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九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九 (4)

1. 癰疽已成門主方

白芷(未潰用一兩,已潰用五錢),貝母(未潰用五錢,已潰用一兩)

作一劑,水酒同煎服。

琥珀蠟礬丸(《正宗》),癰疽已成未潰之際,恐毒氣不能外出,必致內攻,預服此丸,護心護膜,散血解毒。

生明礬(一兩二錢),雄黃,硃砂(各一錢二分),琥珀(一錢同燈草另研極細)

研細用黃蠟一兩,蜂蜜二錢,銅勺內熔化,離火片時,候蠟四邊稍凝時,方入上藥攪勻,共成一塊,用時將藥火上微烘,眾手急圓小寒豆大,以硃砂為衣,瓷罐收貯,每服二三十丸,白湯食後送下,病甚者早晚日進二次,其功最效。

(有用黃蠟二兩,明礬一兩為丸,亦名蠟礬丸,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前酒下,未破即消,已破即合,有種遍身生瘡,狀如蛇頭,服之立效,蓋心為君主之官,不易受邪,凡癰疽及蛇犬所傷,毒上攻心,則命立傾,此藥能防毒氣內攻,解毒定痛)

秘授蠟礬丸(淮安楊秘),有定痛生肌,化膿厚膜,解毒去穢之功。

黃蠟,白礬(各胡桃大一塊研),銀硃(一錢),蛇蛻(一條,陰陽瓦焙研)

先將蠟熔化,入蜂蜜少許,再下生礬、蛇蛻、銀硃研末攪勻,將銅勺放滾水內,急手丸如桐子大,如遇患者,先令洗浴,飲熱酒數杯,初服二十一丸儘量飲醉,被蓋取汗。初起即消,已成疼痛不可忍者,服之可止一半,已潰服之,必出稠厚黃膿,看人虛實與服,頭一日服二十一丸,第二日只服十九丸,逐日遞減兩丸,服至一丸為止,奇效如神。

透膿散,諸癰疽瘡及貼骨癰,不破者不必用刀針,以此服之,不移時其膿自透,屢驗。

蛾口繭子(一枚,燒存性研末)

酒調服,只用一枚,不可多用,如誤用二三枚,即出兩三個頭,慎之。

透膿法,黃蠟熔化乘熱捻如大麥樣,兩頭俱要尖,用酒或白湯吞服一粒,其頭自破。

至驗金針散(《啟玄》),治癰疽瘡腫,已破未破,用之直達潰所。春月取皂角針不拘多少,半青半黑的灰火內炮干為末,看瘡上下,分食前後服之,每服二三錢,好酒調服,取汗為度。如瘡在頭頂者,用樹梢上的,如背癰取樹身上向陽處的,如便毒、懸癰取樹芽內的。此取象之義,即有所歸附焉。

護心丹(《正宗》),患井疽宜多用,他證亦宜。

綠豆粉(二兩),乳香(去油一兩),炙甘草(五錢),辰砂(水飛二錢)

乳細白湯調服三錢。(蔣示吉照本方加遠志肉、甘草水泡,炒為末一兩五錢,亦名護心丹。)

護心丹(李嗣立),凡癰疽三日內宜連進十服,方不變證,使毒氣外出。稍遲內攻,漸生嘔吐或鼻生瘡菌,不食則危矣,五日後亦宜用。

真綠豆粉(一兩),乳香(去油,燈心灰同研,五錢)

用生甘草濃煎湯調下一錢,時時呷之,若毒氣衝心,有嘔吐之證者,大宜服此。(澄按:綠豆之性,可能消腫解毒,乳香消諸癰腫毒,服之一二次,生滿瘡孔中,真聖藥也。)

白話文:

癰疽已成的主要治療方劑

  • 白芷貝母湯:

  • 白芷:如果癰疽還沒破潰,用一兩;如果已經破潰,用五錢。

  • 貝母:如果癰疽還沒破潰,用五錢;如果已經破潰,用一兩。

  • 將以上藥材加水和酒一起煎煮後服用。

  • 琥珀蠟礬丸:(出自《正宗》) 適用於癰疽已經形成但還沒破潰的時候,預防毒氣無法向外排出而導致內攻。這個藥丸可以保護心臟和心包膜,散血解毒。

  • 生明礬一兩二錢

  • 雄黃、硃砂各一錢二分

  • 琥珀一錢(和燈心草一起另外研磨成極細粉末)

