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 (3)
卷三 (3)
1. 膽
經曰:膽者,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
《六節藏象論》曰:凡十一臟,皆取決於膽也。
經曰:膽者,擔也。猶人之正直無私,有力量,善能擔當者也。
《卮言》曰:膽者,澹也。清淨之府,無所受輸,淡淡然者也。
華元化曰:膽者,中清之府,號曰將軍。
又曰:主藏而不瀉。
《難經》曰:膽在肝之短葉間,重三兩三銖,長三寸,盛精汁三合。水色金精,無出入竅,不同六腑傳化,而為清淨之腑,受水之氣,與坎同位。悲則淚出者,水得火而煎,陰必從陽也。
又曰:足少陽膽經。
又曰:是經多血少氣。
又早:子時氣血注於膽。
《黃庭經》:人身神名曰膽神。龍曜字威明。
經曰:膽為怒。(肝膽之病,實則為怒。)
《脈訣》曰:肝之餘氣,溢入於膽,聚而成精。由是內藏精而不泄,外視物而得明,為清淨之府,能通眼目。
經曰:膽主決斷。
《入門》曰:膽生於金,金主武,故為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人稟剛正果斷,直而無疑無私者,膽之氣正也。
《靈樞》曰:目下裹大,其膽乃橫。
又曰:肝應爪,爪厚色黃者,膽厚;爪薄色紅者,膽薄。爪堅色青者膽急;爪濡色赤者膽緩;爪直色白無紋者膽直;爪惡色黑多紋者膽結也。
經曰:膽者,敢也,驚怕則膽傷矣。
子和曰:面青脫色,膽受怖也。
經曰:膽為青腸。
又曰:清淨之腑,有入而無出。
又曰:候在足少陽之本末,其脈陷下者,灸之;其寒熱刺陽陵泉;善嘔苦汁,長撻,心淡淡善悲,恐如人將捕之。邪在膽,逆在胃,膽溢則口苦,逆則嘔苦汁,刺三里以下胃氣逆;刺足少陽血絡以閉膽。
又曰:膽脹者,脅下痛脹,口苦太息。
又曰:脾胃氣虛,不能飲食,由膽氣不升。所以東垣有用升麻、柴胡,左遷少陽甲膽之氣。
又曰:胃移熱於膽,則為食㑊。
又曰:勇士則膽滿而傍;怯士則膽不滿而縱。
又曰:厥氣客於膽,則夢鬥訟。
又曰:所生病者,頭角頷痛,目銳眥病,缺盆中腫痛,腋下腫,馬刀挾癭,汗出振寒瘧,胸、脅、肋、髀、膝外到脛、絕骨、外踝前及諸節皆痛,小指、次指不用。盛者,人迎大一倍於寸口;虛者,人迎反小於寸口也。
足少陽膽引經藥歌:
子膽柴胡半夏宜,草龍膽劑更為奇,柴胡又走青皮下,向道功多不必疑。
《靈樞》曰:膽病者,善太息,口苦,嘔有苦汁,心中淡淡,恐如人將捕之,嗌中吤吤然,數唾。
又曰:手厥陰之脈,是動則心中淡淡,大動。
經曰:膽虛則恐畏不能獨臥,膽實則怒。
又曰:膽實則怒而勇敢,膽虛則善恐而不敢也。
《入門》曰:膽虛則不眠,膽實則多睡。
又曰:痛悶,左邊五肋之中血瘀,生癭馬刀。
又曰:膽候咽門,故熱壅則生瘡腫痛。
又曰:膽病多寒熱。
又曰:膽虛宜仁熟散,膽實宜半夏湯。
又曰:小柴胡湯治寒熱住來,乃少陽經主藥也。水煎,澄清溫服,則能入膽。
《靈樞》曰:膽為足少陽,其終者耳聾,百節皆縱,目罘(音輕,直視如驚貌。)絕系,絕系者一日半死矣。其死也,色先青白,乃死矣。
《脈經》曰:膽絕七日死。何以知之?眉為之傾。
又曰:腫脹水腫有十種之分,口苦嗌乾為膽水。
