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十一 (1)
卷十一 (1)
1. 卷十一
2. 眼目部
凡屬金針眼科,內障外障,風火時眼,一切風絲塵沙入目,皆匯於此部中,以便檢閱參治。
白話文:
凡是金針、眼科相關的疾病,例如內障、外障、風火引起的眼中疾患,以及各種風、絲、塵沙進入眼睛的情況,都收錄在此篇中,方便查閱和治療。
3. 內障門主論
《秘笈》曰:夫瞳仁輕膜裹水,照徹四方,乃先天精液肇始之元靈,人身之至寶,如日月麗天,著明而不可掩者也。
銳眥即小眥,屬心與小腸,上下胞屬脾胃名肉輪,瞳人屬腎名水輪,黑珠屬肝名風輪,白珠屬肺名氣輪,大眥屬心名血輪。
心經屬火大小眥,赤脈侵睛癢澀眵,如針刺痛諸般候,心家虛熱急須知,若還小便赤與淋,內多蘊熱醫休遲,胬肉侵睛無別證,膀胱陽蹻邪在茲,小眥有疾莫亂治,三焦小腸二經同。
肝經屬木應烏珠,淡紫色兮病全無,黑乃本經受風克,眼見飛花是肝虛,昏暗酒色勞傷過,紅多滯血客熱聚,眼珠疼痛並黃色,肝血不足補乃愈。
脾經屬土上下胞,紅腫皆因風熱饒,紫色滯血多凝結,羞明怕日濕熱招,兩胞浮腫緣何病,皆因脾胃不調和,內生斑瘡並蜆肉,兩經積熱血難消,眉骨眼眶酸與痛,風痰作楚或房勞,上胞腫澀難睜視,色欲傷神為阿嬌,拳毛倒睫無他故,脾肺虧兮急早療。
肺經屬金應白珠,純淨光潔則無虞,若還紅腫過高起,肺氣壅塞大便遲,淡紅虛熱黃因濕,鼻塞涕淚風受之。
腎經屬水應瞳仁,黑如椒子光有神,散大膽腎虧損致,驚恐卒然有此因,黃翳遮睛昏且淚,腎虛時見黑花頻,赤屬積熱暗酒色,緊小精虧急養身。
足太陽膀胱見證:頭痛兩邊最甚,眼淚淋漓時流,睛明穴潰膿病,翳從內眥出來,攀睛胬肉遮橫,白睛積血凝滯,赤脈多生眼中,小便頻數不休,癰疽陡起熱盛,上胞內眥紅腫,偷針諸候皆應。
足陽明胃經見證:齒痛頭疼相併,黃膜上衝睛瞳,翳下而上遮定,蜆肉時時嘔吐,下胞紅腫為病。
足少陽膽經見證:口苦時多重聽,銳眥赤脈翳生,脅痛皆由膽病。
手太陽小腸見證:銳眥赤脈為病,翳自抵過上生,白睛血灌紅勝,小便赤且澀兮,急投湯散須慎。
手陽明大腸見證:白睛腫赤為病,眵多又兼流淚,便結下之須迅。
手少陽三焦見證:銳眥赤脈牽定,翳自客主斜下,投劑宜清應病。
足太陽脾經見證:九竅不通為病,怠情嗜臥兼之,羞明怕日相應,上胞浮腫堪嗟,睫閉不開若瞑,癍瘡風粟面黃,發熱吐瀉無定,倒睫拳毛內生,幾般醫者當認。
足厥陰肝經見證:瞳仁散大多瞑,腦脂直貫睛中,時或眼跳無定,黑珠突然高起,不能正視珠痛,淚出昏眩可嗟,花陷皆由虛甚,蟹眼或多雀盲,黑花空中掩映,目恙有一於此,便是肝家之病。
昏如霧露見花飛,瞳仁緊小腎精虧,或亦有人病散大,神水混色光漸微,冷淚腦脂直流下,頭痛足冷虛極推,膜入水輪諸證候,足少陰腎經所歸。
手厥陰經心包絡,神水緊小急投藥,赤環如帶口且干,手心發熱病將作。
翳自抵過而下生,赤脈如絲直貫睛,健忘更爾多驚悸,眊矂緊急不分明,痛如針刺時或癢,血灌瞳仁防目盲,諸般證候因何起,手少陰心經所成。
