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
1. 卷三
2. 內景圖說(上)
心,小腸,肝,膽,脾,胃,肺,大腸
白話文:
內景圖說(上)
心臟、小腸、肝臟、膽囊、脾臟、胃、肺臟、大腸。
3. 心
經曰: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
又曰:心者,惺也。言心氣旺,則惺惺而運其神明也。
《巵言》曰:心,深也。言深居高拱,相火代之行事也。
又曰:其合,脈也;其榮,色也。開竅於舌。
《難經》曰:心重十二兩,中有七孔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
又曰:心象尖圓,形如蓮蕊,其中有竅,多寡不同,以導引天真之氣,下無透竅,上通乎舌。其有四系以通四臟,心外有赤黃裹脂,是為心包絡;心下有膈膜,與脊脅周圍相著,遮蔽濁氣,使不得上熏心肺也。
經曰:手少陰經心。
又曰:其經常少血多氣。
又曰:午時氣血注於心。
《黃庭經》曰:人身神名曰心神,丹元字守靈。
《靈樞》曰:舌者,心之官也。心病者,舌卷短,顴赤。
又曰:心居肺下肝上。
又曰:心者,在天為熱,在地為火,在人為心,在時為夏,在方為南,在色為赤,通竅於舌。
經曰:南方,火也,萬物所以盛長也。
又曰:臟真通於心,心藏血,脈之氣也。肝木為母,脾土為子,小腸為腑,剋金,主血。若久視則傷血,司藏神,其類火,其畜羊,一作馬。其卦離,其性禮,其華面,其應四時,上為熒惑星,其病在脈,其音徵,徵者,止也,物盛則止也,其數七,其臭焦,其聲言,其氣呵,其充血,其液汗,其味苦,外應掌,色赤,然赤如帛裹朱,不欲如赭。
《靈樞》曰:心應脈,皮厚者脈厚,脈厚者小腸厚。更心主熱,熱則傷心。病主驚熱,痘主紅斑。若憂愁思慮則傷心,寒氣勝則病,其病候面赤喜笑,心煩掌熱而口乾,開目妄語,臍上動氣。若心實則上竄咬牙口乾,喜笑身熱,汗血而肋脅膺背痛滿,或叫哭而搐;若心虛則恍惚多驚,憂煩少色,咳嗽舌強,腰背痠疼;若心絕則搖頭直視,形如煙燻。然心絕者,一日死。
平脈則夏旺七十二日而脈洪緩,洪者,浮大而散,來疾去遲,其賊脈則沉濡而微,與面黑亦逆,其危脈鉤,如操帶鉤。
又曰:心主夏,其日丙丁,南方生熱,熱生火,火生苦,苦生心,心者,生之本也,神之變也,為陽中之太陽,通於夏氣。
又曰:在變動為憂,在聲為笑,在蟲為羽,在果為杏,在菜為薤。
《仙經》曰:丹田有三,腦為髓海上丹田,心為絳宮中丹田,臍下三寸為下丹田。下丹田藏精之腑也,中丹田藏神之腑也,上丹田藏氣之腑也。
太乙真人曰:少思慮,養心氣,薄滋味,養血氣。
《真誥》曰:面者,神之庭。發者,腦之華。心憂則面戚,腦減則發白。
《回春》曰:心者,一身之主,清淨之府,外有包絡以羅之,其中精華之聚萃者,名之曰神,通陰陽,察纖毫,無所紊亂。
邵子曰:神統於心,氣統於腎,形統於首,形氣交而神主乎其中,三才之道也。
《內經》曰:太上養神,其次養形,故養神者,必知形之肥瘦,榮衛血氣之盛衰,血氣者,人之神,不可不謹養也。(注云:神安則壽延,神去則身斃,故可不謹養也。)
又曰:天食人以五氣,地食人以五味,五氣入鼻,藏於心肺,上使五色修明,音聲能彰,五味入口,藏於腸胃,味有所藏,以養五氣,氣和而生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
