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八 (10)
卷八 (10)
1. 論刀針砭石法
一人患囊癰,膿熟腫脹,小便不利,幾殆。急針之,膿水大泄,氣通而愈。大抵用針之法,迎而奪之,順而取之,所謂不治已成治未成,正此意也。今之患者,或畏針而不用,醫者又徇患者之意而不針,遂至膿已成而不得潰,或得潰而所傷已深矣。卒之夭亡者,十常八九,亦可悲矣。
張景岳曰:經云:天溫日明,則人血淖溢,而衛氣浮,故血易瀉,氣易行;天寒日陰,則人血凝澀,而衛氣沉,是以因天時而調血脈也。故凡遇天寒水冰,或陰氣凝滯之時,欲行針刺,則先當溫衣覆蓋,或以艾葉炒熱,或熱鹽、熱衣類先熨其處,務令血脈溫和而後刺之,則血瀉氣行,其病立已。若血寒脈澀,遽爾用針,則邪毒不瀉,徒傷良肉,反以益其病也。
薛立齋曰:凡元氣虛弱者,必當補助脾胃,禁用刀針,若妄用之,而去肉去血,使陽隨陰散,是速其危也。
孫真人曰:針灸血出不止,用人屎燒灰,敷上立止。
白話文:
有一人患了癰瘡,膿已成熟腫脹,小便不順暢,幾乎要死了。趕緊用針刺破,膿水大量流出,氣血暢通就痊癒了。大體來說,用針的方法,就是針對病邪來奪取它的勢力,順著經絡來疏通它,這就是所謂的「不治療已發的疾病,而治療將要發作的疾病」,正是這個意思。現在的病人,有的因為害怕針灸而不用,醫生又順著病人的意思而不針,於是就導致膿已形成而無法潰破,或者雖然潰破了但損傷已經很深了。最後因此而早夭的,十個裡面有八九個,真是可悲啊。
張景岳說:經書上說:「天氣溫暖陽光明媚時,人體血液運行順暢,衛氣也浮於體表,所以血容易排出,氣容易運行;天氣寒冷陰暗時,人體血液凝滯不順暢,衛氣也沉於體內,因此要根據天氣來調整血脈。」所以,凡是遇到天氣寒冷水結冰,或是陰氣凝結停滯的時候,想要進行針刺,就應該先用溫暖的衣服覆蓋,或者用艾葉炒熱,或者用熱鹽、熱衣服之類的先熨燙患處,務必讓血脈溫和之後再刺針,這樣才能使血排出,氣運行,疾病立刻痊癒。如果血寒脈澀,就貿然用針,那麼邪毒排不出去,反而會傷害好的肌肉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
薛立齋說:凡是元氣虛弱的人,必須要先補養脾胃,禁止使用刀針,如果妄用,而取肉出血,使陽氣隨著陰氣消散,這是加速他的危險。
孫真人說:針灸出血不止時,用人的糞便燒成灰,敷在傷口上,立刻就能止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