其病為癰疽。又有服丹石法酒而致者,亦膏粱之類也。

白話文:

《內經》中說:氣血在經絡中運行,如果停滯不暢,就會形成癰疽。癰疽的形成不是因為熱邪的作用,而是由於喜、怒、憂、思等情緒鬱結造成的。因此,治療癰疽,可以使用遠志酒、獨勝散等藥物,同時也要注意調理五志,使五志相勝相制,達到平衡的狀態。

如果癰疽不是由精神方面因素引起的,而是由飲食方面因素引起的,通常是因為膏粱厚味之類的食物過多,導致體內生熱,熱邪勝血,從而形成癰疽。此外,長期服用丹石法酒等藥物,也會導致癰疽的形成。這類癰疽也屬於由膏粱厚味之類的食物過多引起的。

李東垣曰:膏粱之變,亦是滋味過度,榮氣不從,逆於肉裡。榮氣者,胃氣也,飲食入胃,先輸於脾,而朝於肺,肺朝百脈,次及皮毛,先行陽道,下歸五臟六腑,而氣口成寸矣。今富貴之人,不知其節,法酒肥羊,雜以厚味,積久太過,其氣味俱厚之物,乃陽中之陽,不能走空竅而先行陽道,乃反行陰道,則濕氣大勝,子令母實,火乃大旺,熱濕既盛,必來克腎,若不慎房事,損其真水,水乏則從濕氣之化而上行,其瘡多出背上及腦,此為大疔之最重者。

白話文:

如果毒氣出於肺部,或是脾胃的一部分,毒性程度居於中間;如果出現在其他經絡,毒性程度又次之。濕熱之毒,無論停留在哪個部位都會潰爛。因此經典中說,膏粱之變,足部會生大疔,好像拿著空器皿來容納東西,沒有不會接受的。治療大疔的方法,必須瀉除其榮氣。從標本上來講,發病的根源為本,如果不使用苦寒的藥物為主藥,不能夠排除痛苦和疼痛。例如東垣治療元好問、丹溪治療老婦的腦疽,都是因為喜歡喝酒,所以用三黃大黃酒製來治療。

若毒氣出肺,或脾胃之部分,毒之次也,若出於他經,又其次也,濕熱之毒,所止處無不潰爛。故經言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虛者,如持虛器以受物,則無不受矣。治大疔之法,必當瀉其榮氣。以標本言之,先受病為本,非苦寒之劑為主為君,不能除其苦楚痛疼也。如東垣治元好問,丹溪治老婦腦疽,皆因好酒,故以三黃大黃酒製治之。

又如排膿散、當歸散之類是也。又有盡力房室,精虛氣節之所致者,亦屬不內外因,當以補虛內托為主,亦忌用五香之藥耗真陰而助邪熱,治之之藥,如內固黃耆湯、神效托裡散之類也。經云:五臟菀熱,癰發六腑。又云:六腑不和,留結為癰。又云:諸痛癢瘡,皆屬於心,肺乘肝則為癰,腎移寒於肝,癰腫少氣,脾移寒於肝,癰腫筋攣,此皆臟腑之變亦屬內因者也。東垣曰:《生氣通天論》云,榮氣不從,逆於肉理,乃生癰腫。

白話文:

例如排膿散、當歸散等類似的藥方。還有,盡情房事,以致精虛氣節受到損傷引起的癰腫,也屬於內外因不明確的病例,應以補虛託裏為主,同樣忌用五香類藥物,以免耗傷真陰而助長邪熱。治療此類癰瘡所用的藥物,例如內固黃耆湯、神效託裏散等類似的藥方。經書中說:五臟鬱熱,癰瘡發作於六腑。又說:六腑不和,滯留鬱結而形成癰瘡。又說:各種疼痛瘙癢的瘡瘍,都屬於心臟範疇,肺氣侵犯肝臟就會形成癰瘡,腎臟移寒至肝臟,就會出現癰腫伴隨呼吸短促,脾臟移寒至肝臟,就會出現癰腫伴隨筋攣。這些都是臟腑的變化,也屬於內因造成的癰瘡。東垣說:《生氣通天論》裡面說,榮氣不通暢,逆於肉理,就會產生癰腫。

又云,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,受如持虛。《陰陽應象論》云,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,是言濕氣外傷,則榮氣不行,榮衛者,皆榮氣之所經營也,營氣者胃氣也,運氣也,榮氣為本,本逆不行,為濕氣所壞而為瘡瘍也。膏粱之變,亦是言厚滋味過度,而使榮氣逆行,凝於經絡為瘡瘍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也有人說,飲食豐盛的變化,足以使腳上長出大瘡,受傷就像受到虛弱的影響。《陰陽應象論》中說,地上的濕氣,一旦感到就會傷害人的皮肉筋脈,這是說濕氣侵襲,榮氣就會不通,榮衛之氣,都是榮氣所運行的,營氣是胃氣,是運行的氣,榮氣是根本,根本運行不良,被濕氣所破壞,就會形成瘡瘍。飲食豐盛的變化,也是說厚重美味過度,使榮氣逆行,凝結在經絡中形成瘡瘍。

此邪不在表亦不在裡,唯在其經中道病也。以上《內經》所說,俱言因榮氣逆而作也,遍看諸瘡瘍論中,多言二熱相搏,熱化為膿者;有隻言熱化為膿者;有言濕氣生瘡,寒化為熱而為膿者;此皆癰疽之源也。宜於所見部分,用引經藥,併兼見證中分陰證陽證,先瀉榮氣是其本,本逆助火,濕熱相合,敗壞肌肉而為膿血者,此治次也。

白話文:

這種邪氣不在體表,也不在體內,只存在在經絡之中,這纔是生病的原因。以上的《內經》所說的,都說是由於榮氣逆行而造成的。遍覽各種瘡瘍論述,大多說二熱相搏,熱化為膿;也有隻說熱化為膿的;有的說濕氣生瘡,寒化為熱而化膿的;這些都是瘡癤的根源。應該根據所見到的部分,用引經藥,並結合症狀中分陰證陽證,先瀉榮氣是其根本,本逆助火,濕熱相合,敗壞肌肉而化膿的,這是治療的次序。

宜遠取諸物以比,一歲之中大熱無過夏,當是時諸物皆不壞爛,壞爛者交秋濕令大行之際也,近取諸身,熱病在身,止顯熱而不敗壞肌肉,此理明矣。標本不得,邪氣不服,言一而知百者,可以為上工矣。(《瘍醫準繩》)

白話文:

要善於觀察自然萬物,以不同的事物類比。一年之中,最炎熱的莫過於夏季,這個時候,萬物都不腐爛,而腐爛的現象,往往在秋季濕氣大的時候才會發生。同樣,從人體自身來說,熱病患者的身體,只是單純的發熱,肌肉沒有腐爛,這個道理是很明顯的。辨證不準確,邪氣就不會服軟,一通百通,纔可以稱得上是高明的醫生。(《瘍醫準繩》)

又曰:《靈樞經》云: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,則血泣而不行,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,壅遏而不得行,故熱,大熱不止,熱勝則肉腐,肉腐則為膿,然不能陷肌膚,骨髓不為焦枯,五臟不為傷,故名曰癰。熱氣淳盛,下陷肌膚,筋髓枯,內連五臟,血氣竭,當其癰下筋骨,良肉皆無餘,故命曰疽。疽者上之皮夭以堅,上如牛領之皮。

癰者其皮上薄以澤,此其候也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經》中說:榮衛之氣積滯於經脈之中,則血液凝滯不行。血液不行,則衛氣也就跟著不流通,阻滯堵塞而不得運行,所以會發熱,而且熱度很高並且持續不止。熱盛則肌肉腐爛,肌肉腐爛則化膿,但膿液不能深入肌肉和骨髓,骨髓不焦枯,五臟也不受損,所以稱為癰。熱氣盛大而濃烈,深入肌肉和骨髓,筋髓乾枯,內部連接五臟,血氣衰竭,當癰瘡深入筋骨,好的肌肉組織都沒有了,所以稱為疽。疽的瘡口皮膚枯萎而堅硬,表面像牛頸的皮革。

《鬼遺方》云:癰之痛,只在皮膚之上,其發如火焚茅,初如黍米大,三兩日如掌面大,五七日如碗麵大,即易治,如腫冷發渴發逆,治之難愈。疽發或如小癤,觸則徹心痛,四邊微起,如橘皮,孔色紅赤不全變,膿水不甚出,至七八日,疼悶喘急不止,若始發腫,高五七日,忽平陷者,此內攻之候也。

白話文:

《鬼遺方》中說:癰的疼痛,只在皮膚表面,它的發作就像火燒茅草一樣,開始像小米粒那麼大,兩三天就長到手掌那麼大,五到七天就長到碗口那麼大,這種情況就很容易治癒。如果是腫脹、發冷、口渴、逆嘔,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。疽的發作,有時像小瘡,一碰就痛徹心扉,周圍微微隆起,像橘子皮一樣,孔洞的顏色紅中帶赤,並沒有完全變成紅色,膿水也不多。到了七八天,疼痛、胸悶、呼吸急促而且持續不斷,就好像剛開始發作腫脹一樣,過五到七天,突然就平坦凹陷了,這是內部發作的徵兆。

