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2)

1. 太極圖說

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周子懼人之不明,而製為太極圖。無極而太極,無極者,未分之太極也;太極者,已分之陰陽也。一中分太極,中字之象形,正太極之形也。一即伏羲之奇,一而圖之即是無極。

既曰先天太極,天尚未生,盡屬無形,何為伏羲畫一奇,周子畫一圈,又涉形跡矣?曰此不得已而開示後學之意也,人受天地之中以生,亦具有太極之形,在人身之中,可不究心哉。

兩腎俱屬水,左為陰水,右為陽水,以右為命門,非也,命門在兩腎中間,兩腎在人身中,合成一太極。

命門左邊小黑圈,是真水之穴,命門右邊小白圈,是相火之穴,此一水一火俱無形,日夜潛行不息。

白話文:

太極圖說

《易經》說有太極,從太極生出陰陽二儀。周敦頤擔心人們不明白太極的道理,所以畫了太極圖來說明。 太極之前是無極,無極是尚未分化的太極;太極則是已經分化出來的陰陽。圖中一圈分為陰陽的太極,中間的「中」字,正是太極的圖形。「一」代表伏羲氏畫的「一」這個奇數,而「一」這個圖形本身就代表著無極。

有人會問:既然說是先天太極,天地還沒產生,一切都是無形的,為什麼伏羲要畫「一」,周敦頤要畫一圈呢?這不就有了形了嗎? 這是為了方便後人理解而做的示意方法。人從天地之間而生,本身就具有太極的形狀,存在於人體之中,難道不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嗎?

人體的兩個腎臟都屬水,左腎屬陰水,右腎屬陽水。有些人認為命門在右腎,這是錯的。命門位於兩個腎臟中間,兩個腎臟在人體中合在一起,就構成了一個太極。

命門左側的小黑圈是真水穴,命門右側的小白圈是相火穴。這水和火都是無形的,日夜不停地運作著。

2. 陽水陰水相火真水命門圖說

命門,在人身之中,對臍附脊骨,自上數下則為十四椎,自下數上則為七椎。《內經》曰:七節之旁有小心,此處兩腎所寄,左邊一腎屬陰水,右邊一腎屬陽水,各開一寸五分,中間是命門所居之宮,即太極圖中之白圈也。其右旁一小白竅,即相火也。其左旁之小黑竅,即天一之真水也。

此一水一火俱屬無形之氣,相火稟命於命門,真水又隨相火,自寅至申,行陽二十五度,自酉至醜,行陰二十五度,日夜周流於五臟六腑之間,滯則病,息則死矣。人生男女交媾之時,先有火會而後精聚,故曰火在水之先。人生先生命門火,此褚齋賢發前人之所未發,世謂父精母血非也。

男女俱以火為先,男女俱有精,但男子陽中有陰,以火為主,女子陰中有陽,以精為主,謂陰精陽氣則可,男女合此氣交聚,然後成形,成形俱屬後天矣。後天百骸俱備,若無一點先天火氣,盡屬死灰矣。然元陽君主之所以為應事接物之用者,皆從心上起經綸,故以心為主。

至於棲真養息,而為生生化化之根者,獨藏於兩腎之中,故尤重於腎,其實非腎,亦非心也。(《馮氏》)

李時珍曰:命門為藏精系胞之物,其體非脂非肉,白膜裹之,在脊骨第七節兩腎中央,系著於脊,下通二腎,上通心肺,貫腦,為生命之原,相火之主,精氣之府,人物皆有之,生人生物,皆由此出。男女媾精,皆稟此命火以結胎,人之窮通壽夭,皆根於此。

白話文:

陽水陰水相火真水命門圖說

命門位於人體脊椎骨,對應肚臍,從上往下數是第十四節椎骨,從下往上數是第七節椎骨。《內經》記載:第七節椎骨旁有小器官,這是腎臟的位置,左腎屬陰水,右腎屬陽水,各寬約一寸五分,中間是命門所在,如同太極圖中的白色圓圈。命門右側的小孔是相火,左側的小孔是天一真水。

這水火二者都是無形的氣,相火由命門所賦予,真水則隨相火運行。相火從寅時(凌晨3-5點)到申時(下午3-5點),運行25度陽氣;從酉時(下午5-7點)到丑時(凌晨1-3點),運行25度陰氣,日夜在五臟六腑之間循環流動,停滯則生病,停止則死亡。男女交合時,先有相火交會,然後精氣凝聚,所以說火先於水。人生之初先有命門之火,這是褚齋賢先生提出的前人未曾闡述的觀點,世人所說的父精母血並非完全正確。

男女都以火為先,男女都有精氣,但男子陽中含陰,以火為主;女子陰中含陽,以精為主,可稱為陰精陽氣。男女結合,此氣交會凝聚,然後成形,成形之後都屬於後天。後天百骸俱全,若沒有先天的一點火氣,就如同死灰一般。然而,元陽君主(指元氣)應對外在事物的能力,都是從心臟發出指令的,所以以心為主。

至於修煉真氣、調養身心,以滋養生命、化育萬物為根本的,則獨藏於兩腎之中,所以尤其重視腎臟,但其實並非單指腎臟,也並非單指心臟。(出自《馮氏》)

李時珍說:命門是藏精繫胞之處,其形體既非脂肪也非肌肉,由白色薄膜包裹著,位於脊椎第七節兩腎中央,連接著脊椎,下通連兩腎,上通連心肺,貫通腦部,是生命之源、相火之主、精氣之府,人人皆有,人生萬物,都由此而生。男女交合,皆憑藉這命門之火而受孕,人的窮通、壽夭,都根源於此。

3. 治法指南

經曰:汗之則瘡已。(高腫者毒在表,故汗之則瘡已。若誤下之,則誅戕無過,反傷元氣。)

李東垣曰:夫癰疽之病,治療多方,總而論之,各有所宜,補瀉淋𥧔,及敷掃貼熁,針鐮炙烙,用之不同。蓋知其道也,與治必效;昧於理者,利害不無;嘗見以寒療熱,以熱療寒,古今之通論也。又有檢方療病,妄制加減,以意裁之,自以為可。殊不知病有逆從,治有緩急,法有正權,方有奇偶,用有輕重。

夫醫者,意也,得其意,然後能變通也,達其變通者,悟其道而省其理也,則左右逢其源矣。愚雖不才,略陳萬一:嘗見以寒治熱,而寒彌甚,治熱以寒,而熱彌熾者,何也?蓋不知五臟有陰陽之性,其可因其類而取之也。假如心實生熱者,當益其腎,腎水滋,熱將自除;腎水虛,生寒當補心,心火既降,寒當自除;此所謂寒之而熱者取之陰,熱之而寒者取之陽也。又寒因熱用,熱因寒用,要通其理類而已。

