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十七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十七 (9)

1. 咽痛門主方

竇氏新增一切咽喉、口舌等證神效方。

牛膽硝,生黃連,黑山梔,生黃耆,白硼砂(各三錢),青黛(水飛去渣曬乾),青梅乾(煅存性),人中白(煅,各五錢),雞內金(即雞肫內黃皮),雄黃(各一錢),枯礬(二錢)

各為細末和勻,加真麝香三分,真冰片六分,再研和入小罐內,用烏金紙塞緊罐口,每用蘆管超藥吹入患上,一日夜吹十餘次,徐徐流出痰涎漸愈。如有腐臭,急用蚌水灌淨,或用豬牙草、扁柏子和搗,加水去渣灌淨,前藥五錢加牛黃二分,銅青、熊膽、珍珠各五分,兒茶八分研吹。近世喉科每每勒財,下藥者多,凡有力之家,宜修合施人,以積子孫。

附制牛膽硝法:冬月入朴硝在黑牛膽內,掛在風處一百二十日,去皮收之。

附制青梅乾法:大青梅一斤去核,入白礬、食鹽各五錢拌和,再加蝣蜒不拘多少,層層間之,一日夜取梅曬乾,收盡汁,再曬乾,煅灰存性,用時加入。夏月宜服冷香薷,其灌口用雪裡紅搗汁灌之。

冰片散(竇太師。)

真冰片,雞內金(燒存性),生甘草,枯礬(各一錢),黃連,玄明粉,黃柏(蜜炙),雄黃(各二錢),鹿角霜(一兩),硼砂(五錢),鈔(三張煅灰),靛花(二錢)

各研細和勻,吹入口中。氣臭加人中白煅三分,銅青略煅,不宜太過,五分。

紫雪(竇太師。)

青礬(不拘多少,火煅通紅,取出放地上出火毒),硼砂,元明粉,冰片,麝香

研極細,放舌下或喉間。

雄黃化毒丸(竇太師)

巴豆仁(三十五粒),雄黃(水飛),綠豆粉,甘草節,鬱金(如無,用蟬肚薑黃代之,各一錢)

研末。醋糊為丸黍大,每服七丸,茶清下,吐出痰涎立醒。未吐再服七丸。如人死者,心尚熱,研末灌之。

牛黃清心丸(竇太師。)

膽南星(一兩),防風,川黃連,雄黃(各二錢),五倍子,元參,天竺黃,桔梗,白茯神,當歸,烏犀角(鎊),荊芥(各一錢),真冰片,珍珠,真麝香(各五分),輕粉(三分)

上為細末和勻。甘草膏為丸如龍眼大,辰砂為衣,日中曬乾,入瓷瓶內塞緊瓶口,勿令出氣,臨服用薄荷湯磨服一丸。

冰硼散,毋論新久咽喉、口齒腫毒,及久嗽痰火,咽啞作痛。

玄明粉,硼砂(各五錢),硃砂(六分),冰片(五分)

研極細。吹患上,甚者日吹五六次。

柳華散,治喉瘡及口舌生瘡,走馬牙疳,咽喉腫痛。

蒲黃(炒),黃柏(炒),人中白(煅),青黛(各一兩),冰片(五分),硼砂(五錢)

共為細末。吹喉極效。

漱藥

山豆根,夏枯草,松羅茶(陳者),嫩菊葉,蘇薄荷(各等分),煎湯頻漱。

三黃解毒湯

黃連(二錢),黃芩,黑山梔,黃柏(各一錢五分)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咽痛門主方

此方為治療咽喉、口舌等疾病的有效處方。

藥物組成:牛膽硝、生黃連、黑山梔、生黃耆、白硼砂(各三錢)、青黛(水飛去渣曬乾)、青梅乾(煅存性)、人中白(煅,各五錢)、雞內金(即雞肫內黃皮)、雄黃(各一錢)、枯礬(二錢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真麝香三分、真冰片六分,充分混合後裝入小罐,用烏金紙封口。使用蘆管將藥粉吹入患處,每日吹十餘次,待痰涎慢慢流出即可痊癒。若有腐臭,則需立即用蚌殼水清洗,或用豬牙草、扁柏葉搗碎加水清洗後再用藥。若病情嚴重,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牛黃二分,銅青、熊膽、珍珠各五分,兒茶八分再行吹入。 近來喉科醫治費用高昂,用藥過多,家境殷實者宜自行調配此方,造福子孫。

牛膽硝製法:冬季將朴硝放入黑牛膽中,懸掛在通風處一百二十天,取出曬乾後除去牛膽即可。

青梅乾製法:取一斤大青梅去核,加入白礬、食鹽各五錢拌勻,再加入適量蜣螂(蝣蜒),層層間隔放置一日一夜,取出曬乾,使其汁液完全蒸發,再曬乾後煅燒成灰備用。夏季宜服用冷香薷,灌洗口腔則可用雪裡紅搗碎取汁灌入。

冰片散(竇太師方)

藥物組成:真冰片、雞內金(燒存性)、生甘草、枯礬(各一錢)、黃連、玄明粉、黃柏(蜜炙)、雄黃(各二錢)、鹿角霜(一兩)、硼砂(五錢)、紙灰(三張紙燒成的灰)、靛花(二錢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,吹入口中。若有臭味,可加入煅製後的人中白三分、略煅的銅青五分。

紫雪(竇太師方)

藥物組成:青礬(適量,火煅通紅,取出放地上散去火毒)、硼砂、元明粉、冰片、麝香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極細粉末,置於舌下或喉間。

雄黃化毒丸(竇太師方)

藥物組成:巴豆仁(三十五粒)、雄黃(水飛)、綠豆粉、甘草節、鬱金(如無,可用蟬肚薑黃代替,各一錢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黍米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七丸,用淡茶送服,直至吐出痰涎即可。若未吐出,可再服用七丸。若病人已死亡但身體尚溫熱,則可將藥粉研磨後灌入。

牛黃清心丸(竇太師方)

藥物組成:膽南星(一兩)、防風、川黃連、雄黃(各二錢)、五倍子、元參、天竺黃、桔梗、白茯神、當歸、烏犀角(鎊)、荊芥(各一錢)、真冰片、珍珠、真麝香(各五分)、輕粉(三分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,用甘草膏做成龍眼大小的丸劑,再用辰砂包衣,曬乾後裝入瓷瓶,密封保存。服用時,用薄荷湯磨碎服用一丸。

冰硼散:適用於新舊咽喉、口齒腫毒,以及久咳痰熱、咽喉腫痛失聲等症。

藥物組成:玄明粉、硼砂(各五錢)、硃砂(六分)、冰片(五分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極細粉末,吹入患處,病情嚴重者,每日可吹五六次。

柳華散:用於治療喉嚨瘡瘍、口舌生瘡、走馬牙疳、咽喉腫痛等症。

藥物組成:蒲黃(炒)、黃柏(炒)、人中白(煅)、青黛(各一兩)、冰片(五分)、硼砂(五錢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,吹入喉嚨,療效顯著。

漱口藥:

藥物組成:山豆根、夏枯草、陳松羅茶、嫩菊葉、蘇薄荷(各等量),煎湯頻頻漱口。

三黃解毒湯

藥物組成:黃連(二錢)、黃芩、黑山梔、黃柏(各一錢五分),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