又云:癰疽有三等,毒氣浮淺屬腑,毒氣深沉屬臟,毒氣猛烈而行經絡,或淺或深無定,五臟六腑皆受之毒,難為調理,唯宜急切於癰發諸處,不問虛實、高腫、起盛、光澤、疼痛,只在皮膚之上,熱急脹滿,或有癢疼,別無惡候,初用溫藥平氣,次用排膿發穴。(治癰所謂平氣者,犀角飲之類,其方用犀角、連翹、漏蘆、甘草、當歸、肉桂,皆發表之藥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癰疽分為三等,毒氣浮淺屬於腑,毒氣深沉屬於臟,毒氣猛烈而行經絡,或淺或深無定,五臟六腑都受到毒害,難以調治,只能急切地治療癰發諸處,不問虛實、高腫、起盛、光澤、疼痛,只在皮膚之上,熱急脹滿,或有癢疼,別無惡候,初用溫熱藥物平定元氣,然後用排膿發穴的藥物。(治療癰疽所謂平氣的藥物,如犀角飲之類,其方用犀角、連翹、漏蘆、甘草、當歸、肉桂,都是發汗散表的藥物)

所謂發穴者,乃棘針之類,用皂角刺為君,甘草、川芎、乳香為佐使,亦托裡之藥也,然不若潔古、東垣諸方發表托裡為穩當。)

白話文:

所謂發穴的藥物,就是像皁角刺這樣的藥品,其中皁角刺為君藥,甘草、川芎、乳香做輔助。這類藥物也是一種發表的藥物,但是沒有潔古、東垣等藥物的發表效果好。

又曰:疽發諸處,不拘大小,惟起在背,廣一尺、二尺、三尺,皮厚而紫黑,高腫不常,內疼如錐刺,攻擊滿悶,應四肢重疼,前心亦痛,余處發猶可,唯虛處及近筋骨處,若膿毒未潰,即傷爛筋骨,肉損為疽者,屬五臟毒氣深沉,多氣伏硬堅實而不宜緩慢,治之須內實五臟,外透皮膚,令軟勻和,即膿透,宜用內托實臟氣之藥,排膿勻氣乃可,不比癰之毒氣浮淺也,毋作一類治之。

白話文:

另外說:疽發在身上任何部位,不論大小,唯獨長在背部,寬一尺、二尺、三尺,皮膚厚而紫黑,腫脹時起時消,內部疼痛如被錐子刺,胸悶氣短,四肢沉重疼痛,前胸也痛,長在其他地方的疽還算可以,唯獨長在虛弱的地方和靠近筋骨的地方,若膿毒還沒潰爛,就會傷及筋骨,肌肉壞死形成疽,這是因為五臟毒氣深沉,毒氣凝結堅硬,不宜緩慢治療。治療時必須內補五臟,外透皮膚,使之柔軟勻和,膿瘡就會潰爛,此時宜用內託五臟之藥,祛除膿毒,疏導氣血方可,這與癰的毒氣浮淺不同,不能一概而論。

又曰:凡一切瘡腫,始覺患起高腫,五七日忽平陷者,此是內攻之候也,急以內托散及內補湯藥補填臟腑令實,最怕透膜,膜穿十無一生矣。

白話文:

另外說:各種瘡腫,開始感覺腫起來,五到七天後突然塌陷的,這是內部攻陷的先兆,應趕快用內託散及內補湯藥來補填臟腑,使之充實,最怕的是透膜,膜孔穿了,十個有九個不能活。

婁全善曰:癰之邪淺,其稽留壅遏,獨在經絡之中,而專攻於外。故初發時,自表便發熱,患處便如碗如盆,高腫而痛,甚者縱欲下陷,得正氣內固,不肯受,故或便秘,或發渴發逆以拒之,是以骨髓終不焦枯,五臟終不傷也。疽之邪深。其稽留壅遏,內連五臟,而不專攻於外,故身體無熱,患處或不腫痛,甚者聲嘶氣脫,眼黑眼小,十指腫黑如墨,多死也。

白話文:

婁全善說:癰瘡的邪氣淺,稽留壅遏在經絡之中,專攻於外。所以初發時,表面就會發熱,患處腫得像碗或盆一樣大,高高腫起而疼痛。嚴重的甚至潰爛,但由於正氣內固,拒絕接受邪氣的侵犯,因此可能會出現便祕,或發渴、發逆等症狀來抵禦邪氣。所以骨髓最終不會焦枯,五臟也不會受到傷害。疽瘡的邪氣深,稽留壅遏內連五臟,不專攻於外,所以身體沒有發熱,患處可能不腫痛。嚴重的甚至出現聲音嘶啞、氣息微弱,眼睛發黑發小,十指腫黑如墨,多半會死亡。

治之之法,癰之初發,當以潔古法為主,表者散之,里者下之,火以灸之,藥以敷之,膿未成者必消,膿已成者速潰也。疽之初發,當以《鬼遺方》為主,補填臟腑令實,勿令下陷之邪蔓延,外以火灸,引邪透出,使有穴歸著而不亂,則可轉死回生,變凶為吉。今世外科,不分癰疽,一例宣熱拔毒,外以五香耗其氣,內以大黃竭其血,終不能自悟其用藥之非,惜哉!

白話文:

治療癰疽的方法,癰疽在初期發病時,應該以清潔古老的方法為主,表症可以用散藥發散,裡症可以用下藥攻下,用火灸,用藥敷。膿未形成的,一定能消散,膿已經形成的,能快速潰爛。疽的初期發病時,應該以《鬼遺方》為主,補益臟腑使之充實,不要使下陷的邪氣蔓延。外部以火灸,引邪透出,使有孔可以歸著而不混亂,這樣就可以起死回生,把兇險的情況變為吉利。現在的的外科學,不分癰疽,一律宣發熱氣,拔除毒素,外部用五香藥來消耗其元氣,內部用大黃來竭盡其血,始終不能自己悟出用藥的方法不對,可惜啊!

潔古云:瘡瘍者,火之屬,須分內外。若其脈沉實,當先疏其內絕其源也。其脈浮大,當先托裡,恐邪氣入內也。有內外之中者,邪氣至甚,遏絕經絡,故發癰腫。經曰:榮氣不從,逆於肉裡,乃生癰腫,此因失托裡,及失疏通,又失和榮衛也。治瘡之大要,須明托裡、疏通、行榮衛三法:托裡者,治其外之內;疏通者,治其內之外;行榮衛者,治其中也。內之外者,其脈沉實,發熱煩躁,外無焮赤痛甚,邪氣深於內也。

白話文:

潔古說:瘡瘍屬於火,必須分清內外。如果脈象沉實,應該先疏通內在、斷絕根源。如果脈象浮大,應該先託裡護住內部,以免邪氣侵入。有內外之間的,邪氣極盛,阻絕經絡,所以發為癰腫。經上說:榮氣不順暢,逆於肉裡,就會產生癰腫。這是由於失於託裡、疏通,以及和榮衛失調所造成的。治療瘡瘍的要點,必須精通託裡、疏通、行榮衛三種方法:託裡是治療外在的內部;疏通是治療內在的外表;行榮衛是治療其中間。內在的外部,脈象沉實,發熱煩躁,外部沒有紅腫疼痛明顯,邪氣深沉於內部。

故先疏通臟腑,以絕其源。(內疏黃連湯。)外之內者,其脈浮數,焮腫在外,形證外顯,恐邪氣極而內行,故先托裡,以防其干也。(內托復煎散。)內外之中者,外無焮惡之氣,內亦臟腑宣通,知其在經,當和榮衛也。(當歸黃耆湯。)用此三法之後,雖未瘥,必無變證,亦可使邪氣峻減而易痊也。

白話文:

首先疏通臟腑,以切斷病邪的源頭。(用內疏黃連湯。)病邪由外而內,脈象浮數,腫脹在表,形證外顯,擔心邪氣極盛而內攻,所以先行託裡,以防止邪氣入裡為患。(用內託復煎散。)病邪在內外之間,外無腫脹熱痛之氣,內也臟腑宣通,知道邪氣在經絡,應該調和氣血。(用當歸黃耆湯。)運用這三種方法之後,即使沒有痊癒,也一定沒有變證,也可以使邪氣大減而容易痊癒。

《三因》云:癰疽瘰癧,不問虛實寒熱,皆由氣鬱而成。經曰:氣宿於經絡,與血俱澀而不行,壅結為癰疽。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,此乃因喜怒憂思,有所鬱而成也。

《精要》云:癰疽,憤郁不遂志欲之人,多犯此疾。

白話文:

《三因》中提到:癰疽瘰癧,無論是虛證或實證,是寒症或是熱症,都是因為氣鬱而造成的。經書上說:氣滯留在經絡中,與血液凝結在一起,無法正常運行,積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癰疽。沒有說熱引起的才會形成癰疽,而是因為喜怒憂思,有所鬱結而造成的。

張景岳曰:凡瘡瘍之患,所因雖多,其要惟內、外二字。證候雖多,其要惟陰、陽二字。知此四者,則盡之矣。然內有由臟者,有由腑者,外有在皮膚者,有在筋骨者,此又其淺深之辨也。至其為病,則無非血氣壅滯,榮衛稽留之所致。蓋凡以鬱怒憂思,或淫欲丹毒之逆者,其逆在肝、脾、肺、腎,此出於臟而為內病之最甚者也。凡以飲食厚味,醇酒炙煿之壅者,其壅在胃,此出於腑,而為內病之稍次者也。

