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三十一 (8)
卷三十一 (8)
1. 五禁瘡(《錦囊》)
五禁瘡者,最惡證也,此痘一出,諸痘不能宣發成漿矣。一曰胃禁;二曰火禁;三曰水禁;四曰風禁:五曰寒禁。胃禁者,因毒火炙胃,不能發達於外,是以脾胃潰爛,其外出之痘在於唇口之間,而四五點相連,諸痘未漿,此痘先已黃熟,是熱毒內攻,胃已腐爛,諸痘不能成漿也。故凡唇口一見此痘,如見繁紅氣粗,熱甚口臭異常者,是其候也,不治。
火禁者,因初發之際,身發寒熱,就火溫熱太過,致使皮膚乾燥,又兼氣虛不能拘逐,故毒停滯於皮膚之內,發泄不出;細看皮中,覺有紅色點子,無頭無腳,獨於四肢或面方廣之處見一二點者,則諸痘皆從此痘發泄為孽,隱隱不起之痘,終不能快出者是也。宜外以水楊荊芥煎湯浴之;內用升麻和解散主之,則諸痘自可起發矣。
水禁者,有因初熱之際,毒氣方熾,誤食生冷則毒伏於皮膚之間,隱隱見有紅點,或於方廣兩脅手足頭面之際,發有水泡者是也。然冷氣在內,故內必腹痛肚脹,外必發熱惡寒,宜以丁桂、茯苓、升麻、大腹之類逐之。風禁者,因發熱之初,失於避風,是以肌表固密,痘不能出,皮膚麻木不知痛癢,或皮毛乾燥,膚癢欲搔,甚則狂煩譫語者,此風與火相搏也。治宜以乾葛、羌活、蟬蛻之類逐之。
寒禁者,發熱之初,誤經冷水沐浴,或睡臥於鐵漆寒冷之處,或衣被單薄,感冒風寒,是以寒凝肌表,痘毒不能宣發,手足麻木冷痛之處不出痘子,惟在委曲避風之處,或頭面髮際之上痘如癮疹者是也,宜內芎藭、桂枝、獨、羌以逐之;外用重衣厚帛以溫之。
白話文:
五禁瘡這種病,是最嚴重的病症。這種痘子一旦出現,其他的痘子就無法順利長成膿皰。它分為五種情況:第一種是胃禁,第二種是火禁,第三種是水禁,第四種是風禁,第五種是寒禁。
胃禁是指因為毒火侵襲胃部,導致毒素無法從體內發散到體外,使得脾胃潰爛。這種情況下,外顯的痘子會出現在嘴唇周圍,呈現四五個痘子連在一起的情況,其他痘子都還沒長出膿皰,這些痘子就先變黃成熟。這是因為熱毒往體內侵犯,導致胃部腐爛,其他痘子無法長成膿皰。因此,如果發現嘴唇周圍出現這種痘子,且伴隨臉色紅赤、呼吸粗重、發高燒、口臭嚴重等症狀,就代表病情危險,無法醫治。
火禁是指在剛發病的時候,身體出現發冷發熱的症狀,如果過度用火溫熱身體,會導致皮膚乾燥。又加上身體虛弱,無法將毒素排出體外,毒素就會停留在皮膚內,無法發散出來。仔細看皮膚,會發現有紅色的點狀物,沒有頭也沒有腳,只有在四肢或臉部等較大的範圍,出現一兩個這種點狀物。這種情況下,其他的痘子都會從這個痘子開始蔓延,變成禍害,原本隱隱約約、長不出來的痘子,也因此無法順利冒出來。這種情況,應該用煎煮過的水楊荊芥湯來洗澡;內服則用升麻和解散來治療,這樣其他的痘子自然就能順利長出來。
水禁是指在發病初期,毒氣正旺盛時,如果誤食生冷的食物,毒素就會潛伏在皮膚之間,隱約可見紅點,或在身體較大的部位,如兩脅、手腳、頭面等處,出現水泡。這是因為寒氣在體內,所以身體內部一定會感到腹痛肚脹,體外則會發熱怕冷。這種情況,應該服用丁香、肉桂、茯苓、升麻、大腹皮等藥材來驅除寒氣。