白話文:
內障門主論
瞳仁如同被薄膜包裹的水珠,光亮照徹四方,是先天精液孕育的元靈,人體最珍貴的寶物,如同日月懸掛天空,光明顯著,不可遮掩。
銳眥(眼角)屬於心和小腸;上下眼瞼屬於脾胃,稱為肉輪;瞳仁屬於腎,稱為水輪;黑珠(瞳孔)屬於肝,稱為風輪;白珠(鞏膜)屬於肺,稱為氣輪;大眥(眼角)屬於心,稱為血輪。
心經(火)主管大小眼角,赤脈入侵眼部,症狀有癢、澀、眼屎增多,如同針刺般的疼痛等,皆因心火虛熱所致。若伴隨小便赤紅或尿頻,體內蘊積熱邪,需及時治療。胬肉侵犯眼球無其他症狀者,是膀胱陽蹻經的邪氣在此作祟。眼角疾患不可亂治,需考慮三焦經和小腸經。
肝經(木)主烏珠(瞳孔),顏色淡紫則無病;瞳孔發黑是肝經受風寒侵襲;眼花是肝虛;視力昏暗是因飲酒、縱慾、勞累過度;瞳孔發紅是血瘀熱積;眼珠疼痛伴隨黃色,是肝血不足,需補益肝血。
脾經(土)主上下眼瞼,紅腫是風熱;紫色是血瘀;羞明怕光、怕日晒是濕熱;眼瞼浮腫是脾胃失調;眼瞼生瘡或長出像蜆肉樣的贅生物,是兩經積熱、瘀血難消;眉骨、眼眶酸痛,是風痰或房事過度;上眼瞼腫脹、澀痛,睜不開眼睛,是縱慾傷神;倒睫是脾肺虛弱,需及時治療。
肺經(金)主白珠(鞏膜),潔白光亮則無恙;若紅腫高起,是肺氣壅塞,大便不通;淡紅色是陰虛火旺;黃色是濕熱;鼻塞流涕是風寒侵襲。
腎經(水)主瞳仁,黑亮有神則無病;瞳孔散大是腎精虧損,或因驚恐所致;黃翳遮蓋瞳孔,視力模糊伴隨流淚,是腎虛;瞳孔發紅是熱邪積聚;瞳孔緊小是腎精虧損,需養護腎精。
足太陽膀胱經:頭痛兩側劇烈,眼淚淋漓,睛明穴潰瘍流膿,翳膜從內眼角長出,胬肉遮蓋眼球,白睛積血凝滯,眼部出現赤脈,小便頻數,癰疽突然出現,上眼瞼內眼角紅腫,針刺感等。
足陽明胃經:齒痛頭痛同時出現,黃色薄膜向上衝擊瞳孔,翳膜從下向上遮蓋瞳孔,經常嘔吐,下眼瞼紅腫。
足少陽膽經:口苦,聽力減退,眼角出現赤脈和翳膜,脅肋疼痛。
手太陽小腸經:眼角出現赤脈,翳膜從內眼角向上生長,白睛充血發紅,小便赤澀。
手陽明大腸經:白睛紅腫,眼屎增多,流淚,大便秘結。
手少陽三焦經:眼角出現赤脈,翳膜從內眼角斜向下生長。
足太陽脾經:九竅不通,嗜睡懶倦,羞明怕光,上眼瞼浮腫,眼瞼閉合,眼瞼上長瘡,面黃發熱,腹瀉,倒睫。
足厥陰肝經:瞳孔散大,視力模糊,眼球跳動,黑珠突然高起,不能正視,眼珠疼痛,流淚,頭暈目眩,視物模糊,瞳孔出現黑點,都是肝虛所致。
視力模糊如同霧中看花,瞳孔緊小是腎精虧損;瞳孔散大,視力減退,流淚,頭痛,足冷,都是腎虛;瞳仁被薄膜覆蓋,是腎經病變。
心包絡(手厥陰經):瞳孔緊小,需用藥治療;出現紅色環狀物,口乾,手心發熱。
翳膜從內眼角向下生長,赤脈如絲貫穿眼球,健忘,驚悸,視力模糊,疼痛或瘙癢,瞳孔充血,這些症狀都是手少陰心經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