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4)

1.

經曰: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

又曰:胃者,匯也。號為都市,五味匯聚,何所不容,萬物歸土之義也。

又曰:胃大一尺五寸,徑五寸,長二尺六寸,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,其中之谷,常留二斗,水一斗五升而滿。

《難經》曰:胃重二斤一兩。

經曰:足陽明胃經。

又曰:是經常多氣多血。

又曰:辰時氣血注於胃。

又曰:胃為水穀之海。

《靈樞》曰:人所受氣者,谷也。谷之所注者,胃也。胃者,水穀氣血之海也。海之所行雲氣者,天下也。胃之所出氣血者,經隧也。經隧者,五臟六腑之大絡也。

又曰:胃者,五臟六腑之海也。水穀皆入於胃,臟腑皆稟氣於胃,五味各走其所喜,酸先走肝,苦先走心,甘先走脾,辛先走肺,咸先走腎,穀氣津液已行,榮衛大通,乃化糟粕,以次傳下。

又曰:飲食入胃,則胃實而腸虛,食下則腸實而胃虛,胃滿則腸虛,腸滿則胃虛,更虛更實,故氣得上下而無病矣。

《入門》曰:胃為水穀之海,脾為消化之器。水入於經,其血乃成;谷入於胃,脈道乃行;血不可不養,衛不可不溫,血溫衛和,得盡天年。

《靈樞》曰:𩩲⿳丽龷比以下至天樞,長八寸。過則胃大,不及則胃小。

又曰:胃為之海,廣骸大頸脹胸,五穀乃容。

又曰:脾應肉。肉䐃堅大者胃厚;肉䐃松者胃薄;肉䐃小而鬆者,胃不堅;肉䐃不稱身者胃下;胃下者,下脘約不利也。肉䐃不堅者胃緩;肉䐃無小裸累者胃急;肉䐃多小裸累者胃結;胃結者,上脘約不利也。(䐃,謂肘膝後肉如塊者。)

又曰:胃病者,腹䐜脹,胃脘當心而痛,上支兩脅,膈噎不通,飲食不下。

又曰:飲食不下,膈塞不通,邪在胃脘也。

又曰:胃中寒則手魚際之絡脈多青。胃中熱則手魚際之絡脈多赤。

又曰:面熱者,足陽明病;兩跗之上脈豎堅者,足陽明病;此胃脈也。

經曰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

東垣曰:胃傷之證,不思飲食,胸腹脹痛,嘔噦噁心,噫氣吞酸,面黃肌瘦,怠惰嗜臥,常多自利。

又曰:胃中元氣盛,則能食而不傷,過時而不飢。脾胃俱旺,則能食而肥。脾胃俱虛,則不能食而瘦,或少食而肥;雖肥而四肢不舉。

又曰:胃病治法,調其飲食,適其寒溫,澄心息慮,從容以待真氣之復常也。

經曰:胃脈實則脹,虛則泄。

又曰:胃為足陽明,其終者,口目動作,善驚妄言,色黃,其上下經盛不仁,則終矣。

又曰:嘔吐血,成盆成碗者,屬胃經。

又曰:牙宣出血,屬胃腎虛火。

《丹心》曰:人無根本,水食為命,蓋脾胃屬土,主納水穀,人之根本也。

《回春》曰:五味淡薄,令人神爽氣清。

《必用》曰:胃實宜平胃散。虛宜補中益氣湯。不進飲食,宜養胃進食湯。(蒼朮、白朮、人參各一錢,陳皮、厚朴、白茯苓、炙甘草各七分,神麯、麥芽各五分,薑棗引或蜜丸,米飲下二錢。)

《脈經》曰:胃絕五日死。何以知之?脊痛腰中重,不可反復。

太乙真人曰:美飲食,養胃氣。

吐出多者為吐血。

又曰:胃者,倉廩之官,布養四臟,故五臟皆稟氣於胃,乃五臟之本。故食氣入胃,散精於肝,淫氣於筋。食氣入胃,濁氣歸心,淫精於脈。脈氣流經,經氣歸於肺;肺朝百脈,輸精於皮毛;毛脈合精,行氣於腑;腑精神明,留於四臟;氣歸於權衡,權衡以平氣口成寸,以決死生。

東垣治內傷,主於脾胃,其謂脾司轉運之職,胃為受氣,營養於身,是平人也。若飲食失節,脾胃乃傷,脾傷則不能運化,胃傷則不能容納而諸病生矣。

丹溪云:百病先觀胃氣何如。

經曰:厥氣客於胃,則夢飲食。

又曰:胃脹者腹滿,胃脘痛,鼻聞焦臭,妨於食,大便難。

又曰:胃瘧者,令人疸病也。善飢而不能食,食而支滿腹大,刺足陽明、太陰,橫脈出血。

又曰:胃風之狀,頸多汗惡風,食飲不下,鬲塞不通,腹善滿,失衣則䐜脹,食寒則泄,胗形瘦而腹大。(胗,唇也。)

