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八 (20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八 (20)

1. 癰疽敷藥門主方

神草膏,專敷發背對口,一切無名腫毒,立時消散。蜈蚣節草一大把,入鹽少許,搗爛如膏敷患上。(胡公弼曰:按蜈蚣節草乃柔草也。其色青白,節節生細葉,沿漫田墁,如蜈蚣形,二三月採取陰乾備用,恐夏時草深難尋)

寸金散,患癰疽腫毒。

天花粉(三兩),赤芍,白芷,薑黃,白芨,芙蓉葉(各一兩)

上研細,每用薑汁三分,涼茶七分,未破敷頭,已破敷四傍留頂,經驗神效。

黃蓉散(胡言爵),敷手足腫毒,已成未成並效。

生大黃(五錢),芙蓉葉(一兩)

研細,苦茶調敷。

蝸牛涎敷癰疽解毒止痛,蝸牛一百個,納瓶內,入新汲水一盞浸之,封至次早,將蝸牛放去,其水如涎,入蛤粉調稀,雞翎掃瘡上,日十餘次。

乳香止痛散,一切癰疽焮痛,搽之立止。
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,各二錢),寒水石(煅),滑石(各四錢),冰片(五釐)

上為末。以蔥汁調搽,其痛立即止矣。

烏龍膏

臭小粉,五倍子(各等分)

同炒黑研細,醋調敷,干則以醋調潤之,消毒甚效。

止痛麻藥

川烏尖,草烏尖,生南星,生半夏,蓽茇,胡椒(各五錢),蟾酥(一錢五分)

上為末。用魚膠烊化,入藥拌勻,陰乾,臨用水磨塗於肉上,藥力麻住刀割不痛。

赤小豆散,治一切無名大毒,敷之初起即消,已成立潰。赤小豆一斗,略焙磨細,用黃蜜調敷,或蔥汁、好醋、酒、菊花根葉搗汁、靛汁,俱可調敷,中留一孔透氣。

敷一切無名大毒(孫真君)生豬腦攤紙上貼之,一日三換。

癰疽提膿(孫真君)飛面以人乳調敷,一宿膿出。

發背初起(孫真君)新鹿角燒灰,研細,醋調敷之,一日四五次,以消為度。

癰疽久不收口(孫真君)老鼠皮燒灰,敷口上即收。

敷腫毒(《劉秘》)鼻涕蟲同銀硃搗敷留頂,立消。

一切白色陰毒以及對口初起者。(錢青掄)

活鯽魚(一尾),生山藥(一段,與魚一般長),白洋糖(二錢)

同搗極爛,敷上立消即去。更治瘰癧如神。如婦人乳癰,初起用蠟、糟同搗敷上,立散。

冬瓜癰及四肢癰毒腫滿,新石灰先以水一潤,即用醋一碗化開敷上,再加醋調敷上,立消。惟身上腫毒忌用。

發背初起未成(《醫林集效》)用活蟾一隻,繫於瘡上半日必昏憒,置水中救其命。再易一隻必踉蹌,再易其蟾如舊,則毒散矣,屢試極效。

又方(《靈秘丹藥》)凡患癰疽瘡毒者,用土中大蛤蟆一個,剝全身癩皮,蓋貼瘡口,於蟆皮上以針將皮刺數孔以出毒氣,自覺安靜,且能抓住瘡口,不令長大,又可免蜈蚣聞膿味來侵,神妙。

癰疽初起。(申一齋)

乾薑(一兩,泡,炒紫色。)

研末。醋調敷四圍留頭,愈。

腫毒(抄本)凡毒初起及經十日以上,熱腫疼痛,用雞蛋一個打開,入新狗糞如蛋大攪勻,微火熬令稀稠得所,捻作餅子,於腫頭上貼之,以帛包抹,時時看視,覺餅熱則易,勿令轉動及歇氣,經一宿自愈。如日多者一日一易。至瘥乃止。一切諸方皆不及此。

白話文:

神草膏:

專門敷治背部、對口瘡,以及各種不明原因的腫毒,能立即消腫散瘀。使用蜈蚣節草一大把,加入少量鹽,搗爛成膏狀,敷在患處。(胡公弼說:蜈蚣節草是柔軟的草,顏色青白,一節一節長出細葉,蔓延在田埂上,形狀像蜈蚣。二三月採摘陰乾備用,因為夏天草長得茂盛難尋。)

寸金散:

治療癰疽腫毒。將天花粉三兩、赤芍、白芷、薑黃、白芨、芙蓉葉各一兩,全部研磨成細末。每次取藥粉用少量薑汁和七分涼茶調勻,還沒破皮的敷在腫塊頂部,破皮的敷在四周,留出頂部,效果非常好。

黃蓉散:(胡言爵所傳)

敷治手腳腫毒,不論是剛開始還是已經形成的都有效。將生大黃五錢、芙蓉葉一兩,研磨成細末,用苦茶調勻敷在患處。

蝸牛涎:

用來敷治癰疽,能解毒止痛。取一百個蝸牛放入瓶中,倒入一杯新汲水浸泡,封好到第二天早上,把蝸牛取出,留下的水像蝸牛的黏液。加入蛤粉調稀,用雞毛輕掃在瘡面上,一天十幾次。

乳香止痛散:

對於各種癰疽引起的灼熱疼痛,塗抹後能立即止痛。將乳香(去除油脂)、沒藥(去除油脂)各二錢,寒水石(煅燒過)、滑石各四錢,冰片五釐,全部研磨成細末。用蔥汁調勻塗抹,疼痛立刻停止。

烏龍膏:

將臭小粉、五倍子等量混合,一起炒黑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勻敷在患處,乾了就用醋調濕,消毒效果很好。

止痛麻藥:

將川烏尖、草烏尖、生南星、生半夏、蓽茇、胡椒各五錢,蟾酥一錢五分,全部研磨成細末。用魚膠融化後,加入藥粉攪拌均勻,陰乾。使用時用水磨開塗在肉上,藥力能麻痺疼痛,用刀割也不會痛。

赤小豆散:

治療各種不明原因的嚴重腫毒,敷上後初期能消腫,已成膿瘡的能使其潰破。將赤小豆一斗稍微炒過磨成細末,用黃蜜調勻敷在患處,也可以用蔥汁、好醋、酒、菊花根葉搗出的汁、靛汁調敷,中間留一個孔透氣。

敷一切不明大毒:

(孫思邈的方子)用生豬腦攤在紙上貼在患處,一天換三次。

癰疽提膿:

(孫思邈的方子)將麵粉用人乳調勻敷在患處,一夜之間膿就會出來。

發背初起:

(孫思邈的方子)將新鮮鹿角燒成灰,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勻敷在患處,一天四五次,直到消腫。

癰疽久不收口:

(孫思邈的方子)將老鼠皮燒成灰,敷在傷口上就能收口。

敷腫毒:(《劉秘方》)

將鼻涕蟲和銀硃一起搗爛敷在患處,留出頂部,能立即消腫。

治療各種白色陰毒以及對口瘡初起:(錢青掄的方子)

將活鯽魚一條、生山藥一段(與魚一樣長)、白糖二錢,一起搗爛成泥,敷在患處能立即消腫。也治療瘰癧效果很好。婦女乳房癰腫初起,可以用蠟和酒糟一起搗爛敷上,能立即消散。

冬瓜癰及四肢癰毒腫滿:

將新鮮石灰用水稍微潤濕,再用一碗醋化開,敷在患處,再用醋調勻敷上,能立即消腫。但是身體上的腫毒忌用此方。

發背初起未成:(《醫林集效》)

將活蟾蜍一隻綁在瘡的上方,半天後蟾蜍會昏迷,放入水中救活。再換一隻蟾蜍,它會踉踉蹌蹌,再換一隻,如果蟾蜍恢復正常,就表示毒已經散了,屢試屢驗。

又一方:(《靈秘丹藥》)

凡是患癰疽瘡毒的人,用土裡的大蛤蟆一個,剝下全身的癞皮,蓋在瘡口上,用針在蟆皮上刺幾個孔,讓毒氣散出,自會覺得安靜,而且能抓住瘡口,不讓瘡長大,還能避免蜈蚣聞到膿味來侵擾,非常神奇。

癰疽初起:(申一齋的方子)

將乾薑一兩(泡過,炒到紫色),研磨成末,用醋調勻敷在患處四周,留出頭部,就能痊癒。

腫毒:(抄本)

凡是腫毒剛開始或超過十天以上,出現紅腫疼痛,用雞蛋一個打開,放入像雞蛋大小的新鮮狗糞攪拌均勻,用小火熬煮到濃稠適度,捏成餅狀,貼在腫痛處,用布包好,時時查看,覺得餅熱了就換新的,不要讓它移動或變冷,過一晚就會痊癒。如果發病時間較長,就一天換一次,直到痊癒為止。各種其他方子都不及這個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