補:木通、龍膽草。
瀉:柴胡、青皮。
溫:半夏、川芎、生薑、陳皮。
涼:黃連、竹茹。
引經報使:柴胡本經,川芎上行,青皮下行。
白話文:
膽,是人體中正之官,負責決斷。人體十一臟腑的運作,都受到膽的影響。膽如同正直無私、勇於擔當的人一樣,具有力量。膽也是清淨之府,純淨無雜,不接受外來物質的輸送。膽位於肝臟短葉之間,重量約三兩三銖,長三寸,貯存三合精汁,呈水色金黃,沒有出入的孔竅,與六腑的傳化不同,屬於清淨的臟腑,接受水氣,與坎卦(八卦之一)同位。人悲傷時會流淚,是因為水受火煎熬,陰氣依附陽氣的緣故。膽經是足少陽膽經,多血少氣,子時(晚上十一點到一點)氣血會聚集於膽。人體的膽神名為龍曜,字威明。膽主怒,肝膽有病,往往會表現為發怒。肝臟的餘氣會進入膽,聚集而形成精氣,因此內藏精氣而不洩露,外可使視物清晰,是清淨之府,能通達眼目。膽主決斷。膽的特性與金相關,金主武,所以膽是中正之官,負責決斷。人若剛正果斷,正直無私,便是膽氣正盛。目下眼眶鼓大,表示膽囊橫臥。指甲厚而黃者,膽厚;指甲薄而紅者,膽薄;指甲堅硬而青者,膽氣急;指甲柔軟而赤者,膽氣緩;指甲直而白無紋者,膽氣直;指甲粗糙而黑多紋者,膽氣結滯。膽也代表勇氣,害怕驚恐會傷及膽。面色青白,是膽受驚嚇的表現。膽又稱青腸,是清淨的腑,有入口而無出口。膽的病候在足少陽經的始末,脈象凹陷的,要灸;寒熱則刺陽陵泉穴;善於嘔吐苦汁,且經常嘆氣,心神不定,易悲傷恐懼,如同被人追捕一樣,這些都是膽邪逆犯的表現。邪氣在膽,逆氣在胃,膽氣溢出則口苦,膽氣逆則嘔吐苦汁,此時應刺三里穴以疏通胃氣逆,並刺足少陽經絡以收斂膽氣。膽脹則脅肋下脹痛,口苦嘆息。脾胃氣虛,不能飲食,是因為膽氣不升,所以東垣派常用升麻、柴胡等藥,以提升少陽膽經之氣。胃熱移入膽,則會導致消化不良。勇士膽氣充足,怯懦者膽氣不足。厥陰之氣侵犯膽,則會做打官司的夢。膽病會導致頭痛、頭角、頷部疼痛,眼角疼痛,鎖骨上窩腫痛,腋下腫脹,頸部腫塊,汗出寒熱,胸、脅、肋、大腿外側、膝蓋外側至脛骨、踝關節外側、小指、無名指等處疼痛。膽氣盛者,人迎脈大於寸口脈一倍;膽氣虛者,人迎脈反而小於寸口脈。治療膽經的藥物有:柴胡、半夏等。膽病患者常常嘆氣,口苦,嘔吐苦水,心中空虛,害怕如同被人追捕,咽喉部有堵塞感,經常吐口水。手厥陰經脈活動,也會導致心中空虛。膽虛則易恐懼,不能獨自睡覺;膽實則易發怒。膽實則怒而勇敢,膽虛則容易恐懼。膽虛則失眠,膽實則嗜睡。左邊第五肋骨處瘀血,會導致頸部腫塊。膽氣通達咽喉,所以熱邪壅盛會導致咽喉腫痛。膽病多見寒熱交替。膽虛用仁熟散治療,膽實用半夏湯治療。小柴胡湯可以治療寒熱往來,是少陽經的主藥,水煎後澄清溫服,可以入膽。膽經病變嚴重時,會導致耳聾,百節鬆弛,眼睛直視如驚恐狀,稱為絕系,絕系者半日即死,死前先面色青白。膽經絕七日而死,眉會下垂。水腫有十種,口苦咽乾為膽水所致。補益膽經用木通、龍膽草;瀉膽經用柴胡、青皮;溫膽經用半夏、川芎、生薑、陳皮;涼膽經用黃連、竹茹;引經藥則用柴胡、川芎、青皮。
2. 脾
脾者,卑也。在胃之下,裨助胃氣,以化谷也。脾胃屬土,俱從田字;胃居正中,田字亦中;脾處於右,田亦偏右。