風禁是指在剛發燒的時候,沒有注意避風,導致皮膚表層緊密,痘子無法長出來,皮膚會麻木,感覺不到疼痛或搔癢。有時皮膚會乾燥,感覺搔癢,嚴重時還會出現煩躁不安、說胡話的症狀,這是因為風邪與火邪互相搏擊所導致。治療上應該使用葛根、羌活、蟬蛻等藥材來驅散風邪。
寒禁是指在發燒初期,錯誤地用冷水洗澡,或是睡在寒冷的環境中,或衣物單薄,感冒風寒,導致寒氣凝結在皮膚表層,痘毒無法發散出來。手腳麻木冰冷的地方長不出痘子,只有在身體彎曲、避風的地方,或是頭部髮際線附近,出現像蕁麻疹一樣的痘子。治療上,應該內服川芎、桂枝、獨活、羌活等藥材來驅散寒氣;外在則要多穿衣服、蓋厚被子來保暖。
2. 邵公看痘分五色歌
桃花紅:桃花之紅淡淡紅,一見此色喜相逢,倘若八朝漿不滿,略投起頂妙無窮。
紫花紅:紫花之紅帶紫色,毒凝血滯是秘訣,急投退紫轉紅湯,服下片時通滯血。
蠟燭紅:蠟燭之紅紅豔豔,一日六時有三變,此證分明氣有餘,血隨氣行如放電。
丹砂紅:丹砂之紅鶴頂樣,果然豔根鮮明亮,倘若慘暗不歸根,退紫轉紅湯可放。
雞冠紅:雞冠紅亮赤如丹,皎潔鮮明玳瑁斑,恰似龍含珠映水,滿江春色照人間。
白話文:
邵公看痘分五色歌
**桃花紅:**像桃花一樣淡淡的紅色,看到這種顏色是好現象,如果出疹後第八天痘漿還沒飽滿,稍微用藥幫助痘子鼓起就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**紫花紅:**像紫花一樣帶紫色的紅色,這是毒素凝結、血液瘀滯的徵兆,要趕緊用能退紫轉紅的藥方,服藥後很快就能疏通瘀滯的血液。
**蠟燭紅:**像蠟燭一樣紅豔豔的顏色,一天之內會有三種變化,這很明顯是身體的氣過於旺盛,血液會隨著氣的運行而快速流動。
**丹砂紅:**像丹砂一樣,像鶴頂一樣的紅色,如果紅的鮮明透亮,代表狀況不錯,但如果顏色暗淡沒有光澤,就要用能退紫轉紅的藥方。
**雞冠紅:**像雞冠一樣紅亮,顏色鮮豔像丹砂,而且像玳瑁一樣有光澤斑點,像龍含著珠子在水中的映照,如同春天充滿生機照耀著人間。
3. 朱氏辨別七暈
痘出而根腳有暈,其名有七焉,辨之不可不早也。痘粒之尖圓者,氣充也實也;痘粒之平塌者,氣弱也虛也。若以暈言之,老紅也,紅紫也,紅紫乾枯也,淡紅也,焦紅也,鋪紅也,淡白也,此七暈分順險逆。
老紅:暈色紅而老。不嬌嬈也,不閃爍也,不乍紅而乍淡也,亦不帶紫色。此老紅之暈,必發熱三日而始見痘苗也;身體必平和不甚熱也;必能飲食也;二便必調也;精神必精爽也;此順證也。痘出必稀疏,即多有百十粒亦順。
紅紫:痘色深紅而帶紫色,必發熱二日即見痘苗也,身必熱微煩躁也,當以敗毒和中散主之;看其出齊,即用清毒活血湯催其長漿,漿足亦歸於順。
紅紫乾枯:初見痘苗,即見如此暈腳,其證多系逆證。必發熱一日即見痘苗,報痘必稠密,必大熱蒸蒸,煩躁昏沉,不省人事,唇焦口渴,此危證也,其證多不可救。若大便結燥二三日不解,小水短澀又黃,此毒火內盛,急宜下之以清其毒火,仍宜用敗毒和中散加熟大黃以利之,毒火必從此而少減。