又聞微者逆之,甚者從之,何謂也?蓋治寒以熱,必涼而行之,治熱以寒,必溫而行之,此亦欲其調和也。其間有正有權者,何也?蓋病有微有甚,微者逆治,理之正也,甚者從治,理之權也。然為瘡科,於補瀉、汗下、標本、逆從、正權之理,烏可闕而不知也!大凡治療瘡疽之要法曰:初覺熱毒,發熱鬱結而作瘡疽,一二日宜盪滌邪氣,疏通臟腑,令內消也。

古今湯法謂切銼、㕮咀如麻豆大,以猛火急煎,無令過熟,欲其速利也;次用丸散宣導血脈,漸次消磨,令緩散也;助以淋溻,調和榮衛,行經絡也;更當膏潤溫養,兼磨敷四畔貼熁之藥,順其陰陽也。追蝕托裡,汗下調補,臨時制宜,深淺緩急,自有等差,如男女貴賤,亦當別論。

晉尚書褚澄曰:寡婦尼僧異於妻妾,雖無房室之勞,而有憂思之苦,此深達其情者也。又仲景云:物性剛柔,餐居亦異,治之不同也。所以黃帝與四方之間,岐伯舉四治之能,況病之新舊,形志樂苦,豈可執方無權,以求其愈疾哉!亦有瘡疽腫痛,初生一二日,便覺脈沉細煩悶,臟腑弱而皮寒,邪毒猛暴,恍惚不寧,外證深沉者,亦宜即當用托裡溫熱之劑,以從治之。(《十書》)

又曰:夫瘡疽丹腫,結核瘰癧,初覺有之,即用內消之法。經久不除,氣血漸衰,肌寒肉冷,膿汁清稀,毒不出,瘡口不合,或聚腫不赤,結核無膿,外證不明者,並宜托裡。膿未成者,使膿早成;膿已潰者,使新肉早生;氣血虛者,托裡補之;陰陽不和,托裡調之;大抵托裡之治,使瘡無變壞之證。凡為瘡醫,不可一日無托裡之藥,然而寒熱溫涼,煩渴利嘔,臨證宜審其緩急耳。

又曰:夫癰疽膿潰,腫毒侵里,證候危惡者,須辨虛實。況夫虛者難補,實者易瀉,補瀉之法,不可輕用。若或少差,利害甚大,然而虛實證端,不可不辨,有瘡之虛實,有臟腑、氣血、上下、真邪,各有虛實,故不同也。分而言之,則腫起堅硬膿稠者,瘡疽之實也;腫下軟慢膿稀者,瘡疽之虛也。

瀉痢腸鳴,飲食不入,嘔吐無時,手足並冷,脈弱皮寒,小便自利,或小便時難,大便滑利,聲音不出,精神不爽者,悉臟腑之虛也;大便硬,小便澀,飲食如故,腸滿膨脹,胸膈痞悶,肢節疼痛,口苦嗌乾,煩躁多渴,身熱脈大,精神昏塞者,悉臟腑之實也。凡諸瘡疽膿水清稀,瘡口不合,聚腫不赤,肌寒肉冷,自汗色脫者,氣血之虛也;腫起色赤,寒熱疼痛,皮膚壯熱,膿水稠黏,頭目昏重者,氣血之實也。

頭痛鼻塞,目赤心驚,咽喉不利,口舌生瘡,煩躁飲冷,睡語咬牙者,上實也;精滑不固,大便自利,腰腳沉重,睡臥而不寧者,下虛也。肩項不便,四肢沉重,目視不正,睛不了了,食不知味,音嘶色敗,四肢浮腫者,真氣之虛也;腫焮尤甚,痛不可近,積日不潰,寒熱往來,大便秘澀,小便如淋,心神煩悶,恍惚不寧者,邪氣之實也。

又曰:真氣奪則虛,邪氣勝則實。

又曰:諸痛為實,癢為虛也。

又曰:診其脈洪大而數者實也,微細而軟者虛也。虛則補之,和其氣托裡也;實則瀉之,疏利而自導其氣。《內經》謂:血實則決之,氣虛則掣引之。

又曰:治瘡瘍,治表不云發汗,而曰托裡;治里不云攻下,而曰疏通;治經絡不云疏通,而曰和榮衛;蓋欲保全元氣為主,而不專於攻瘡也。今之醫者,以速愈為高,汗下峻攻,溫毒漫治,毒或速散,不知元氣傷而天年夭矣。可不慎哉!

又曰:古人用藥因病制宜,治不執方,隨病增損,療積聚補益,可用丸藥,以從舊不改方增損。蓋瘡瘍危要之際,證候多種,安有執方之論?固可臨時加減,以從其法,只如發背、腦疽、惡疔、腫膿潰前後虛而頭痛者,於托裡藥內加五味子;恍惚不寧,加人參、茯苓;虛而發熱者,加地黃、栝蔞;往來寒熱者;潮熱者,加地骨、柴胡;渴不止,加知母、赤小豆;大便不通者,加木通、燈草;虛煩者,加枸杞子、天門冬;自利者,加厚朴;四肢厥逆者,加附子、生薑;嘔逆者,加藿香、丁香;多痰者,加半夏、陳皮;膿多者,加當歸、川芎;甚痛者,加芍藥、乳香;肌肉遲生者,加白蘞、官桂;有風邪者,加獨活、防風;心驚怯者,加丹砂;口目瞤動者,加羌活、細辛。愚雖不才,自幼及老,凡治瘡疽,常依此法,加減用藥,取效如神,後之學者,宜細詳焉。

又曰:九竅不利,皆不可下。瘡瘍鬱冒,俗呼昏迷,是不可下,汗之則愈。

又曰:癰疽之發,其受之有內外之別,治之有寒溫之異。受之外者,法當托裡,以溫劑反用寒藥,則是皮毛始受之邪,引入骨髓;受之內者,法當疏利,以寒劑反用溫劑托裡,則是骨髓之病,上徹皮毛,表裡通潰,共為一瘡,助邪為毒,苦楚百倍,輕則危殆,重則死矣。予聞潔古云:瘡瘍之生也,表裡不同,或攻或發,少有差舛,變證隨能殺人,甚於傷寒也。

針灸施治,各隨其宜,所用之藥,又當明入五臟君臣,是其法也。

又曰:大抵癰腫之證,不可專泥於火為患。況稟有虛實及老弱不同,豈可概用寒涼之藥!設若毒始聚,勢不盛者,庶可消散,尤當推其病因,別其虛實,若概用涼藥,必致誤事;如膿將成,邪盛氣實者,用消毒之劑先殺其毒,雖作膿不為大苦,潰亦不甚,若就用托裡,必益其勢;如膿將成不成,及不潰者,方用托裡。膿成勢盛者針之,膿一出諸證悉退。