經曰:脾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
遺篇《刺法論》曰:脾為諫議之官,知周出焉。
滑氏曰:掩乎太倉。
華元化曰:脾主消磨,養於四旁。
經曰:形如刀鐮,與胃同膜,而附其上之左,俞當十一椎下,聞聲則動,動則磨胃而主運化。其合肉也,其榮唇也,開竅於口。
《難經》曰:脾重二斤三兩,廣扁三寸,長五寸,有散膏半斤,主裹血,溫五臟,主藏意與智。
經曰:足太陰脾經。
又曰:是經多氣少血。
又曰:已時氣血注於脾。
《黃庭經》人身神名曰脾神,常在字魂停。
又曰:脾藏意,意者,記而不忘者也。
《內經》曰:脾在志為思。
又曰:思則氣結。(注云,繫心不散,故氣亦停留而結也。)
皇甫謐曰:思發於脾而成於心,過節則二臟俱傷。
《靈樞》曰:因志而存變謂之思,因思而遠慕謂之慮。
又曰:怵惕思慮則傷神,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。
又曰:心有所憶謂之意。意之所存謂之志。因慮而處物謂之智也。
又曰:脾氣通於口,脾和則能知五穀矣。
又曰:口唇者,脾之官也,脾病者,唇黃。
岐伯曰:有所擊僕,若醉入房,汗出當風則傷脾。
《難經》曰:飲食勞倦則傷脾。
《入門》曰:脾居中脘一寸二分。上去心三寸六分;下去心三寸六分;中間一寸二分,名曰黃庭。脾居一身之中,故曰黃庭。
經曰:脾者,在天之濕;在地之土;在人為脾;在時為四季;在方為中央;在色為黃;通竅唇口。
經曰:脾脈者,土也。孤臟以灌四旁者也。
又曰:臟真濡於脾臟,肌肉之氣也。心火為母,肺金為子;與胃為腑,克腎水,主養肌肉,若久坐則傷肉。司藏意智。其類土,其畜牛,其卦坤,其性信,其華在唇四白,其谷稷,其蟲蜾,其果棗,其菜葵,其應四時,上為鎮星,其病在肉,其音宮,宮者中也,土位居中,為五行建級也。其數五,其臭香,其聲歌,其氣呼,其液涎,其味甘,外應四肢而色黃。
然黃欲如羅裹雄黃,不欲如土。
《靈樞》曰:脾應肉,肉睏(睏,分理也。)堅大者胃厚。更脾主濕,然濕則傷脾。風氣勝則病,其病之候,則必面黃,善思善嗜,體重卵痛,四肢不改而怠惰。脾實則肢體重著而不舉,腹脹尿秘而善飢,昏睡身熱而飲水。脾虛則少氣,吐瀉生風,或乳食不消,腫脹腸鳴,四肢無力。
脾絕則臍突唇反,環口黧黑,柔汁發黃。然脾絕者十二日死。平脈則寄旺於四季之末各十八日,其脈溫厚,蓋因氣行臟腑之間,故和平不得見其衰乃形焉;賊脈則弦長而緊,與夫面青皆逆;危脈則狀如雞雀啄,止而復來。
經曰:脾主長夏,中央己土,中央生濕,濕生土,土生甘,甘生脾。
又曰:脾變動為噦。
《靈樞》曰:脾者,主為衛使之回糧,視唇舌好惡,以知吉凶。黃色小理者脾小,粗理者脾大,揭唇者脾高;唇下者脾下;唇堅者脾堅,唇大而不堅者脾脆;唇上下好者,脾端正;唇偏舉者,脾偏傾也。脾小則臟安,難傷於邪;脾大則苦湊,䏚而痛,不能即行。脾高則䏚引季脅而痛;脾下則下加於大腸,臟苦受邪;脾堅則臟安難傷;脾脆則善病消癉;脾端正則和利難傷;脾偏傾則善滿善脹也。
又曰:腹為陰,陰中之至陰,脾也。脾為牝臟,牝者,陰也。
《入門》曰:脾為諫議大夫。蓋飲食人之大欲,心所欲食,而脾不能化,則不敢食,故名為諫議也。巳脾土,辰胃土,位居中央,謂之孤臟,其形如馬蹄,內包胃脘象土形也。諸經之氣交歸於中,以營運之氣,意之舍也。