看其出齊,急以清毒活血湯催其長漿,向之所謂紅紫乾枯者,今轉根腳紅活,漿再汛起,此尚可救;若仍復乾枯,不見起長,不見泛漿,加之身熱蒸蒸,煩躁頓悶,譫語昏沉,不省人事,不思飲食,痘仍平塌,中有黑臍,此必不可救矣。
淡紅:暈腳四圍淡紅,有嬌妖之色,以紙燈照之若有紅色,若紅色不定,將來必變淡白色,此乃氣血俱虛。若初見痘苗之時,見此淡紅暈腳,寒涼之藥切不可投;倘或身不退熱,微有煩躁,宜用敗毒和中散去芩、連、紫草茸,加羌活、蘇葉、白芷以托其苗;俟其出齊,以千金內托散催其長漿,漿足仍歸於順。
若先誤用寒涼,暈轉淡白,急用參歸鹿茸湯以救之,緩則成陷矣,此淡紅之暈,易於變淡白,不可不知。
焦紅:初見痘苗,頂乃先焦,根腳紅紫有芒角,不見滋潤,暈腳不圓,且又帶紅紫乾枯,此乃毒火內盛。若初見痘苗,急用敗毒和中散倍加芩、連、紫草茸以托之,俟其出齊,熱不減,不能食,兼之神昏不省人事,煩躁悶頓,水漿不入,則不可救矣。倘或熱稍減,神氣稍清,能食不甚煩躁,急以清毒活血湯催其長漿。
若漿足仍可歸順,此在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耳。
鋪紅:痘無紅暈,痘粒淡白,通身皮肉盡紅,故名曰鋪紅。良由毒火內盛,氣不能統血,散漫於皮膚之間也。若神清能食,痘稀疏者可治;若人事昏沉則不可救矣。
淡白:痘之根腳四圍無一絲紅色,止見有淡白之痘,而亦不見其有暈也。蓋因氣血兩虛,或因久病之後,或因吐瀉之後,或因生母有病,以致缺乳,或因內有積患,或因生大毒,膿血出多,元氣傷泄之後,故出此淡白之痘。初見痘苗,宜用加味參蘇飲以托之,使其出齊,即用千金內托散催其長漿,如或漿不足,即用參歸鹿茸湯以催之,今日不足,來日再催。
余曾治此氣血兩虛之證,竟至十一二朝漿始足者,今之庸醫見八九日漿不滿而平塌者,盡委而棄之,皆因內無實學知識,平常未見聶氏《活幼心法》之書,親敬高明,廣其知識,臨此等七暈之證,內有一定之主意,外用合宜之藥品,舉斯世之幼稚,咸出險途而躋壽域,豈非仁人君子仁心仁術,參天地贊化育乎。
白話文:
痘疹出現時,如果痘子根部周圍有暈圈,這暈圈有七種不同的樣貌,必須及早分辨。痘子頂端尖圓,表示氣血充足;痘子平塌,表示氣血虛弱。就暈圈來說,有老紅色、紅紫色、紅紫乾枯色、淡紅色、焦紅色、鋪紅色和淡白色這七種,這些顏色分別代表痘疹的順、險、逆等不同情況。
**老紅:**暈圈顏色呈現深沉的紅色,不嬌豔,不閃爍,不會忽紅忽淡,也不帶紫色。出現這種老紅色暈圈,通常是發燒三天後痘苗才會出現;身體狀況平和,不會太熱;能正常飲食;大小便也正常;精神飽滿。這種情況屬於順症,痘子會比較稀疏,即使有百十來顆也沒問題。
**紅紫:**痘子的顏色是深紅色且帶紫色,通常發燒兩天痘苗就會出現;身體會微熱煩躁,需要使用敗毒和中散來調和。等痘子出齊後,再用清毒活血湯幫助痘子長出漿液,漿液充足就屬於順症。
**紅紫乾枯:**剛看到痘苗就出現這種顏色的暈圈,通常屬於逆症。