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四 (8)
卷四 (8)
1. 手少陽三焦經
歌曰:
手少陽三焦之脈,二十三穴之中,關衝連開液門,中渚陽池外關,支溝會宗三陽絡,四瀆天井清冷淵,消濼臑會肩髎相連,天髎處天牖之下,翳風讓瘛脈居先,顱囟定而角孫近耳,絲竹空而禾髎倒懸,耳門既闢,夏蚋聞焉。
白話文:
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,總共二十三個穴位,關衝穴連接著開液門穴,中渚穴、陽池穴、外關穴,與三陽經絡相交會,四瀆穴、天井穴、清冷淵穴,消濼穴、臑會穴、肩髎穴相連,天髎穴位於天牖穴的下方,翳風穴讓瘛脈居於前,顱囟穴修定而角孫穴鄰近於耳朵,絲竹空穴而禾髎穴倒懸,耳門穴已經開通,夏蚋穴就可以聽聞聲音了。
手少陽之脈,起於小指、次指之端,上出次指之間,循手表腕,出臂外兩骨之間,上貫肘,循臑外上肩,交出足少陽之後,入缺盆,交膻中,散絡心包,下膈偏屬三焦;其支者,從膻中上出缺盆,上項,俠耳後直上,出耳上角,以屈下頰至䪼;其支者,從耳後入耳中,走出耳前,過客主人前,交頰,卻出至目銳眥,是動則病耳聾,耳鳴嘈嘈,嗌腫喉痹,是主氣所生病者,汗出目銳眥痛,耳後、肩臑肘臂外皆痛,小指、次指不用也。
白話文:
手少陽經的經脈,起始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端,沿著手背、手腕,出現在手臂外側兩骨之間,向上貫穿手肘,沿著上臂外側,經過肩膀,與足少陽經交會於缺盆處,進入膻中,散佈於心包,向下經過膈肌,屬於三焦;手少陽經的支脈,從膻中向上,出缺盆,經過頸部,沿著耳朵後面一直向上,出於耳上角,彎曲下來,經過臉頰到達下顎;手少陽經的另一支脈,從耳後進入耳中,從耳前出來,經過客主人前,交會於臉頰,然後出來到眼睛的外眼角,如果這條經脈發生病變,則會導致耳聾、耳鳴、咽喉腫痛、喉嚨疼痛等症狀;手少陽經主氣所生病,則會出現汗出、眼睛外眼角疼痛、耳後、肩部、肘部、手臂外側疼痛,小指和無名指不能正常活動等症狀。
關衝二穴(在手小指次指之端,去爪甲如韭葉。)
液門二穴(在手小指、次指陷中。)
中渚二穴(在手小指、次指本節後間。)
陽池二穴(一名別陽,在手表腕上陷中。)
外關二穴(在腕後二寸,別走心主。)
支溝二穴(在腕後三寸兩骨之間。)
會宗二穴(在腕後三寸,空中一寸。)
三陽絡二穴(在臂上大交脈,支溝上一寸。)
四瀆二穴(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。)
天井二穴(在肘外大骨之後,肘上一寸陷中。)
清冷淵二穴(在肘上二寸。)
消濼二穴(在肩下臂外,開腋斜肘分下行。)
臑會二穴(在肩前廉,去肩頭三寸。)
肩髎二穴(在肩端臑上,舉臂取之。)
天髎二穴(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際陷中。)
天牖二穴(在頸大筋外缺盆上,天容後,天柱前,完骨下,髮際上。)
翳風二穴(在耳後尖角陷中。)
瘛脈二穴(在耳本雞足青脈中。)
顱息二穴(在耳後青脈中。)