又曰:瘡熱奮然高起,結硬而痛,色赫赤微帶黯色,其邪在血脈之上,皮膚之間,急發其汗,則毒隨汗散矣。大法宜荊防敗毒散,冬月萬靈丹,脈虛者四妙湯,內托復煎湯。

張仲景云:瘡家雖身疼痛,不可發汗,汗之則痙。(發汗,為大汗出。非謂托裡之藥,輕輕表散也。)

薛立齋云:夫瘡瘍之作,皆膏粱厚味,醇酒炙煿,房勞過度,七情鬱火,陰虛陽湊,精虛氣節,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,榮衛虛弱,外邪所襲,氣血受傷而為患。當審其經絡受證,標本緩急以治之。若病急而元氣實者,先治其標;病緩而元虛者,先治其本;或病急而元氣又虛者,必先於治本而兼以治標。

大要腫高焮痛,膿水稠黏者,元氣未損也,治之則易;漫腫微痛,膿水清稀者,元氣虛弱也,治之則難;不腫不痛,或漫腫黯黑不潰者,元氣虛甚,治之尤難者也。主治之法,若腫高焮痛者,先用仙方活命飲解之,後用托裡消毒散,漫腫微痛者,用托裡散,如不應,加薑桂,若膿出而反痛,氣血虛也,八珍湯;不作膿,不腐潰,陽氣虛也,四君加當耆肉桂;不生肌,不收斂,脾氣虛也,四君加芍藥、木香;惡寒憎熱,陽氣虛也,十全大補加薑桂;晡熱內熱,陰血虛也,四物加參朮;欲嘔作嘔,胃氣虛也,六君加炮姜;自汗盜汗,五臟虛也,六味丸料加五味子;食少體倦,脾氣虛也,補中益氣加茯苓、半夏;喘促咳嗽,脾肺虛也,前湯加麥冬、五味;欲嘔少食,脾胃虛也,人參理中湯;脾痛泄瀉,脾胃虛寒也,附子理中湯;小腹痞,足脛腫,脾腎虛也,十全大補湯加山藥、山萸、肉桂;泄瀉足冷,脾腎虛寒也,前藥加桂附;熱渴淋秘,腎虛陰火也,加減八味丸;咳嗽淋秘,肺腎虛火也,補中益氣湯、加減八味丸。

大凡怯弱之人,不必分其腫瘍,惟當先補胃氣,或疑參耆滿中,間有用者,又加發散敗毒,所補不償所損。又有泥於氣質素實,或有痰不服補劑者,多致有誤。殊不知瘡瘍之作,緣陰陽虧損。其膿既泄,氣血愈虛,豈有不宜補者哉。故丹溪云:但見腫痛,參之脈證虛弱,便與滋補,氣血無虧,可保終吉。

又曰:大抵膿血大泄,當大補氣血為先,雖有他證,以末治之,瘡口雖合,尤當補益。

又曰:按張仲景先生治傷寒,有汗、吐、下三法,東垣先生治瘡瘍,有疏通、托裡、和榮衛三法,用之得宜,厥疾瘳矣。假如瘡瘍腫硬木悶,煩熱便秘,脈沉而實,其邪在內,當先疏其內以下之;焮腫作痛,便利調和,脈浮而洪,其邪在表,當先托其里以汗之。元戎云:榮衛充滿,抑遏而為癰者,當泄之,以奪盛熱之氣;榮衛虛弱,壅滯而為癰者,當補之,以接虛怯之氣。又東垣先生云:瘡瘍雖面赤伏熱,不得攻裡,裡虛則下利。

仲景先生云:瘡家雖身體疼痛,不可發汗,汗之則發痙,苟不詳審,妄為汗下,以致血氣虧損,反延陷少壯者,難以潰斂,老弱者多致不救。

朱丹溪曰:癰疽因積毒在臟腑,非一朝一夕,今發於外,宜以標本為治,當先助氣壯胃,使根本堅固,而以行經活血為佐,參以經絡時令,使毒氣外發,此正仲景解表用麻黃、桂枝之意,施治之早,可以內消,此乃內托之本意也。

又曰:山梔、黃芩、苦參、犀角佐輔人參,固可解食毒之熱,若寒月與虛人,寧無加減乎?《內經》謂:膏粱之變,足生大疔,此言瘡疽之因也。禁戒厚味,恐其引出宿火之熱,此誠富貴豢養口腹者所當謹,若素貧者,大不然也。予治一人背癰徑尺,穴深而黑,家貧得此,急作參耆歸術膏,多肉餛飩與之而安,多肉餛飩補氣之有益者也。

朱丹溪曰:排膿內補十宣散,若用之於些小癰疽與冬月,儘可助內托之功。若於冬月腫瘍用之,亦可轉重就輕,移深為淺,若潰瘍與夏月用之,其桂樸之溫散,佐以防風、白芷,吾恐雖有參耆,難為倚仗。比見世人用此方者不分癰疽冬夏,無經絡、無先後,如盲人騎瞎馬,半夜臨深池,危哉!

又曰:內補十宣散,瀉衛燥血藥太多,止可用於輕小證候,虛之甚者,恐難倚仗。

又曰:《精要》云:大黃治癰疽之要藥,以其宣熱拔毒。又云:瘡始作,皆須以大黃等湯,極轉利之。且排日不廢,繼又自言,患癰疽者,每有泄瀉,皆是惡候,此是不能無疑者也。

藉曰:前用大黃,恐因病體實而大便秘結,有積熱沉痼之積者發也,止可破結導滯,推令轉動而已,豈可謂極轉利之,而且排日不廢乎!若下利之後,又與利藥,恐非防微杜漸之意。瘡之始作,即《周禮》腫瘍之時也,腫在肌肉,若非大滿大實大堅之證,自當行仲景發表之法,借五香湯為例,散之於外,何必遽以峻下之藥,以奪其里自取其禍乎!