通常發燒一天痘苗就會出現,而且痘子會非常密集,身體會高熱,煩躁昏迷,失去意識,嘴唇乾裂口渴。這屬於危重症狀,通常很難救治。如果出現大便乾燥兩三天沒有排便,小便短少且顏色深黃,表示體內毒火旺盛,需要立刻使用藥物導瀉以清除毒火,可以服用敗毒和中散加上熟大黃來幫助排便,這樣毒火或許能稍微減輕。
等到痘子出齊後,立刻使用清毒活血湯幫助痘子長出漿液。之前呈現紅紫乾枯的暈圈,如果轉為紅潤有活力,痘子再次長出漿液,這還有救;如果仍然乾枯,沒有長大的跡象,也沒有漿液,加上持續高燒,煩躁昏迷,失去意識,不思飲食,痘子仍然平塌,中間出現黑色的點,那就沒救了。
**淡紅:**暈圈周圍呈現淡紅色,顏色嬌嫩,用燈光照射會有紅色,但紅色並不穩定,之後會轉為淡白色,這表示氣血虛弱。剛出現痘苗時,如果看到這種淡紅色的暈圈,絕對不能使用寒涼的藥物。如果身體沒有退燒,只是稍微煩躁,可以使用敗毒和中散,去除黃芩、黃連、紫草茸,加入羌活、蘇葉、白芷來幫助痘子長出來。等痘子出齊後,再用千金內托散幫助痘子長出漿液,漿液充足就屬於順症。
如果誤用了寒涼的藥物,暈圈轉為淡白色,就要趕緊使用參歸鹿茸湯來補救,不然痘子就會凹陷下去。淡紅色的暈圈很容易轉為淡白色,這一點一定要知道。
**焦紅:**剛出現痘苗時,頂端就先焦枯,根部的紅色暈圈呈現紅紫色,有芒角,不滋潤,暈圈不圓,而且還帶有紅紫乾枯的現象,表示體內毒火過盛。剛出現痘苗時,要趕緊使用敗毒和中散,並加倍使用黃芩、黃連、紫草茸來幫助痘子長出來。等痘子出齊後,如果高燒不退,沒有食慾,而且神志不清,煩躁昏悶,水米不進,那就沒救了。如果高燒稍退,神智稍微清醒,能吃東西,沒有那麼煩躁,就要趕緊用清毒活血湯幫助痘子長出漿液。
如果漿液充足,就還能轉為順症。這一切的關鍵,在於醫生是否能明察秋毫,根據病人的情況來判斷。
**鋪紅:**痘子沒有紅色的暈圈,痘粒呈淡白色,但是全身皮膚都泛紅,所以稱為鋪紅。這是因為體內毒火旺盛,氣血無法統攝,散佈在皮膚之間。如果神智清醒且能進食,痘子又稀疏,還能治療;如果神智昏迷,那就沒救了。
**淡白:**痘子的根部周圍沒有一絲紅色,只有淡白色的痘子,而且沒有暈圈。這是因為氣血兩虛,可能是因為久病之後、嘔吐腹瀉之後、母親體弱導致奶水不足、體內有舊疾,或是長大毒瘡,流出大量膿血,導致元氣損傷。剛出現痘苗時,要使用加味參蘇飲來幫助痘子長出來,等痘子出齊後,再用千金內托散幫助痘子長出漿液。如果漿液不足,就使用參歸鹿茸湯來催漿,今天不足,明天再催。
我曾經治療過氣血兩虛的病例,甚至有到十幾天漿液才充足的。現在的庸醫看到痘子八九天漿液還不足且平塌,就放棄治療,都是因為他們沒有紮實的醫學知識,平常也沒有看過聶氏的《活幼心法》,沒有向高明的人學習,增廣見聞,面對這些有七種暈圈的病例,沒有確定的治療方向,不知道如何使用藥物,實在可惜。如果醫生能多加學習,相信能幫助許多孩子從危險中脫離,走向健康長壽之路,這才是真正的仁心仁術,可以與天地化育的恩澤相媲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