角孫二穴(在耳郭中間上,開口有空。)
絲竹空二穴(一名目髎,在眉後陷中。)
和髎二穴(在耳後兌發陷中。)
耳門二穴(在耳前起肉當耳中缺者。)
白話文:
關衝穴位於小指末端,離指甲約一寸;液門穴位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縫處;中渚穴位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節後方;陽池穴位於手腕背面凹陷處;外關穴位於手腕背面向上兩寸,與心經相連;支溝穴位於手腕背面向上三寸,兩骨之間;會宗穴位於手腕背面向上三寸,向外一寸;三陽絡穴位於手臂上外側,支溝穴向上約一寸;四瀆穴位於肘關節外側,向上五寸凹陷處;天井穴位於肘外側大骨後方,向上約一寸凹陷處;清冷淵穴位於肘關節向上約兩寸;消濼穴位於肩下臂外側,從腋窩斜向下行;臑會穴位於肩前側,距離肩頭約三寸;肩髎穴位於肩峰上,舉起手臂取穴;天髎穴位於鎖骨上緣凹陷處;天牖穴位於頸部大筋外側,鎖骨上緣,天容穴後方,天柱穴前方,完骨下方,髮際上方;翳風穴位於耳後尖角凹陷處;瘛脈穴位於耳根部青筋處;顱息穴位於耳後青筋處;角孫穴位於耳廓中間上方,開口處有空隙;絲竹空穴位於眉後凹陷處;和髎穴位於耳後髮際凹陷處;耳門穴位於耳前,耳朵下方突起的肉處。
2. 督脈經
歌曰:
督脈在背之中行,二十七穴督脈,下極之腧兮上巔,循素髎水溝兮兌端,在於鼻唇齦交,神庭兮通於上星,囟會兮前頂,百會兮後頂,強間腦戶風府,瘂門大椎陶道,身柱須論神道,靈臺兮至陽之經,筋縮脊中兮懸樞命門,陽關與腰腧,長強脊骶尋,中行二十七,乾道海中行。
白話文:
督脈位於背部中央,共有 27 個穴位。它從下部的極泉穴開始,向上延伸到巔頂的百會穴。督脈經過素髎穴、水溝穴、兌端穴,在鼻、脣、齦交匯處。督脈又經過神庭穴,與上星穴相通。督脈經過囟會穴,位於前頂。督脈經過百會穴,位於後頂。督脈經過強間穴、腦戶穴、風府穴、瘂門穴、大椎穴、陶道穴。督脈經過身柱穴、須穴、論穴、神道穴。督脈經過靈臺穴,是陽經的最高處。督脈經過筋縮穴、脊中穴、懸樞穴、命門穴。督脈經過陽關穴、腰腧穴。督脈經過長強穴、脊骶穴、尋穴。督脈共有 27 個穴位,是陽經的總督。
督脈起於下極之腧,並於脊裡,上至風府,入腦上巔,循額至鼻柱,屬陽脈之海。其見證也,脊強而腰厥。督脈,都也,行背部中為陽脈之都綱,乃奇經脈也。
白話文:
督脈起於會陰部,沿著脊柱內側向上,一直到風府穴,進入腦部,然後沿著前額到達鼻樑,是陽脈之海。督脈的證狀是,脊柱強直,腰部彎曲。督脈,是諸陽脈的總綱,位於背部正中,是奇經八脈之一。
鼻柱下:
素髎一穴(在鼻柱上端。)
水溝一穴(一名人中,在鼻柱下人中,督脈、手足陽明之交會,直唇取之。)
兌端一穴(在唇上端。)
齦交一穴(在唇內齒上,督、任二脈之會。)
額上行:
神庭一穴(直鼻上入髮際五分,督脈、足太陽陽明三脈之會。)
上星一穴(在神庭後入髮際一寸。)
囟會一穴(在上星後一寸五分。)
前頂一穴(在囟會後一寸五分。)
百會一穴(一名三陽五會,在前頂後一寸五分,頂中央,旋毛中陷容豆,督脈、足太陽之交會。)
頂後至項:
後頂一穴(一名交沖,在百會後一寸五分。)