又曰:內托散,(即護心丹。)此散綠豆解丹毒,又治石毒,味甘入陽明胃,性寒能補為君;乳香去惡腫,入少陰,性溫善竄為佐;甘草性緩解五金八石及百藥毒為使。此方專為服丹石而發疽者設,若不因丹石而發疽者,恐非必用之劑。

又曰:獨勝散(即香附去毛淨,以薑汁浸一宿,焙研。)治氣鬱血滯,而諸瘡愈後常服半年尤妙,此皆施於體實氣鬱之人。每思香附,經不言有補,惟不老湯一方,乃言於老人有益,用片子薑黃、香附、甘草三味,而以不老為名,且引鐵翁先生與劉君為證,夫豈無其故哉。蓋於行氣中有補之之理耳。

天之所以為天者,健而有常也,因其不息,所以生生無窮。正如茺蔚子活血行氣,有補陰之妙,故名益母;胎前產後所恃者氣血耳,胎前無滯,產後無虛,以其行中有補也。夏枯草治瘰癧亦然。

《精要》云:大凡癰疽不可舍五香湯,此又不能無言者也,開卷便於第一論中詳言之。吾不知良甫之時,有許多大腑堅秘,病氣鬱塞,若是之頑厚,可以驟散而大下者!若果有之,亦當開陳時之先後,證之可否,庶乎後人不敢孟浪殺人也。

或曰:癰疽用大黃走泄以去毒,自孫真人行《千金方》已言之矣,良甫祖述其說,何吾子病之深也?曰:大黃除諸實熱而性峻急,孫以盛行奇術於公卿間,時在晚宋,民不知兵,交遊於富貴之家,肉食之輩,固皆捷效,今良甫不分貧富苦樂勞逸,一概用之,寧無孟浪之患乎!況有房勞而虛者,憂怒而虛者,極意貪求而虛者,強力動勞而虛者,大醉過飽而虛者,皆因氣弱而澀,血少而濁。

生疽固是難治之病者,大腑秘而稍安穀食,肯守戒律,甘心澹味者,猶為可治,但費補工夫耳。苟因旬日半月,大便秘實,不知其氣不降也,便以為實,而行大黃,些少寒熱,不知其氣血不和也,便以為有外感,而行表散,如此害人甚速。

《精要》云:內托散,一日至三日之內近十數服,治毒氣攻衝臟腑,名護心散。此方專為丹石而發疽者,若不因丹石而發,恐非必用之劑。若夫年老者、病深者、證憊者、體重者,綠豆雖補,將有不勝重任之患矣。

《機要》云:治瘡大要,須明惟有托裡、疏通、和榮衛三法。毒邪在內則痛深,脈必沉實,外證發熱煩躁,大便秘,瘡腫木痛,不焮赤,宜用內疏黃連湯,疏通臟腑。毒邪在皮膚,則痛淺,脈必浮數,外證焮腫作痛,二便調勻,或寒熱拘急頭痛,恐邪氣外極而內行,必先托裡之劑以散之。

毒邪在經絡中,外無焮惡之氣,內亦二便調和,食如常,口知味,不惡風寒,止於熱燥,其脈不浮不沉,乃邪在經絡中也,宜調和榮衛。

元戎云:《素問》寒癰疽例,經云:腎移寒於脾,發為癰腫少氣;脾移寒於肝,發為癰腫拘攣。又云:諸寒癰腫,此皆安生?岐伯曰:生於八風之所變也。又云: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。《聖濟》云:衣服過厚表易著寒。所得之源,大抵如此。或發不變色,或堅硬如石,或捻之不痛,久則然後變色疼痛,漸軟而成,膿如泔而稀,久不能差,瘡口不合,變為疳漏,敗壞肌肉,侵損骨髓,以致痿痹,宜以骨碎補丸主之。

(此方用骨碎補、補骨脂、熟地、當歸、川續斷、石楠葉、黃耆、石斛、牛膝、杜仲、萆薢各二兩,附子一兩,白芍、川芎、菟絲餅、沙參、羌活、防風、獨活、天麻各一兩五錢,蜜丸,空心鹽湯下。)

《心法》曰:凡瘡口不合,膿水清稀,氣血俱虛也,飲食少而難化,脾胃虛寒也。肌體瘦弱,皮色痿黃,膽氣不行也,非參耆歸術之類不能補,非附子不能助其功。今飲食進少,且難消化,屬脾胃虛寒,蓋脾胃屬土,乃命門火虛,不能生土而然,不宜直補脾胃,當服八味丸,補火以生土也。

又曰:氣無補法,俗論也。以其為病,痞滿壅塞,似難於補,不知正氣虛而不能運行,則邪氣滯而為病。經云:壯者氣行則愈,怯者弱者則著而為病,苟不用其補,氣何由而行乎?

王肯堂曰:瘡漏不合遽合,結毒實蟲所為。(《準繩》)

張景岳曰:瘡瘍之治,有宜瀉者,有宜補者,有宜發散者,有宜調榮解毒者,因證用藥各有所主。經曰:形氣有餘,病氣有餘,當瀉不當補;形氣不足,病氣不足,當補不當瀉,此其大綱也。

故凡察病之法,若其脈見滑實洪數,而焮腫痛甚,煩熱痞結,內外俱壅者,方是大實之證,此其毒在臟腑,非用硝黃猛峻等劑,蕩而逐之,則毒終不解,故不得不下,然非有真實真滯者,不可下,此下之不可輕用也。其有脈見微細,血氣素弱,或腫而不潰,潰而不斂,或飲食不加,精神疲倦,或嘔吐泄瀉,手足常冷,膿水清稀,是皆大虛之候,此當全用溫補,固無疑矣。

然不獨此也,即凡見脈無洪數,外無煩熱,內無壅滯,而毒有可慮者,此雖非大虛之證,然察其但無實邪,便當托裡養榮,預顧元氣。何也?蓋恐困苦日久,或膿潰之後,不待損而自虛矣。

及其危敗,臨期能及哉!故丹溪云:癰疽因積毒在臟腑,宜先助胃壯氣,以固其本,夫然則氣血凝結者自散,膿瘀已成者自潰,肌肉欲死者自生,肌肉已死者自腐,肌肉已潰者自斂,若獨攻其瘡,則脾胃一虛,七惡蜂起,其不死者,幸矣!即此謂也。其有脈見緊數,發熱憎寒,或頭痛,或身痛,或四肢拘急無汗,是必時氣之不正,外閉皮毛,風熱壅盛而為癰腫,此表邪之宜散者也。如無表證,則不宜妄用發散,以致亡陽損衛。

故仲景曰:瘡家不可汗,此之謂也。其有榮衛失調,氣血留滯,而偶生癰腫,但元氣無損,飲食如常,脈無凶候,證無七惡,此其在腑不在臟,在表不在裡,有熱者清其熱,有毒者解其毒,有滯者行其氣,所當調榮和衛,而從平治者也。