孫真人曰:新食竟取風,為胃風。

經曰:谷入於胃,脈道乃行。

又曰:大腸移熱於胃,善食而瘦,又謂之食㑊。(㑊音亦。)

又曰:人以水穀為本。故人絕水穀則死,脈無胃氣亦死;所謂無胃氣者,但得真臟脈,不得胃氣也。

又曰:胃者,水穀之海,主稟四時,皆以胃氣為本。是謂四時之變病,死生之要會也。

又曰:胃之大絡,名曰虛里,貫膈絡肺,出於左乳下,其動應衣。脈,宗氣也。

又曰:胃為之市,水穀所歸,五味所入,如市之雜也。

《太素》曰:胃者,太倉也。胃之五竅,(謂咽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膀胱也。)閭里門戶也。

經曰:脾之大絡,名曰大包。其系自膈下正中,微著左脅,於胃之上,與胃包絡相附矣。其胃之包,在脾之上,與胃相併,結絡周迴,漫脂遍布上下有二系;上者貫膈入肺中,與肺系相併,而在肺系之後,其上即咽門也。嚥下,胃脘也。胃脘下即胃上口,賁門是也。

水穀自此而入,以胃出穀氣,傳之於肺,肺在膈上,因曰賁門,其門處膈膜相貼之間,亦漫脂相包,若胃中腐熟水穀,則自幽門而傳入小腸,故曰:太倉之下,口為幽門,其位幽隱,故名之也。

《脈經》曰:胃脈搏堅而長,其色赤,當病折髀;(音陛。)其軟而散者,當病食痹。

又曰:趺(音夫)陽脈浮者,胃氣虛也。數者,胃有熱,即消穀引食。澀者,胃中有寒,水穀不化。粗而浮者,其病難治。浮遲其久病。

又曰:胃脈若沉澀者,氣逆;氣逆者,人迎盛;人迎者,胃脈也。逆則盛而熱聚於胃口而不行,故胃脘為癰也。

又曰:是動則洒洒然振寒,善伸數欠,顏黑,病至則惡人與火,聞木聲則惕然而驚,心欲動,獨閉戶牖而處,甚則欲上高而歌,棄衣而走,賁響腹脹,是為骭厥,是主血。(骭,音干,脛骨也。)

又曰:所生病者,狂瘧濕淫,汗出鼽衄,口喎唇胗,(音疹,唇瘡。)頸腫喉痹,大腹水腫,膝臏腫痛,循膺乳氣街,股伏兔,䯒外廉,足跗上背痛,中指不用。氣盛則身以前皆熱,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,溺色黃。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,胃中寒則脹滿。盛者,人迎(左手)大二倍於寸口(右手)。虛者,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(喎音歪。)

足陽明胃引經藥歌:

辰胃丁(香)防(風)砂(仁豆)寇(白)術,半(夏)知(母)蔥(白)葛(根神)曲蒼(術)烏(藥),石膏白芷升(麻)檀(香)木(香),下治相沿效不辜。

經曰:胃脈實則脹,虛則泄。

帝曰:見真臟脈者死,何也?岐伯曰:五臟皆稟氣於胃,胃者,五臟之本也。臟氣者,不能自致於手太陰,必因於胃氣,乃至於手太陰也。故五臟各以其時,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。故邪氣盛者,精氣衰也。故病甚者,胃氣不能俱至於太陰,故真臟之氣獨見,病勝臟故死。

又曰:胃實不眠。

又曰:臥寐不寧,乃胃中之津液乾枯,不能內榮其魂魄也。

凡飲食減而大便轉覺艱澀者,胃病而運化之機遲也。肌肉消瘦者,胃主肌肉也。形體困倦者,胃病而約束之機關不利也。

陽明邪實。(惡人與火,聞木聲則惕然而驚。)陽明正虛。(故喜火,喜日月光者,喜助正也。)腫脹水腫有十種之分,小便閉澀為胃水。

經曰:得谷者昌,失谷者亡。

馮魯瞻曰:脾胃尤為後天元氣之本,化源生髮之機,五臟六腑之大源,氣血精微莫不賴之以長養也。

補:白朮、黃耆、芡實、陳皮、扁豆、蓮子、山藥、半夏、蒼朮、百合。

瀉:枳實、朴硝、大黃。

溫:藿香、香附、良薑、益智、胡椒、吳茱萸、肉豆寇、丁香、厚朴、木香、乾薑、草寇、生薑、白豆寇。

涼:滑石、山梔、黃連、竹茹、玄明粉、黃芩、石膏、連翹、石斛、升麻、天花粉、葛根、知母。

引經報使:升麻、葛根上行。白芷、石膏下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