曜仙曰:心者,神明之舍,中虛不過徑寸,而神明居焉。事物之滑,如理亂棼,如涉驚濤,或怵惕,或懲創,或喜怒,若思慮一日之間,一時之頃,徑寸之地,炎如火矣,若嗜欲一萌,即不善也,歸而勿納,是與良心兢也。凡七情六慾之生於心皆然,故曰心靜可以通乎神明,事未至而先知,是不出戶知天下,不窺牖見天道也。
蓋心如水之撓久而澄清,洞見其底,是謂靈明宜乎靜,可以固元氣,則萬病不生,故能長久;若一念既萌,神馳於外,氣散於內,血隨氣行,榮衛昏亂,百病相攻,皆因心而生也。大概恬養天君,疾病不作,此治心之法也。
《內經》曰:心藏神,神有餘則笑不休,神不足則悲。(注云:心藏脈,脈舍神,心氣虛則悲,實則笑不休也。)
皇甫士安曰:心虛則悲,悲則憂;心實則笑,笑則喜。
經曰:神者,精氣之化成也。
又曰:五臟藏七神。(心藏神,肺藏魄,肝藏魂,脾藏意,腎藏志。又曰:脾藏意與智,腎藏精與志,是謂七神。)
又曰:心在志為喜,喜傷心,恐勝喜。
又曰:暴喜傷陽。
又曰:喜怒傷氣。
又曰:喜怒不節,寒暑過度,生乃不固。
又曰:喜則氣緩。(蓋喜則氣和志達,榮衛通利,故氣緩矣。)
皇甫謐曰:喜發於心而成於肺,故過節則二臟俱傷。
《靈樞》曰:喜樂者,神蕩散而不藏。
丹溪曰:喜傷心者,以恐勝之,以怒解之。
經曰:得神者昌,失神者亡。(失神者,謂失精神而昏亂也。)
《靈樞》曰:心氣通於舌,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。(五臟當內通於上七竅也。)
又曰:五臟不和,則七竅(七,一作九。)不通,六腑不和,則留結為癰。
岐伯曰:愁、憂、恐、懼則傷心。
《難經》曰:憂、愁、思、慮則傷心。
又曰:邪客使魂魄不安者,血氣少也。血氣少者,屬於心,心氣虛者,其人多畏,合目欲眠,夢遠行而精神離散,魂魄妄行,陰氣衰者為癲,陽氣衰者為狂。
仲景曰:心傷者,其人勞倦,則頭面赤而下重,心中痛而自煩,發熱,臍上跳,其脈弦,此為心臟傷所至也。
《靈樞》曰:邪在心,則病心痛喜悲,時眩僕。
又曰:心實則胸中痛,脅支滿,脅下痛,膺背肩胛間痛,兩臂內痛,心虛則胸腹大,脅上與腰相引而痛。
又曰:腎傳之心,病筋脈相引而急,名曰瘛。
經曰:心熱者,色赤而絡脈溢也。
《難經》曰:外證面赤口乾善笑,內證臍上有動氣,按之牢若痛,其病煩心,心痛掌中熱而啘,有是者心也,無是者非也。
《入門》曰:健忘失記,驚悸不安,心內懊憹不樂,皆心血少也。
《內經》曰:大骨枯槁,大肉陷下,胸中氣滿,喘息不便,內痛引肩項,一月死,真臟見,乃與之期日。(注曰:此心之藏也,期後三十日內死。)
又曰:病在心,愈在長夏,長夏不愈,甚於冬,冬不死,持於春,起於夏。
又曰:心病者,愈在戊己,戊己不愈,加於壬癸,壬癸不死,持於甲乙,起於丙丁。
又曰:病者日中慧,夜半甚,平旦靜。
黃帝曰:手少陰之脈,獨無輸,何也?岐伯曰:少陰者,心脈也。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,為帝主,精神之所舍,其臟堅固,邪不能容,容之則傷心,心傷則神去,神去則死矣。故諸邪在於心者,皆在心之包絡,包絡者,心主之脈也,故少陰無輸也。帝曰:少陰無輸,心不病乎?岐伯曰:在外,經病而臟不病,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。(即神門穴也。)