白話文:

張景嶽說:凡是瘡瘍的疾病,其引發的原因雖然很多,但最重要的是內在和外在。症狀雖然很多,但最重要的是陰和陽。知道這四個方面,那麼就能夠瞭解瘡瘍的疾病了。可是內在有的從臟腑而來,有的從皮膚筋骨而來,這是淺深之別。至於這種疾病,無非是血氣壅滯、榮衛稽留所導致的。凡是因抑鬱憤怒、憂思傷感,或者恣慾陰毒、丹毒的逆症,其逆症在肝、脾、肺、腎,這是從臟腑產生而成為內病中最嚴重的。凡是因飲食醇厚、醇酒燒烤的壅滯,其壅滯在胃,這是從腑臟產生而成為內病中較輕的。

又如以六氣之外襲,寒暑之不調,侵入經絡,傷人榮衛,則凡寒滯之毒,其來徐,來徐者,其入深,多犯於筋骨之間,此表病之深者也。風熱之毒,其來暴,來暴者,其入淺,多犯於皮肉之間,此表病之淺者也。何也?蓋在臟在骨者,多陰毒,陰毒其甚也;在腑在膚者,多陽毒,陽毒其淺也。

白話文:

比如受到六氣之外邪侵襲,寒暑不調,侵入經絡,傷及人體的榮衛之氣,那麼凡是寒邪停留不暢的毒氣,它的侵入是緩慢的,侵入緩慢的,它的危害深,多侵犯筋骨之間,這是表證病入深的表現。風熱之邪的毒氣,它的侵入是猛烈的,侵入猛烈的,它的危害淺,多侵犯皮肉之間,這是表證病入淺的表現。為什麼呢?因為在臟腑和骨骼中的疾病,多為陰毒,陰毒的毒性很深;在腑腑和皮膚上的疾病,多為陽毒,陽毒的毒性較淺。

所以凡察瘡瘍者,當識癰疽之辨。癰者熱壅於外,陽毒之氣也,其腫高,其色赤,其痛甚,其皮薄而澤,其膿易化,其口易斂,其來速者,其愈亦速,此與臟腑無涉,故易治而易愈也。

白話文:

因此,凡是診察瘡瘍的人,都應當懂得癰疽的區別。癰是熱氣壅積在體表,是陽毒之氣,它的腫脹高起,顏色發紅,疼痛劇烈,皮膚薄而有光澤,膿液容易化解,並且容易收口,發病快,癒合也快,這與臟腑沒有關係,所以容易治療而容易癒合。

疽者結陷於內,陰毒之氣也,其腫不高,其痛不甚,其色沉黑,或如牛領之皮,其來不驟,其愈最難,或全不知痛癢,甚有瘡毒未形,而精神先困,七惡疊見者,此其毒將發而內先敗,大危之候也。知其陰陽內外,則癰瘍之概可類見矣。

白話文:

疽是結塊、陷在人體內部的陰毒之氣,通常腫塊並不高,疼痛也不算強烈,腫塊的顏色深沉發黑,有時像牛皮一樣,它不會突然形成,所以很難治癒。有些疽甚至讓人感覺不到疼痛或瘙癢,甚至有在瘡毒還沒形成時,精神就先疲倦虛弱下來了,七種邪惡的徵兆同時出現,這是毒氣即將發作,內部先敗壞,非常危險的徵兆。如果能瞭解陰陽外部,那麼癰疽的大概情況就可以分類見到了。

然此以外見者言之,但癰瘍之發,原無定所,或在經絡,或在臟腑,無不有陰陽之辨,若元氣強則正勝邪,正勝邪則毒在腑,在腑者便是陽毒,故易發易收而易治;元氣弱則邪勝正,邪勝正則毒在臟,在臟者便是陰毒,故難起難收而難治。此之難易,全在虛實,實者易而虛者難也,速者易而遲者難也。

白話文:

除了這些外在徵狀之外,但凡腫脹和膿瘍的發作,本來就沒有固定的位置,可能在經絡上,也可能在臟腑中,不論何處都需分清陰陽。如果元氣旺盛,正氣就能勝過邪氣,正氣勝過邪氣,毒素就會在腑中,在腑中的就是陽毒,所以容易發作、容易收斂、容易治療。如果元氣虛弱,邪氣就會勝過正氣,邪氣勝過正氣,毒素就會在臟中,在臟中的就是陰毒,所以難以發作、難以收斂、難以治療。這種難易的區別,完全在於虛實,實證的容易而虛證的困難;迅速發作的容易而緩慢發作的困難。

所以凡察癰疽者,當先察元氣,以辨吉凶,故無論腫瘍潰瘍,但覺元氣不足,必當先慮其何以收局,而不得不預為之地,萬一見病治病,且顧目前,則鮮不致害也。其有元氣本虧,而邪盛不能容補者,是必逆敗之證,其有邪毒熾甚,而脈證俱實者,但當直攻其毒,則不得誤補助邪,所當詳辨也。(《全書》)

白話文:

因此,凡是檢查癰疽的人,應該先行察看元氣,以辨別吉凶,所以無論是腫瘍、潰瘍,只要覺得元氣不足,就一定要先考慮其病情將如何收局,而不得不預先想想應對的辦法,萬一見到病情就治理病情,只是顧慮眼前當下,則鮮有不去加害病情者。其中有元氣本來虛虧,而邪氣盛盛到不能容納和補益的,那必定是逆敗的證據,其中有邪毒熾盛,而脈象、證候都充實的,只要直接攻伐其毒,則不可誤補而助邪,實在應該詳盡地辨別清楚。

馬益卿《癰疽論》曰:人有四肢五臟,一覺一寐,呼吸吐納,精氣往來,流而為營衛,暢而為氣色,發而為聲音,陽用其形,陰用其精,此人之常數所同也。至其失也,蒸則生熱,否則生寒,結則為瘤贅,陷則為癰疽。

白話文:

馬益卿在《癰疽論》中說:人有四肢五臟,一睡一醒,呼吸吐納,精氣往來,流動成為營衛之氣,暢通而為氣色,發出成為聲音,陽氣作用於形體,陰氣作用於精華,這是人的正常規律。如果出了差錯,蒸熱則產生熱症,阻塞則產生寒症,凝結則形成瘤贅,陷落則形成癰疽。

伍氏曰:癰疽之疾,有三十餘證,曰熛發、痼發、石發、岩發、蜂窠發、蓮子發,椒眼發、連珠發、竟體發、腸癰內發、腦發、背發、眉發、腮頷發、肺癰、瓜瓠發,大率隨病淺深內外施治,不可遲緩,初發如傷寒,脈浮而緊,是其候也。

白話文:

伍氏說:癰疽的病症,有三十多種,有熛發、痼發、石發、巖發、蜂窠發、蓮子發、椒眼發、連珠發、竟體發、腸癰內發、腦發、背發、眉發、腮頷發、肺癰、瓜瓠發,通常根據疾病的深淺程度,在體內或體外施治,不能延誤治療。初期發病時,像傷寒一樣,脈象浮而緊,這是它的徵兆。

又曰:五臟六腑俞穴皆在背,凡患瘡證,有傷臟膜者,多致不救。腑氣浮行於表,故癰腫浮高為易治;臟血沉寒主裡,故疽腫內陷為難治。

白話文:

又說:五臟六腑的俞穴都在背部,凡是患有瘡證,有損傷臟膜的,大多難以救治。腑氣浮行於體表,所以癰腫浮高,相對容易治療;臟血沉寒主於體內,所以疽腫內陷,難以治療。

又曰:癤者,節也;癰者,壅也;疽者,沮也。一寸至二寸為癤,三寸至五寸為癰,一尺為疽,一尺至二尺為竟體疽,若脈洪數者難治,脈微澀者易治。初覺宜清熱拔毒,已潰則排膿止痛,膿盡則長肌敷癡,當酌輕重順逆而審治之。

白話文:

又說:所謂癤,是氣血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積滯而形成的。所謂癰,是氣血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淤塞而形成的。所謂疽,是氣血在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停滯而形成的。如果癤的大小是一寸到二寸,就稱之為癤;如果癰的大小是三寸到五寸,就稱之為癰;如果疽的大小是一尺,就稱之為疽;如果疽的大小是一尺到二尺,就稱之為竟體疽。如果患者的脈象洪數,那麼這個病就比較難治;如果患者的脈象微澀,那麼這個病就比較容易治。在疾病的早期,應該以清熱拔毒為主的治療方法。在疾病已經潰爛的時候,應該以排膿止痛為主的治療方法。在膿液排盡之後,應該以生肌敷貼為主的治療方法。在治療的時候,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病情輕重和邪氣的順逆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
《發揮》曰:大抵發背、腦疽、脫疽,腫痛色赤者,乃水衰火旺之色,可治;若黑若紫,則火極似水之象,乃其腎水已竭,精氣枯涸也,決不治。又骨髓不枯,臟腑不敗者,可治;若老弱患此,瘡頭不起,或腫硬色夭,堅如牛領之皮,脈更澀,此精氣已絕矣,不可治,或不待潰而死,有潰後氣血不能培養者亦死。

《後漢·律曆志》:驚蟄晷長八尺二寸,未當至而至,多病癰疽脛腫。

白話文:

《發揮》一書中記載:總的來說,發背、腦疽、脫疽等腫痛且顏色發紅的,是水氣衰弱而火氣旺盛的表現,是可以治癒的;如果顏色發黑或發紫,則火氣極盛,類似於水的象徵,這是腎水已經枯竭,精氣耗盡的表現,絕無治癒的可能。另外,如果骨髓沒有枯竭,臟腑沒有敗壞的,可以治癒;如果老年人和體弱者患了這種病,瘡口不癒合,或者腫脹堅硬,顏色暗淡,堅硬如牛皮,脈搏更加澀滯,說明精氣已經斷絕,無法治癒,或者不等潰爛就會死亡,即使潰爛後也因為氣血無法滋養而死亡。

蔣示吉曰:夫虛極傳變,驚悸怔忡,牙關緊閉,而臥不寧,或發熱惡寒作渴,自汗盜汗,手撒身熱,脈洪大,按之如無,俱惡證也。(《說約》)

白話文:

蔣示吉說:身體虛弱傳變,驚慌恐懼,心神不定,牙關緊閉,不能安睡,或者發熱怕冷口渴,汗液自出或盜汗,手撒身熱,脈搏洪大,按上去又好似沒有,這些都是不好的症狀。(《說約》)

又曰:根腳赤暈,口不收,此餘毒未盡之故。

又曰:膿少肉白,肉不長,此停住寒邪之過。

又曰:破傷風,皆因風襲,破傷濕亦為濕侵。

又曰:初起宜腫不宜癢,潰後作癢是長肉;潰後宜癢不宜痛,初起不痛是純陰。

又曰:不痛大痛非佳兆,或麻或癢最難醫。

又曰:飲食不化脾虛,飲食不思胃弱。

白話文:

另外說,傷口周圍發紅,嘴巴合不攏,這是毒素未完全消除的緣故。

還說,膿液少、肉色白、肉不生長,這是寒氣停留在體內造成的。

還說,破傷風是因為風邪入侵,破傷濕則是由於濕邪侵襲。

還說,傷口初期應該腫脹而不應該癢,潰爛之後癢才是長肉的徵兆;潰爛之後應該癢而不應該痛,初期不痛屬於純陰體質。

還說,不痛和劇痛都不是好的徵兆,麻木或瘙癢最難醫治。

還說,飲食不消化是脾虛,食慾不振是胃弱。

陳實功曰:夫癰者,壅也,為陽,屬六腑,毒騰於外,其發暴而所患浮淺,因病原於陽分中,蓋陽氣輕清,浮而高起,故易腫易膿,易腐易斂,誠為不傷筋骨易治之證。疽者,沮也,為陰,屬五臟,毒攻於內,其發緩而所患深沉,因病原稟於陰分中,蓋陰血重濁,性質多沉,故為傷筋蝕骨難治之證也。凡年壯氣血勝毒則順,年老毒勝氣血則險。

白話文:

陳實功說:癰疽,是人體氣血阻滯不通所致的疾病。癰屬陽,與六腑相通,毒素發作於體表,發病急劇,患處浮淺;是因為病因在陽分,陽氣輕清,容易浮出體表,所以容易腫脹、化膿、潰爛、癒合。癰證一般不傷及筋骨,較易治癒。疽屬陰,與五臟相通,毒素侵襲體內,發病緩慢,患處深沉;是因為病因在陰分,陰血重濁,性質多沉,所以會傷及筋骨,難以治癒。總之,年壯氣血旺盛,可以抵禦毒邪,病情就會順利發展;年老毒邪盛,而氣血衰弱,病情就會險惡。

七情六慾發則為疽,為痰核、癭瘤之類。七情者,喜傷心,怒傷肝,憂傷肺,思傷脾,悲傷於魂魄,恐傷腎,驚傷膽。六慾者,耳聰聲音,眼觀物色,鼻聞香氣,舌貪滋味,心帷天地,意握萬方。諸病諸瘡,皆由於此等之情欲也。六淫之氣發則為癰,為風癬疥癩之類。六淫者,風為四時不正,浩蕩肅殺之氣,發而最能中人。

白話文:

七情六慾一旦發作,就會變成癰疽、痰核、癭瘤之類的疾病。七情是指喜傷心、怒​​傷肝、憂傷肺、思傷脾、悲傷於魂魄、恐傷腎、驚傷膽。六慾是指耳朵聽聲音,眼睛看顏色,鼻子聞香味,舌頭貪愛味道,心臟感應天地,意念掌握萬物。各種疾病和瘡瘍,都是由於這些情慾引起的。六淫之氣一發作,就會變成癰腫、風癬疥癩之類的疾病。六淫是指風、雨、暑、濕、燥、寒等六種邪氣,風是四時不正常的天氣,浩蕩肅殺之氣,最容易侵犯人體。

寒乃節候不調,疾風暴雨,冰雪嚴寒所傷,或口貪生冷之物。暑因亢晹酷日,爍火流金,濕熱熏蒸而中。濕從坐臥久陰卑濕之地,或身驟臨風雨潮氣所侵。燥為陰虛內熱,消爍津液,不能滋潤臟腑,以致皮膚枯槁便乾,為燥火生於心緒煩擾、醇酒膏粱、房欲不閒所動,邪氣客於臟腑經絡關節之內,積襲日久,或待內傷,或因外感邪氣,觸而發之也。

白話文:

寒是因冷熱節候的變化失常,疾風、暴雨、冰雪、嚴寒造成的,或者是嘴巴貪圖生冷之物的緣故。暑是因炎熱的太陽、高溫、酷暑、濕熱薰蒸造成的。濕是因久坐、久臥在陰暗潮濕之地,或身體突然遇風、雨、潮氣侵襲造成的。燥是因陰虛內熱、消耗津液、不能滋潤臟腑,導致皮膚乾枯、大便乾燥造成的。火是因心緒煩擾、醇酒膏粱、房事過度、邪氣侵襲內臟、經絡、關節內部,長時間積累,或因內傷,或因外感邪氣,觸發而發作的。

又有膏粱厚味,醇酒肥鮮炙煿,爽口快心,不顧銷陰爍臟,興陽澀精,取之快意於一時,不覺陰銷。平日大瘡惡毒,多起於膏粱,不生於黎藿。但凡患癰疽,未有不先傷五臟,而後發之者,當辨陰陽順逆治之。總之瘡瘍漫腫難治,焮腫易愈,漫腫者肉腫瘡不腫,焮腫者瘡腫肉不腫,順證根腳鮮明,險證四圍平塌。經曰:氣盛兮頂自高而突起,血盛兮根腳束而無疑。

此之謂也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還有膏粱美味,醇酒美食,炙烤食物,口感爽快讓人開心,卻無視消耗陰液,灼傷臟腑,興陽阻礙精華,只顧一時的快樂,不察覺陰液的損耗。平日裡的大瘡毒瘡,多起於膏粱厚味者,不生於粗茶淡飯者身上。但凡患癰疽,沒有不先傷五臟,然後發作。治病時,應辨別陰陽順逆。總之,瘡瘍漫腫的難以治癒,焮腫的容易治癒。漫腫的,肉腫而瘡不腫;焮腫的,瘡腫而肉不腫。順證的根腳鮮明,險證的四周平塌。經上說“氣盛則頭部高聳凸起,血盛則根腳束縛明顯”。

馮魯瞻曰:癰疽之疾,多生膏粱炙煿嗜欲之人,虛邪熱毒煎熬氣血而成。癰者,壅也,壅滯於陽絡也,大而高起,屬於陽,其脈浮數,故多由於六腑。疽者,沮也,沮伏於陰經也,平而內發,屬於陰,其脈沉數,故多由於五臟。癤者,如錯癤之結著也。瘡者,毒之總名也。經曰:諸痛癢瘡,皆屬心火。

夫諸瘡之中,即惟背疽疔瘡最為急證,次莫如腦疽、腸癰、喉癰,亦其急者也。(《錦囊》)

白話文:

馮魯瞻說:癰疽的疾病,大多發生在膏粱炙烤嗜慾的人身上,虛邪熱毒煎熬氣血而成。癰,是壅滯的意思,壅滯於陽絡,大而高起,屬於陽,其脈浮數,所以大多是由於六腑。疽,是沮伏的意思,沮伏於陰經,平而內發,屬於陰,其脈沉數,所以大多是由於五臟。癤,像錯癤一樣結著。瘡,是毒的總名字。經書上說:各種疼痛和瘡,都屬於心火。

又曰:夫人之瘡腫,因內熱外虛,為風濕之所乘。蓋肺主皮毛,脾主肌肉,氣虛則膚腠開,而風濕所乘,且脾虛而內熱,即生瘡也。腫者,由寒熱之毒氣客於經絡,使血澀而不通,壅結成腫;風邪內作者,無頭無根,氣血相搏者,有頭有根;壅結盛而熱勝血,則為膿矣。其毒小者,氣血自然能潰能收,不必憂治;大而重者,血氣恐難任之,必假藥力佐助氣血,以為運行逐毒之本。

白話文:

又說:人的皮膚潰瘍,是因為身體內部熱氣,外部虛弱,被風邪侵襲。肺主皮毛,脾主肌肉,氣虛則毛孔表皮鬆弛,被風邪乘虛而入,並因為脾臟虛弱,則內生熱氣,於是身體出現潰瘍。腫脹是因為寒熱濕毒客於經絡,以致血氣凝滯不通,互相壅結而形成腫脹;外感風邪而成的腫脹,沒有根源,若是氣血互相抗爭而引起的腫脹,則有根源可循;腫脹加重,熱氣勝過血氣,就會形成膿瘡。如果毒氣較輕微,氣血可以自行潰散和收斂,不需要特別治療;如果毒氣較嚴重,氣血可能難以應付,就必須藉助藥物的力量來幫助氣血運行,以排毒為根本的治療方式。

又曰:夫癰疽皆由膏粱之家,濕熱氣逆所結,且多犯肥白之人,氣居於表,中氣必虛者。初起即以涼血活血,散結解毒,大劑連進,內外夾攻,務使消散;即勢大毒盛,一時不能散盡,亦必十消七八,以免後來口舌生瘡,內攻之患,縱使潰膿,保無大害。若失於救治,則熱毒內陷,其膜必壞,多致凶危。

白話文:

又說,癰疽都是因為富貴人家,飲食油膩,濕熱之氣逆流而造成,而且多發生在肥胖的白皙之人,因為他們的氣血停留在表面,內臟的氣血必定虛弱。一開始就要用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散結解毒的藥物,大量服用,裡外一起治療,務必使其消散。即使毒性很強,一時無法完全消散,也一定要消散大部分,以免日後出現口舌生瘡,毒素內攻的危險。就算膿包潰爛,也能避免大礙。如果錯失治療時機,熱毒就會侵入內部,使組織壞死,多半會危及生命。

然書云:五發癰疽者,謂發背、發腦、髮鬢、發眉、發頤是也。但人之一身,血氣稍有壅聚,莫不隨所而至,豈特此五者而已。發背者,乃五臟風熱,六腑邪毒,貫於筋骨之間,發於經絡之內,外雖如錢,里可著拳,慎勿忽略。若初起紅腫高起者,則易;陰塌平陷者,則難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籍記載:五個會發生癰疽的位置,指的是背部、頭頂、鬢角、眉毛和下巴。不過,人體的任何部位,只要氣血稍有淤滯,都會引發癰疽,不僅僅侷限於這五個部位。

發背,是指五臟風熱、六腑邪毒貫穿筋骨,發於經絡之內。這種癰疽,雖然外面看起來像銅錢大小,但裡面卻可以塞進一個拳頭。必須小心謹慎,不要忽視。如果剛開始時,癰疽是紅腫高起的,則容易治療;如果已經陰塌平陷,則很難治療。

至於發腦、發眉、髮鬢、發頤,地位不同,總因伏陽結滯,邪毒上壅,隨其經絡而發。氣血旺者,受毒則輕,氣血衰者,每因致危。然云毒者,即氣血不和,偏勝壅滯之謂也。治者必須憑脈以救陰陽氣血之偏,則毒滯自散,而危者可安。若誤認毒為有跡之物,寒涼攻削,則陰滯之毒是必愈致其危;即陽盛之毒,亦必難潰難長,蓋由氣血不和而致病,豈可更令氣血不調而增病乎!

白話文:

至於生長在腦門、眉毛、鬢髮、下巴的瘡或腫,部位不同,總是由於陽氣鬱結不通,邪毒上攻,隨著經絡生長。氣血旺盛的人,受到毒害則較輕微,氣血衰弱的人,常常因此而危及生命。但是說到「毒」,就是氣血不調和,偏盛壅滯的意思。治療時必須憑藉脈象來調節陰陽氣血的偏頗,那麼毒滯自然會消散,危重者也可安然無恙。如果誤認為毒是看得見的物質,用寒涼藥物攻伐削刮,那麼陰滯之毒必定會更加嚴重,其危險性也會更大;即使是陽盛之毒,也必定很難潰消難以痊癒。這是由於氣血不調而致病,怎麼可以再讓氣血不調而加重病情呢!

又曰:夫癰疽之生,始於喜怒哀樂之不時,飲食起居之不節,或金石草藥之發動,寒暑燥濕之不調,陰陽不平而蘊結,榮衛凝澀而腐潰。輕者起於六腑,浮達而為癰;重者發於五臟,沉澀而為疽;淺者為癤,實者為癰,深則為疽也。發於外者,為背癰、腦疽、鬢眉等疽;發於內者,為肝癰、肺癰、腸臍等癰。

外證易識,內證難明。太陽經虛從背而出,少陽經虛從鬢而出,陽明經虛從髭而出,督脈經虛從腦而出。

白話文:

又說:癰疽的生成,起因於喜怒哀樂的情緒不適時宜,飲食起居的不規律,或因金石草藥的引發,或因寒暑燥濕的不調,導致陰陽不平衡而結聚,榮衛凝滯而腐爛。輕微的起於六腑,浮游而形成癰;嚴重的發於五臟,沉重凝澀而形成疽;淺的為癤,實的為癰,深的則為疽。發於外表的,有背癰、腦疽、鬢眉等疽;發於內部的,有肝癰、肺癰、腸臍等癰。

齊德之曰:大凡生疽,皆只如黍粟粒許大,其狀至微,人多不以為急,此蘊大患,宜速辨之,不可自忽。若能防止於未形,理之於未成,或朝覺而夕治,求治於良醫,則必無危困矣。

白話文:

齊德之說:一般來說,瘡疽在剛開始時,都只有小米粒或黃豆粒的大小,它的跡象非常細微,人們大多不把它當成急症,這就埋下了大患,應該儘快辨別清楚,不能自己忽視。如果能在瘡疽沒有形成的初期,或是在瘡疽尚未成形的階段就進行治療,或者早晨發現晚上就治療,並找有經驗的好醫生進行治療,那麼就一定不會有危險和痛苦了。

若因循慢忽,詢於庸醫,致令膿血結聚,委之於命,束手待斃,不已去道遠乎!以致筋骨敗遺,穿通臟腑,死者十有八九矣,可不慎與!蓋瘡疽之人,託命庸醫,任意措置,危殆立至,若用良醫,則可保痊愈,不可不擇,辨之何難。若能飽讀經書,久諳證候,湯藥熟嫺,洞明色脈,性情仁善,孝義忠信,臨事不惑,處治有決,方為良醫,委用勿疑。

白話文:

如果因為疏忽而求助於無能的醫生,結果導致膿血聚集,聽天由命,束手無策,那麼後果將會非常嚴重。這樣會使筋骨受損,甚至穿透內臟,死亡的可能性高達八九成,這點必須特別小心。那些有膿瘡或疽病的人,如果聽信無能醫生的隨意處理,會很快陷入危險之中。而如果能夠找到好的醫生,則有可能痊癒,這是一定要謹慎選擇的,辨別其實並不難。若能夠廣泛閱讀經典、長期瞭解病症、熟悉藥方,並且瞭解病人的面色和脈象,性情仁慈善良,重視孝道和忠信,遇到事情時不會困惑,且能果斷處理,這樣的人才算得上是好醫生,可以放心使用。

然後要在病人自克,不可恚怒悲憂,叫呼忿恨,驕恣性情,信任口腹,馳騁勞役,惟宜清靜恬澹,耐煩為宜。(《精義》)

白話文:

病人需要自我剋制,不要發怒、悲傷、憂慮,也不要大聲喊叫、憤恨不平,驕傲自大、放縱性情,沉迷於口腹之慾,過度勞累。最適合病人的是清靜恬澹的生活方式,耐心等待病情的康復。

注釋:

  • 不可恚怒悲憂:不要發怒、悲傷、憂慮。
  • 叫呼忿恨:大聲喊叫、憤恨不平。
  • 驕恣性情:驕傲自大、放縱性情。
  • 信任口腹:沉迷於口腹之慾。
  • 馳騁勞役:過度勞累。
  • 清靜恬澹:清靜恬澹的生活方式。
  • 耐煩為宜:耐心等待病情的康復。

又曰:腦疽,頭項、咽喉生疽,古法多為不治。濕熱上壅者,十之二三,陰火上炎者,十之八九,調治得當,庶可保全。

白話文:

又說:腦疽,就是頭項、咽喉長出的疽瘡,古代的治法多數都治不好。由濕熱之氣上沖引起的腦疽,佔患病原因的十分之二、三;由陰火上炎引起的腦疽,佔患病原因的十分之八、九。只要治療得當,還是可以保全病人的性命的。

岐天師曰:人有背生癰疽,或生於胸腹之間,或生於頭面之上,或生於手足之際,皆是五日之內,猶當內散,五日之外,必須動刀。五日之內,以消毒聖神丹一劑即消,二劑全愈,不必三劑。

白話文:

岐伯說:如果有人背上長了腫瘤或膿瘡,或者長在胸腹之間,或者長在頭面之上,或者長在手腳的接縫處,都在五天之內,還是可以通過中醫治療來消除的,超過五天,就必須動刀治療。在五天之內,服用一劑消毒聖神丹就能消除腫瘤或膿瘡,服用兩劑就能完全康復,不用服用三劑。

