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五 (7)
卷二十五 (7)
1. 臁瘡門主方
驗方
陳燭油(熬去渣,淨四兩),白蠟,黃蠟(各五錢)
共入鍋內熬數滾,入研細銅綠三錢,熬一滾,傾入瓷瓶內,退火氣,取陳油紙一塊,銀針多戳小孔,照瘡大小,將藥攤上,不可見火,再用戳孔油紙一塊,蓋上縫合聽用。先將花椒蔥煎湯洗瘡,絹片拭乾,貼上軟袱縛緊,一晝夜揭開,又洗拭淨,將膏翻貼,戒房事、發物。
又方
白話文:
將所有的藥物混合放入鍋內熬煮數次,加入研磨後的細銅綠三錢,再煮滾一次,倒入瓷瓶內,並讓火熄滅冷卻。拿一塊陳舊的油紙,用銀針刺出許多小孔,根據傷口的大小將藥物攤開在油紙上,不能讓藥物碰到火,再用另一塊刺孔的油紙蓋上,並縫合起來以備後用。
首先用花椒和蔥一起煎煮成湯藥,用絹布擦乾傷口,貼上柔軟的敷料並緊緊包紮,一天一夜後揭開敷料,重新清洗並擦乾傷口,將藥膏翻面繼續貼敷。在此期間,需戒房事和避免食用發物(如海鮮、辛辣食物等)。
白蠟(五錢),真銀粉(二錢),冰片(五分),蘆甘石(一兩,火煅兩個時辰,黃白色,用黃連一錢煎水拌勻,曬乾。)
白話文:
白蠟(五錢),真銀粉(二錢),冰片(五分),蘆甘石(一兩,以火鍛燒兩個時辰,然後研磨成黃白色粉末,再用黃連一錢煎煮的水拌勻,最後曬乾。
研細,用麻油調勻攤油紙上,照瘡大小煎成,以下米水洗瘡,拭乾貼上,一膏可貼三日。
又方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與麻油混合攪拌均勻,塗抹在油紙上,根據瘡的大小煎成藥膏。用米湯清洗傷口,擦乾後再將藥膏貼上。一個藥膏可以貼三天。
石決明(一個,煅),赤石脂(一錢,煅),蘆甘石(童便浸煅,一兩五錢),冰片(四分),麝香(二分)
白話文:
-
石決明(一方,煅):石決明是一味常見的中藥,具有清熱明目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在這個方子中,石決明經過煅製,可以增強其清熱瀉火的功效。
-
赤石脂(一錢,煅):赤石脂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,具有補腎固精、澀腸止瀉的功效。在這個方子中,赤石脂經過煅製,可以增強其止瀉固精的功效。
-
蘆甘石(童便浸煅,一兩五錢):蘆甘石是一味具有清熱解毒、鎮驚安神的功效。在這個方子中,蘆甘石經過童便浸煅,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-
冰片(四分):冰片是一種具有清熱止痛、止癢消腫的功效。在這個方子中,冰片可以起到清熱止痛的作用。
-
麝香(二分):麝香是一味具有開竅醒神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在這個方子中,麝香可以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。
研細,犍豬油調搽。
又方
茵陳(二兩),白鮮皮,蒼朮(各五錢)
白話文:
研磨成細粉,用豬油調和後塗抹。
另一個方子是:
茵陳(二兩),白鮮皮,蒼朮(各五錢)
煎湯洗。再用陳石灰,黃柏末各等分,研細篩於患上,包紮數日即愈。
白話文:
煎中藥湯清洗。再用陳年石灰、黃柏末各等分,研磨成細粉,篩於患處,包紮數日即可痊癒。
又方,黃蠟化攤冬青葉上貼,縛定一伏時,換一葉,七日換七葉愈。
又方,溏雞屎敷之。
白話文:
另一個方法是,將黃蠟融化後塗在冬青葉上,然後貼在患處並固定,每過一段時間更換一片葉子,連續七天每天更換一片葉子,這樣就可以痊癒。
