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七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21)

1. 癰疽門膏藥主方

用麻油四斤同藥熬枯去渣,熬至滴水成珠為度。每熟油一斤,入炒官粉八兩收成膏,再下:
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麝香,芸香,輕粉(各三錢),研細攪勻收貯。

如貼腫毒未硬者。用敷腫毒,末藥摻上貼。

凡貼痞塊用針刺患上三針,如品字樣,外用阿魏、蜈蚣、穿山甲、麝香各等分,研為細末,只稱一分,摻於針眼內,余者摻膏上貼。

凡貼瘋氣,用鬧羊花五錢、燒酒拌曬乾三次,炒脆為末。麝香三分,乳勻摻膏上貼。

軍門一笑膏(邵秘),專貼寒濕諸瘋疼痛,貼骨癰疽。

白芷,川萆薢,防風,罌粟殼,甘松,川羌活,三奈,川獨活,藁本,高良薑,官桂,大茴香,秦艽,小茴香,麻黃,威靈仙,川椒(各二兩),真附子,草烏,天南星,乾薑,穿山甲,大黃,鬧楊花(火酒拌炒),半夏(各四兩),老蔥,老薑(各二斤)

上藥用麻油三斤,桐油半斤,入藥浸,熬枯去渣,復入淨鍋內,熬至滴水成珠,入制松香四斤,土硫黃、密陀僧各一斤,乳細,收成膏冷定。再下:廣木香五錢,乳香去油、沒藥去油,各三錢,研細,攪勻。再下:潮腦一兩,麝香三錢,和勻,收貯任攤用。

陰陽至聖膏(岐天師),治陰陽癰疽大毒。

金銀花(一斤),人參,茜草根(各五錢),生地(八兩),牡丹皮,牛膝,生甘草,荊芥(各一兩),元參(五兩),當歸,麥門冬,黃耆(各三兩),川芎(二兩)

用麻油五斤,煎數沸,將渣濾淨,再熬至滴水成珠,入:廣木香、沒藥、乳香、血竭各一兩,象皮五錢,麝香一錢,黃丹二斤,水飛去砂炒,各乳細。先下黃丹,再下細藥,入油中少煎攪勻,藏瓷罐內收貯,每發背用膏一兩攤一張,其餘量瘡大小用之。

呂祖紫金奪命膏,貼一切多年久不收口惡瘡結毒,瘰癧,冷瘤,痞塊,跌打骨斷兩截者。

川黃連,全蠍,穿山甲,黃芩,川黃柏,當歸,香白芷(各二兩),赤芍,番木鱉(切片),生地(各一兩),官桂,海藻(各四兩)

以上諸藥,用水煎汁去渣,用麻油二十二兩,將藥汁入內熬盡水氣,滴水成珠,方下炒過飛淨血丹十一兩,攪勻成膏,再下黃蠟七錢,又下阿魏六錢,切片,摻膏藥上,令其自化,候微冷,又下:乳香去油、沒藥去油、輕粉各六錢,麝香、血竭、硃砂、雄黃各二錢,雄鼠糞一兩五錢,燕窩當底泥一兩,俱乳細末。入膏攪勻,收貯攤貼。

熬膏時,擇黃道吉日,忌婦人、雞、犬、厭物,焚香禮拜熬成,不得加減藥味分兩。

呂祖奇靈膏,貼一切癰疽腫毒,諸般疼痛,臁瘡頑癬,血瘋外證。

巴豆肉,血餘,萆麻仁,蔥白,蒼耳子,穿山甲(炒各四兩),天南星,半夏,大川烏,當歸,肥草烏,生地,番木鱉,金銀花(各二兩),老生薑(十六片),蜈蚣(二十條),全蠍(四十九個),乾蟾(一個),大鯽魚(一斤,去腸切碎),肉桂(一兩)

白話文:

癰疽門膏藥主方

這個膏藥的主配方是:用四斤麻油和藥材一起熬煮,直到藥材變枯、去除藥渣,繼續熬到油滴落水中會凝成珠狀。然後,每一斤熬好的油加入八兩炒過的官粉(可能指一種特定的澱粉或粉末)收成膏狀,接著再加入:

乳香(去除油性)、沒藥(去除油性)、麝香、芸香、輕粉(各三錢),研磨成細粉後攪拌均勻,儲存備用。

如果用來敷貼還沒硬化的腫毒,就將膏藥敷在腫毒上,再撒上研磨好的藥粉貼好。

如果是貼瘕塊(腫塊),先用針在患處刺三針,呈現品字形狀,然後在針孔內塗抹阿魏、蜈蚣、穿山甲、麝香等量的混合細粉(總共只用一分),剩下的藥粉則撒在膏藥上貼敷。

如果用來貼瘋氣(可能指一些因風邪引起的病症),則用五錢的鬧羊花,用燒酒浸泡後曬乾三次,炒脆後研磨成粉,再加入三分麝香,混合均勻後撒在膏藥上貼敷。

軍門一笑膏(邵秘)

這個膏藥專門用來貼敷因寒濕引起的各種瘋痛,以及貼骨癰疽(一種長在骨頭上的癰)。

配方是:白芷、川萆薢、防風、罌粟殼、甘松、川羌活、三奈、川獨活、藁本、高良薑、官桂、大茴香、秦艽、小茴香、麻黃、威靈仙、川椒(各二兩)、真附子、草烏、天南星、乾薑、穿山甲、大黃、鬧楊花(用酒拌炒過)、半夏(各四兩)、老蔥、老薑(各二斤)。

將以上藥材用三斤麻油和半斤桐油浸泡,熬煮至藥材枯竭並去除藥渣,再將油倒入乾淨的鍋中,繼續熬煮至滴水成珠。然後加入四斤製過的松香,以及各一斤的土硫磺和密陀僧,磨成細粉後,收膏冷卻凝固。接著加入五錢廣木香,以及各三錢的去除油性的乳香和沒藥,磨成細粉後攪拌均勻。最後再加入一兩潮腦和三錢麝香,混合均勻後儲存起來,需要時攤開使用。

陰陽至聖膏(岐天師)

這個膏藥是用來治療陰陽癰疽等大毒的。

配方是:金銀花(一斤)、人參、茜草根(各五錢)、生地(八兩)、牡丹皮、牛膝、生甘草、荊芥(各一兩)、元參(五兩)、當歸、麥門冬、黃耆(各三兩)、川芎(二兩)。

用五斤麻油煎煮藥材數次,將藥渣濾除乾淨,再將油熬煮至滴水成珠。然後加入各一兩的廣木香、沒藥、乳香、血竭,五錢象皮,一錢麝香,以及二斤用黃丹(一種氧化鉛)用水飛過並炒過的粉末(去砂質),將這些藥材都磨成細粉。先加入黃丹,再加入其他細粉,在油中稍微煎煮攪拌均勻,裝入瓷罐儲存。背部生瘡時,每次用一兩膏藥攤開貼敷,其他部位的瘡則依照瘡的大小使用。

呂祖紫金奪命膏

這個膏藥適用於治療各種多年不癒的惡瘡、瘰癧(淋巴結核)、冷瘤、瘕塊,以及跌打損傷導致骨頭斷裂的情況。

配方是:川黃連、全蠍、穿山甲、黃芩、川黃柏、當歸、香白芷(各二兩)、赤芍、番木鱉(切片)、生地(各一兩)、官桂、海藻(各四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取汁,去除藥渣,再將二十二兩麻油倒入藥汁中,一起熬煮至水分完全蒸發,油滴落水中會凝成珠狀。接著加入炒過且飛淨血丹(可能也是一種氧化鉛)十一兩,攪拌均勻成膏狀。然後加入七錢黃蠟,再加入六錢切片的阿魏,讓它在膏藥上自行融化。等到膏藥稍微冷卻後,再加入各六錢的去除油性的乳香、沒藥、輕粉,以及各二錢的麝香、血竭、硃砂、雄黃,還有 一兩五錢的雄鼠糞和一兩的燕窩當底泥(可能指燕窩的巢穴泥土),將這些都磨成細粉,加入膏藥中攪拌均勻,儲存起來攤開貼敷。

熬製膏藥時,要選擇黃道吉日,並且避開婦女、雞、狗等,不可添加或減少藥材種類及份量。在熬製過程中焚香祭拜。

呂祖奇靈膏

這個膏藥適用於治療各種癰疽腫毒、各種疼痛、臁瘡(小腿潰瘍)、頑癬,以及血瘋等外部病症。

配方是:巴豆肉、血餘(人體毛髮燒成的灰)、蓖麻仁、蔥白、蒼耳子、穿山甲(炒過,各四兩)、天南星、半夏、大川烏、當歸、肥草烏、生地、番木鱉、金銀花(各二兩)、老生薑(十六片)、蜈蚣(二十條)、全蠍(四十九個)、乾蟾(一個)、大鯽魚(一斤,去除內臟並切碎)、肉桂(一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