  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再加入黃蠟一兩和蜂蜜二錢。

  • 將黃蠟和蜂蜜放入銅勺中加熱熔化,離火稍待片刻,等蠟的邊緣稍微凝固時,再加入研磨好的藥粉攪拌均勻,製成一塊。

  • 使用時,將藥塊在火上稍微烘烤,迅速搓成如小寒豆般大小的藥丸,再用硃砂裹上一層外衣,放入瓷罐中保存。

  • 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用白開水在飯後送服。病情嚴重者,早晚各服用一次,效果最好。 (另有配方使用黃蠟二兩、明礬一兩製成藥丸,也叫做蠟礬丸。藥丸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在飯前用酒送服。如果癰疽還沒破潰,可以使其消散;如果已經破潰,可以促進癒合。對於全身生瘡,形狀像蛇頭的,服用此藥效果顯著。這是因為心臟是君主之官,不容易受到邪氣侵襲。凡是癰疽或被蛇、狗咬傷,毒氣上攻心臟,就會有生命危險。此藥能夠防止毒氣內攻,解毒止痛。)

  • 秘授蠟礬丸:(淮安楊秘傳授) 具有止痛生肌、化膿增厚包膜、解毒去穢的功效。

  • 黃蠟、白礬各一塊(像胡桃大小,分別研磨成粉末)

  • 銀硃一錢

  • 蛇蛻一條(用陰陽瓦焙乾後研磨)

  • 先將黃蠟熔化,加入少量蜂蜜,再放入生礬、蛇蛻、銀硃的粉末攪拌均勻。

  • 將銅勺放入沸水中,迅速將藥物搓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。

  • 如果遇到病人,先讓其洗澡,喝幾杯熱酒,初次服用二十一丸,盡量使其喝醉,蓋上被子取汗。

  • 如果癰疽剛開始發作,服用此藥可以使其消散;如果已經形成且疼痛難忍,服用此藥可以減輕一半的疼痛。如果已經破潰,服用此藥可以排出濃稠的黃色膿液。

  • 根據病人的虛實情況調整用量。第一天服用二十一丸,第二天服用十九丸,之後每天遞減兩丸,直到服用一丸為止,效果神奇。

  • 透膿散: 適用於各種癰疽瘡和貼骨癰,如果沒有破潰,就不必用刀針,服用此藥,不用多久膿液就會自己排出,屢次驗證有效。

  • 蛾口繭子一枚(燒成炭後研磨成粉末)

  • 用酒調服,只需用一枚,不可多用。如果誤用二三枚,就會長出兩三個瘡頭,要小心。

  • 透膿法: 將黃蠟熔化,趁熱搓成大麥粒的樣子,兩頭都要尖,用酒或白開水吞服一粒,膿頭就會自行破開。

  • 至驗金針散:(出自《啟玄》) 適用於治療癰疽瘡腫,無論是否破潰,使用後藥力都能直達潰瘍部位。

  • 春季採集皂角樹的針刺,不論多少,選擇半青半黑的,在灰火中炮乾後研磨成粉末。

  • 根據瘡腫的位置,分為飯前或飯後服用。每次服用二三錢,用好酒調服,以出汗為度。

  • 如果瘡在頭頂,就使用樹梢上的皂角針;如果背部長癰,就使用樹身上向陽處的皂角針;如果患有便毒或懸癰,就使用樹芽內的皂角針。

  • 這種取象方法,是為了讓藥力有所歸屬。

  • 護心丹:(出自《正宗》) 患有癰疽的人應該多用此藥,其他疾病也適用。

  • 綠豆粉二兩

  • 乳香(去除油脂)一兩

  • 炙甘草五錢

  • 辰砂(水飛)二錢

  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白開水調服三錢。 (蔣示吉根據此方,加入遠志肉,用甘草水浸泡後炒至焦黃,研磨成粉末,用量一兩五錢,也叫做護心丹。)

  • 護心丹:(李嗣立傳授) 凡是患有癰疽,在三天內應該連續服用十次,才能避免病情惡化,使毒氣向外排出。如果稍微耽擱,毒氣就會內攻,逐漸出現嘔吐或鼻腔生瘡,不進食就會有生命危險。五天後也應該服用此藥。

  • 真綠豆粉一兩

  • 乳香(去除油脂,和燈心草灰一同研磨)五錢

  • 用濃煎的生甘草湯調服一錢,隨時飲用。如果毒氣衝心,出現嘔吐症狀,更適合服用此藥。 (澄按:綠豆的藥性,能夠消腫解毒,乳香能夠消除各種癰腫毒,服用一兩次,瘡孔中就會長出肉芽,真是聖藥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