大都瘡瘍一證,得陽證而病氣形氣俱有餘者輕;得陰證而形氣病氣俱不足者重;若正氣不足而邪毒有餘,補之不可,攻之又不可者危;若毒雖盡去,而脾腎已敗,血氣難復者,總皆不治之證。故臨證者,當詳察虛實,審邪正,辨表裡,明權衡;淌舉措略乖,必遺人大害,斯任非輕,不可苟也。

又曰:槐花治濕退熱之功,最為神速,大抵腫毒非用蒜灸及槐花酒,先去其勢,雖用托裡諸藥,其效未必甚速,惟胃寒之人,不可過用。

又曰:忍冬酒,治癰疽發背,初發時便當服此,不問疽發何處,或婦人乳癰,皆有奇效。如或處鄉落貧家,服此亦便且效,仍兼以麥飯石膏及神異膏貼之,甚效。

又曰:愚意前論腫瘍,有云忌補宜下者,有云禁用大黃者,此其為說若異,而亦以證有不同耳。蓋忌補者,忌邪之實也;畏攻者,畏氣之虛也。即如腫瘍多實,潰瘍多虛,此其常也。然腫瘍亦有不足,則有宜補不宜瀉者,潰瘍亦或有餘,則有宜瀉不宜補者,此其變也。或宜補,或宜瀉,總在「虛實」二字,最多疑似,貴有定見。

如火盛者,宜清者也;氣滯者,宜行者也;既熱且壅,宜下者也;無滯無壅,則不宜妄用攻下,此用攻之宜禁者也。至若用補之法,亦但察此二者,凡氣道壅滯者,不宜補,火邪熾盛者,不宜溫。

若氣道無滯,火邪不甚,或飲食二便,清利如常,而患有危險可畏者,此雖未見虛證,或腫瘍未潰,亦宜即從托補,何也?蓋恐困苦日久,無損自虛,若能預固元氣,則膿必易化,膿必易潰,口必易斂,即大羸大潰,猶可望生者,必待虛證疊出,或既潰不能收斂,而後勉力支持,則輕者必重,重者必危,能無晚乎!此腫瘍之有不足也,所繫非細,不可不察。

又曰:潰瘍有餘之證,其辨有四:蓋一以元氣本強,火邪本盛,雖膿潰之後,而內熱猶未盡除,或大便堅實,而能食,脈滑者,此其形氣病氣俱有餘,乃宜清利,不宜溫補,火退自愈,亦善證也。一以真陰內虧,水不制火,膿既泄而熱反甚,脈反躁者,欲清之則正氣已虛,欲補之則邪氣愈甚,此正不勝邪,窮敗之證,不可治也。

一以毒深而潰淺者,其肌腠之膿已潰,而根盤之毒未動,此乃假頭,非真潰也,不得遽認為潰瘍,而概施托補,若誤用之,則反增其害,當詳辨之。又有一種元氣已虛,極似宜補,然其稟質滯濁,肌肉堅厚色黑,而氣道多壅者,略施培補,反加滯悶,若此輩者,真虛既不可補,假實又不可攻,最難調理,極易招怨,是亦不治之證也。

總之潰瘍有餘者,十之一二;故潰瘍宜清者少,腫瘍不足者十常四五,故腫瘍宜補者多,此亦以癰疽之危險,有關生死者為言,故貴防其未然也。至若經絡浮淺之毒,不過腫則必潰,潰則必收,又何必卷卷以補瀉為辨也,觀者審之。

張潔古曰:有里者下之。

蔣示吉曰:司命者用藥,但有一可補之機,則補之,有不可不攻之勢,則攻之,庶幾得古人好生之意者哉。

又曰:夫瘡瘍既潰,肉腐膿流,血散氣消,其虛之必補也,宜矣,用十全大補湯,為潰後諸證之總司。

又曰:誤服克戕之劑,或膿血大泄,或因吐瀉,或誤入房,或勞損元氣,或夢遺泄精,或外邪感觸,以致發熱頭痛,小便淋漓,或滑數便血,脈濡煩喘,氣短頭暈,體倦熱渴,意欲投水,身熱惡衣,揚手擲足,腰背反張,此陽氣脫陷之假熱證也。又有畏寒頭痛,咳逆嘔吐,耳瞶目蒙,小便自遺,瀉痢腸鳴,裡急腹痛,陰莖短縮,牙齒浮痛,肢體麻痹,或厥冷身痛,或咬牙齧唇,此陽氣脫陷之真寒證也。

如遇以上假熱真寒,勿論其脈,勿論其證,若見一二,急以十全大補湯加附子,補溫之藥,庶有復生之理。

又曰,凡肉黯陽虛屬寒,十全湯加附子,肉赤血虛兼熱,四物湯加梔子。

又曰:凡死不潰是脾虛,十全倍參朮,肉白肉不斂為陽孤,十全加姜附。

又曰:凡寒涼非生肌所喜,發散非潰後所宜。

又曰:七日以前,火毒方熾,辛熱溫劑休嘗;七日以後,膿血將成,寒涼敷藥莫遏。

又曰:精為陰,人之水也,氣為陽,人之火也,水中不可無火,無火則陰勝而寒,病生火中,不可無水,無水則陽勝而熱,病起水虧者,大補真陰,火虛者,大補元陽。

又曰:凡真陽之衰敗,必由於真陰之虧損。

又曰:藥能治病,補虛不能移情易性,病人素性乖張,最難調治。

又曰:膿流毒泄,氣血俱虧。

又曰:金匱腎氣丸治命門火衰,以致脾土虛寒,不能消遺收斂,或飲食少思不化,臍腹痛,夜溺多,口乾喜熱飲,腎水虛而上泛為痰,脾虛不能攝涎而為痰,非此不救。誠為引火歸原,回陽返本之妙劑也。

又曰:初起之瘍,皮肉未破,一團實邪,熱毒甚熾,不可輕投辛熱之藥。潰後之證,膿血出多,正氣已虧,元氣未復,不可擅用寒涼之劑。

又曰:據東垣之意,瘡瘍面赤,雖伏火熱鬱,不得攻裡,為陽氣怫鬱,邪氣在經,宜發表以去之,雖大便數日不見,亦宜多攻其表,發散陽氣,少加潤燥藥以潤之。薛立齋云:腫瘍內外皆壅,宜以托裡表散為主,如用大黃,寧無孟浪之非,若此則大黃之難用也,明矣。

而丹溪又曰:大黃治癰症之要藥,豈諸名家亦相矛盾乎?蓋癰疽初起,有六經表證者,大便如常者,脈緊浮數者,邪氣在表,斷不可下,若表證不現,大便燥結,口渴引飲,脈浮沉實沉數,瘡頭堅硬不起,若不用大黃,何以宣通臟腑耶!初虞世云:癰疽初作,須以大黃等藥急轉利之,勿以困苦為念,此亦一偏之說,在辨表裡,胡可為訓。