還有一個方法是,用溏稀的雞糞敷在患處。
又方,黃蠟熔化,油紙攤成膏十二張,半日一換,換者以先貼者加於上,不待盡而愈矣。
白話文:
另一個方法,將黃蠟融化,用油紙攤成膏狀,分成十二張,每天換一次。換的時候,將先貼過的藥膏放在新的藥膏上,不用等藥膏完全用完也可以治癒。
又方,韭菜地上蚯蚓糞,干為末,入輕粉末,清油調搽。
白珏膏
白話文:
另一個方子是,取地上的韭菜根周圍的蚯蚓糞,曬乾後研成細末,加入少量輕粉,用清油調和後塗抹。
[白珏膏]
銀粉,密陀僧,黃蠟(各二兩)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象皮,白蠟(各五錢),輕粉(四錢)
白話文:
無人能生存(活著),無人能生存,無人能生存,無人能生存,無人能生存。
除黃白蠟不研,余俱另研細末聽用。以真桐油一斤,放鍋內熬滾去沫,油清入密陀僧末攪勻取起,入二蠟熔化攪勻,待油稍溫,方入乳、沒、象、輕末攪二百餘遍,以大棉紙攤上陰乾,隨瘡大小圓長煎貼。初貼時瘡中毒水流出,膏藥變黑,再換新者貼之。
白話文:
除了黃蠟和白蠟不要研磨,其他藥材都分別研磨成細末備用。用一斤桐油放在鍋裡煮沸,去除浮沫,等油清澈後加入密陀僧研磨的細末,攪拌均勻後取出,再放入二蠟(蜂蠟和白蠟)融化,攪拌均勻,等油稍微冷卻後,再加入乳香、沒藥、象牙屑、輕粉等研磨的細末,攪拌二百多次,然後用大棉紙攤開,放在陰涼處晾乾。根據傷口的大小,將膏藥剪成圓形或長方形,煎熱後貼在傷口上。剛貼上時,傷口中的毒水會流出來,膏藥會變黑,要及時更換新的膏藥。
又方,先用蠟豬油一兩,黃蠟六錢熔化,入研細鉛粉二兩,輕粉三錢攪勻,加冰片一分,任搽之。
又方,黃蠟八錢,香油一兩熬化,入銅青一錢,冷定敷之。
又方
天花粉(五錢),熟石膏(八錢)
研勻,麻油調搽。
白話文:
另外一種方法是用豬油一兩、黃蠟六錢熔化,加入研磨好的鉛粉二兩、輕粉三錢攪拌均勻,再加入冰片一分,塗抹患處。
還有一種方法是用黃蠟八錢、香油一兩熬化,加入銅青一錢,冷卻後敷在患處。
另外,將天花粉五錢、熟石膏八錢研磨成粉末,用麻油調和後塗抹。
又方,大片黃柏,用犍豬膽汁浸透曬乾,又浸又曬,如是七日,研細,仍用豬膽汁調搽,或乾摻。先以花椒湯洗,拭乾搽之,住癢止水。
又方
白蠟(八錢),黃蠟(五錢),川椒(二錢),銅青(三錢)
白話文:
另一個方法,取大張的黃柏,用豬膽汁浸透後曬乾,再浸、再曬,如此重複七次,然後研磨成細粉,再用豬膽汁調勻塗抹在患處,或直接將細粉撒在患處。在塗抹之前,先用花椒湯清洗患處,擦乾後再塗抹藥物,可以止癢、止水。
先將麻油四兩,同黃白蠟入銅杓內熔化,次下川椒、銅青末收之,以油紙作夾紙膏,用銀針戳眼數百孔,先以蔥椒湯洗淨貼之,日換三次,四五日自痊愈。
又方,冬青葉不拘多少,入香油內煎成膏,攤帛上貼之。
白話文:
先將四兩麻油,與黃白蠟一同放入銅杓內融化,再加入川椒和銅青粉末,攪拌均勻。然後用油紙做成夾心膏,並用銀針戳出數百個小孔。先以蔥椒湯清洗乾淨,再將夾心膏貼上,每天更換三次,四五天後即可痊癒。
又方,甘蔗渣曬乾,炒極燥,為細末,桐油調敷,裹腳纏好,三日後方可開看,先用蔥椒湯洗。
夾紙膏
白話文:
另一種方法,將甘蔗渣曬乾,炒到極為乾燥,磨成細末,用桐油調和敷上,將腳纏好,三天後才能打開查看,先用蔥、辣椒熬成的湯水清洗腳部。
川黃連,黃柏(各二兩),大黃,黃丹(各一兩),牡蠣,鬱金(各五錢),沒藥(四錢),乳香(三錢),血竭(二錢五分),麝香(一錢五分),輕粉(三十貼)
白話文:
川黃連、黃柏(各2兩),大黃、黃丹(各1兩),牡蠣、鬱金(各5錢),沒藥(4錢),乳香(3錢),血竭(2錢5分),麝香(1錢5分),輕粉(30貼)。
