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七 (1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七 (17)

1. 癰疽門丹散主方

拔毒生肌。

紅升丹,輕粉,萆麻仁(去油,各三錢),乳香(去油),黃丹(各二錢),石膏(煅,一兩),琥珀(乳細一錢)

共乳細末,摻上膏貼。

諸瘡毒四邊紫黑不消,瘡口不斂。

紅升丹,輕粉,雄黃,龍骨(各五錢),白蘞,密陀僧,海螵蛸(各一兩),麝香(一分)

共乳極細,摻上。

金蟾化管丸(《劉秘》)治一切諸漏有管者,雖彎曲之處,皆能行到,化管如神。

水銀(三錢),明雄黃(一兩,以二斤火酒,漸煮漸添,以酒盡為度)

共乳細。用紙包好,取大蛤蟆(一個,剖去腸,只留肝肺。)將藥包入於肚內,以線縫好,聽用。

又方

銀硝,白礬(各一兩)

研勻。入陽城罐內,加水半茶盅,放火上熬令枯於罐底,取放地上,再納蛤蟆於內,鐵盞蓋好,鹽泥固濟,升文火三炷香,中火一炷香,武火一炷香,冷定開看,盞上靈藥刮下研細,用蟾酥乳化為丸如芥子大,陰乾。凡一切管,用一丸放膏藥上,對管口,自入到底方回,嫩管自化,老管自褪,七日見效,如未全褪,再用一丸,無不除根。

白話文:

癰疽門丹散主方

拔除毒素,促進肌肉新生。

紅升丹、輕粉、蓖麻仁(去除油脂,各三錢)、乳香(去除油脂)、黃丹(各二錢)、煅石膏(一兩)、琥珀(研磨成細粉,一錢)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,撒在藥膏上貼敷。

適用於各種瘡毒,周邊呈現紫黑色且無法消退,瘡口難以癒合的情況。

紅升丹、輕粉、雄黃、龍骨(各五錢)、白蘞、密陀僧、海螵蛸(各一兩)、麝香(一分)
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粉末,撒在患處。

金蟾化管丸(出自《劉秘》) 治療各種有管道的瘻管,即使是彎曲的管道,藥物也能到達,化解管道的效果極佳。

水銀(三錢)、明雄黃(一兩,用二斤白酒,慢慢煮,邊煮邊加入酒,直到酒煮乾為止)

將兩者研磨成極細粉末。用紙包好。取一隻大蛤蟆(剖開肚子,去除腸子,只留下肝肺),將藥包放入蛤蟆肚子裡,用線縫合好,備用。

另一種做法:

銀硝、白礬(各一兩)

將兩者研磨均勻。放入陽城罐內,加入半茶盅水,放在火上熬煮,直到水分完全蒸發,藥物結塊在罐底。取出罐子放在地上,再將蛤蟆放入罐內,用鐵盞蓋好,用鹽泥封固。先用文火燒三炷香的時間,再用中火燒一炷香的時間,最後用武火燒一炷香的時間。等冷卻後打開,將鐵盞上的藥刮下來研磨成細粉。用蟾酥將藥粉調和成如芥菜籽大小的藥丸,陰乾。凡是有管道的疾病,取一丸藥放在膏藥上,對準管道口,藥物會自行進入管道底部。嫩管會自行化解,老管會自行脫落,七天可見效。如果沒有完全脫落,再用一丸,必定能根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