總之,真知其實而瀉利,真知其虛而補益,浮露而淺者則外消,藏伏而深者則內托,庶無弊也。

又曰:按仲景云:瘡家雖身疼體痛,不可發汗,汗之則發痙,此為瘡家潰後,復傷寒者說也。若瘡初起七日之內,惡寒發熱,頭痛身疼,瘡高腫,身無汗,二便如常,脈來浮緊浮數,表證俱多,非汗不愈。若汗藥誤投之於已潰之後,或表邪俱去之時,其禍亦不止發痙而已也。

又曰:凡癰七日以後,瘡頭見黃色,竟以白降丹點上,升頭拔毒,上以膏藥蓋之,以防風邪外入,每日用蔥艾湯洗淨,再換膏藥,大約在十一朝前後,膿出痛定,是陽瘡之順候也。人服四妙湯托之,若八九日痛而不潰,瘡勢已定,毒氣已聚,尚未成膿,須用神燈照法。

又曰:潰後遍身作癢,乃外風乘虛而入,宜內托解之。

又曰:膿少色赤不斂,乃血虛也,若穢氣觸而亦然,當以乳香、沒藥之類和之。

又曰:餘毒未盡,四妙湯加白芷、防風、花粉、連翹。

又曰:寒邪凝滯,十全湯加防風、桂枝。外用蔥艾湯洗。

又曰:陽虛則惡寒,陰虛則生熱。

又曰:午前熱主於補氣,午後熱主於補血。

又曰:潰後痛疼,膿色敗臭者,胃虛有火,十全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又曰:喘粗氣短,恍惚嗜臥者,脾肺弱也,補中益氣湯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又曰:脾腎已損,則肩背不便而沉重,補中益氣湯加山萸肉、山藥、北五味子。

又曰:脾肺氣脫,肢體腫,面色敗而聲嘶,唇鼻青赤面目俱浮者,六君子湯加炮姜。不應,十全湯加炮薑、熟附子。

又曰:寒氣內淫,腹痛吐瀉,手足冷而人昏憒,或咳嗽呃逆,腹鳴不食,陽氣虛之惡證,宜托裡溫中湯,後用六君子湯。

汪省之曰:潰後血氣耗散,內外皆虛,便宜參耆接補元氣,用寒涼固非所宜,用香燥亦蹈虛虛之禍,可不慎歟。(《理例》)

陳文治曰:脈沉實發熱煩躁,外不焮腫赤痛,乃邪氣深伏在裡,宜先疏通,宜衛生湯,熱結甚者,內疏黃連湯。

陳實功曰:大便秘燥,通利相宜。

馮魯瞻曰:人動輒疑人參、熟地泥膈填中,殊不知脾能健運,腎能閉藏,則祖氣有根而不拔,元氣深藏而有源,何有為脹為滿之患哉。

又曰:內外證最忌標實而本虛,瀉之不可,補之無功,極為危險。全在防微杜漸,標本得宜,使脾腎之元陽生髮,而陰邪之凝滯釋然矣。

又曰:肺氣既虛,不可復行其氣,腎水已衰,不可重利其水。

又曰:《內經》塞因塞用之法,少用則滋壅於上,多服則峻補於下。蓋中州虛乏壅滯,必賴大補而流通其氣,故參朮宜多用也。

又曰:治不足之法,治有餘則可;治有餘之法,治不足則不可。

又曰:寒之不寒,是無水也;熱之不熱,是無火也。無水者壯水之主,以鎮陽光;無火者,益火之原,以消陰翳,此達至理於繩墨之外也。

又曰:金匱腎氣丸補而不滯,通而不泄,誠治腫之神丹。

又曰:標證雖似有餘,本證實由不足,當以脈辨之。

又曰:凡癰疽瘡癤,輕重緩急,大有不同,治之之法,總宜察其虛實冷熱,或重或輕,對證發藥,無失先後次序。治法當分初、中、末異,初宜散熱解毒通經為主,以圖消去;中宜排托為主,以圖散去餘毒;末宜補宜托宜溫,以圖易於收功,此大法也。

又曰:一癰疽初作,便宜灼艾及用藥外塗四圍,中留口出毒,如瘡小通敷之,既潰以膏貼之。以手探腫上,熱者有膿,不熱者無膿也。

又曰:凡肌肉傷而瘡口不斂者,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胃為主;若氣虛惡寒,而瘡口不斂者,用補中益氣湯以補脾肺;若血虛發熱而瘡口不斂者,用四物參耆以滋肝脾;若膿多而瘡口不斂者,用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以養血氣。經曰:脾主肌肉,如前藥未應,但用四君歸耆以補脾胃;若更不應,乃下元陽虛,用八味丸以壯火生土;若脈數發渴者難治,此真氣虛而邪氣實也。

又曰:按一切癰疽,初起則邪毒未曾達表,臟腑壅熱,一毫熱藥不可用;若既出膿後,則毒氣外泄,氣血皆虛,胃氣自弱。一毫涼藥不可用。比古人之成法也。然亦有氣血虛寒,初起毒陷陰分者,非陽和托裡,何能升達在表;既潰而陰血乾枯,若非滋陰充暢,何能接續膿漿。外則瘡毒枯焦,內則口乾煩躁,故全在以脈消息。

蓋氣主煦之,血主濡之,氣以成形,血以華色,故諸癰疽平塌不易高聳者,乃陽氣虛弱,不能逐毒以出陰分,即為陰毒也;根紅散漫者,亦氣虛不能拘血緊附也;紅活光潤者,氣血拘毒出外也;外紅里黑者,毒滯於內也;紫黯不明者,氣血不充,不能化毒成膿也;膿色濃厚者,氣血旺也;膿色清淡者,氣血衰也。

未出膿前,或有有餘之熱,既出膿後,盡從不足之治;但毒氣一分未盡,不可姑縱容留,以致蔓延,便成大患,猶之養虎,久必噬人。氣虛不能逐毒者,溫補兼托,陽和一轉,陰分凝泣之滯,自能冰解;血虛不能化毒者,尤宜滋補排膿,故當潰膿毒氣未盡之時,其托裡之功,刻不可緩,一容一縱,毒即逗留;一解一清,毒即冰伏;托裡不兼滋補氣血,虛者何以成膿,猶無米而使之炊飯也;滋補不兼托裡,僅可調和氣血,何能直達潰所成功,且毒氣盛者,則反受其助,猶裹粟以資盜糧矣。

