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 (2)
卷二 (2)
1. 論三部脈所主雜病法訣
夫三部之中,俱見一脈,所主雜病,略而言之。《脈經》曰:陽邪來,見浮洪;陰邪來,見微細;水穀之邪來,見實堅;寒澼之邪來,見弦小。又曰:浮而滑者,宿食也。短而滑者,酒病也。遲而滑者,脈滿也。洪而大者,傷寒也。浮而數者,傷風也。浮而急者,飲食不消,脾不磨也。
白話文:
在人體的三個部位,都有一條主脈,它主導著各種雜病。根據《脈經》的記載:陽邪侵入人體,脈象會表現為浮洪;陰邪侵入人體,脈象會表現為微細;水穀之邪侵入人體,脈象會表現為實堅;寒澼之邪侵入人體,脈象會表現為弦小。另外,《脈經》中還提到:脈浮而滑,是宿食引起的;脈短而滑,是酒病引起的;脈遲而滑,是脈滿引起的;脈洪而大,是傷寒引起的;脈浮而數,是傷風引起的;脈浮而急,是飲食不消、脾不磨造成的。
沉而弦者,寒氣結而陰痛也。浮而緩者,皮膚不仁也。滑而散者,癱瘓也。遲而緩者,寒症也。浮而澀者,霍亂也。弱而澀者,反胃也。緊而滑者,吐逆也。短而數者,心痛也。弦而數者,為瘧也。緊而急者,屍遁也。實小而堅者,病在內而冷也。浮滑而緊者,病在外而熱也。
白話文:
-
沉而弦者,寒氣凝結而導致陰部疼痛。
-
浮而緩者,皮膚感覺不到痛覺。
-
滑而散者,癱瘓。
-
遲而緩者,寒症。
-
浮而澀者,霍亂。
-
弱而澀者,反胃。
-
緊而滑者,嘔吐。
-
短而數者,心痛。
-
弦而數者,瘧疾。
-
緊而急者,屍遁。
-
實小而堅者,病症在內而寒冷。
-
浮滑而緊者,病症在外而發熱。
短而急者,病在上也。長而緩者,病在下也。長而弦者,病在肝也。滑而洪者,病在心也。微而軟者,病在脾也。浮而澀者,病在肺也。沉而緊者,病在腎也。又訣曰:諸浮為風,或為虛也。諸緊為痛,或為積也。諸澀為痹,諸弦為飲,諸數為熱,諸遲為寒,芤則為失血,軟則為虛,若脈沉沉澤澤,四肢不仁者,亡祟也;或大而愵愵,社祟也;若脈來乍大乍小,乍短乍長者,鬼祟也。
白話文:
-
脈搏短而急促,說明疾病在身體的上面。
-
脈搏長而緩慢,說明疾病在身體的下面。
-
脈搏長而弦緊,說明疾病在肝臟。
-
脈搏滑利而洪大,說明疾病在心臟。
-
脈搏微弱而柔軟,說明疾病在脾臟。
-
脈搏浮散而澀滯,說明疾病在肺臟。
-
脈搏沉伏而緊促,說明疾病在腎臟。
此外,還有以下的訣竅:
-
脈搏浮散,可能是風邪或虛證。
-
脈搏緊促,可能是疼痛或積聚。
-
脈搏澀滯,可能是痹證。
-
脈搏弦緊,可能是飲邪。
-
脈搏數快,可能是熱證。
-
脈搏遲緩,可能是寒證。
-
脈搏浮大而空虛,可能是失血。
-
脈搏柔軟無力,可能是虛證。
-
脈搏沉伏而濡澤,四肢不仁,可能是亡靈作祟。
-
脈搏忽大忽小,忽短忽長,可能是鬼祟。
(寸部主上焦頭面之疾)凡診脈按之骨而見者,謂之有力;按至骨而無者,謂之無力。余皆仿此。
浮而有力主風,無力主虛。主頭面眼目,虛浮體重,風寒齒痛,口眼喎斜。
沉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氣。主胸膈痞滿,咳嗽氣急,膈氣反胃,胸滿不食。
