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七 (6)
卷二十七 (6)
1. 足跟疽門主方
敷法
乳香,沒藥,海螵蛸,赤石脂(各等分)
研細末。用黃蠟化開,和勻作餅,敷上包紮,即愈。
白話文:
將乳香、沒藥、海螵蛸、赤石脂這四種藥材,都磨成一樣細的粉末。然後把黃蠟融化開,把藥粉跟融化的黃蠟攪拌均勻,做成藥餅,敷在患處並包紮好,就會痊癒。
2. 流水麻根瘡門主論
申鬥垣曰:流水麻根瘡,多生於足後跟下,赤爛內有肉絲縷縷如麻根相似,故名之。是足太陽膀胱經,多血少氣,又沾房事,況在跟下最難收功,必去陰染死肉臭氣,用紅升藥加苧麻根煅灰乾摻。(《啟玄》)宜內服腎氣丸。
白話文:
流水麻根瘡,這種病症多發生在腳後跟的下方,患處紅腫潰爛,裡面有像麻根一樣的肉絲,所以才叫這個名字。這種病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問題,這個經絡的氣血偏於血多而氣少,又加上患者可能頻繁性行為,而且患處又在腳後跟這種不容易癒合的地方,因此治療一定要去除患處的陰穢、腐肉和臭味。可以用紅升藥加上燒成灰的苧麻根,乾燥後直接敷在患處。(出自《啟玄》)另外,還應該內服腎氣丸來調理身體。
3. 土粟門主論
《心法》曰:土粟又名琉璃疽,生在足跟之旁,形如棗粟,亮而色黃,腫若琉璃,此由行走崎嶇之路,勞傷筋骨血脈而成。膿熟針之,膿少水多者,陀僧膏貼之。(《金鑑》)
白話文:
《心法》這本書說:土粟,又叫做琉璃疽,長在腳後跟旁邊,形狀像棗子或小米粒,表面光滑且呈現黃色,腫起來像琉璃一樣。這是因為走了高低不平的路,過度勞累損傷到筋骨和血管而造成的。等到膿熟了就用針刺破,如果膿不多而水份較多,就用陀僧膏貼敷。(《金鑑》也有提到)
4. 足疔怪病門主論
申鬥垣曰:兩足心凸腫,上生黑痘瘡,其硬如疔,脛骨有碎孔髓流出,身發寒戰,惟思飲酒,此名足疔怪病。乃肝腎二經寒熱毒氣相合而成。(《啟玄》)
白話文:
申鬥垣說:腳底兩邊都腫起來,上面長出黑色的痘瘡,硬得像疔瘡一樣。小腿骨頭有碎裂的小孔,會流出骨髓,身體發冷顫抖,只想喝酒。這種病叫做「足疔怪病」。這是因為肝經和腎經的寒熱毒氣結合在一起所造成的。(出自《啟玄》這本書)
5. 足跟冷疔門主論
《心法》曰:冷疔生足跟,由濕寒凝結而成。形如棗粟,起紫白泡,疼痛徹骨,漸生黑氣,腐爛孔深,時流血水氣穢,經久不斂者,宜神燈照之。(《金鑑》)
白話文:
《醫學心法》說:長在腳後跟的冷疔,是因為濕氣和寒氣凝結造成的。形狀像紅棗或小米粒,會長出紫白色的小水泡,疼痛會直達骨頭深處,接著會漸漸產生黑色瘀血,潰爛後形成很深的洞,有時候會流出帶有惡臭的血水,這種情況如果很久都無法收口,應該用神燈來照射治療。(出自《醫宗金鑑》)
6. 足跟冷疔門主方
鐵粉散(《金鑑》)
生鐵粉(即針砂,如無,用黑鉛四兩,鐵杓化開,傾水中冷定取出,又化又傾,以盡為度,去水取淨末三錢),黃丹(水飛),輕粉,松香(各一錢),麝香(一分)
各研細末,共和一處,再研勻。將患處以蔥湯洗去血水腐臭,香油調搽患上,油紙蓋上線扎。
白話文:
足跟冷疔門主方
將生鐵粉(也就是針砂,如果沒有,就用黑鉛四兩,放在鐵杓中加熱融化,然後倒入水中冷卻凝固取出,反覆融化又倒入,直到黑鉛用完,然後把水倒掉,取出乾淨的鐵粉末三錢),黃丹(用水研磨過的),輕粉,松香(各一錢),麝香(一分),