滋補不兼溫暖,則血凝氣滯,孰作釀膿之具,猶之造酒不暖,何以成漿,造飯無火,何以得熟。世人但知以毒為火,清火以解毒,殊不知毒即火,毒化而火亦清,毒凝而火愈郁。然毒之化必由膿,膿之來必由氣血,氣血之化,必由火也,火可清乎?況清涼之法,僅可施於瘡疥小癤耳。

若忽遇通經達絡之疽,攻托尚虞不暇,豈可復行清解,反傷胃氣,以致陽氣不振,難潰難長,甚則內攻臟腑,可不畏歟!迨至毒既去盡,肉瞤肌生,則和平補養氣血之中,乃可佐以銀花國老,以解有餘不盡之毒,至如連翹、花粉,亦能解毒傷胃氣,便當禁用。

程山齡曰:凡癰疽服藥,宜照顧脾胃為主,不得已而用清涼,但期中病,切勿過劑。初起時設有挾風寒者,宜先用芎芷香蘇散一劑,或萬靈丹、蟾酥丸以散之,散後而腫未消,隨用銀花甘草湯、四妙湯以和解之。若腫勢焮痛,大便閉結,內熱極盛者,則清藥中須兼補托之劑,透膿散主之。

若膿水已潰,必須托補元氣為主,參耆內托散主之;如元氣虛寒,則補托藥中須加辛熱以佐之;脾虛者,理中湯、參耆白朮散;氣虛下陷者,補中益氣湯;胃經受寒,飲食停滯者,藿香正氣散;氣血兩虛者,十全大補湯加附子、鹿茸;間亦有虛而挾熱者,即去附子、肉桂,加麥冬、銀花、丹皮以收功,不可不知也。大抵有陽毒,有半陰半陽,宜細辨之。

陽毒者瘡勢紅腫,瘡頂尖聳,根腳不散,飲食如常,口渴便結,五心煩熱,脈洪數;陰毒者瘡勢灰白平塌,頑麻少痛,根腳走散,食少便溏,手足厥冷,口鼻氣冷,脈沉遲;半陰半陽者,瘡雖紅腫,不甚尖聳,飲食差減,大便不結,寒熱往來,微渴喜熱,脈虛軟;此三者必須細辨,俾用藥寒溫得宜,方為合法。治陽者清涼解毒,治陰者溫中回陽,半陰半陽之法,清不傷胃,溫不助邪,如斯而已矣。

(《十法》)

胡公弼曰:癰疽最忌發汗,恐表虛不能成膿,後必難治。(《無愧青囊》)

又曰:敗膿不出者,用白芷,不可用白朮,蓋白朮能化毒生膿。

經曰:無陽則陰無以生,無陰則陽無以化。

張景岳曰:陰根於陽,陽根於陰,凡病有不可正治者,當從陽以引陰,從陰以引陽,各求其屬而衰之。如求汗於血,生氣於精,從陽引陰也;又如引火歸原,納氣歸腎,從陰引陽也;此即水中取火,火中取水之義。

又曰:陰之病也,來亦緩而去亦緩;陽之病也,來亦速而去亦速;陽生於熱,熱則舒緩,陰生於寒,寒則拳急。

又曰:寒邪中於下,熱邪中於上,飲食之邪中於中。

又曰:考之《中藏經》曰:陽病則旦靜,陰病則夜寧,陽虛則暮亂,陰虛則朝爭。蓋陽虛喜陽助,所以朝輕而暮重,陰虛喜陰動,所以朝重而暮輕,此言陰陽之虛也。若實邪之候,則與此相反,凡陽邪盛者,必朝重暮輕,陰邪盛者,必朝輕暮重,此陽逢陽王,陰得陰強也。

其有或晝或夜,時作時止,不時而動者,以正氣不能主持,則陰陽勝負交相錯亂,當以培養正氣為主,則陰陽將自和矣。但或水或火,宜因虛實以求之。

又曰:病有六變者,表裡、寒熱、虛實也。是即醫中之關鍵,明此六者,萬病皆指諸掌矣。以表言之,則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火、燥,感於外者是也;以裡言之,則七情、勞欲、飲食,傷於內者是也;寒者,陰之類也,或為內寒,或為外寒,寒者多虛;熱者,陽之類也,或為內熱,或為外熱,熱者多實。虛者正氣不足也,內出之病多不足;實者,邪氣有餘也,外入之病多有餘。

又曰:病必自表而入者,方得為之表證,若由內以及外,便非表證矣。經曰:從內之外者,調其內,從外之內者,治其外,從內之外而盛於外者,先治其內,而後治其外,從外之內,而盛於內者,先治其外,而後調其內,此內外先後之不可不知也。

又曰:熱在表者,為發熱頭痛,為丹腫斑黃,為揭去衣被。為諸痛瘡瘍。熱在裡者,為瞀悶脹滿,為煩渴喘結,或氣急叫吼,或躁擾狂越。熱在上者,為頭痛目赤,為喉瘡牙痛,為諸逆衝上,為喜冷舌黑。熱在下者,為腰足腫痛,為二便秘澀,或熱痛遺精,或溲渾便赤。

又曰:寒在表者,為憎寒,為身冷,為浮腫,為容顏青慘;為四肢寒厥。寒在裡者,為冷咽腸鳴,為噁心嘔吐,為心腹疼痛,為惡寒喜熱。寒在上者,為吞酸,為膈噎,為飲食不化,為噯腐脹噦。寒在下者,為清濁不分,為鶩溏痛泄,為陽痿,為遺尿,為膝寒足冷。

又曰:真寒之脈,必遲弱無神,真熱之脈,必滑實有力。

又曰:陽臟之人多熱,陰臟之人多寒。陽臟者必平生喜冷畏熱,即朝夕食冷,一無所病,此其陽之有餘也;陰臟者,一犯寒涼,則脾腎必傷,此其陽之不足也。第陽強者少,十惟二三;陽弱者多,十常五六;然恃強者多反病,畏弱者多安寧。

又曰:假寒誤服熱藥,假熱誤服寒藥等證,但以冷水少試之。假熱者必不喜水,即有喜者,或服後見嘔,便當以溫熱藥解之;假寒者,必多喜水,或服反快而無所逆者,便當以寒涼藥解之。

又曰:今人病虛證者極多,非補不可。但用補之法,不宜造次,欲察其可補不可補之機,則全在先察胸腹之寬否,何如?然後以漸而進,如未及病,再為放膽用之,庶無所礙,此用補之大法也。

