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五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五 (9)

1. 血槽風門主論

申鬥垣曰:血槽風生小腿實處可治,毒氣多流腳面,如腳發背。(《啟玄》)

2. 濕腫門主論

陳實功曰:濕腫者胸膈不寬,小水不利,而目浮腫,漸至遍身,此乃土傷不能主化之故也。有飲食後驟受風寒,有飢渴時誤餐生冷,寒積於中,食不克化,皆能致之。治當疏通稼土,溫養脾元,則小水自利,浮腫自消,二蛟散主之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陳實功說:濕腫是指胸膈不寬,小便不利,眼睛浮腫,漸漸遍及全身,這是因為脾胃受傷,運化功能失常引起的。有飲食後忽然受風寒的,有飢渴時不小心吃了生冷食物的,寒氣積聚在體內,食物不能消化,都有可能導致濕腫。治療應疏通脾胃,溫陽補氣,使小便自然通利,浮腫自然消退,二蛟散就是這個目的。(《正宗》)

3. 濕腫門主方

敷水腫

黃土(四兩),朴硝(一兩),生大黃(二兩)

白話文:

四兩的乾黃土、一兩的朴硝和二兩的生大黃。

研細。蔥汁調敷。

4. 腎臟風瘡門主論

王肯堂曰:腎臟風屬腎,虛風邪乘於臁脛,以致皮膚如癬,或漸延上腿,久則延及遍身,外證則瘙癢成瘡,膿水淋漓,眼目昏花,內證則口燥舌乾,腰腿倦怠,吐痰發熱,盜汗體疲,治當用六味地黃丸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腎臟風屬於腎,虛風邪乘虛而入,侵犯小腿,導致皮膚像癬一樣,有時會逐漸蔓延到大腿,時間久了,會蔓延到全身。外在症狀是瘙癢成瘡,膿水淋漓,眼睛昏花;內在症狀是口乾舌燥,腰腿痠軟無力,吐痰發熱,盜汗體倦。治療應當使用六味地黃丸。(《準繩》)

《心法》曰:腎氣遊風多生於腎虛之人,腿肚紅腫,形如雲片,遊走不定,痛如火烘,此由腎熱內蘊,外受風邪,膀胱氣滯而成。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中說:腎氣遊風多發於腎虛的人,腿肚紅腫,形狀像雲片,不定時遊走,疼痛如同火烤,這是由腎臟陽氣偏旺,又受到外來的風邪,加上膀胱氣血運行不暢所引起的。

5. 腎臟風瘡門主方

腎氣遊風紅腫痛疼如烘,豆腐研調,黃柏末敷之。

白話文:

腎臟功能差,導致風濕濕熱的疼痛,紅腫、疼痛並且伴有烘烤的感覺。用豆腐研磨調勻,然後撒上黃柏末敷在患處。

龍骨(煅),赤石脂(煅),血竭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龍骨(用火煅燒過),赤石脂(用火煅燒過),血竭(各三錢重)

共研細末。用香油一兩,入血餘栗子大一團,炸枯去渣。再入黃蠟一兩,白膠香三錢熔化離火,再入前三味末攪勻,候冷瓷罐盛之,用時捏作薄片貼瘡上,絹帛縛定,三日後翻轉貼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末。加入一兩香油,在血餘栗子大小的油團中炸至焦黃,去渣。再加入一兩黃蠟、三錢白膠香熔化離火,然後加入前三種藥末攪拌均勻,待冷卻後放入瓷罐中保存。使用時捏成薄片敷貼在瘡口上,用絹帛固定。三天後翻轉敷貼。

6. 濕毒流注門主論

王肯堂曰:濕毒流注生足脛之間,生瘡狀如牛眼,或紫或黑,膿水淋漓,止處即潰爛,久而不斂,乃暴風疾雨,寒濕暑氣侵入腠理而成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濕毒流動停滯在小腿之間,生出像牛眼一樣的瘡,有的是紫色的,有的是黑色的,膿水四處流。膿水停下來的地方就潰爛,很長時間都癒合不了。這是因為暴風疾雨、寒冷潮濕暑熱之氣侵入皮肉之間而形成的。(《準繩》)

又曰:下注瘡又名濕毒瘡。生腳膝間,膿水不絕,連年不愈,因脾胃虧虛,濕熱下注,以致肌肉不仁而成瘡也。在外屬足太陽少陽經,在內屬足厥陰太陰經。(女貞葉貼之效。)