倘五日之內,不曾服過消毒聖神丹,其瘡必致成膿奔潰,外口必小,而內宅自大,譬如賊居深山,關隘必窄,而其中巢穴自必修廣,若不直搗其堅,則延蔓無已,是必民化為盜,故須用金刃去其口邊腐肉,使內毒之氣不藏,用三寸長刀,闊止三分,兩邊俱利,其鋒厚半分少尖,一邊手執定,眼看定,心註定,一刀橫畫,一刀直畫,人必少厥,不必驚慌,少頃自定後,以末藥敷上,膏藥貼之,大約一個膏藥敷末藥二錢,貼上即止痛,敗膿盡出,一連三日,即消盡矣。內服托裡聖神丹二劑,可以不須多服,此治陽證瘡瘍之法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在五天內沒有服用消毒聖神丹,瘡口必定會化膿潰爛,外口一定很小,而內部卻很大,就好比賊人居住在深山,關隘一定很窄,而其中的巢穴一定很寬廣,如果不直接攻打他們的據點,那他們的勢力就會蔓延不斷,最終會成為民變盜賊,所以一定要用刀刃去除瘡口邊緣的腐肉,讓內部的毒氣無法藏匿。要使用三寸長的刀,寬度只有三分,兩邊都鋒利,刀鋒厚半分但略尖,一邊手拿著刀,眼睛盯著,心神專注,一刀橫著切,一刀直著切,人會稍微昏厥,但不用驚慌,過一會兒自然就恢復了。然後敷上末藥,再貼上膏藥,大約一個膏藥敷二錢的末藥,貼上後就能止痛,敗膿也會完全排出,連續敷藥三日,就消散殆盡了。內服託裡聖神丹二劑,可以不用再服用了,這是治療陽證瘡瘍的方法。

陽證瘡瘍,必然突起寸余,其色紅腫發光,疼痛呼號者是。若陰證癰疽,內消之法,與陽證同治,至於破潰之治法,絕不相同。大約陰證癰疽,其色必黑暗,痛亦不甚,但覺沉沉身重昏悶,其瘡口必不突起,或現無數小瘡口,以欺世人,急用散寒救陰至聖丹,總之陰證宜用溫熱散之,不可用寒涼解之也。外用膏藥加生肌末藥五錢貼之,一日兩換始可。

白話文:

陽性證狀的瘡瘍,必然會突然隆起一寸左右,顏色紅腫發光,疼痛呼號。若陰性證狀的癰疽,內消之法與陽性證狀的瘡瘍相同,但破潰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。一般來說,陰性證狀的癰疽,顏色一定會暗沉,疼痛也不算太劇烈,但會感覺沉重昏悶,瘡口一定不會凸起,或者出現無數個小瘡口來欺騙世人。應立即使用散寒救陰至聖丹,總之,陰性證狀宜用溫熱藥散,不可用寒涼藥。外用膏藥加入五錢生肌末藥,一日兩換即可。

蓋陰證癰疽,多生於富貴膏粱之客,功名失志之人,心腎不交,陰陽俱耗,又加憂愁抑鬱,拂怒號呼,其氣不散,乃結成大毒。無論在背在頭,在腹在脅,在手在足,俱是危證。若服吾藥,又用吾陰陽至聖膏,無不生全。蓋陽證可以涼解,而陰證必須溫散也。(《秘錄》)

白話文:

陰性體質的癰疽,多發生在富貴人家、膏粱子弟、功名失志的人身上,他們的陰陽不平衡,加上憂愁抑鬱、易怒暴躁,導致氣血鬱結,形成大毒。無論是長在背部、頭部、腹部、脅部、手部還是足部,都是危重症狀。如果服用我的藥,再用我的陰陽至聖膏,絕對可以保全性命。陽性體質的癰疽可以用涼藥來緩解,而陰性體質的癰疽必須用溫藥來溫散。

雷真君曰:血燥肺干,而又生癰疽者,多不可救,恐無血以濟之也。此等病多得之膏粱之人,縱情房幃,精血大耗,又忍精而戰,精不化而變為膿血,乃陰毒非陽毒也,若以治陽毒法治之,則死矣。當以化癰湯主之,一劑而陰變為陽矣,二劑而未潰者全消,已潰者生肉,三劑即愈,四劑收功,神效之極。倘瘡口大潰大爛,已成壞證者,肯服此方,亦斷無性命之憂,堅守長服,斷必收功。

蓋此方消毒而不散氣,尚補而不尚攻,治陰毒之癰疽,實有鬼神莫測之妙。(《秘錄》)

白話文:

雷真君說:血液燥熱、肺部乾燥,又生瘡生膿的人,大多不能救治,恐怕沒有血可以供給他了。這種病多是富貴人家所得,縱情於房事,精血大量耗損,又強忍精液而行房事,精液沒有轉化而變成膿血,這是陰毒而非陽毒。如果用治療陽毒的方法來治療,那麼就會死亡。應該用化癰湯來治療,一劑藥,陰毒就能轉化為陽毒;兩劑藥,沒有潰瘍的可以全部消除,已經潰爛的可以長出新肉;三劑藥就可以痊癒;四劑藥就可以收功,療效極其神速。如果瘡口已經潰爛得很厲害,已經形成壞死的症狀,肯服用此方,也一定不會有性命之憂,堅持長期服用,一定會收到療效。

華真君曰:夫癰疽之作,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,氣血壅滯而成病,其發也有處,其生也有歸。假令發於喉舌者,心之毒;發於皮毛者,肺之毒;發於肌肉者,脾之毒;發於筋脈者,肝之毒;發於骨髓者,腎之毒;發於內者,五臟之毒;發於外者,六腑之毒。故在外曰潰,在內曰壞;在上曰從,在下曰逆;發於上,得之速;發於下,得之緩;感於六腑則易治,受於五臟則難療。凡癰疽之近骨者多冷,近膚者多熱。

白話文:

華真君說:癰疽的形成,都是由於五臟六腑積蓄毒素,氣血瘀滯而造成的。它的發病部位和起源都有規律。如果發生在喉嚨和舌頭,那是心的毒素;發生在皮毛上,那是肺的毒素;發生在肌肉上,那是脾的毒素;發生在筋脈上,那是肝的毒素;發生在骨髓上,那是腎的毒素;發生在內部的,是五臟的毒素;發生在外部的,是六腑的毒素。所以發生在外面的叫做潰爛,發生在內部的叫做壞死;發生在上面的叫做從,發生在下面的叫做逆;發生在上面的,發病快;發生在下面的,發病慢;受六腑的毒素影響的容易治療,受五臟的毒素影響的難以治療。一般來說,靠近骨頭的癰疽大多是寒症,靠近皮膚的癰疽大多是熱症。

近骨者,久不愈則化血為蟲;近膚者,久不愈則傳氣成漏。成蟲者則多癢少痛,成漏者則多痛少癢。內虛外實者,則痛多而癢少;外虛內實者,毒易腫而易消。血出不止者,內多死膿;膿清不厚者,元陽不足。瘡潰而嘔吐無度,飲食少進者,皆癰疽毒熾使然,腫候證之多端,務宜詳察施治。

(《秘錄》)

白話文:

靠近骨頭的瘡瘍,長期不癒合,就會化為膿血,長出蟲子;靠近皮膚的瘡瘍,長期不癒合,就會傳染到血液,形成膿漏。已經形成蟲子的,大多數是癢而少痛;已經形成膿漏的,大多數是痛而少癢。體虛而瘡瘍實的,疼痛多而瘙癢少;瘡瘍虛而體質實的,毒容易腫脹而容易消退。出血不止的,體內大多有膿液沒有排出;膿液清稀不濃稠的,元陽不足。瘡瘍潰爛而嘔吐不止,飲食減少的,都是因為癰疽毒氣熾烈所致。腫脹的症狀表現有很多種,一定要仔細觀察,才能施以恰當的治療。

汪省之曰:瘡瘍雖火之屬,須分內外以治其本。經曰: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。其源在裡,發於表也,受如持虛,言內結而發於外,皆是從虛而出也。假如太陽經虛,從鬢而出,陽明經虛,從髭而發,督脈經虛,從腦而發,治當疏通以絕其源。經曰: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,其源在外,感則內行也,治當托裡,以防邪氣內侵。

白話文:

汪省之說:瘡瘍雖然是火引起的,但是需要區分內外以治療其根本原因。經書上說: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。其根源在體內,發於體表。醫者應當像對待虛證一樣治療,因為瘡瘍都是從虛證而來的。比如太陽經虛,瘡瘍從鬢邊而出;陽明經虛,瘡瘍從鬍鬚邊緣而出;督脈經虛,瘡瘍從腦後而出。治療時應疏通經絡以斷絕其根源。經書上又說: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。其根源在外,感則內行。治療時應託裡固表,以防止邪氣內侵。

經曰:營氣不從,逆於肉裡,乃生癰腫。此邪氣至盛,遏絕經絡,故發癰腫,是內外之中者,治當和營衛為主。(《理例》)

白話文:

《理例》中說:營氣不從,逆於肉裡,就會產生癰腫。這是邪氣非常盛大,阻斷了經絡,所以發了癰腫,這是內外之間的疾病,治療應該以調和營衛為主。

又曰:凡發背、腦疽、脫疽,腫痛赤色,乃水衰火旺之色,尚可治。若黑或紫,火極似水,為腎水已竭,精氣已涸,決不治。

白話文:

此外還說:凡是生長在背部、腦部、脫落的疽,腫痛發紅,乃水衰火旺的狀況,尚可救治。如果腫痛發黑或發紫,火盛如水,是腎水已經枯竭、精氣已經乾涸,則肯定無法治癒。

竇夢麟曰:發背內攻平塌,用手按之如牛頸之皮,上有黃泡出腥水,乃毒入於肺,若不速治,即死。(《經驗全書》)

白話文:

竇夢麟說:長在背上的瘡,向內發展,平塌下去。用手按它,就像按在牛的頸子上,上面有黃色的水泡,流著腥臭的水。這是毒已進入肺,如果不趕快治療,就會死亡。

周文採曰:凡人年四十以上,頂、項、鬢、頤、背、膂、腰、脅,或筋骨之上,所視不見之處,稍有瘡癤,便不可輕易待之。若視之怠慢,以為常疾,每見至微至著喪命者多矣,便宜急治之,庶幾得救。譬之救火,初起則易救,至於燎原之勢,不可撲滅耳。(《集驗》)

白話文:

周文採說:凡是人到了四十歲以後,在頭頂、後腦、鬢角、下頜、後背、背脊、腰部、肋部,或是在筋骨之上,看不見的地方,稍稍有瘡癤,就不要輕視它。如果輕視它,當成普通的疾病,常常看到很小很輕微的瘡癤卻喪命的例子很多,應該及早治療,纔有可能得救。這就好比救火,在火勢剛開始的時候就很容易撲滅,可是一旦火勢蔓延到整個原野,那就很難撲滅了。(出自《集驗》)

又曰:夫五發癰疽者,謂發背、發腦、髮鬢、發眉、發頤是也。人之一生,血氣周流而無間,稍有壅聚,莫不隨所至而發焉,又豈特五者哉。俗以癌、痼、瘭附於癰疽之列,以是為五發,豈知瘭與痼癌,不過壅疽之一物,古書僅有所謂瘭疽,則瘭亦同出而異名也。若癌與痼,前所未聞,合是為五發,其可乎?夫發背者,乃五臟風熱,六腑邪毒,灌於筋骨之間,發於經絡之內,榮衛虛損,氣血衰殘所致也。其初發如粟米大,最不可輕忽,後必大發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,所謂的「五發癰疽」,是指發背、發腦、發鬢、發眉、發頤這五種。人的一生中,血氣周流不息,如果稍有壅滯,就會隨著所到之處而發作,又豈只是這五種呢?一般人將癌症、痼疾、瘭附屬於癰疽的範疇,認為這就是五發,卻不知道瘭與痼癌,不過是癰疽的一種,古書上僅有所謂的瘭疽,可見瘭也是同出一源而異名。至於癌症與痼疾,前所未聞,把這兩種都算作五發,這樣可以嗎?發背是由於五臟風熱,六腑邪毒,灌入筋骨之間,發於經絡之內,榮衛虛損,氣血衰殘所致。一開始發作時,就像粟米那麼大,千萬不可輕忽,之後必定會大發。

若初起紅腫高起者,後必不為害,故曰外形如粟,中可容谷,外貌如錢,里可著拳。如惡毒深管寸長深滿,膿血交黏,用藥可痊,若膿臭穢無絲,此血敗氣衰,陽絕陰盛,必難療理。

白話文:

如果疾病一開始就有明顯的紅腫高起,那麼往後就不會造成什麼傷害。所以說:疾病的外觀像粟米一樣大,裡面的空間可以容納穀子,外觀像錢幣一樣大,裡面的空間可以容納拳頭。被稱為毒瘡只是一種表象,一定會慢慢痊癒。如果毒瘡深管很深,膿水與血液黏在一起,那麼用藥就可以痊癒。 如果惡膿散發出難聞的氣味,而且沒有絲狀物,那麼這就證明患者的血氣已經敗壞,陽氣已經衰竭,陰氣盛行,這種情況下很難治癒。

羅曰:頭面赤腫,耳前後尤甚,脈浮緊,按之洪緩,此寒覆皮毛,郁遏經絡,熱不得升聚而赤腫。經云:天寒地凍則水冰,人氣在中,皮膚致,腠理閉,汗不出,血氣強,肉堅澀,當是之。善行水者不能注冰,善穿地者不能鑿凍,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,必待天溫冰釋凍解,而水可行,地可穿,人脈亦猶是也。又曰:冬月閉藏,水冰地坼,故用藥多而少針石也,宜用苦溫之劑,溫經散寒則已。

白話文:

羅氏說:頭麪皮膚充血紅腫,特別是耳朵前後尤為嚴重,脈搏又浮又緊,按下去又洪又緩,這是由於寒邪侵犯皮毛,鬱結阻塞經絡,人體的熱氣無法上升,所以導致紅腫。經典上說:天氣寒冷,地面結成冰雪,人的氣血在體內閉藏,皮膚緻密,肌膚孔道關閉,汗液不出,血氣旺盛,肌肉堅硬乾澀,都是由於這種情況造成的。善於治理水道的人也不能往冰水中注水,擅長挖掘地窖的人也無法鑿破冰層,善於針灸的人也不能治療四肢麻木的病症,必須等到天氣回暖,冰雪融化,水才能流通,地才能挖掘,人的身體情況也是這樣。另外,冬天氣溫寒冷,人體氣血閉藏,水結冰,大地面裂開,所以用藥物治療的較多,而針灸治療的則較少。宜用苦溫的藥物,溫暖經絡,祛散寒邪,病症自然就會消失。

所謂寒微,腠理以苦發之,以辛散之也,宜以托裡溫經湯:麻黃苦溫,發之者也;防風辛溫,散之者也。升麻苦平,葛根甘平解肌,專治陽明經中之邪,故以為臣。血流而不行者則痛,以香白芷、當歸身,辛溫以破血散滯;濕熱則腫,蒼朮苦甘溫,體輕浮,力雖壯,能泄皮膚腠間濕熱;人參、甘草甘溫,白芍藥酸微寒,調中益氣,使托其里也,故以為佐。

白話文:

寒微的情況,腠理因為苦味而發散,應該用辛味來驅散,因此適合用託裡溫經湯。麻黃是苦且溫的,能發散寒氣;防風是辛且溫的,能促進散熱。升麻是苦而平的,葛根是甘而平的,可以解肌,專門用來治療陽明經中的邪氣,所以用作主藥。若血流不暢則會感到疼痛,可以用香白芷和當歸身,這些都是辛溫的藥材,有助於破血散滯;若有濕熱則會腫脹,蒼朮是苦而甘的,且性質輕浮,雖然力量強,但能瀉皮膚間的濕熱。人參和甘草是甘而溫的,白芍藥是微酸且稍冷的,可以調和脾胃,益氣,使其更加有效,因此用作輔助藥。

各銼如麻豆大,用秤水煮餌之,以薄衣覆其手,以厚被覆其身,且臥於暖處,則經血溫,腠理開,寒乃散,陽氣伸,大汗出,腫減八九,再服去麻黃、防風,加連翹、牛蒡子,痛腫悉去,經言汗出則瘡已,信哉。

白話文:

將每味藥搗碎如綠豆般大小,用熱水煮藥餌。用薄衣服覆蓋藥餌的手,用厚被子覆蓋全身,並臥於溫暖處,則經血溫暖,皮膚腠理張開,寒氣逐漸散去,陽氣伸張,大汗一出,腫脹減輕八九成。再服一次藥,去除麻黃、防風,加入連翹、牛蒡子,疼痛腫脹全部消除。經書上說,汗出則瘡已,真是這樣。

薛立齋曰:瘡瘍之作,皆由膏粱厚味,醇酒炙煿,房勞過度,七情鬱火,陰虛陽湊,精虛氣節,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,營衛虛弱,外邪所襲,氣血受傷而為患。當審其經絡受證,標本緩急以治之。

陳良甫曰:外面如麻,里可如瓜,外小如錢,內可容拳。

白話文:

薛立齋說:瘡癤的形成,都是因為飲食過於肥膩,嗜好醇酒烈食,過度房事,七情鬱結,陰虛陽盛,精氣虛弱,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,營衛虛弱,外邪侵襲,氣血受損而發病。治療時,應辨證論治,分清主症和次症,緩急有度地治療。

陳自明曰:病有甚而致生,有微而致死,病證難辨,死生何從決乎?答曰:發背潰透內膜者死。未潰內陷,面赤唇黑便汙者死。煩悶者,不治。潰喉者,不治。陰患入腹者,不治。入囊者,不治。鬢深寸許者,不治。頤後一寸三分名銳毒,亦不治。無此者生,流注雖多,療之必愈。

白話文:

陳自明說:有的疾病病情嚴重因而可以治癒,有的疾病病情輕微反而可以致死。患者的病徵很難辨別,死亡還是生存怎麼決定呢?回答說:背部腫瘤破潰透露出內膜的會死亡。腫瘤沒有破潰就向內陷,臉紅、嘴脣發黑、大便汙濁的會死亡。煩悶的,不能治癒。喉嚨潰爛的,不能治癒。陰囊的疾病侵入腹部的,不能治癒。侵入陰囊的,不能治癒。鬢髮深陷一寸左右的,不能治癒。耳後一寸三分的地方如果出現銳毒,也不能治癒。沒有這些症狀的,可以治癒,即使流注感染的地方很多,也能治癒。