強間一穴(一名大羽,在後頂後一寸五分。)
腦戶一穴(一名匝風,一名合顱,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,督脈、足太陽之會。)
風府一穴(一名舌本,入項髮際一寸,腦戶後一寸五分,項大筋內宛中。)
瘂門一穴(在風府後五分,入髮際五分,系舌本,陽維之會,伸頭取之。)
背脊下:
大椎一穴(在第一椎上陷中,三陽督脈所發。)
陶道一穴(在項大椎節下間,督脈、足太陽之會,俯而取之。)
身柱一穴(在第三椎節下間,俯而取之。)
神道一穴(在第五椎節下間,俯而取之。)
靈臺一穴(在第六椎節下間,俯而取之。)
至陽一穴(在第七椎節下間,俯而取之。)
筋縮一穴(在第九椎節下間,俯而取之。)
脊中一穴(在第十一椎節下間,俯而取之,令人傴僂。)
懸樞一穴(在第十三椎節下間,伏而取之。)
命門一穴(在第十四椎節下間,伏而取之。)
陽關一穴(在第十六椎節下間,伏而取之。)
腰俞一穴(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間。)
長強一穴(在脊骶端。)
白話文:
鼻子下方有素髎、水溝、兌端、齦交四個穴位。素髎位於鼻柱上端,水溝位於鼻柱下方人中,兌端位於嘴唇上端,齦交位於嘴唇內齒上。
額頭上從鼻子上方到頭頂依次有神庭、上星、囟會、前頂、百會五個穴位。神庭位於直鼻上入髮際五分,上星位於神庭後入髮際一寸,囟會位於上星後一寸五分,前頂位於囟會後一寸五分,百會位於前頂後一寸五分,頂中央旋毛中陷容豆。
頭頂後方至頸部依次有後頂、強間、腦戶、風府、瘂門五個穴位。後頂位於百會後一寸五分,強間位於後頂後一寸五分,腦戶位於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,風府位於入項髮際一寸,腦戶後一寸五分,瘂門位於風府後五分,入髮際五分。
背脊下方從第一椎骨到骶骨依次有大椎、陶道、身柱、神道、靈臺、至陽、筋縮、脊中、懸樞、命門、陽關、腰俞、長強十三個穴位。大椎位於第一椎上陷中,陶道位於項大椎節下間,身柱位於第三椎節下間,神道位於第五椎節下間,靈臺位於第六椎節下間,至陽位於第七椎節下間,筋縮位於第九椎節下間,脊中位於第十一椎節下間,懸樞位於第十三椎節下間,命門位於第十四椎節下間,陽關位於第十六椎節下間,腰俞位於第二十一椎節下間,長強位於脊骶端。
3. 任脈經
歌曰:
任脈二十四穴,任脈起中樞,循腹上關元,承漿與廉泉,天突璇璣轉,花蓋與紫宮,玉堂不可緩,膻中名元兒,中庭膺腧纂,鳩尾巨闕由上脘,中脘建里又下脘,水分到神闕,陰交氣海須不舛,石門與關元,中極曲骨亦不遠,循腹而中行,會陰兩陰顯。
白話文:
任脈一共有二十四個穴道,任脈從中樞穴起始,沿著腹部上方的位置,經過關元穴、承漿穴、廉泉穴、天突穴、璇璣穴,然後轉向花蓋穴、紫宮穴,玉堂穴不可輕忽,膻中穴又稱元兒穴,中庭穴、膺腧穴、鳩尾穴、巨闕穴,然後是上脘穴、中脘穴、建裏穴、下脘穴,再往下就是水分穴,陰交穴、氣海穴須不顛倒,經過石門穴與關元穴,中極穴、曲骨穴也不遠,沿著腹部行走,最後匯合於會陰穴和兩陰穴。
任脈起於中極之下,以上毛際,循腹裡,上關元至喉嚨,屬陰脈之海。其見證也,若內結男子為七疝,女子為瘕聚。