遲而有力主痛,無力主冷。主嘔吐痞滿,不入水穀,虛汗拘急,疼痛不已。
數而有力主熱,無力主瘡。主上焦煩躁,口苦嗌乾,客熱煩渴,頭痛口瘡。
(關部主中焦胸腹之疾)
浮而有力主風,無力主虛。主兩脅拘攣,不能舉運,背脊筋疼,身體麻木。
沉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氣。主膨脹虛鳴,心腹疼痛,上下關格,不思飲食。
遲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冷。主痃癖腹痛,遊走不定,上下攻刺,反胃吐食。
數而有力主熱,無力主瘡。主口熱作渴,嘔吐霍亂,怔忡煩躁,寒熱交爭。
(尺部主下焦腰足之疾)
浮而有力主風,無力主虛。主寒邪腰痛,腿膝麻木,陰莖腫痛,二便不利。
沉而有力主積,無力主氣。主臍下腫痛,腳膝痠痛,下虛盜汗,小便頻數。
遲而有力主痛,無力主冷。主小腹急痛,外腎偏墜,小便頻數,大便泄瀉。
數而有力主熱,無力主瘡。主小便不通,大便閉塞,或作腎癰,煩渴不止。
(五臟見浮脈,主風虛之病)
心脈浮,主心虛,觸事易驚,神不守舍,舌強不語,語言錯亂。
肝脈浮,主中風癱瘓,筋脈攣搐,面腫牙疼,腸風下血。
脾脈浮,主脾虛作膨,飲食不進,上氣喘急,嘔逆泄瀉。
肺脈浮,主咳嗽氣急,大便風秘,面浮面瘡,吐血唾膿。
腎脈浮,主腰疼牙痛,小腹氣痛,腿足生瘡,足膝無力。
(五臟見沉脈,主積氣之病)
心脈沉,主小便淋瀝,咯血尿血,小便不通,寤而不寐,心驚。
肝脈沉,主怒氣傷肝,脅痛肥氣,眼目昏痛,肚腹脹滿。
脾脈沉,主中滿不食,痞氣色黃,手足不仁,嘔吐泄瀉,貪睡。
肺脈沉,主咳嗽多痰,上氣喘急,嘔血失音,息賁肺癰。
腎脈沉,主風滯腰痛,小便小利,陰㿗作脹,奔豚腹滿。
(五臟見遲脈,主冷痛之病)
心脈遲,主小便頻數,心疼嘔水,怔忡多悸,伏梁臍痛。
肝脈遲,主筋攣骨痛,目昏多淚,觸事易驚,轉筋麻木。
脾脈遲,主咳嗽泄瀉,腹中有蟲,痰涎多壅,飲食不化。
肺脈遲,主寒嗽喘滿,大便溏瀉,皮膚燥澀,夢涉大水。
腎脈遲,主小便頻數,滑精不禁,膝脛痠疼,陰濕盜汗。
(五臟見數脈,主瘡熱之病)
心脈數,主煩躁狂言,舌上生瘡,小便赤澀,眼目昏花。
肝脈數,主眼痛翳膜,目昏多淚,頭風眩暈,婦人血熱骨蒸及中風。
脾脈數,主口臭胃翻,齒痛牙宣,多食不飽,四肢不舉。
肺脈數,主咳嗽唾血,喉腥目赤,大便閉結,面赤痱痤。
腎脈數,主消渴不止,小便血淋,下疰生瘡,陰囊濕癢。
白話文:
這段文字描述了中醫診脈法中,根據脈象的不同特徵,判斷疾病的部位和性質。
脈象分為浮、沉、遲、數四種,每種脈象又分為有力和無力兩種。
例如,浮而有力的脈象,主風,多見於頭面眼目,表現為虛浮體重、風寒齒痛、口眼喎斜等症狀。
沉而有力的脈象,主積,多見於胸膈,表現為胸膈痞滿、咳嗽氣急、膈氣反胃、胸滿不食等症狀。
遲而有力的脈象,主痛,多見於腹部,表現為嘔吐痞滿、不入水穀、虛汗拘急、疼痛不已等症狀。
數而有力的脈象,主熱,多見於上焦,表現為上焦煩躁、口苦嗌乾、客熱煩渴、頭痛口瘡等症狀。
除了脈象以外,還需結合五臟的脈象,才能更準確地判斷疾病。
例如,心脈浮則主心虛,肝脈浮則主中風癱瘓,脾脈浮則主脾虛作膨等等。
