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九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9)

1. 癰疽潰瘍門主方

即六味丸加肉桂一兩,臨用去皮忌火,勿出氣。

腎水不足,虛陽僭上,必用此方,以引火歸原。夫五志之火,可以濕伏,可以直折龍雷之火,惟當從其性而伏之。肉桂性熱,與火同性,雜在下焦壯水藥中,能引虛火降而歸經。且肉桂之質在中半以下,其性專走腎經。本乎地者,親下之義,況相火寄於甲乙之間,肝膽木旺,則巽風動而烈火焰明。

古人謂北方不可瀉肝,瀉肝即所以瀉腎。《本草》曰:木得桂而枯,取其義也。經曰:熱因熱用,此之謂也。或者畏其熱而遺之,豈達造化升降之微乎。黃柏、知母治相火,僅可施於壯實,若虛火而誤用之,則腎因瀉而愈虛,愈虛而火愈熾矣。

八味地黃丸,治命門火衰,不能生土,以致脾胃虛寒,飲食少思,大便不實,臍腹疼痛,夜多漩溺,或陰盛格陽,內真寒而外假熱等證。

即七味丸加熟附子(一兩。切片,微火焙。)

腎有兩枚,皆屬於水,雖有左右之分,初無水火之別,考之《內經》,昭然可覽。《仙經》曰:兩個一般無二樣,中間一點是真精。又曰:兩腎中間一點明。夫真精者,明也,即命門相火也。命門乃穴名,而其穴在兩腎中間,蓋一陽生二陰之間,所以成乎坎,而象天之北也。

經曰:少火生氣,人無此火,生化之源幾乎息矣。非附子健悍,不足以噓既槁之陽春。王太僕曰:益火之原,以消陰翳,此方是也。

馮魯瞻曰:按脾胃虛寒之至者,丹皮、澤瀉甚非所宜,減此二味,加牛膝、杜仲、鹿茸、五味子更佳。又曰:六味地黃丸專補左尺腎水,八味丸兼補右腎相火,少年水虧火旺,宜服六味丸,老年水火俱虧,宜服八味丸,況老年腎臟真水既虛,邪火乘之而為濕熱,以作腰痛足痿,痰唾消渴,小便不禁,淋閉等證,非桂附之溫散而能治之乎!昧者畏其熱,殊不知所補之火,乃真陽之元也,真陽之元一得,陰翳之火潛消矣。

金匱腎氣丸,治脾腎大虛,腰重腳重,小便不利,肚腹腫脹,四肢浮腫,喘急痰盛,已成蠱證,其效如神。

熟地黃(四兩),白茯苓(三兩),山茱萸(去核),乾山藥(炒),川牛膝(酒炒),車前子(微焙),牡丹皮(酒洗炒),澤瀉(炒),肉桂(去皮,各二兩),熟附子(五錢)

為末。蜜丸桐子大,空心白湯下。

土為萬物之母,水為萬物之源,身中所最重者也。若脾虛則土不能制水,腎虛則水不能安位,故逆行而氾濫於皮膚,妄加攻逐,禍不旋踵。八味丸脾腎要藥,佐以車前泄太陰之水,佐以牛膝,開少陰之竅,則小便行而脹自已,且有益於真元也。

八物腎氣丸,平補腎氣,堅齒駐顏。

熟地(八兩),山茱萸,山藥(各四兩),牡丹皮,澤瀉,白茯苓(各三兩),肉桂(去皮),五味子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癰疽潰瘍的主要方劑

也就是六味地黃丸加上肉桂一兩。使用時要去掉肉桂的皮,而且要避免火烤,讓它不散發氣味。

當腎水不足,導致虛陽上亢時,必須使用這個方子,將虛火引導回原位。人的五種情緒所產生的火氣,可以用滋潤的方式來平息;而像龍雷般強烈的火氣,則要順著它的性質來降伏。肉桂的性質是熱的,和火的性質相同,把它放在滋補下焦腎水的藥物中,可以引導虛火下降並歸回正常的經絡。而且肉桂的質地主要在中間偏下的位置,它的藥性專門走腎經。本來就屬於地面的東西,自然有向下走的趨勢。何況相火寄居在肝膽之間,如果肝膽木氣過旺,就像巽風煽動,會使火氣更旺盛。