分別研磨成細末,混合在一起,再研磨均勻。將患處用蔥湯洗去血水和腐臭物,用香油調和藥末塗抹在患處,用油紙覆蓋,再用線紮好。
7. 雞眼門主論
《心法》曰:雞眼本名肉刺,生於足指,形如雞眼,故俗呼之。根陷肉裡,頂起硬凸疼痛,步履不便,此緣纏腳,或著窄鞋奔行壓擠,皆能生之。宜貼加味太乙膏滋潤之,或用紫玉簪根搗爛,塗貼油紙蓋之,或地骨皮、紅花各等分研細,香油調敷俱效。(《金鑑》)
白話文:
《心法》說:雞眼原本的名稱是肉刺,它長在腳趾上,形狀像雞的眼睛,所以俗稱雞眼。它的根部深陷在肉裡,頂部突出堅硬,會疼痛,讓人走路不方便。這種情況是因為裹小腳,或是穿太窄的鞋子走路、奔跑時擠壓造成的。應該貼上加味的太乙膏來滋潤它,或是把紫玉簪的根搗爛,塗在患處,再用油紙蓋住,也可以用等份的地骨皮和紅花磨成細粉,用香油調和敷在患處,這些方法都有效。(出自《金鑑》)
8. 雞眼門主方
紫玉簪膏
五倍子(一兩),紫玉簪葉(二十片),乳香,沒藥(各三錢),河豚眼睛(三十個),血竭,兒茶(各二錢),真芝麻油(半斤),東丹(四兩)
先將藥同油熬枯,再入乳、沒、茶、竭化盡濾清,復入鍋內熬滾,徐徐下丹,老嫩得宜攤貼。
又方,蜈蚣一條,煅研細末。每用少許,以膏蓋之。
雞眼膏,鮮白果外面綠皮不拘多少捶碎,桐油熬枯去渣,滴水成珠,不散為度。加雄黃少許,攪勻收貯,先將雞眼熱水泡軟,貼一伏時揭下,內有紅絲拔出。
又方
蜈蚣(一條),紫草(三錢)
麻油一兩熬至藥枯去渣,入淨鍋內,加枯礬一錢,東丹一錢,熬至滴水不散,投白蠟、黃蠟各五錢,每用少許攤貼。
又方
蜈蚣(二條),白膠香,麻油,黃蠟(各等分)
先將蜈蚣入油熬枯去渣,滴水成珠不散,再下膠香、黃蠟成膏,攤貼。
又方,雞胃食指之餘者,以石壓之,立驗。
金蓮穩步膏
地骨皮,鮮紅花(各等分)
杵成膏。敷雞眼疼處即消。若已割者敷之,次日即痂落。
腳針膏
阿魏,莪朮(各三錢),三稜(二錢),麝香(五分),雞肫皮(七個,陰乾),鱔魚血(一杯),大黃(四兩),荸薺(連皮陰乾,二十四個)
用麻油一斤,先熬群藥去渣,入阿魏熬枯,再下鱔血,滴水成珠,入炒黃丹四兩,徐徐投攪成膏,冷定下麝末攤貼。
雞眼,不可用鐵器割,只用磁鋒割,則再不生,患處用荸薺搗爛敷上,絹縛即愈。
腳上肉刺雞眼,止痛。
黃丹,朴硝,枯礬(各等分)
為末炒,蔥白拌塗之。
雞眼膏
荸薺(線穿陰乾),火丹草(陰乾),蟾酥,蓖麻子,桃仁,穿山甲,三稜,紅花,莪朮,天南星(各二錢),鱔魚血(半杯,陰乾為末),雞肫皮(不見水,十個),河豚眼(陰乾,十枚),虎耳草(陰乾),阿魏(各一錢五分),麝香(三分),麻油(六兩),飛黃丹(三兩)
熬膏。將雞眼修淨攤貼。
又方,烏梅肉、荔枝肉各等分,搗膏貼之,自消。
肉刺雞眼(《集驗》)。蓖麻子為細末,敷上一二時,其刺自出,痛即止。
又方
蔥根,荸薺(搗汁一碗,煎稠聽用)
另用松香四兩,麻油同煎,滴水成珠,方入前汁,略熬攤膏,貼之即落。
又方(《集驗》)
蜈蚣(一條),硼砂(等分)
放磁盅內拌勻,埋地下七日取出,銀簪點上即脫。
又方,玉簪花根搗爛敷。
又方,荸薺一個,喬麥面一錢,搗敷。一夜除根。
白話文:
雞眼門主方
紫玉簪膏
五倍子(約37.5克),紫玉簪葉(二十片),乳香、沒藥(各約11.25克),河豚眼睛(三十個),血竭、兒茶(各約7.5克),純芝麻油(約250毫升),東丹(約150克)。
先將所有藥材和芝麻油一同熬煮至藥材焦枯,再加入乳香、沒藥、兒茶、血竭,使其完全溶化,過濾掉藥渣。接著將濾清的藥油重新放入鍋中煮滾,然後慢慢加入東丹,邊攪拌邊煮,熬至軟硬適中時,攤平冷卻後即可使用。