白話文:

另外說:下注瘡又稱為濕毒瘡。長在腳膝蓋之間,膿水不斷,連續數年都無法痊癒,由於脾胃虛弱,濕熱下行堆積,導致肌肉失去知覺而形成瘡。在外屬於足太陽少陽經,在內屬於足厥陰太陰經。(女貞葉敷治有效。)

胡公弼曰:皮如針眼,淌水腥臭,腿腳延蔓者是也。拖紙膏主之。(《青囊》)

申鬥垣曰:兩腿腐爛,臭氣難聞者是也。乃濕熱為患,宜清濕熱。(《啟玄》)

凡濕毒所生之瘡,皆在兩足脛、足踝、足背、足跟。初起微癢,水出久而不愈,內服補中益氣湯二妙散,外搽制柏散為主。(《良規》)

白話文:

凡是濕毒引起的瘡,都長在小腿、腳踝、腳背、腳後跟。最初會感到輕微的癢,流出水來,時間長了也不治癒,內服補中益氣湯合二妙散,外敷制柏散為主。(《良規》)

《心法》曰:此症生於腿脛,流行不定,或發一二處,瘡口形似牛眼,根腳漫腫。輕則色紫,重則色黑,潰破膿水浸損好肉,破爛日久不斂,乃暴風疾雨,寒濕暑火,侵入肌膚而成也。初覺急服荊防通聖散木瓜、牛膝、防己蒼朮消之;若腿脛至晚發熱者,宜服當歸拈痛湯加牛膝腫痛全消,再搽輕粉散斂之。(《金鑑》)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說:這種疾病發生在腿部和小腿上,傳播不定,可能在一兩個地方發作,瘡口形狀像牛眼,根部腫脹。輕微的呈紫紅色,嚴重的呈黑色,潰爛膿水浸蝕好肉,破爛日久不癒合,這是暴風雨、寒濕暑火侵襲肌膚而造成的。剛發作時,趕緊服用荊防通聖散加上木瓜、牛膝、防己、蒼朮來消除症狀;如果腿脛到晚上發熱,應該服用當歸拈痛湯加上牛膝,腫痛就可以完全消除,再塗上輕粉散來收斂。(《金鑑》)

7. 濕毒流注門主方

制柏散,厚黃柏數斤,入糞坑內浸一百日取出,入黃土內埋三日,取出曬乾,研細末。如瘡有水乾摻,干則以蜜調搽之。

白話文:

《制柏散》的製作方法:取大量厚黃柏,浸泡在糞坑中一百天,然後取出埋在黃土中三天,再取出曬乾磨成細末。如果瘡口有膿水,就乾撒上藥粉,如果乾了,就用蜂蜜調和後塗抹。

分濕消毒丹

黃丹(二兩),鉛粉(炒),白蠟(各一兩)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兒茶,潮腦,松香(各三錢),輕粉(一錢),血竭(五錢),冰片麝香(各五分),銅綠(三分),蚯蚓糞(韭菜地上者二兩,炒乾一兩五錢)

白話文:

黃丹(80公克)、鉛粉(炒過)、白蠟(各40公克)、乳香(去油)、沒藥(去油)、兒茶、冰片、松香(各12公克)、輕粉(4公克)、血竭(20公克)、麝香(2公克)、銅綠(1.2公克)、蚯蚓糞(韭菜地上者80公克,炒乾60公克)。

共為絕細末。先用蔥湯洗,濕之時摻在瘡口之上,必然癢不可當,但不可用手抓其癢,少頃必流黃水如金汁者數碗,再用蔥湯洗之,又摻又流又摻,如是者三次,則水漸少而痛漸止矣。明日用前膏藥以厚皮紙攤膏,仍入此藥二錢,任其水出,倘癢之極,外以鶴翎掃之,則不癢。

白話文:

將藥物研磨成非常細小的末藥。先使用蔥湯清洗患處,將藥末敷在傷口上,必然會感到非常癢,但不可以用手抓,不久之後必定會流出數碗黃色的液體,如同金汁一般。再次使用蔥湯清洗患處,重複敷藥、流膿、再敷藥的步驟,如此三次,膿水漸漸減少,疼痛也會停止。第二天,使用先前配製的膏藥,將膏藥攤平在厚皮紙上,加入二錢的藥末,任由膿水流出。假如感到極其癢,可以使用鶴毛刷子輕輕掃過患處,就能止癢。

