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七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七 (5)

1. 甲疽門主方

甲疽肉胬,膿血疼痛,厚牡蠣生研細末。每服二錢,加青靛少許酒調下。

又方,鹽湯燙洗。

嵌甲入肉成疽延爛。(《外臺秘要》)

綠礬(五兩,燒至汁盡,研末,色如黃丹,收之)

白話文:

指甲周围长了肉芽,有脓血,疼痛难忍,将生牡蛎研磨成细粉,每次服用两钱,加入少许青靛,用酒调服。

另外,也可以用盐水烫洗患处。

如果指甲嵌入肉中形成脓肿,并开始溃烂,可以用绿矾五两,烧至汁液干涸,研磨成粉,颜色如同黄丹,收好备用。

每以鹽湯洗拭,用末厚敷,以軟絹纏裹,當日即汁斷瘡干,每日只用一遍,鹽水洗淨,其痂干處不須上藥,或作白膿,即擦破敷之,自愈。

華陀屢效散,

白話文:

用稀釋的食塩水清洗,然後用敷料厚敷在患處,接着用軟和的細絲布包起來,當天就可以斷開患處的汁水,使患處變幹。每天敷一次就夠了,用稀釋的食塩水清洗掉,不用敷藥。或者化成白色,立即將其擦掉,重做敷料,它就會自己恢復。

橄欖核(三個,煅存性),黃丹(三分),硇砂,乳香(各一錢),輕粉(五分)

研細。香油調搓。

白話文:

橄欖核(三個,煅燒後研成細末),黃丹(三分),硇砂,乳香(各一錢),輕粉(五分)

2. 牛程蹇門主論

陳實功曰:牛程蹇乃因程途奔走,熱腳下水見風,以致氣滯血枯,結成頑硬皮肉,榮衛不滋,漸生腫痛,腫高突起,步履難行,久則破裂,膿水相流,每日溫湯洗淨,搽牛角散。又有內膿攻注,皮頑難破者,以大線針抿頭挑破出膿乃寬。硬皮蹺破者,剪而去之;肉不生者,玉紅膏搽之。肉滿不生皮者,生肌散摻之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陳實功說:所謂「牛程蹇」是因為長途奔波,又讓熱腳浸入冷水中,受到風寒,以致血氣滯凝,結成了堅硬的皮肉,氣血無法滋潤,逐漸產生疼痛,腫脹高聳,走路困難,久而久之破裂,膿水流出來,每天用溫水洗淨,再敷上牛角散。有時有內部的膿汁攻注,皮肉厚實難以破潰,可用大線針刺入膿頭,挑破排膿就會舒服很多。硬皮如果破裂翹起,就把它剪除;肉不生長的,用玉紅膏塗抹。肉長滿後,但皮膚沒有生出來,用生肌散摻入。

《心法》曰:牛程蹇生於足跟及足掌內,頑硬腫高,埂起色黃,疼痛不能行履,此熱腳著冷水,或遇寒邪襲於血脈,致令氣滯血凝而成。初起宜熏烙之法消之,久則破裂,膿水津流,每日米泔水洗淨,搽牛角散,四圍頑皮浮起,剪去換搽玉紅膏,珍珠生肌斂口。(《金鑑》)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說:牛程蹇長在腳跟和腳掌內側,堅硬腫脹高起,顏色發黃,疼痛得不能走路,這是因為熱腳碰了冷水,或遇到寒邪侵襲血脈,導致氣滯血凝而成。剛開始可以用燻烙的方法來消散,時間久了就會破裂,膿水流出,每天用米泔水洗淨,塗上牛角散,周圍的硬皮浮起後,剪掉再塗上玉紅膏,珍珠生肌斂口。(《金鑑》)

3. 牛程蹇門主方

牛角散(《正宗》)

牛角尖(燒灰),松香,水龍骨,輕粉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・牛角尖(燒成灰)

・松香

・穿山甲骨

・鉛粉(各等份)

共研細末,牛骨髓調搽,虛弱者兼服十全大補湯。

又方,治腳後跟老皮肉痛起疽,破頭成漏,久不收口,不能著地疼甚者。

白話文:

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,用牛骨髓調和後塗抹患處。對於體質虛弱的人,還可以服用十全大補湯。

另一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腳後跟的老皮肉痛、長瘡、破潰形成瘻管,長期無法愈合,甚至疼得不能著地的情況。