又云:脾為陰臟,位處中焦,主養四臟,故呼吸以受穀氣,以其上有心肺,下有腎肝,故曰在中。
又曰:土寄王於四季,尤王於長夏。(六月也。)相於夏,廢於秋,囚於冬,死於春。其王日戊己;王時食時日昳;(食時,侵晨至食時也。昳,日囚也。)困日壬癸;困時人定夜半;死日甲乙;死時平旦日出,皆本時也。(昳,音耋。)
經曰:脾、胃、大小腸、三焦、膀胱者,倉廩之本,營之居也,名曰器。能化糟粕轉味而出入者也。其華在唇四白,其充在肌,此至陰之類,通於土氣。
又曰:中央黃色入通於脾,開竅於口,藏精於脾,故病在舌本。
又曰:穀氣通於脾。
又曰:精氣並於脾則畏。
又曰:脾惡濕。
又曰:甘走肉,肉病無多食甘。
又曰:久坐傷肉,勞於脾也。
又曰:脾為萬物之母。胃為水穀之海。
帝曰:脾病而四肢不用,何也?岐伯曰:四肢皆稟氣於胃,而不得徑至,必因於脾,乃得稟也。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,四肢不得稟水穀氣,氣日以衰,脈道不利,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,故不用也。
帝曰:脾不主時,何也?曰:脾者,土也,治中央,常以四時長四臟,各十八日寄治,不得獨主於時也。(脾臟者,常著胃土之精也。土者,生萬物而法天地,故上不至頭,下不至足,不得主時也。)
帝曰:脾與胃以膜相連耳,而能為之行其津液,何也?答曰:足太陰者,三陰也。其脈貫胃屬脾絡嗌,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陽。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。
又曰:脾俞在背十一椎旁,募在腹傍章門。
又曰:黃欲如羅裹雄黃,不欲如黃土。
又曰:如縞裹栝蔞實者生。
又曰:脾熱病,鼻先赤。
又曰:脾熱病者,先頭重頰痛,煩心欲嘔,身熱,熱爭則腰痛不可俯仰,腹滿泄,兩頷痛,甲乙甚,戊己大汗,氣逆則甲乙死。刺足太陰、陽明。
又曰:脈來實而盈,數如雞舉足曰脾病。
又曰:脈來堅銳,如鳥之喙,如鳥之距,如屋之漏,如水之流,曰脾死。
又曰:脾氣盛,則體重肢不舉。
又曰:厥氣客於脾,則夢丘陵大澤,壞屋風雨。
又曰:脾弱病下利白腸垢,大便堅,不更衣,汗出不止,或五液注下五色。(不更衣,不大便也。貴者入廁必更衣,故名。)
又曰:脾脹者善噦,四肢急,體重不能勝之,(噦,苑入聲。)臥不安。
又曰:脾水者,腹大,四肢重,津液不生,但苦少氣,小便難。
又曰:脾約者,大便堅,小便利,而反不渴。
又曰:脾瘧者,令人寒,腹中痛,熱則腸中鳴,鳴已汗出,刺足太陰。
又曰:腎移熱於脾,傳為虛,腸澼死,不可治。
又曰:脾咳之狀,咳則右胠下痛,陰陰引肩背,甚則不可以動,動則咳劇。(劇,音極,增也。)
又曰:脾風之狀,多汗惡風,身體怠情,四肢不欲動,色薄微黃,不嗜食,診在鼻上,其色黃。(診色,診視也。)
又曰:脾痹者,四肢懈惰,發咳嘔汁,上為大塞。
又曰:脾氣熱則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發為肉痿。