分濕內化湯

薏苡仁(二兩),金銀花,白茯苓(各一兩),牛膝,半夏甘草,川萆薢(各五錢),肉桂(五分)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薏苡仁(80公克),金銀花,白茯苓(各40公克),牛膝,半夏,甘草,川萆薢(各20公克),肉桂(2公克),水煎服。

拖紙膏(吳丹垣)。麻油半斤,入廣膠一條熬化,再下黃蠟二兩熔化,傾碗內,入血丹、玄明粉各二錢五分,皮紙攤貼,數次即干。

白話文:

拖紙膏(取自吳丹垣的著作)。將麻油半斤,放入廣膠一條熬化,再加入黃蠟二兩熔化,倒入碗內,加入血丹、玄明粉各二錢五分,將皮紙攤開貼上,數次即可乾燥。

輕粉(一錢五分),黃丹,黃柏,密陀僧茶葉,乳香(去油,各三錢),麝香(三分)

白話文:

輕粉(1.5錢)、黃丹、黃柏、密陀僧、茶葉、乳香(去除油脂,各3錢)、麝香(0.3錢)

研細密貯。先用蔥熬湯洗淨,再搽。

爛腿瘡。(懷德堂。)

百草霜,乳香(去油),窯煤(各三分),沒藥(去油,一分五釐),血竭,龍骨,輕粉(各一分),生芝麻(一撮,研)

白話文:

  1. 百草霜:一種植物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  2. 乳香(去油):乳香去除油脂,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消腫的作用。

  3. 窯煤(各三分):窯煤,具有止血、鎮靜的作用。

  4. 沒藥(去油,一分五釐):沒藥去除油脂,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消腫的作用。

  5. 血竭:一種植物藥,具有止血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

  6. 龍骨:一種中藥材,具有清熱降火、安神鎮靜的作用。

  7. 輕粉(各一分):輕粉,具有殺菌、消炎的作用。

  8. 生芝麻(一撮,研):生芝麻研磨成粉,具有潤腸通便、養血補虛的作用。

雞子調,做隔紙膏貼。

兩腳俱是青疙瘩腫痛骨疼,獨蒜切片約三個錢厚,放青處艾灸三炷,換蒜又灸至愈。若患處大,搗蒜餅鋪上,聚艾灸之。

白話文:

雙腳都有青紫的癤腫,疼痛到骨頭,只要將一瓣蒜切成約三個銅錢的厚度,放在患處艾灸三炷香,然後換一片蒜再灸到痊癒。如果患處很大,就把蒜搗成泥餅狀敷在患處,然後再用艾灸。

腿上濕瘡成片出水,時痛時癢。

黃柏(一兩),乳香(三錢),如癢加:潮腦(二錢)

共為末乾摻。如瘡干豬油調搽。

三妙散

蒼朮檳榔,生黃柏(各等分)

研細搽之,滲濕止癢,如濕癬用蘇合油調搽。

螵蛸散(張景岳)。治濕熱破爛,毒水淋漓等瘡,或下部腎囊足股腫痛,下疳諸瘡,無不神效。

白話文:

《螵蛸散》(出自張景嶽的著作)。治療濕熱導致的瘡破爛,毒水淋漓等瘡,或者下部腎囊、足股腫痛,下疳等各種瘡,都有神效。

海螵蛸(不必浸淡),人中白(或人中黃亦可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海螵蛸(不需要浸泡變淡),人中白(或人中黃也可以,各等分)。

上為細末。先以百草多煎濃湯,乘熱熏洗,後以此藥摻之,如干者以麻油或熟豬油蜜水俱可調搽。如腫而痛甚者,加冰片少許更妙,若濕瘡膿水甚者,加密陀僧等分,或煅過官粉亦可,或煅蘆甘石更佳。

白話文:

將草藥研磨成細末。首先用多種草藥煎煮成濃湯,趁熱燻洗患處,然後將此藥敷在患處。如果患處乾燥,可用麻油或熟豬油蜜水混合塗抹。如果腫脹並且疼痛劇烈,可加入少量冰片,效果更佳。如果濕瘡膿水嚴重,可加入等量的密陀僧,或煅燒過的官粉也可以,或煅燒過的蘆甘石效果更好。

飛丹散,寒濕風濕腳腿等瘡,先用百草煎湯,乘熱熏洗。

飛丹,人中黃(白更妙),輕粉,水粉(各等分)

為末乾摻。外以油紙包紮,若干陷者以豬骨髓或豬油調貼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