《直指》曰:邪客於陰,神不守舍,故心有所感,夢而後泄也。其候有三:少年氣盛,鰥曠矜持,強制情欲,不自知覺,此泄如瓶之滿而溢者,人或有之,勿藥可也;心家氣不能主宰,或心受熱邪,陽氣不收,此泄如瓶之側而出者,人多有之,其病猶輕,合用和平之劑;臟腑積弱,真元久虧,心不攝念,腎不攝精,此泄如藏之罅而出者,人少有之,其病最重,須當大作補湯。
《入門》曰:蓋交感之精,常有一點白膜裹藏於腎,而元精以為此精之本者,實在乎心,日有所思,夜夢而失之矣,宜黃連清心飲。
經曰:無故而喑,脈不至,不治自已。謂氣暴逆也,氣復則已。
皇甫謐曰:思雖發於脾,而成於心,過節則二臟俱傷。
經曰:怵惕思慮則傷神,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。
又曰:血並於陰,氣並於陽,故為驚狂。
又曰:悸者,心跳動也。
《綱目》曰:驚者,心卒動而不寧也。悸者,心跳動而怕驚也。
《三因》曰:驚悸,因事有所大驚而成者,名曰心驚膽懾,病在心膽經,其脈大動。
又曰:五飲停蓄,閉於中脘,最使人驚悸,屬飲家。
仲景曰:心悸者,火懼水也。惟腎欺心故為悸;傷寒飲水多,必心下悸。
又曰:食少飲多,水停心下,甚者則悸,微者短氣。
丹溪曰:驚悸者,有時而作,大概屬血虛與痰;瘦人多是血虛,肥人多是痰飲,時覺心跳者,亦是血虛。
《入門》曰:驚悸,因思慮過度及大驚恐而作,甚則心跳欲厥,時作時止者,乃痰因火動。
又曰:心膽虛怯,觸事易驚,涎與氣搏,變生諸證。
《直指》曰:血虛心虛多驚。
《正傳》曰:憂、愁、思、慮傷心,令人惕然心跳動,驚悸不安。
《醫鑑》曰:憂、愁、思、慮傷心,或勤政勞心,以致心神不足,驚悸少睡,宜養心湯。
又曰:勞心思慮,損傷精神,頭眩目昏,心虛氣短,驚悸煩熱,宜清心補血湯。
《綱目》曰:怔忡,心動而不寧也。
戴氏曰:怔忡者,心中躁動不安,惕惕然如人將捕者是也。多因汲汲富貴,慼慼貧賤,不遂所願而成也。
《直指》曰:心虛而痰鬱,則耳聞大聲,目擊異物,遇險臨危,觸事喪志,使人有惕惕之狀,是為驚悸。心虛而停水,則胸中滲漉怏怏之狀,是為怔忡。
《正傳》曰:怔忡者,心中惕惕然,動搖而不得安靜,無時而作者是也。
《入門》曰:怔忡因驚悸久而成也。痰在下,火在上。(加味溫膽湯加川連、梔子、當歸、貝母。)
《直指》曰:心下有水氣,怔忡,水飲為怔,頭眩心悸。(宜五苓散。)
《濟生》曰:思慮過度,耗傷心血,怔忡恍惚,宜益榮湯。
《得效》曰:痰飲蓄於心胃,怔忡不已,宜茯苓飲子。
又曰:虛人停飲怔忡,宜薑朮湯。
《回春》曰:心中無血,如魚無水,怔忡跳動,宜四物安神湯。
《入門》曰:心神不定,恍惚健忘,火不下降,時復振跳,宜朱雀丸。
怔忡亦曰怔忪,與驚悸同看。
《靈樞》曰:黃帝問人之善忘者,何氣使然?岐伯對曰:上氣不足,下氣有餘,腸胃實而心肺虛,虛則榮衛留於下,久之,不以時上,故善忘也。
《內經》曰:血並於下,氣並於上。亂而善忘。
丹溪曰:健忘之證,精神短少者多,亦有痰者。
戴氏曰:健忘者,為事有始無終,言談不知首尾,此以為病之名,非生成之愚頑,不知人事者。
《入門》曰:怔忡久則健忘,由心脾血少神虧,引神歸舍丹主之。(膽星、硃砂、附子、豬心血為丸,梧桐子大,萱草根煎湯送下五十丸。)
又曰:如所稟陰魄不足,善忘者,宜定志丸、開心散。
