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七 (14)
卷七 (14)
1. 癰疽門丹散主方
用小鐵鍋安定,先將硝礬末堆鍋底中心,用手指捺一窩,再將朱雄末傾放硝礬窩中,又以手指捺一窩,再將水銀傾放朱雄窩中,上用瓷器平口碗一隻蓋定,外以鹽泥周圍封固,放炭火上,先文後武,升三炷香火,則藥上升矣。離火冷定,去泥開看,如沉香色為佳,研細,瓷瓶密貯,每用時先將瘡頂上以乳汁或米湯點濕,摻藥於上,過一二時辰,再摻一次,即散。
小升丹(即三仙丹)
水銀(一兩),明礬,火硝(各一兩二錢)
用鐵鍋一隻,將硝、礬、平汞研細入鍋內,用平口宮碗一隻,(先用生薑片擦碗內外,則不炸。)蓋定碗口,以潮皮紙捻擠定,鹽泥封口,碗底俱泥固之。用炭二斤,爐內周圍砌緊,勿令火氣出,如碗上泥裂縫,以鹽泥補之,升三炷線香為度,冷定開看,碗內藥刮下,研細,瓷瓶收貯。用之提膿長肉,小毒俱有功效。
一法:鹽泥只封碗口,不封鍋底,鍋底上貼濕白紙一塊,但看紙轉黃,則藥已升上矣。鍋底上,以鐵稱錘壓之。
一法:以潮皮紙捻擠定,碗口外以研細石膏末按緊,不用鹽泥,只用鐵錘壓之。
萬應靈丹(《濟生》)一切癰疽發背諸毒,有膿怕開刀者,以針挑破浮皮,用丹一釐,醋調點患處,即潰頭出膿。或發背癰疽大毒,每用一釐,針挑破醋調,點患處,一日上三次,藥性內攻,深可寸余,毒氣有門而泄,則毒易消。如根盤大者,用丹五釐,川貝母末一錢,濃茶滷調敷周圍,必起黃泡,自有黃水流出,其毒自消。
水銀,青鹽(各五錢),皂礬(一兩),生鉛(二錢五分與水銀同研碎),生礬(一兩五錢),火硝(一兩二錢五分),白砒,硼砂,明雄(各一錢五分)
上研極細末。入小瓦罐內,頓炭火上熔化,俟藥枯結住罐底,用瓦盆一個,將有藥罐倒置盆內正中,罐口以鹽泥封固,另用一大盆盛水,將藥罐安置水內,罐口四圍以磚圍罐半截,下襯冷灰,然後磚上及罐底,俱架炭火,先從頂上著火,從上而下,先文後武,三炷香為度,冷定開看,盆內丹藥刮下,研細瓷瓶密貯。
白降丹,凡癰疽、無名大毒,每用少許,瘡大者用六七釐,小者用一二釐,水調敷瘡頭上。初起者,立刻起泡消散;成膿者,腐肉即脫,拔毒消腫,誠乃奪命金丹也。
水銀,食鹽,皂礬,火硝,白礬(各二兩五錢),硃砂,雄黃(水飛,各三錢),硼砂(五錢,一方用硇砂)
先將朱、雄、硼研細,再入皂、鹽、硝、礬、汞,研至不見水銀星為度,將陽城罐放微火上,徐徐挑藥入罐化盡,微火逼令極干,所謂陰升之法,全在此刻,如火大則汞先飛走,如不幹則藥必倒塌無用,其難如此也。再用空陽城罐一個,兩口合上,以好棉紙截寸許闊,用罐子泥、草鞋灰、光粉三樣研細,以鹽滷汁和練極熟,兩罐口合緊,一層泥,一層紙,糊五六層候乾。
白話文:
癰疽門丹散主方
將小鐵鍋放穩,先在鍋底中心堆放硝石和白礬的粉末,用手指按壓出一個凹窩,再把雄黃粉末倒入硝礬的凹窩中,又用手指按壓出一個凹窩,再將水銀倒入雄黃的凹窩中,上面用一個平口瓷碗蓋住,外面用鹽泥把碗口四周封緊,放在炭火上加熱,先用小火,再用大火,燒三炷香的時間,藥就煉成了。等冷卻後,去掉泥土打開看,如果藥的顏色像沉香一樣就好,研磨成細粉,裝在瓷瓶中密封保存。每次使用時,先用乳汁或米湯把瘡的頂部弄濕,再把藥粉撒在上面,過一兩個時辰後,再撒一次,瘡就會消散。