帝曰:四時之序,逆從之變異也。然脾脈獨何主?岐伯曰:脾脈者土也。孤臟以灌四旁者也。帝曰:然則脾善惡,可得見之乎?曰:善者不可得見,惡者可見。曰:惡者何如可見?曰:其來如水之流者,此謂太過;病在外如鳥之喙者,(喙,音誨,鳥嘴也。)此謂不及;病在中,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,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,名曰重強。
又曰:食管,乃胃管上原。
《內景》云:脾長一尺掩太倉。而《靈樞》云:脾長五寸,何不侔也。
《脈經》曰:脾脈急甚,為瘛瘲。(音訟。)微急,為膈滿不食。
又曰:緩甚為痿厥,微緩為風痿,四肢不收。
又曰:大甚為擊僕,微大為痞氣,裹大膿血,在腸胃之外。又曰:心乃脾之母,以炒鹽補之。又曰:脾實以枳實瀉之,如無他證,以黃連瀉之。
又曰:脾主濕,自病則泄瀉多睡,體重倦怠,急以苦燥之。
又曰:實則瀉赤黃,睡不露睛,瀉黃散。
又曰:虛則泄瀉白色,睡則露睛,白朮散。
又曰:肝乘脾,賊邪風勝,瀉而嘔,茯苓半夏湯。
又曰:心乘脾,虛邪壯熱,體重而瀉,羌活黃芩蒼朮甘草湯。又曰:肺乘脾,實邪能食,不大便而嘔嗽,煎檳榔大黃湯,下葶藶丸
又曰:腎乘脾,微邪,惡寒而泄,理中丸。又曰:凡脾之得病,必先察其肝心兩臟之虛實,原其所始而療之。蓋肝為脾鬼,心是脾母,肝氣盛則鬼勝,心氣虧則脾之生氣不足,盛者抑之則退,虧者益之則平,故有抑肝益心二藥,診其脈,肝心二臟俱和,是脾自生疾矣,須察本經虛實而治之。(此即貴法)又曰:小甚為寒熱,微小為消癉。
又曰:澀甚為頹癃。(頹,下墜也。)微滑為蟲毒、腸鳴、熱。又曰:滑甚為腸㿉,(㿉,音頹,陰病。)微澀為內㿉,多下膿血也。經曰:是動則舌本強,食則嘔,胃脘痛,腹脹善噫,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,身體皆重,是主脾。(氣音屁。強音降)又曰:所生病者,舌本痛,體不能動搖,食不下,煩心,心下急痛,寒瘧,溏瘕泄,水閉,黃疸,不能臥,強立股膝內腫厥,(厥,發也。)足大指不用。
盛者,寸口大三倍於人迎,虛者,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足太陰脾引經藥歌:己脾(當)歸縮(砂仁黃)耆防(風益)智仁,代赭(石吳)茱萸赤茯苓,蒼(術)白(術白豆)蔻(甘)草麻(黃飴糖)半夏,元胡(索)白芍縮砂行。(赭,音者,赤色。)
經曰:脾受肝熱邪,多吐逆;受肝冷邪,多飧泄。
又曰:甘走肉,肉病無多食甘。
又曰:穀氣通於脾。
又曰:久坐傷肉,勞於脾也。
又曰:精氣並於脾,則畏。
又曰:損其脾者,調其飲食,適其寒溫。
經曰:濕勝則濡瀉。(濕勝則內攻於脾胃,脾胃受濕,則水穀不分,故大腸傳導而注瀉也。)
又曰:得谷者昌,失谷者亡。
又曰:諸濕腫滿,皆屬於脾。
又曰:脾實則身重善飢,肉痿足不收行,善瘛,腳下痛。虛則腹滿,腸鳴飧泄,食不化。脾有餘則腹脹,涇溲不利;不足則四肢不用。
《靈樞》曰:邪在脾胃,則病肌肉痛。陽氣有餘,陰氣不足,則熱中善飢;陽氣不足,陰氣有餘,則寒中腸鳴腹痛。