總之,這段文字介紹了中醫診脈的基本方法,通過觀察脈象的變化,可以判斷疾病的部位、性質和病因,為醫生提供診斷和治療的依據。
2. 龔雲林論七表八里總歸四脈
浮脈,屬陰,主表,舉指輕按而得之,曰浮。
浮而有力為洪。
浮而無力為芤。
浮而長大為實。
沉脈,屬陰,主裡,舉指重按而得之,曰沉。
沉而有力為滑。
沉而無力為弱。
沉而似有似無為微。
沉而至骨為伏。
遲脈,屬陰,在臟,舉指半重,按之在內,再按乃見,一息三至,曰遲。
遲而有力為澀。
遲而無力為濡。
遲而似有似無為緩。
數脈,屬陽,在腑,舉指輕按而極急,
一息六至,曰數。
數而有力為弦。
數而無力為緊。
白話文:
浮脈屬於陰性,主表症,手指輕輕按壓就能感覺到,稱為浮。浮脈有力的是洪脈,浮脈無力的是芤脈,浮脈又大又長的是實脈。
沉脈屬於陰性,主裡症,需要用力按壓才能感覺到,稱為沉。沉脈有力的是滑脈,沉脈無力的是弱脈,沉脈似有似無的是微脈,沉脈深入骨頭的是伏脈。
遲脈屬於陰性,在臟腑,手指半用力按壓,感覺脈象在內,再按壓才能顯現出來,一分鐘三下,稱為遲。遲脈有力的是澀脈,遲脈無力的是濡脈,遲脈似有似無的是緩脈。
數脈屬於陽性,在腑臟,手指輕輕按壓就感到脈象非常急促,一分鐘六下,稱為數。數脈有力的是弦脈,數脈無力的是緊脈。
3. 論五臟見四脈應病詩
左寸心部,浮數頭痛熱夢驚,浮遲腹冷胃虛真,沉數狂言並舌強,沉遲氣短力難成。(主氣不相接續。)
左關肝部,浮數患風筋脈抽,浮遲冷眼淚難收,沉數背瘡常怒氣,沉遲不睡損雙眸。
左尺腎部,浮數勞熱小便赤,浮遲陰腫濁來侵,沉數腰疼生赤濁,沉遲白濁耳虛鳴。
右寸肺部,浮數中風喉熱閉,浮遲冷氣瀉難禁,沉數風痰並氣喘,沉遲氣弱冷涎停。
右關脾部,浮數齦宣並盜汗,浮遲胃冷氣虛膨,沉數熱多兼口臭,沉遲腹滿脹堅生。
右尺命門,浮數世精三焦熱,浮遲冷氣濁時淋,沉數渴來小便數,沉遲虛冷小便頻。
白話文:
左邊手腕寸口脈處對應心臟,脈象浮而數,則頭疼發熱,做夢驚嚇;脈象浮而遲,則腹部冰冷,胃氣虛弱;脈象沉而數,則神志不清,狂言亂語,舌頭僵硬;脈象沉而遲,則氣短乏力,難以做事。(這些脈象都說明氣血運行不暢。)
左邊手腕關脈處對應肝臟,脈象浮而數,則患風邪,筋脈抽搐;脈象浮而遲,則眼睛寒冷,淚水止不住;脈象沉而數,則背部生瘡,經常生氣;脈象沉而遲,則睡不著,眼睛受損。
左邊手腕尺脈處對應腎臟,脈象浮而數,則勞累發熱,小便赤紅;脈象浮而遲,則陰部腫脹,濁氣侵襲;脈象沉而數,則腰部疼痛,生出赤色濁物;脈象沉而遲,則白帶過多,耳朵發虛,耳鳴。
右邊手腕寸口脈處對應肺臟,脈象浮而數,則中風,喉嚨發熱,呼吸閉塞;脈象浮而遲,則體內寒冷,腹瀉難止;脈象沉而數,則風痰襲肺,氣喘;脈象沉而遲,則氣虛體弱,口中流出冷涎。
右邊手腕關脈處對應脾臟,脈象浮而數,則牙齦腫痛,盜汗;脈象浮而遲,則胃寒,氣虛腹脹;脈象沉而數,則體內燥熱,口臭;脈象沉而遲,則腹部滿脹,堅硬。
右邊手腕尺脈處對應命門,脈象浮而數,則先天精氣不足,三焦發熱;脈象浮而遲,則體內寒冷,小便時濁氣混濁;脈象沉而數,則口渴,小便次數多;脈象沉而遲,則虛寒體弱,小便頻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