白話文:
任脈起於中極穴的下方,沿著腹部正中線上行,經過關元穴,一直到喉嚨。它屬於陰脈之海。如果任脈內結,男子會出現七疝,女子會出現瘕聚。
任脈,妊也,行腹部中,為生養之本,乃奇經脈也。
頤前:
承漿一穴(一名天池,在頤前唇下陷中,足陽明之會。)
頷下:
廉泉一穴(在頷下結喉上舌本,仰而取之,陰維、任脈之會。)
膺腧:
天突一穴(一名五戶,在項結喉下四寸宛宛中。)
璇璣一穴(在天突下一寸陷中。)
華蓋一穴(在璇璣上二寸。)
紫宮一穴(在華蓋下一寸六分。)
玉堂一穴(一名玉英,在紫宮下一寸六分。)
膻中一穴(一名元兒,玉堂下一寸六分,兩乳間。)
中庭一穴(在膻中下一寸六分。)
腹中行:
白話文:
任脈,負責孕育,運行於腹部中央,是生養的根本,屬於奇經八脈之一。
下巴前方:
承漿穴(又名天池,位於下巴前唇下凹陷處,足陽明胃經的會穴。)
下巴下方:
廉泉穴(位於下巴下方喉結之上舌根處,仰頭取穴,陰維脈和任脈的會穴。)
胸骨上窩:
天突穴(又名五戶,位於頸部喉結下方四寸的凹陷處。)
璇璣穴(位於天突穴下方一寸的凹陷處。)
華蓋穴(位於璇璣穴上方二寸。)
紫宮穴(位於華蓋穴下方一寸六分。)
玉堂穴(又名玉英,位於紫宮穴下方一寸六分。)
膻中穴(又名元兒,位於玉堂穴下方一寸六分,兩乳頭之間。)
中庭穴(位於膻中穴下方一寸六分。)
腹部中央:
鳩尾一穴(在蔽骨之端,言其骨垂下如鳩形,故名。臆前蔽骨下五分,人無蔽骨者,從歧骨之際下行一寸是也。)
白話文:
鳩尾穴位於胸骨末端,因為這裡的骨頭向下垂就像鳩鳥的尾巴一樣,所以叫做鳩尾。它在胸骨下緣向下五分處,如果有些人沒有胸骨,就從兩邊鎖骨交界處向下量一寸,就是鳩尾穴的位置。
巨闕一穴(在鳩尾下一寸,心之募也。)
上脘一穴(在巨闕下一寸五分,去蔽骨三寸,任脈、手太陽、足陽明之會也。)
中脘一穴(臍上四寸,胃募也,謂上紀也。)
建里一穴(在中脘下一寸。)
下脘一穴(在建里下一寸,足太陰、任脈之會,為幽門。)
水分一穴(在下脘下一寸。)
神闕一穴(在臍中。)
陰交一穴(在臍下一寸。)
氣海一穴(一名脖胦,一名下肓,陰交下五分。)
石門一穴(在臍下二寸三分,三焦募,女子禁灸。)
關元一穴(在臍下三寸,小腸募,謂下紀也。三陰、任脈之會。)
中極一穴(臍下四寸,一名氣原、玉泉,三陰會。)
曲骨一穴(一名回骨,在橫骨之上陷毛際中,動脈應手,任脈、足厥陰之會。)
會陰一穴(在大便前、小便後,一名屏翳,兩陰間是也。)
衝脈
白話文:
巨闕穴位於胸骨下端(鳩尾)下方一寸處,是心臟的募穴。
上脘穴位於巨闕穴下方一寸五分,距離胸骨(蔽骨)三寸,是任脈、手太陽經和足陽明經交會的地方。
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四寸處,是胃的募穴,被稱為上紀穴。
建里穴位於中脘穴下方一寸處。
下脘穴位於建里穴下方一寸處,是足太陰經和任脈交會的地方,也是幽門的位置。
水分穴位於下脘穴下方一寸處。
神闕穴位於肚臍中央。
陰交穴位於肚臍下方一寸處。
氣海穴位於陰交穴下方五分處,也稱為脖胦或下肓。
石門穴位於肚臍下方二寸三分處,是三焦的募穴,女性禁止灸此穴。