小升丹(即三仙丹)
水銀(一兩)、明礬、火硝(各一兩二錢)。
用一個鐵鍋,把硝石、白礬、水銀研磨成細粉放入鍋內,用一個平口的瓷碗蓋住鍋口,(先用生薑片擦拭碗的內外,這樣碗就不會炸裂。)用潮濕的紙條把碗口周圍塞緊,用鹽泥把碗口封住,碗底也用泥封好。用兩斤炭,在爐子周圍堆緊,不要讓火氣跑出來,如果碗上的泥裂開,就用鹽泥補上,燒三炷香的時間,等冷卻後打開看,把碗裡的藥刮下來,研磨成細粉,裝在瓷瓶中保存。這個藥可以幫助提膿、長肉,對小毒都有效果。
另一種做法:鹽泥只封住碗口,不封鍋底,在鍋底貼上一塊濕白紙,只要看到紙變成黃色,就表示藥已經升上去了。在鍋底用鐵秤錘壓住。
還有一種做法:用潮濕的紙條塞緊碗口,碗口外面用研磨細的石膏粉壓緊,不用鹽泥,只用鐵錘壓住。
萬應靈丹(《濟生》)
各種癰疽發背等毒瘡,如果已經化膿又怕開刀的,可以用針挑破表皮,用一釐的藥粉,用醋調和後塗在患處,膿液就會流出來。或是發背、癰疽等大毒瘡,每次用一釐,用針挑破後用醋調和,塗在患處,一天塗三次,藥力可以深入皮膚,毒氣會從傷口排出,毒就容易消退。如果瘡根比較大的,可以用五釐藥粉,加上川貝母粉一錢,用濃茶調和後敷在周圍,一定會起黃色的水泡,讓黃水流出來,毒就會自然消退。
水銀、青鹽(各五錢)、皂礬(一兩)、生鉛(二錢五分與水銀一起研碎)、生礬(一兩五錢)、火硝(一兩二錢五分)、白砒、硼砂、明雄(各一錢五分)。
以上藥材都研磨成極細的粉末。放入小瓦罐內,在炭火上加熱融化,等到藥凝固在罐底,用一個瓦盆,把裝有藥的瓦罐倒放在盆的正中央,罐口用鹽泥封好,另外用一個大盆盛水,把藥罐放在水裡,罐口四周用磚頭圍住一半,下面墊上冷灰,然後在磚頭上和罐底都架上炭火,先從頂部開始點火,從上往下燒,先用小火,再用大火,燒三炷香的時間,等冷卻後打開看,把盆裡的藥刮下來,研磨成細粉,裝在瓷瓶中密封保存。
白降丹
各種癰疽、無名腫毒,每次用少量,瘡大的用六七釐,小的用一二釐,用水調和後敷在瘡頭上。剛開始發作的,會立刻起泡消散;已經化膿的,腐肉會脫落,可以拔毒消腫,真是救命的靈丹妙藥。
水銀、食鹽、皂礬、火硝、白礬(各二兩五錢)、硃砂、雄黃(水飛,各三錢)、硼砂(五錢,有的方子用硇砂)。
先將硃砂、雄黃、硼砂研磨成細粉,再加入皂礬、食鹽、硝石、白礬、水銀,研磨到看不見水銀的亮點為止。把陽城罐放在小火上,慢慢地把藥挑入罐中使其融化,用小火慢慢烘烤,使其極度乾燥,這就是所謂的「陰升」方法,關鍵就在這個步驟。如果火太大,水銀會先揮發掉;如果沒有烘乾,藥就會倒塌而失去作用,難度就在這裡。再用一個空的陽城罐,把兩個罐口對合,用約一寸寬的好棉紙,用罐子泥、草鞋灰、滑石粉三種研磨成細粉,用鹽滷汁調和成泥,把兩個罐口緊緊地貼合,一層泥,一層紙,糊上五六層,等乾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