《醫鑑》曰:健忘,陡然而忘其事,盡心力思量不來也,主心脾二經。蓋心之官則思,脾之官亦主思,此由思慮過多,心傷則血耗散,神不守舍,脾傷則胃氣衰憊而慮愈深,二者皆令人事卒然而忘,治法必先養其心血,培其脾土,以凝神定智之劑,調理之,亦當以幽閒之處,安樂之中,使其絕於憂慮,遠其六淫七情,如此則日漸以安矣。
《綱目》曰:心澹澹動也,因痰動也,謂不怕驚而心自動也,驚恐亦曰心中澹澹,謂怕驚而亦動也。
舌血謂之舌衄,汗孔出血謂之肌衄,屬心與肝也。
凡驚而動血者屬心。
血吐水碗中,如半沉半浮者是心血。
腫脹水腫,有十種之分,如氣短不得臥,為心水。
經曰:背為陽,陽中之陽,心也。心為牡臟,牡者,陽也。
《金匱真言論》曰:夏氣病在臟,心之應也。
經曰:喜笑皆屬心火,蓋火得風而焰,笑之象也。
又曰:諸血者,皆屬於心。
又曰:頭者精明之府,頭傾神深,精神將奪矣。
又曰:諸痛癢瘡,皆屬於心。
又曰:諸躁狂越,皆屬於火。
又曰:諸病跗腫,疼酸驚駭,皆屬於火。
又曰:諸熱瞀瘛,皆屬於火。
又曰:諸逆衝上,皆屬於火。
又曰:諸禁鼓慄,如喪神守,皆屬於火。
黃帝問曰:人生而有病癲疾者,病名曰何?安所得之?岐伯對曰:病為胎病,此得之在母腹中,時其母有所大驚,氣上而不下,精氣並居,故令子發為癲疾也。
又曰:厥成為癲疾。
又曰:邪搏陽則為癲疾。
《資生》曰:風眩之病,起於心氣不足,胸上蓄熱,實痰熱相感而動風,風心相亂則昏瞀,故謂之風眩。
又曰:痰在膈間,則眩微不僕,痰溢膈上,則眩甚仆倒於地而不知人,名曰癲癇。
又曰:仆倒不省,皆由邪氣逆上陽分,而亂於頭中也。癲癇者,痰邪逆上也,痰邪逆上則頭中氣亂,頭中氣亂則脈道閉塞,孔竅不通,故耳不聞聲,目不識人,而昏眩仆倒也,以其病在頭巔,故曰癲疾。
《綱目》曰:癇有五:心曰馬癇,肝曰雞癇,脾曰牛癇,肺曰羊癇,腎曰豬癇,以病名狀偶類,故為名,其實痰與火與驚,三者而已。
又曰癲者異常也,平日能言;癇則沉默,平日不言。癲則呻吟,甚則僵仆直視,心常不樂,言語無倫,如醉發癡;癇者卒然昏倒,咬牙作聲,吐涎沫,不省人事,隨後漸醒;身熱脈浮,為陽癇,身涼脈沉為陰癇。
《正傳》曰:凡癲癇,僕時口中作聲,將省事時吐涎沫,省後又復發,時作時止而不休息。中風、中寒、中暑、屍厥之類,則僕時無聲,省時無涎,後不再發。
《入門》曰:大率多因痰結於心胸間,宜開痰鎮心神,若神不守舍,狂言妄作,經年不愈,如心經蓄熱,當清心除熱,如痰迷心竅,當去痰寧心,宜大吐大下而愈。大人曰癲,小兒曰癇,其實一也。
《內經》曰:黃帝問曰:有病怒狂者,此病安生?岐伯對曰:生於陽也。帝曰:陽何以使人狂?岐伯曰:陽氣者,因暴折而難決,故善怒也,病名曰陽厥。帝曰:治之奈何?岐伯曰:奪其食即已。夫食入於陰,長氣於陽,故奪其食即已。使之服以生鐵落為飲。夫生鐵落者,下氣疾也。
又曰:多喜曰癲,多怒曰狂。
又曰:陰不勝其陽,則脈流薄疾並乃狂。
又曰:衣被不斂,言語善惡,不避親疏,此神明之亂也。
帝曰:陽明病甚,則棄衣而走,登高而歌,或至不食數日,逾垣上屋,所上之處,皆非其素能也,病反能者,何也?岐伯曰:四肢者,諸陽之本也。陽盛則四肢實,則能登高也。帝曰:其棄衣而走者,何也?岐伯曰:熱甚於身,故棄衣欲走也。帝曰:其妄言罵詈,不避親疏而歌者,何也?岐伯曰: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,不避親疏而不欲食,不欲食故妄言也。
又曰:邪入於陽則狂。
《難經》曰:重陽者狂,重陰者癲。