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處,是小腸的募穴,被稱為下紀穴。也是三陰經和任脈交會的地方。
中極穴位於肚臍下方四寸處,也稱為氣原或玉泉,是三陰經交會的地方。
曲骨穴位於恥骨聯合上方陷凹處,也稱為回骨,動脈在這裡可以觸摸到,是任脈和足厥陰經交會的地方。
會陰穴位於肛門前方、尿道後方,也稱為屏翳,是兩陰經交會的地方。
衝脈
沖者,通也。言上至頭,下至足,通十二經之氣血,其脈起於氣衝,並陽明經夾臍上行,至胃中而散,即臍之動氣脈也。其見證也,氣逆而裡急。
帶脈
白話文:
沖脈,是人體十二經絡氣血流通的通道。它的脈絡起於氣衝穴,沿著陽明經絡,向上夾著肚臍而後上升,至胃中而散發,就是肚臍周圍的動氣脈。如果沖脈出現問題,就會出現氣逆和內裡緊急的情況。
帶者,束也,總束諸經之脈也。其脈起於季脅,回身一周。其見證也,苦腹滿,腰溶溶如坐水中。按:季脅在肋下,接髖骨之間是也。又曰即脅下肋骨之盡處,短骨間是也。
陽蹺脈
白話文:
帶脈,就像一條腰帶一樣,統束著諸經的脈絡。它的脈絡起於季脅,繞著身體一週。它的症狀是,腹部脹滿,腰部鬆弛,就像坐在水中一樣。
注釋:
-
季脅:在肋骨下面,與髖骨相接的地方。
-
腰溶溶如坐水中:腰部鬆弛,沒有力氣,就像坐在水中一樣。
蹺者,健也,是人動足之所由也。其脈起於跟中,循外踝上行,入風池穴而止。其見證也,陰緩而陽急,陽蹺得之,太陽之列。
白話文:
腳踝以下,是活動的部位。其經脈源於腳後跟的中間,沿著外腳踝往上走,進入頭部的風池穴結束。徵候表現是陰部緩慢而無力,陽部緊促,陽蹺得到此病,是太陽經脈的系列病症。
兩足蹺脈者,有陰有陽,猶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,斯無氾濫之患。故人身之有經絡,猶天地之有河道,血脈之運行經絡,猶源泉之傳流河道,河道壅塞,則水勢之氾濫無拘,源泉枯涸,則地道之脈氣閉塞,人身血氣之於經絡,亦然也。
白話文:
兩條腿有脈絡交錯,有陰脈有陽脈,就像聖人畫好了水溝水渠來備用水患,這樣就不會有水漫氾濫的災難了。所以人身上有經絡,就像天地有河道一樣,血液在經絡中運行,就像水源在河道中流淌一樣。如果河道堵塞,水勢就會氾濫,沒有約束;如果水源枯竭,地底下的脈氣就會被阻塞。人體血氣在經絡中的情況,也是如此。
陰蹺脈
義與陽蹺同。其脈亦起於跟中,循內踝上行至咽喉,交貫衝脈而止。其見證陽緩而陰急。陰蹺本諸少陰之別。
陽維、陰維脈
白話文:
陰蹺脈
意義與陽蹺脈相同。這條經脈也是從腳跟開始,沿著內踝向上行走到咽喉部位,與衝脈相交連後結束。它的表現是陽氣緩慢而陰氣急促。陰蹺脈源自少陰的分支。
陽維脈、陰維脈
維者,維持之義,為諸脈之綱維。陽維之脈,起於諸陽之會,陰維之脈,起於諸陰之交。二經之見證也,悵然失志,溶溶不能自持,驚則癡愚,喜則恍惚。
白話文:
維:維持的意思,是諸多脈絡的綱領。陽維脈起於諸陽經會合之處,陰維脈起於諸陰經交會之處。這兩條經絡的證候特徵為,憂鬱失志,思慮決斷不能自我控制,受到驚嚇則昏愚癡呆,高興則恍惚迷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