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五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五 (9)

1. 血箭門主論

陳實功曰:血箭乃心經火盛,逼血從毛竅中出也。治以桃花散涼水調敷,或金墨塗搓自止;內宜涼心涼血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陳實功說:血箭是由於心經火盛,導致血液從毛孔中滲出。治療時,可以用桃花散加涼水調勻塗敷,或用金墨塗抹搓擦,就可以止血;另外,服用一些清心涼血的藥物。

馮魯瞻曰:有毛竅中出血者,名曰肌衄。因陽氣怫鬱於內,不能敷揚於外,以致陰血上乘陽分,留淫腠理,日久陽氣開發,則陰血不能歸經,故血從毛竅出也,宜開鬱清氣涼血之劑。如相火內動而乘陰分,以致熱血沸騰者,宜滋陰降火之劑。前人主乎肺熱,以肺主皮毛也,用男胎髮燒灰撲之。

有因大喜傷心,喜則氣散,血隨氣而溢於表者,宜涼心以斂之。(《錦囊》)

白話文:

馮魯瞻說:有的人在毛孔中出血,叫做「肌衄」。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鬱結,不能散發到體外,導致陰血上升到陽分,停留並浸淫於腠理之間,日積月累,陽氣發散,陰血不能歸經,所以血液就從毛孔中流出。治療時應開解鬱結,清熱涼血。如果是相火內動,侵犯陰分,導致熱血沸騰,則應滋陰降火。前人認為這是由於肺熱引起的,因為肺主皮毛,所以用男胎的頭髮燒成的灰末撲在患處。

岐天師曰:如有人足上忽毛孔標血如一線者,流之不止即死。急以米醋三升煮滾熱,以兩足浸之即血止,後用人參一兩,當歸三兩,穿山甲一片火炒研末,以參歸湯調服,即不再發。此乃酒色不禁,恣意縱欲所致,世上人多有之,方書未載。(《秘錄》)

白話文:

岐天師說:有一種情況,人的足部毛孔中,忽然有血線流出,如果血流過多就可能發生生命危險。這時要急於用米醋三升,煮沸之後,讓兩隻腳浸泡其中,血流就會止住。然後再用人參一兩,當歸三兩,穿山甲一片火炒研末,用人參當歸湯送服,這種病症就不會再發了。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,很多都是因為過度飲酒、沉迷女色,放縱慾望造成的。世上有不少人患有這種病症,但很多方書中都沒有記載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。

2. 血痣門主論

陳實功曰:血痣乃肝經怒火鬱結。其形初起色紅如痣,漸大如豆,揩之血流,須用冰螄散枯去本痣,以珍珠散搽去生皮;內服解鬱平肝之劑。如血出不止,過甚者,涼血地黃湯主之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陳實功說:血痣是肝經怒火鬱結而成的。血痣生出時,顏色像紅色的痣,逐漸長大,變成豆子大小,擦拭它就會流血,應使用冰螄散將根部的痣去除,用珍珠散擦上新長出的皮膚;同時服用疏解鬱怒平息肝火的方劑。如果血不止,病情嚴重的,使用涼血地黃湯治療。(《正宗》)

3. 血疳門主論

竇漢卿曰:血疳乃臟中虛弱,邪氣相侵,真氣衰少,風毒閉塞腠理,發於肌膚。初如紫疥,破時出血,瘡生遍身,行處成瘡,損傷皮肉,癢痛難禁。治法先宜養血清熱,次宜清肌滲濕。(《全書》)

白話文:

竇漢卿說:血疳是臟腑虛弱,邪氣侵犯,真氣衰弱,風毒閉塞皮肉組織,發於肌膚。初期像紫色的疥瘡,破裂時出血,瘡口遍佈全身,行走時形成新的創口,損傷皮肉,奇癢無比,疼痛難忍。治療方法首先宜調養氣血,清熱祛火,其次宜清肌滲濕。(《全書》)

4. 疣門主論

經曰:手太陽之別,名曰支正。上脘五寸,虛則生疣,(疣與肬同,疣音休,俗乎雞眼子是也。)小者指痂疥,取之所別也。

白話文:

《黃帝內經》中記載:手太陽經的別脈,名稱叫做「支正」。上脘穴下五寸的地方,如果氣血虛弱,就會長出疣(疣與肬相同,疣的發音是ㄒㄧㄡ,一般俗稱雞眼)。小一點的稱為指痂疥,這是取穴時要避開的地方。

薛立齋曰:疣屬肝膽少陽經風熱血燥,或怒火肝火,或肝客淫氣所致。蓋肝熱水涸,腎氣不榮,故精亡而筋攣也,宜以地黃丸滋腎水以生肝血為善。若用蛛絲纏、螳螂蝕、著艾灸,必多致誤。大抵此證與血燥結核相同,故外用腐蝕等法,內服燥血消毒,則精血愈虛,肝筋受傷,瘡口翻突開張,卒成敗證矣。

《正字通》云:疣小者,俗謂之瘊子。

白話文:

薛立齋說:疣屬於肝膽少陽經的風熱血燥,或由於怒火肝火,或肝臟受到不正之氣侵犯所導致。這是因為肝熱導致體液枯竭,腎氣不足,因此精氣枯竭,筋脈攣縮,應該服用地黃丸滋補腎水以生髮肝血為宜。如果使用蛛絲纏繞、螳螂啃蝕、艾灸等方法,必定會導致很多錯誤。總體來說,這種疾病與血燥結核相似,因此外用腐蝕等方法,內服燥血消毒的藥物,則精血更加虛弱,肝筋受到損傷,瘡口翻滾擴張,最終形成敗證。

5. 疣門主方

驗方

地膚子,白礬(各等分)

煎湯洗數次,瘊子盡消。

白話文:

地膚子和白礬各取相同份量,煎成湯後用來清洗患處數次,瘊子就會完全消失。

又方,天雨鳴雷時,有疣者不與人知,自己立於檐下,迎著雷以手抹去瘊子,口中默唸:雷打猴子快走,念七遍,抹七遍,向天井外抹即自落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方法,在下雨打雷的時候,長疣的人不告訴別人,自己站在屋簷下,面對著雷聲,用手抹去瘊子,同時口中默唸:「雷打猴子快走」,念七遍,抹七遍,朝著天井外抹,疣子就會自動脫落。

6. 千日瘡門主論

申鬥垣曰:千日瘡一名疣瘡,又名瘊子,又名晦氣瘡。此瘡如魚鱗,生於人手足上,生一千日自落,故名之。用雞肫皮擦之自愈。一法用蘄艾在初生第一個上灸之,余皆自落而痊也。(《啟玄》)

白話文:

申鬥垣說:千日瘡又名疣瘡、瘊子,還叫晦氣瘡。這種瘡像魚鱗一樣,長在人的手腳上,長到一千天後自動脫落,因此得名。用雞肫皮擦它可以治癒。還有一種方法,是用艾草灸剛長出的第一個疣,其餘的疣就會自動脫落,而痊癒。(《啟玄》)

7. 千日瘡門主方

驗方(谷裕豐)。用銅錢一個套在千日瘡上按定,取草紙捲了點著燒透,熄下的紙煤子放瘡上,以香點著,燒過吹去,又放紙煤燒之,不過五七次,其瘡根隨手自落,並不痛楚。

白話文:

驗方(谷裕豐):使用一個銅錢套在千日瘡上,按壓固定。將草紙捲起來,點燃燒透,熄滅後的紙煤子放在瘡上,用香點燃,燒過後吹去,再放紙煤燒。不超過五到七次,瘡根就會自動脫落,不感到疼痛。

又方(杜秘)治身上忽生豎頭肉,肉猴子並斑痣。

新石灰,鹼(各等分)

燒酒泡一時即可用,每周掃上即起紫泡,挑破出水結疤,如點癍痣,須以針微挑破,點之。

又方(王德山)。用蛇蛻擦之,即落。

白話文:

另一個方子(來自杜秘)用於治療身體上突然長出的突起肉塊、疣以及斑痣。

使用新的石灰和鹼(各半),用燒酒浸泡一段時間後即可使用。每周塗抹一次,會起紫色水泡,挑破後會流出液體並結痂。如果處理的是斑痣,需要用針輕輕挑破,然後點藥。

另一個方子(來自王德山)。使用蛇蛻來擦拭患處,疣就會脫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