《集驗》云:癰疽之名,雖有二十餘證,而其要有二:陰陽而已。發於陽者,為癰,為熱,為實;發於陰者,為疽,為冷,為虛。故陽發則皮薄,色赤腫高,多有椒眼數十而痛;陰發則皮厚,色淡腫硬,狀如牛領之皮而不痛。又有陽中之陰,似熱而非熱,雖腫而實虛,若赤而不燥,欲痛而無膿,既浮而後消,外盛而內腐。陰中之陽,似冷而非冷,不腫而實,赤微而燥,有膿而痛,外雖不盛,而內實煩悶。

白話文:

《集驗》中提到,癰疽的病症雖然有二十多種,但主要類型只有兩種:陰和陽。從陽性發出的,稱為癰,具有熱、實的性質;從陰性發出的,稱為疽,具有冷、虛的性質。所以陽性發出,皮膚薄,顏色紅腫,隆起很高,通常有幾十個痘痘,並且疼痛;陰性發出,皮膚厚,顏色淡,腫而堅硬,狀如牛頸的皮,並且不痛。另外,還有陽中有陰,似乎是熱的但實際上並不熱,雖然腫但實際虛,雖然是紅的但並不乾,想痛卻沒有膿,剛開始浮起但後來又消退,外面看上去很嚴重但裡面已經腐爛的情況。陰中有陽,似乎是冷的但實際上並不冷,不腫但實際上很實,微微的有些紅而且很乾燥,有膿並且疼痛,外面看上去不嚴重,但裡面很煩悶的情況。

陽中之陰,其人多肥,肉緊而內虛,陰中之陽,其人多瘦,肉緩而內實。又有陽變為陰者,草醫涼劑之過也;陰變而為陽者,大方熱藥之驟也。然陽變陰者,其證多,猶可返於陽,故多生;陰變為陽者,其證少,不能復為陰矣,故多死。然間有生者,此醫偶合於法,百中得一耳。

白話文:

  1. 陽中有陰,這樣的人往往肥胖,肌肉緊實但是身體虛弱;陰中有陽,這樣的人往往瘦削,肌肉鬆弛但是身體強壯。

  2. 有時陽會變成陰,這是因為草藥醫生使用過多寒涼藥劑的緣故;陰變成陽,這是因為醫生使用過多熱藥的緣故。

  3. 陽變為陰的徵兆很多,還能夠變回陽,所以大多數人都能活下來;陰變為陽的徵兆很少,不能再變回陰,所以大多數人都會死亡。

  4. 不過,偶爾也有能夠活下來的人,這是因為醫生恰好碰巧使用了正確的方法,這種情況很少見,一百個病人中只有一個人能活下來。

觀此則癰與疽但有陰陽深淺、內外虛實之分,而無大小之別。《精要》乃謂二寸至五寸為癰,五寸至一尺為疽者,謬也。

胡公弼曰:凡癰疽發深而不知痛者,乃胃氣大虛,必死之證,為肉死而不知痛也。(《青囊》)

白話文:

觀察這些則癰疽病只有陰陽深淺、內外虛實的區別。並沒有大小的區分。《精要》說二寸到五寸的叫癰,五寸到一尺的叫疽,是錯的。

蔣示吉曰:六腑積熱,發於肌膚之間,高腫而痛,如碗如盆,曰癰;五臟積熱,攻注肌膚,初發如粟,或如豆許,與肉俱平,而不高腫,或作赤色,時作癢痛,曰疽。(《說約》)

白話文:

蔣示吉說:六腑積熱,發作於皮膚肌肉之間,高高腫起而且疼痛,像碗像盆,這就是癰;五臟積熱,攻入皮膚肌肉,開始發作時像粟米,或像豆子那麼大,與肌肉平齊,不高不腫,或者變為紅色,時常發生刺癢疼痛,這就是疽。(《說約》)

《心法》曰:已潰未潰,忽咬牙寒戰,系氣虛不能勝毒,毒隱攻裡之兆。

又曰:潰後膿水忽多忽少,瘡口如蟹吐沫者,系內膜已透,是為逆證。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提到:無論潰瘍是否已經破裂,如果突然出現咬牙和寒戰的情況,這是因為氣虛無法抵禦毒素,毒素隱藏並攻擊體內的徵兆。

又說:潰瘍後膿水時多時少,且傷口像螃蟹吐沫一樣,這表示內部組織已經受損,屬於病情惡化的表現。

又曰:腫瘍時,若無正氣衝托,則瘡頂不能高腫焮痛;潰瘍時,若無真陰相滋,則瘡根不能收束,紅活收斂。凡視瘡之頂高根活,不論老少,定知氣血有餘。

白話文:

又說:腫瘤生長時,若沒有正氣的扶持,則瘡頂不能高高腫起並且又紅又痛;潰瘍形成後,若沒有陰液的滋養,則瘡口不能收束,也無法長出紅嫩的新肉。凡是觀察到瘡頂高高腫起、瘡根紅活,不論老少,都能確定氣血充足。

龔子才曰:癰疽者,皆由氣血不和,喜怒不時,飲食不節,寒暑不調,使五臟六腑之氣,怫鬱於內,以致陰陽乖錯,氣血凝滯而發也。亦有久服丹石燥熱之藥,熱毒結深而發也。但此疾多生於膏粱富貴之人,以其平昔所食肥膩炙煿,安坐不勞,嗜欲無節,以致虛邪熱毒內攻,煎熬氣血而成也。

白話文:

龔子才說:癰疽的形成,都是源於氣血不調和,喜怒無常,飲食不節制,寒暑變化也不適應,導致五臟六腑之氣混亂鬱結在人體內,陰陽失衡,氣血凝滯而發病。也有長期服用丹石燥熱之藥,熱毒淤積過深而爆發的。但這種疾病多發生在膏粱富貴之人身上,因為他們平時吃的食物都很油膩且經過燒烤,安閒慣了不勞作,嗜慾無度,導致虛邪熱毒侵入體內,煎熬氣血所致。

經曰:諸痛癢瘡,皆屬心火者,蓋心主血而行氣,若氣血凝滯,夾心火之熱而主癰疽之類也。然所感有淺深,故所發有輕重大小之不同也。六腑積熱,騰出於外,肌肉之間,其發暴甚,皮腫光軟侵展廣大者,癰也。五臟風毒,積熱攻注於肌肉,其發猛惡,初生一頭如新㾦癗,白色焦枯,觸之而痛應心者,疽也。熱於皮膚之間,是以浮腫根小,不過二三寸者,癤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經典《內經》說:各種疼痛、皮膚瘙癢和瘡,都屬於心火所致。這是因為心主血並運行氣血。若氣血凝滯,加上心火的熱氣,就會導致癰疽一類的疾病。但感染的程度有深有淺,所以發病的輕重大小也不同。六腑積熱,熱氣從體內透發到體外,在肌肉之間,發病急劇猛烈,皮膚腫脹光亮柔軟,且向四周擴散蔓延的,這就是癰。五臟風毒,積熱攻入肌肉,發病兇猛惡毒。初期生出一個像新長出的瘡癤,白色焦枯,觸之痛徹心扉的,這就是疽。熱氣在皮膚之間,所以浮腫的根部較小,不會超過二三寸的,這就是癤。

夫癰生於六腑,若燎原之火,外潰肌肉;疽生於五臟,沉澀難療,若陶室之燧,內潰骨髓。癰則易療,惟難將息而遲瘥;疽則難療而易痊復。諸瘡之中,惟背疽疔瘡,最為急證,其外莫如腦疽、腸癰、喉癰之類,亦其急者也。治癰疽之證,須要察其是實是虛,是冷是熱,或重或輕,對證用藥,無失先後次序。

白話文:

癰發於六腑,好似熊熊野火,向外潰破皮肉;疽生於五臟,根深蒂固難以治療,宛如陶房中的火災,向內潰破骨髓。癰比較容易治療,只是難以保養身體而痊癒較慢;疽病則難於治療,但是較容易痊癒。在各種瘡瘍之中,背部、疔瘡是最為緊急的病症,其它像腦疽、腸癰、喉癰之類,也是比較緊急的。治療癰疽的方法,必須詳細診察是屬於實證還是虛證、是寒證還是熱證,或者病情是重是輕,根據對症用藥,不能違背先後次序。

凡人年四十已上,頭頂鬢頤背膂腰脅,或筋骨之上,所視不見之處,但稍有瘡癤,便不可輕易待之。若視之怠慢,以為常疾,每見從微至險,喪命者多矣,便宜速急治之,庶幾得救。譬之救火,初起則易救,至於燎原之勢,不可撲滅矣。凡瘡未破,毒攻臟腑,一毫熱藥斷不可用;若已破潰,臟腑既虧,飲食不進,一毫冷藥亦不可用,此是先後次第之要訣也。

白話文:

40歲以上的人,頭頂、兩側鬢角、後背、腰部、脅部等部位,或在筋骨上面,看不見的地方,只要稍有瘡癤,就不能輕易地對待它。如果視之怠慢,以為是尋常疾病,往往見它從輕微到險惡,喪命的人很多。應該及早迅速地治療,纔有可能得救。就像救火一樣,剛開始的時候容易救,一到火勢蔓延到原野,就無法撲滅了。凡是瘡癤沒有破潰,毒氣攻入臟腑,一毫熱藥都不能用。如果已經破潰,臟腑已經虧損,飲食不進,一毫冷藥也不能用,這是一切順序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