另一個配方,取一條蜈蚣,燒成灰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少量,用藥膏覆蓋。
雞眼膏
新鮮白果外面綠色皮,不論多少,搗碎,用桐油熬煮至藥渣焦黑後去除藥渣,藥油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狀,不散開為準。加入少許雄黃攪拌均勻後保存。使用時,先將雞眼用熱水泡軟,貼上藥膏,敷貼一段時間後揭下,裡面如果有紅絲要拔出。
另一個配方
蜈蚣(一條),紫草(約11.25克)。
麻油(約37.5毫升)熬煮至藥材焦枯後,去除藥渣,將藥油倒入乾淨鍋中,加入枯礬(約3.75克)和東丹(約3.75克),熬煮至滴入水中不散開,再加入白蠟和黃蠟各(約18.75克),每次使用時取少量攤平貼在雞眼上。
另一個配方
蜈蚣(二條),白膠香、麻油、黃蠟(各等量)。
先將蜈蚣放入麻油中熬煮至焦枯後,去除藥渣,藥油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狀不散開,再加入白膠香、黃蠟熬煮成膏狀,攤平貼在雞眼上。
另一個配方,取雞胃中未消化完全的食物,用石頭壓住,效果很快。
金蓮穩步膏
地骨皮、新鮮紅花(各等量)。
搗成膏狀,敷在雞眼疼痛處,疼痛即可消除。如果已經割開雞眼,敷上此膏,隔天結痂就會脫落。
腳針膏
阿魏、莪朮(各約11.25克),三稜(約7.5克),麝香(約1.875克),雞胗皮(七個,陰乾),鱔魚血(一杯),大黃(約150克),荸薺(帶皮陰乾,二十四個)。
用麻油(約500毫升),先熬煮所有藥材,去除藥渣,再放入阿魏熬煮至焦枯,接著加入鱔魚血,熬煮至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狀,然後加入炒過的黃丹(約150克),邊攪拌邊煮成膏狀,冷卻凝固後,加入麝香粉攪拌均勻,攤平貼在雞眼上。
雞眼,不可以用鐵製器具切割,只能用磁器刀鋒切割,這樣就不會再長。患處用搗爛的荸薺敷上,用絹布包紮即可痊癒。
腳上的肉刺、雞眼,止痛。
黃丹、朴硝、枯礬(各等量)。
磨成粉末後炒過,用蔥白拌勻後塗在患處。
雞眼膏
荸薺(用線穿起來陰乾),火丹草(陰乾),蟾酥,蓖麻子,桃仁,穿山甲,三稜,紅花,莪朮,天南星(各約7.5克),鱔魚血(半杯,陰乾磨成粉末),雞胗皮(不用水洗,十個),河豚眼睛(陰乾,十枚),虎耳草(陰乾),阿魏(各約5.625克),麝香(約1.125克),麻油(約300毫升),飛黃丹(約112.5克)。
熬製成藥膏。將雞眼修整乾淨後攤貼。
另一個配方,烏梅肉、荔枝肉各等量,搗成膏狀貼上,雞眼會自行消失。
肉刺、雞眼(《集驗》記載)。將蓖麻子磨成細末,敷上約一兩個小時,肉刺會自己跑出來,疼痛也會停止。
另一個配方
蔥根、荸薺(搗汁一碗,煎煮至濃稠備用)。
另外用松香(約150克),與麻油一同煎煮,至滴入水中能凝結成珠狀,再加入之前備好的蔥、荸薺汁,稍微熬煮一下,攤平製成藥膏,貼上雞眼就會脫落。
另一個配方(《集驗》記載)
蜈蚣(一條)、硼砂(等量)。
放入磁碗中拌勻,埋在地下七天取出,用銀簪點在雞眼上,雞眼就會脫落。
另一個配方,將玉簪花根搗爛敷在雞眼上。
另一個配方,荸薺一個,喬麥面(約3.75克),搗爛敷上,一夜即可除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