又曰:狂之始發,少臥而多起,自高賢也,自辨智也,自貴倨也,妄笑好歌樂,妄行不休是也。癲疾始發,意不樂,直視僵仆,其脈三部陰陽俱盛者是也。
《百要》曰:癲者,異常也。精神癡呆,言語失倫。狂者,凶狂也。輕則自高自是,好歌好舞,甚則棄衣走而逾垣上屋,又甚則披髮大叫,不避水火,且欲殺人,此痰火壅盛而然。
又曰:陽虛陰實則癲,陰虛陽實則狂。
又曰:陽盛則狂,狂者欲奔走叫呼,陰盛則癲,癲者眩倒不省。
《綱目》曰:狂謂妄言妄走也。癲謂僵仆不省也。經有言狂癲疾者,又言癲疾為狂者,是癲狂兼病也。
《內經》曰:嘗貴後賤,名曰脫營。嘗富後貧,名曰失精。雖不中邪,病從內生,身體日減,氣虛無精,病深無氣,洒洒然時驚,病深者,以其外耗於衛,內奪於榮,(注云:血為憂煎,氣隨悲減,故外耗於衛,內奪於榮。)是證令人飲食無味,神倦肌瘦。
《靈樞》曰:癲疾嘔多涎沫,氣下泄不治。
又曰:癲癇之病,乍作乍醒者蘇,不食癡迷者死。
又曰:凡癲狂之病,若神脫而目瞪,如愚癡者不可治。
又曰:癲疾者,疾發如狂,死不治。
《醫鑑》曰:人之所主者心,心之所養者血,心血一虛,神氣不守,此驚悸之所肇端也。驚者,恐怖之謂;悸者,怔忡之謂。驚者與之豁痰定驚之劑,悸者與之逐水消飲之劑。
《直指》曰:健忘者,心脾二臟血少神虧故也,宜養血安神以調之。
《正傳》曰:狂為痰火實盛,癲為心血不足,多為求望高遠,不得志者有之,癲病獨主乎痰,因火動之所作也。治法癲宜乎吐,狂宜乎下,癲則宜乎安神養血,兼降痰火。
河間曰:五志過極,皆為火也。蓋氣為陽而主輕微,諸所動亂勞傷,皆為陽化之火,神狂氣亂,而為病熱者多矣。
子和曰:河間治五志,獨得言外之意,凡見喜、怒、悲、思、恐之證,皆以平心火為主,至於勞者傷於動,動便屬陽,驚者駭於心,心便屬火,二者亦皆以平心火為主也。(《丹心》)
《靈樞》曰:心小則易傷以憂,心大則憂不能傷,心高則滿於肺,悗而善忘,難開以言,心下則易傷於寒,易恐以言,心堅則臟安守固,心脆則善病消癉熱中,心端正則和利難傷,心偏傾則操持不一,無守司也。
又曰:心病,禁溫食熱衣。
經曰: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,故血不流;血不流則色不澤。故其黑如漆柴者,血先死,壬日篤,癸日死。
仲景曰:形體如煙煤,直視搖頭者,此為心絕。
經曰:心絕一日死,何以知之,肩息回視立死。
《脈經》曰:心絕二日死。
《靈樞》曰:五臟皆小者,苦焦心,多憂愁;五臟皆大者,緩於事,難使以憂。五臟皆高者,好高舉措;五臟皆下者,好出人下。五臟皆堅者,無病;五臟皆脆者,不離於病。五臟皆端正者,和利得人心;五臟皆偏傾者,邪心而善盜,不可以為人乎,反復言語也。
又曰:心為血之主,而肝又為血之臟,是以血出於心,而納之於肝也。
經曰:主明,則下安,以此養生則壽;主不明,則十二官危,以此養生則死。
又曰:心以膻中為腑。
經曰:十二官皆聽命於心。故主不明,則十二官危,使道閉塞而不通,形乃大傷。
又曰:火王於夏,相於春,廢於季夏,囚於秋,死於冬。其王日丙丁,王時日中。其困日庚辛,困時晡時。死日壬癸,死時半夜。
又曰:心俞在脊第五椎旁,募在腹上巨闕。
又曰:南方赤色,入通於心,開竅於耳。(火精之氣其藏神,舌為心之官,當言於舌,舌用非竅,故云耳也。蓋手少陰之路,會於耳中,故也。)
又曰:心色赤而中虛,離之象也。
又曰:心氣通於舌,舌和則知五味矣。
又曰:雷氣通於心。