用黃蠟、松香各一錢許化開,即投入水中取起,看漏口大小,用藥為丸,塞住漏眼,外用棉花裹腳,扎住勿動,十數日之間,漏幹著地演試不痛,漸漸行動,漏內肉長,自將藥頂出,功難盡述。

白話文:

將黃蠟、松香各一錢左右熔化,然後倒入水中取出,觀察漏口大小,用藥材做成丸劑,塞住漏眼,外面用棉花包紮腳,固定好不要動,十幾天之後,漏眼就會癒合,並且在地上行走測試不會疼痛,逐漸可以行走,漏口內部的肉會生長,自然而然將藥物頂出,功效難以盡述。

熏法(《金鑑》)。用瓦盆一個,內安新磚,磚上安放鴿糞,糞上合笊籬,以腳踏在笊籬上,再以滾水從旁衝入蒸之,後漬之,冷則易之,初起用之可消。

又法,新磚燒紅,韭菜汁潑之,將病足踏於其上蕩之,初起自消。

白話文:

燻法(《金鑑》):取一個瓦盆,在裡面放一塊新的磚頭,在磚頭上放上鴿子糞,在鴿子糞上放一個笊籬,用腳踩在笊籬上,然後從旁邊倒入滾水蒸燻,之後浸泡,冷了就換,剛開始使用時可以消腫。

4. 足跟疽門主論

王肯堂曰:足跟疽又名兔齧,其狀若兔齧故名。屬足太陽經,穴名申脈,在足跟骨下,此處乃陰陽二蹺發源之所,由臟腑積熱所致。其毒深重,最忌毒藥敷貼,若紫陷麻木,神昏脈亂者不治,過時潰爛者,有妨飲食,二便不調,或涉房勞,怒氣迷悶者死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足跟部位的疽(一種腫毒)又叫做兔齧,因為它看起來像兔子咬過的痕跡,所以得這個名字。它屬於足太陽經,穴位名稱為申脈,在足跟骨的下面,這個地方是陰陽二蹺脈發源的地方,是由臟腑積熱引起的。它的毒性很深很重,最忌諱用有毒的藥物敷貼,如果出現紫黑色、麻木、神志昏迷、脈搏混亂等症狀的,就沒有治癒的希望了,如果過了時間潰爛的,會影響飲食,大小便失調,或者因為房勞過度、怒氣鬱結而死亡。(《準繩》)

薛立齋曰:足跟乃督脈發源之所,腎經所過之地,若飲食起居失宜,虧損足三陽經則成瘡矣。若漫腫寒熱,或體倦少食,屬脾虛下陷也。施治之法,滋肝腎,扶脾胃為主。

白話文:

薛立齋說:腳後跟是督脈發源的地方,也是腎經經過的地方。如果飲食起居不當,損傷了足三陽經,就會形成瘡。如果瘡腫發熱,或身體倦怠、食慾不振,則是脾虛下陷引起的。治療的方法,主要是滋補肝腎,扶助脾胃。

馮魯瞻曰:婦人足跟足指腫痛,足心發熱,皆因胎產經行,失於調攝,虧損足三陰虛熱所致。若腫痛或出膿,用六味地黃丸為主,佐以八珍湯;胃虛懶食,佐以六君子湯;寒熱內熱,佐以逍遙散;晡熱益甚,頭目不清,佐以補中益氣湯;凡發熱晡熱內熱,自汗盜汗等證,皆陰虛假熱也。故丹溪謂火起九泉,陰虛之極也。

白話文:

馮魯瞻說:婦女足跟、足趾疼痛腫脹,足心發熱,都是因為懷孕、生產和經期沒調養好,導致足三陰虛熱所致。如果腫痛或化膿,用六味地黃丸為主,輔以八珍湯;胃虛不想吃東西,輔以六君子湯;寒熱內熱,輔以逍遙散;下午發熱加重,頭昏眼花,輔以補中益氣湯;所有發熱、下午發熱、內熱、自汗盜汗等症狀,都是陰虛假熱造成的。所以丹溪說火起九泉,是陰虛的極致。

足跟乃督脈發源之所,腎經所過之地,諸骨承載之本,若不求其屬,泛用寒涼,其為夭枉者多矣。(《錦囊》)

又曰:男酒色過度者,多患此證。

白話文:

足跟是督脈的起始點,也是腎經經過的地方,是支撐全身骨骼的根本。如果不考慮這些特點而隨便使用寒涼的藥物,那麼可能會造成很多不好的後果。

另外還提到:男性如果過度飲酒和縱慾,很容易患上這種症狀。

汪省之曰:齧疽屬足太陽膀胱經,多血少氣,生於腳跟申脈穴,又名足疽。如初起赤腫有頭可刺;黃白色膿可治。如初起便破,黑爛則凶,若不早治,令人足落不能生也。(《理例》)

白話文:

汪省之說:齧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,血液多、氣血少,生長在腳後跟的申脈穴,又叫足疽。像一開始就出現紅色腫脹,有膿頭可以針刺;黃白色的膿可以治療。如果一開始就破了,黑爛就兇險,如果不早點治療,就會讓人腳掉落而無法生長。(《理例》)

又曰:筋疽生兩足後跟崑崙二穴,乃足太陽膀胱經,多血少氣。初起三五日,皮如蟲蝕,過一年有蟲內食其骨,骨粗膿多時凶,落蟲如筋,頭黃赤色,經年不瘥,名曰痿漏,一名曲疽。如膿水不止,名曰冷疽,多死。

白話文:

又說:筋疽生長在兩隻腳後跟的崑崙穴,屬足太陽膀胱經,血多氣虛。發病初期三五天,皮膚像被蟲子咬過一樣,一年後有蟲子在裡面吃骨頭,骨頭粗糙、膿液很多的則兇,脫落出來的蟲子像筋,頭部呈黃紅色,多年不癒合的,叫做痿漏,也叫曲疽。如膿水不止的,叫做冷疽,多死亡。

《心法》曰:足跟疽生足跟,俗名腳攣根。此因臟腑積熱,汗出涉水,遠行傷筋而成。初腫紅紫疼痛,潰破膿水淋瀝,狀如兔咬。經云:兔齧狀如赤豆,深可至骨,務須急治,遲則害人,蓋謂毒之深惡也。屬足太陽膀胱經,穴名申脈,即陽蹺脈發源之所,又乃腎經所過之路,瘡口久潰不合,陽蹺脈氣不能沖發腎氣,由此漏泄,以致患者益虛。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中說:足跟疽在足跟部位產生,俗稱腳攣根。這是由於臟腑積熱,大汗淋漓涉水,遠行傷筋而造成的。初期腫脹發紅發紫,疼痛難忍,潰破後膿水淋漓,狀如兔咬。經書中說:兔齧狀如赤豆,深可達骨頭,務必要緊急治療,否則會延誤病情,加害於人,這說明毒性深惡。屬足太陽膀胱經,穴位名為申脈,是陽蹺脈發源的地方,也是腎經經過的道路。瘡口長期潰爛不能癒合,陽蹺脈的氣就不能沖發腎氣,由此漏泄,導致患者更加虛弱。

初起宜隔蒜片灸之,服仙方活命飲加肉桂、牛膝,潰後宜補中益氣湯、人參養榮湯、桂附地黃丸,隨證滋補治之。(《金鑑》)

白話文:

疾病早期宜隔著蒜片灸之,服用仙方活命飲再加入肉桂和牛膝。潰爛後宜服用補中益氣湯、人參養榮湯,根據症狀滋補治療。((《金鑑》)

王海藏曰:兔齧久不收斂,用鹽湯洗之,白朮研末撒之,兩日一易,謹戒一切勞碌即效。

白話文:

王海藏說:兔脣長久沒有痊癒,可以用鹽水清洗傷口,把白朮研磨成粉末後撒在傷口上,兩天更換一次藥物,並注意戒除一切勞動,這樣就能快速見效。

澄曰:足跟疽多因汗足涉水,或遠行有傷筋骨,或濕熱流注而生。初起必癢,勿視容易,可用艾灸,或因循十餘日,膿血淋漓經年不斂,如癢以椒鹽湯洗之。

白話文:

澄說:長在腳踝骨的疽,大多是因出汗的腳踩水,或遠行讓筋骨受傷,或濕熱的邪氣積聚而形成。剛開始一定會癢,切勿視為容易,可以用艾草灸,或因循治療十幾天,膿血淋漓拖了一年還沒痊癒,如果感到癢可以用花椒鹽湯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