又曰:脾藏營,營舍意,脾氣虛則四肢不用,五臟不安,實則腹脹,涇溲不利。(注曰:涇,大便也。溲,小便也。)
《難經》曰:外證面黃,善噫,善思,善味,內證當臍有動氣,按之牢苦痛,其病腹脹,滿食不消,體重節痛,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有是者脾也,無是者非也。
經曰: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內痛引肩項,身熱,脫肉破䐃,真臟見,十月之內死。(注曰:此脾之臟也。期三百日內死。)
又曰:肝傳之脾,病名曰脾風,發癉腹中熱,煩心目黃。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。
又曰:病在脾,愈在秋,秋不愈,甚於春,春不死,持於夏,起於長夏。(凡病以五臟時日佔病愈甚,極准。錢仲陽深得其理,學者宜究心焉。《綱目》)
又曰:脾病者,愈在庚辛,庚辛不愈,加於甲乙,甲乙不死,持於丙丁,起於戊己。
又曰:脾病者,日昳慧,日出甚,下晡靜。
又曰:脾在志為思,思傷脾,怒勝思。
丹溪曰:思傷脾者,以怒勝之,以喜解之。(五志之火,鬱而成痰,為癲狂;宜以人事制之,所謂五志相勝為治也。婦女思想氣結之證,惟不食困臥如癡,無他病,多向里床坐。蓋脾主思,過思則脾氣結而不食。怒屬肝木,怒則木氣升發而衝開脾氣也,故怒勝之。夫醫貴有才,無才則何以應變無窮。)
經曰:臟氣絕,則神見於外。(一士人喜觀書,忘食。一日有紫衣人立於前曰:公不可苦思,思則我死矣。問其何人?曰:我穀神也。於是絕思而食如故矣。)
經曰: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脾欲緩,急食甘以緩之。脾苦濕,是有餘,宜白朮。脾欲緩,是不足,宜甘草。以甘補之,人參;以苦瀉之,黃連;脾虛以甘草、大棗之類補之;脾實以枳實瀉之。
《靈樞》曰:足太陰氣絕,則脈不榮肌肉。唇舌者,肌肉之本也。脈不榮則肌肉軟,肌肉軟則舌痿,人中滿,人中滿則唇反,唇反者,肉先死。甲日篤,乙日死。
《靈樞》曰:愁憂不解則傷意,意為脾神也。
思而動血者,屬脾。
腫脹水腫有十種之分,四肢苦重為脾水。總而論之,腎虛不能行水,脾虛不能制水,凡腫先起於腹,而散於四肢者,可治;自四肢而歸於腹者,難療。
經曰:黃如蟹膏者生,黃如枳實者死。
又曰:實則夢歡歌快樂,虛則夢飲食相爭。
又曰:太陰終者,腹脹閉,不得息,善噫善嘔,嘔則逆,逆則面赤,不逆則上下不通。上下不通則面黑,皮毛焦而終矣。
《脈經》曰:脾絕十二日死。(一云:五日死。)何以知之?口冷足腫,腹熱臚脹,泄利不覺,出時無度。
仲景曰:環口黧黑,柔汗發黃者,此為脾絕。
補:人參、黃耆、甘草、蓮子、扁豆、蒼朮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芡實、陳皮。
瀉:枳實、石膏、青皮。
溫:丁香、藿香、胡椒、吳茱萸、附子、肉桂、良薑。
涼:玄明粉、滑石。
引經報使:升麻、白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