又曰:背為陽,陽中之陽,心也。
又曰:精氣並於心則喜。
又曰:心惡熱。
又曰:血病,無多食鹹。
又曰:久視傷血,勞傷心也。
又曰:損其心者,調其榮衛。
又曰:心熱病,額先赤。
又曰:心熱病,先不樂數日,乃熱。熱爭則卒心痛。煩悶善嘔,頭痛面赤無汗;壬癸甚,丙丁大汗氣逆,則壬癸死。刺手少陰太陽。
又曰:心瘧者,令人煩心甚,欲得清水,反寒多,不甚熱,刺手少陰神門。
又曰:肝移寒於心,在隔中。肝移熱於心,則死。
又曰:心咳之狀,咳則心痛,喉中介介如梗狀。(介音嘎。)甚則咽腫喉痹。
又曰:心風之狀,多汗惡風,焦絕善怒嚇,(音下。)赤色,病甚則不可言快,胗在口,其色赤。
又曰:心痹者,脈不通,煩則心下鼓,暴上氣而喘,嗌乾善噫,厥氣上則恐。
又曰:心氣熱,則下脈厥而上,上則下脈虛,虛則主脈痿,樞拆(音托。)挈,脛縱而不任地也。
又曰:心病,煩悶少氣,大熱,熱上燙心嘔吐,咳逆狂語,汗出如珠,多厥;其脈當浮,今反沉而滑;其色當赤,而反黑者死。此水剋火也。
《脈經》曰:夏心脈欲洪大而散;脾脈欲洪而遲緩;肺脈欲洪而浮澀;腎脈欲洪而沉滑;命門與腎同;肝脈欲洪而弦長。
又曰:心脈搏堅而長,當病舌卷不能言;其軟而散者,當消渴自已。
華陀曰:肺下右側可見心系,繫於脊髓,下通於腎,其心系有二,一則上與肺通;一則自心入肺兩大葉間,曲折向後,並脊膂細絡相連,貫通脈髓,而與腎系相通。愚謂四臟之系,皆通於心,心則通於四臟之系也,交相連輸其血氣,滲灌骨髓,故五臟有病,先干於心,其繫上連於肺,其別自肺兩葉向後,貫脊下腎,又自腎而之膀胱,與膀胱膜絡並行之於溲溺處也。肺之系者,上通氣喉,其中與心系相通。
脾之系者,自膈中微近左脅,居胃之上,並胃胞絡及胃脘相連貫,膈與心肺相通,與膈膜相綴也。肝之系,自膈下,著右脅肋,上貫膈入肺中,與膈膜相連。腎之系,貼脊膂脂膜中,兩腎相系,相通而下,行其上與心系通也。(綴音墜。)
經曰:是動病則嗌乾心痛,渴而欲飲,是為腎厥,是主心。
又曰:所生病者,目黃脅痛,臑臂內後廉痛厥,掌中熱痛。盛者寸口大,再倍於人迎;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。
又曰:苦先入心。
又曰:心宜食酸。
又曰:心虛以炒鹽補之,虛則補其母,木能生火,肝乃心之母,以生薑補肝,如無他證,用安神丸主之。
又曰:心實以甘草瀉之,如無他證,用瀉心湯。
又曰:凡心臟得病,必先調其肝腎二臟。腎者心之鬼;肝氣通則心氣和,肝氣滯則心氣乏。故心病必先求於肝,是澄源也。五臟有病,必先傳其所勝,水能制火,則腎邪必傳於心。故先制其腎,逐其邪,診其肝腎俱和,而心自疾,則隨其本經虛實而治之。
手少陰心引經藥歌:
午心麻(黃)桂(心)獨(活山)梔(黃)芩,生地(當)歸(黃)連代(赭石紫)石英,更有細辛並半夏,熟地(北)五味澤(瀉)同成。
《針經》曰:心脈起足少陰,少衝穴在小指內端。
又曰:赤如雞冠者生,赤如衃血者死。
又曰:實則夢憂驚恐怖;虛則夢煙火焰明。
又曰:心苦緩,急食酸以收之。(注曰:心苦緩,是心氣虛也。)心欲軟,急食鹹以軟之,用酸補之,甘瀉之。
補:棗仁、遠志、天竺黃、山藥、當歸、麥門冬。
瀉:貝母、川黃連、木香、玄胡索。
溫:藿香、菖蒲。
涼:牛黃、犀角、竹葉、連翹、硃砂。
引經報使:獨活、細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