又曰:凡勢在危急,難容少緩,亦必先問其胸寬者,乃可驟進;若元氣真虛,而胸腹又脹,是必虛不受補之證,若強進補劑,非惟無益,適足以招謗耳。

又曰:制方用藥,氣味有陰陽,陰者降,陽者升;陰者靜,陽者動;陰者柔,陽者剛;陰者怯,陽者勇;陰主精,陽主氣;其於善惡、喜惡,皆有妙用。

又曰:氣味之升降,升者浮而散,降者沉而利,宜升者勿降,宜降者勿升。

又曰:氣味之動靜,靜者守而動者走,走者可行,守者可安。

又曰:氣味剛柔,柔者純而緩,剛者躁而急;純者可和,躁者可卻;非剛不足以去暴,非柔不足以濟剛。

又曰:氣味之勇怯,勇者,直達病所,可賴出奇;怯者用以周全,籍其平妥。

又曰:氣味之主氣者,有能為精之母;主精者,有能為氣之根;或陰中之陽者,能動血中之氣;或陽中之陰者,能顧氣中之精。

又曰:氣味有善惡,善者,賦性馴良,盡堪擇用;惡者氣味殘狠,何必近之。

又曰:氣味有善惡,有素性之喜惡,有一時之喜惡者,相宜取效尤易,惡者見忌,不必強投。

又曰:治病用藥;本貴精專,尤宜勇敢,凡久遠之病,則當要其終始,治從乎緩,此宜然也。若新暴之病,虛實既得其真,即當以峻劑直攻其本,拔之甚易,若逗留畏縮,養成深固之勢,則死生系之,誰其罪也。故凡真見裡實,則以涼膈、承氣;真見裡虛,則以理中、十全;表虛則耆朮、建中;表實則麻黃、柴、桂之類;但用一味為君,二三味為佐使,大劑進之,多多益善。

夫用多之道何在?在乎必賴其力,而料無害者,即放膽用之,性緩者,可用數兩,而性急者亦可數錢。若三五七分之說,亦不過點名具數兒戲而已,解紛治劇之才,舉動固如是乎!

又曰:治病之則,當知邪正,當權重輕。凡治實者,譬如耘禾,禾中生稗,禾之賊也,有一去一,有二去二,耘之善者也;若有一去二,傷一禾矣,有二去四,傷二禾矣;若識禾不的,俱認為稗,而計圖盡之,則無禾矣。此用攻之法,貴乎察得其真,不可過也。凡治虛者,譬之給餉,一人一升,十人一斗,日餉足矣。

若百人一斗,千人一斛,而三軍之眾,又豈擔石之糧,所能活哉!一餉不繼,將並前餉而棄之,而況於從中克減乎!此用補之法,貴乎輕重有度,難從簡也。

又曰:虛實之治,大抵實能受寒,虛能受熱,所以補必兼溫,瀉必兼涼者,蓋涼為秋氣,陰主殺也,萬物逢之,便無生長,欲補元氣,故非所宜,涼且不利於補,寒者益可知矣,即有火盛氣虛,宜補以涼者,亦不過因火暫用,火去即止,終非治虛之法也。又或有以苦寒之物,謂其能補陰者,則《內經》有曰:形不足者,溫之以氣,精不足者,補之以味。

夫氣味之相,宜於人者,謂之曰補可也,未聞以味苦氣劣,而不相宜於人者,亦可謂之補也。雖《內經》有曰:水位之主,其瀉以咸,其補以苦等論,然此特以五行歲氣之味,據理而言耳。矧其又云:麥、羊肉、杏、薤,皆苦之類,是則苦而補者也。豈若大黃、黃柏之類,氣味苦劣,若此而謂之能補,無是理也。

嘗聞之王應震曰:一點真陽寄坎宮,固根鬚用味甘溫,甘溫有益寒無補,堪笑庸醫錯用功。此一言蔽之也,不可不察。

又曰:補瀉之法,補亦治病,瀉亦治病,但當知其要也。如以新暴之病,而少壯者,乃可攻之瀉之,攻但可用於暫,未有衰久之病,可屢攻可以無害者,故攻不可以收緩功延久之病。而虛弱者理宜溫之補之,補乃可於常,未有根本既傷,而舍補可以復元者,故補不可以求速效。

然猶有其要,則凡臨證治病,不必論其有虛證,無虛證,但無實證可據而為病者,便當兼補以調榮衛精血之氣;亦不必論其有火證無火證,但無熱證可據而為病者,便當兼溫以培命門脾胃之氣,此補瀉要領,苟不知此,未有不至決裂敗事者。

又曰:治法有逆從,以寒熱有假真也,此《內經》之旨也。經曰:逆者正治,從者反治。夫以寒治熱,以熱治寒,此正治也,正即逆也;以熱治熱,以寒治寒,此反治也,反即從也。如以熱藥治寒病而寒不去者,是無火也,當治命門,以參、薑、桂、附之類,此王太僕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,是亦正治之法也。又如熱藥治寒病而寒不退,反用寒涼而愈者,此正假寒之病,以寒從治之法也。

又如以寒藥治熱病而熱不除者,是無水也,治當在腎,以六味丸之類,此王太僕所謂壯水之主以鎮陽光,是亦正治之法也。又有寒藥治熱病,而熱不愈,反用參、薑、桂、附八味丸之屬而愈者,此即假熱之病,以熱從治之法也,亦所謂甘溫除大熱也。第今人之虛者多,實者少,故真寒假熱之病為極多,而真熱假寒之病則僅見耳。

又曰:探病之法,不可不知,如當局臨證,或虛實有難明,寒熱有難辨,病在疑似之間,補瀉之意未定者,即當先用此法。若疑其為虛,意欲用補而未決,則以輕淺消導之劑,純用數味,先以探之,消而不投,即知為真虛矣。疑其為實,意欲用攻而未決,則以甘溫純補之劑,輕用數味,先以探之,補而覺滯,即知有實邪也。假寒者,略溫之,必見躁煩;假熱者,略寒之,必加嘔惡,探得其情意自定矣。

經曰:有者求之,無者求之。

又曰:假者反之,此之謂也。但用探之法,極宜精簡,不可雜亂,精簡則真偽立辨,雜亂則是非難憑,此疑似中之活法,必不得已而用之可也。

華元化曰:大凡治療,脈不緊數,則勿發其汗;脈不實數,不可以下;心胸不閉,尺脈微弱,不可以吐;關節不急,營衛不壅,不可以針;陰氣不盛,陽氣不衰,勿灸;內無客邪,勿導引;外無淫氣,勿按摩;皮膚不痹,勿蒸熨;肌肉不寒,勿暖洗;神不凝迷,勿愉悅;氣不奔急,勿和緩;順此者生,逆此者死耳。

論曰:汗家不可發汗,陽虛不得重發汗。(萬靈丹發汗藥,不可妄投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