古人說,北方不可以瀉肝火,因為瀉肝火就是在瀉腎水。《本草》說:木遇到桂枝就會枯萎,就是這個道理。經文說:熱證要用熱藥來治療,說的就是這個意思。有些人害怕肉桂的熱性而不用它,這是不了解陰陽升降的奧妙啊!黃柏和知母可以用來治療相火,但只適用於體格強壯的人。如果用在虛火的人身上,反而會使腎臟因為被瀉而更加虛弱,越虛弱火氣反而越旺盛。

八味地黃丸,是用來治療命門火衰,無法產生足夠的陽氣來溫養脾胃,導致脾胃虛寒,食慾不振,大便稀溏,腹部疼痛,夜間小便頻繁,或者出現陰盛格陽(體內真寒而外表假熱)等症狀。

也就是七味地黃丸加上熟附子(一兩,切成薄片,用微火烘烤)。

腎臟有兩個,都屬於水,雖然有左右之分,但原本沒有水火的區別。查閱《內經》就可以清楚了解。《仙經》說:兩個腎臟看起來都一樣,中間一點才是真精。又說:兩腎之間一點光明。所謂的真精,就是光明,也就是命門相火。命門是一個穴位的名稱,這個穴位在兩腎的中間,是陰陽交合的地方,所以形成了坎卦的象徵,也代表了天空的北方。

經文說:少量的火可以產生陽氣,人如果沒有這種火,生命活動的根源就會衰竭。如果不是用附子這樣強勁的藥,就無法使衰弱的陽氣恢復生機。王太僕說:補益火的根源,才能消除陰寒的遮蔽,這個方子就是這個道理。

馮魯瞻說:脾胃虛寒非常嚴重的人,不適合用丹皮和澤瀉,應該減少這兩味藥,增加牛膝、杜仲、鹿茸和五味子,效果會更好。他又說:六味地黃丸專門補左腎的腎水,八味地黃丸則兼補右腎的相火。年輕人腎水不足、火氣旺盛,適合服用六味地黃丸;老年人腎水和腎火都虛弱,則適合服用八味地黃丸。而且老年人腎臟的真水已經虛弱,邪火就會趁虛而入,形成濕熱,導致腰痛、腿腳痿軟無力、咳嗽吐痰、口渴、小便失禁或小便困難等症狀。如果不用肉桂和附子來溫散,是無法治癒的!有些人不明就裡,害怕肉桂和附子的熱性,卻不知道所補的火是真正的陽氣之元。只要陽氣恢復,陰寒的火氣自然就會消散。

金匱腎氣丸,是用來治療脾腎極度虛弱,導致腰部沉重、腿腳沉重、小便不利、腹部腫脹、四肢浮腫、呼吸急促、痰液多、甚至已經形成蠱病等症狀,效果非常神奇。

方劑組成:熟地黃(四兩)、茯苓(三兩)、山茱萸(去核)、炒乾山藥、酒炒川牛膝、微焙車前子、酒洗炒牡丹皮、炒澤瀉、去皮肉桂(各二兩)、熟附子(五錢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在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。

土地是萬物之母,水是萬物之源,對人體來說是最重要的。如果脾虛,土地就無法控制水;如果腎虛,水就無法安於本位,就會逆行而氾濫到皮膚,如果錯誤地使用攻瀉的方法,很快就會發生災禍。八味丸是調養脾腎的重要藥方,加上車前子來導瀉體內多餘的水分,加上牛膝來疏通腎經,這樣小便就可以順暢,而水腫自然就會消退,而且還可以補益腎的真元。

八味腎氣丸,可以平和地補益腎氣,使牙齒堅固,容顏年輕。

方劑組成:熟地黃(八兩)、山茱萸、山藥(各四兩)、牡丹皮、澤瀉、白茯苓(各三兩)、去皮肉桂、五味子(各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