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八 (23)
卷八 (23)
1. 癰疽敷藥門主方
共研細末。陳小粉漿打糊調敷。
鐵箍散
芙蓉葉(陰乾),薑黃,五倍子(炒去蟲),白蘞,白芨,蟹殼(各五錢),生大黃,陳小粉(各一兩)
共研細末。用熱米醋調如稀糊,敷圍中留一孔透氣。
麻藥,此藥敷於毒上,麻木任割不痛。
川烏尖,草烏尖,生半夏,生南星(各五錢),胡椒(一兩),蟾酥(四錢)
研細末。燒酒調敷。(一方加蓽茇五錢。一方加細辛一兩。)
瘡口冷難收口,乾薑研末摻之,患處攪熱如烘,生肌最速。
消腫毒,土三七根搗爛,醋調敷,留頂出氣,敷之立消。如膿已熟,敷之立潰。
一筆勾
蚰蜒蟲(三四十條),冰片(四分)
同入罐內,即化為水,入麻油半斤,封口收藏,勿令泄氣。初起用筆圈塗毒外,四圍頻頻圈之,即消。已成敷滿留頂透氣。
敷腫毒未成即消,已成即潰。
黃狗下頦(一具,煅),白蘞,蠶豆(各一兩)
研細末。醋調敷,留頂透氣。
消對口,白牽牛莖葉一把,生薑三片,同搗敷,留頂透氣。
敷諸腫毒並瘰癧棒瘡。
川倍子(八兩炒黑色,取末四兩),川貝母(去心,五錢),海粉(要綠色者四兩,炒黑色,約有二兩重),生半夏,川烏(甘草煮過),生南星,草烏(各一錢)
各研極細末,和為一處。凡用以熟蜜茶汁和勻,貼患上,油紙護之。瘰癧初起,以熟蜜茶汁調敷,如久成硬核者,單用陳米醋調敷,亦消。
白話文:
癰疽外敷藥方
通用藥粉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陳年小麥粉調成的漿糊攪拌均勻後,敷在患處。
鐵箍散
取陰乾的芙蓉葉、薑黃、炒過的五倍子(去除蟲子)、白蘞、白芨、蟹殼各五錢,生大黃和陳年小麥粉各一兩,全部研磨成細末。用熱米醋調成稀糊狀,敷在患處周圍,中間留一個孔透氣。
麻醉藥
此藥敷在毒瘡上,可以使患處麻木,方便切割而不感到疼痛。
取川烏尖、草烏尖、生半夏、生南星各五錢,胡椒一兩,蟾酥四錢,全部研磨成細末。用燒酒調敷。(有方子會加入蓽茇五錢,也有方子加入細辛一兩。)
如果瘡口因寒冷而難以收口,將乾薑研磨成粉末撒在患處,並用熱敷使其溫熱,可以加速傷口癒合。
消腫解毒方
將土三七的根搗爛,用醋調勻後敷在患處,留出頂部透氣,可以快速消腫。如果膿已經成熟,敷上後能使膿快速潰破。
一筆勾
將三四十條蚰蜒蟲和四分冰片一起放入罐子裡,它們會化成水,加入半斤麻油,密封保存,不要洩氣。毒瘡剛開始時,用筆蘸取藥液塗在毒瘡外圍,頻繁塗抹可以消腫。如果毒瘡已經形成,則塗滿患處,留出頂部透氣。
此方對於腫毒,未成形時可以使其消散,已成形則能使其潰破。
取煅燒過的黃狗下巴骨一副、白蘞和蠶豆各一兩,全部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勻後敷在患處,留出頂部透氣。
消對口瘡方
取一把白牽牛的莖葉和三片生薑,一起搗爛後敷在患處,留出頂部透氣。
此方適用於各種腫毒和瘰癧棒瘡。
瘰癧棒瘡方
將炒黑的川倍子(八兩,取粉末四兩),去心的川貝母(五錢),炒黑的海粉(要綠色的,四兩炒黑後約二兩重),生半夏、甘草煮過的川烏、生南星、草烏(各一錢),分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混合在一起。使用時,用熟蜜茶汁調勻後貼在患處,用油紙覆蓋。瘰癧初期,用熟蜜茶汁調敷;如果瘰癧已經形成硬塊,則單獨用陳年米醋調敷,也可以使其消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