共為細末。清油調勻,攤油紙上,每一個貼三日,先用豆腐漿水洗三次,後貼膏藥,膏藥亦翻轉三次,兩層夾紙,以針刺眼透藥,臨用旋攤。
隔紙膏(胡公弼。)
白話文:
全部弄得很細小。用清油攪拌均勻,塗在油紙上,每一個貼三天,先用豆腐漿水洗三次,然後貼膏藥,膏藥也要翻轉三次,中間夾兩層紙,用針刺孔讓藥透出來,在使用時旋轉攤開。
無名異(洗淨微炒,一兩),龍骨,血竭,乳香,沒藥,雄黃,牛黃,阿膠,海螵蛸(各二錢),赤石脂,鬱金,黃柏,黃丹(各五錢),輕粉(一錢)
白話文:
無名異(洗淨微炒,50克),龍骨,血竭,乳香,沒藥,雄黃,牛黃,阿膠,海螵蛸(各10克),赤石脂,鬱金,黃柏,黃丹(各25克),輕粉(5克)
上為細末。香油調,用黑傘紙刺孔作隔紙膏,先用鹽蔥花椒湯洗淨,拭乾貼之,三日一換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香油調合,用黑色油紙刺孔做成隔紙膏。先用鹽、蔥、花椒煮成湯洗淨患處,擦乾後貼上隔紙膏。三天換一次。
臁潰成潭(方長平)。白菊花不拘多少,預收曬乾,去蒂研末。先以米泔水溫洗瘡淨拭乾,將花末填滿瘡中,用指按實,有水浮起,添末又按,按至瘡干無水,再以草紙包好,軟絹扎,少頃開看,如紙濕添末,又按實包起,過夜即結疤,不必開看,亦不可剝動,五日痊愈。
年久臁瘡疼痛不堪。(《濟生》)
白話文:
《臁潰成潭》的治療方法:
將白色的菊花,不管有多少,先曬乾,去掉花蒂,研成粉末。
首先,用米泔水溫水清洗傷口,然後擦乾。
用花粉末填滿傷口,用手指按實,如果有水浮起,就再加一點花末,再繼續按壓。
直到傷口乾燥,沒有水滲出為止。
然後用草紙包好,再用軟布扎住。
過一會兒,打開看看,如果紙濕了,就再加一點花末,再按實,包起來。
一整晚後就會結痂,不必打開看,也不可剝動傷口。
五天後就會痊癒。
老松香(如琥珀者,一兩),血竭,輕粉,枯礬,赤石脂(各二錢),銅綠(八釐),真麝香,冰片(各二分)
白話文:
-
老松香(類似琥珀的,一兩)
-
血竭、輕粉、枯礬、赤石脂(各二錢)
-
銅綠(八釐)
-
真麝香、冰片(各二分)
上將各藥稱准,乳缽內不換手順研極細,瓷瓶盛封固。如用每次二錢,真桐油調勻,油紙攤成隔紙膏,兩邊不可戳孔,用濃茶洗患處膿淨貼上,每膏一張,兩邊各貼一日,第三日須另換新者,半月可愈。
白話文:
把每種藥材稱重後,用乳缽順著一個方向磨成極細的粉末,放入瓷瓶中並封好。如果一次使用兩錢的藥粉,先用桐油調勻後,再攤在油紙上製成隔紙膏,兩邊不可戳破。先用濃茶把患處膿液洗乾淨,然後貼上藥膏,每張藥膏可貼一天,兩邊各貼一天,第三天須換新的藥膏,半個月左右即可痊癒。
千槌膏,治頑臁久不收口
輕粉,銀硃,銀粉(各等分)
同犍豬脊髓千槌成膏,攤隔紙膏,貼之。
又方,此由腎臟虛寒,風熱毒氣流注兩腿。
白話文:
千槌膏,用於治療長期不愈合的頑固性潰瘍。
將輕粉、銀朱、銀粉(各取等量)與犍豬脊髓混合,經過反復捶打製成膏狀,然後攤在紙上成為膏藥,貼於患處。
另外一種方法認為,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臟虛寒,風熱毒氣流注到雙腿所引起的。
水銀,當歸(各五錢),川芎,貝母(各二錢五分),乳香,沒藥(各五錢),真麻油(五兩),黃丹(二兩五錢)
白話文:
水銀:五錢
當歸:五錢
川芎:二錢五分
貝母:二錢五分
乳香:五錢
沒藥:五錢
真麻油:五兩
黃丹:二兩五錢
除黃丹、水銀外,先將群藥同麻油熬黑色,去渣下黃丹、水銀,又煎黑色,用桃柳枝攪成膏,以油紙攤貼。
白話文:
除了黃丹、水銀外,先把其他藥物與麻油一起熬煮至黑色,去除渣滓後加入黃丹、水銀,繼續煎煮至黑色,用桃柳枝攪拌成膏狀,再以油紙平攤敷貼。
臁瘡血瘋,臭不可聞,痛不可忍者。柏油桐油入鍋內熬,以老嫩得宜,取傘紙攤勻,照瘡大小剪就,針戳密眼貼之,或用陳油紙亦可攤貼。
白話文:
臁瘡血瘋,壞疽如膿水流出,其狀令人難以忍受,其味惡臭至極,疼痛令患者叫苦連天。以柏油、桐油放入鍋中熬煮,熬製的時間要把握,等到油質變成稠狀後,取出一張紙傘用油浸透,然後根據臁瘡的大小剪裁成合適的尺寸,再用針紮出許多小孔,並將紙貼在傷口處。方法二,可用陳舊的油紙,方法同上。
白玉膏,治多年頑臁,兼治大毒刀瘡,久不收口。
白蠟二兩,豬板油四兩,熔化濾清,入潮腦六錢研勻,冷定加輕粉三錢,冰片二錢和勻,抿腳挑塗油紙蓋上。
臁瘡並治乳癰。
白話文:
白玉膏可以治療長時間難以治癒的潰瘍,也可以用來治療嚴重的刀傷或創傷,這些傷口長期無法愈合。
準備二兩白蠟和四兩豬板油,將它們熔化後過濾乾淨。然後加入六錢潮腦並攪拌均勻。待冷卻後再加上三錢輕粉和二錢冰片混合均勻。使用時可以用工具挑取膏體塗抹在患處,並覆蓋上油紙。
這種藥膏也可用於治療腿部潰瘍和乳腺炎。
桑白皮(取在土中根不見天日者,去外面白皮,又去內里筋骨,只用白皮槌極爛如棉絮者),陳石灰(各等分)
研勻,同生桐油搗爛敷之。
臁瘡,並治血瘋瘡。
白話文:
桑白皮(採集生長在土裡的根部,根部不能見天日,去掉外面的白色表皮,再去除裏面的筋骨,只用白色的樹皮,槌打得非常柔軟像棉絮一樣),陳石灰(各取等分)
白蠟,黃蠟(各一兩),頭髮(面洗去油,罐內煅灰),螵朱(各三錢),金頭蜈蚣(十條,煅)
白話文:
白蠟、黃蠟(各一兩)、頭髮(先洗去油膩,然後在罐子內燒成灰)、硃砂(各三錢)、金頭蜈蚣(十條,先炒過)。
上用麻油四兩,熬滾中調攪勻,以陳油紙或舊氈攤勻,聽用。先將患上用五皮湯,或甘草湯、蘄艾湯、蔥湯、童便俱可淋洗,洗去瘡上黑腐穢物,絹帕拭乾,用黃蠟貼患上,拔去惡水,務須勤洗勤換為主,俟惡水去盡,約十日外,後用此膏貼之。腐肉自脫,新肉漸生,再上白筋收口。
白話文:
用四兩麻油熬滾,趁熱快速攪拌均勻,然後用陳舊的油紙或舊氈鋪平,備用。
首先,使用五皮湯、甘草湯、艾葉湯、蔥湯、童便等清洗患處,將瘡口上的黑色腐敗物洗淨,用絹帕擦乾,然後用黃蠟貼在患處,拔出惡水,務必勤於清洗和更換,以去除惡水為主要原則。等到惡水去除乾淨,大約十天後,再用此膏藥貼上。腐肉會自行脫落,新肉漸漸生長,最後用白筋收口。
傷守瘡。(江以言。)
廣炭(燒紅透,悶熄),松花粉(各等分)
研極細。先將瘡用冷米泔水洗淨拭乾,將藥乾摻,絹片紮好,每日一換,數次即愈。
裙邊瘡(《啟玄》)
大楓子(一百粒),川椒,輕粉(各一錢),枯礬(五分)
研細,以真柏油調搽。
臁瘡數年爛腿(錢青掄),白蘆甘石煅淬醋內七次,研極細,麻油調敷,日換取效。
又方(呂蜀生)
嫩松香,鉛粉(各二錢),蔥白(七寸),豬板油(一兩)
同搗成膏,貼之。
腿瘡年久不愈,罐口泥,研細摻上,立愈。
白話文:
傷口潰爛,用冷米泔水洗淨,再將燒紅透的炭灰和松花粉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敷在傷口上,用絹布包紮好,每天換一次,幾次就能癒合。
裙邊潰爛,可用大楓子、川椒、輕粉和枯礬研磨成細粉,再用柏油調和後塗抹。
多年未癒的腿部潰爛,可用白蘆甘石在醋中反覆煅燒淬煉七次,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再用麻油調和後塗抹,每天換藥即可見效。
另一個方法是將嫩松香、鉛粉、蔥白和豬板油搗成膏狀,敷在患處。
久治不愈的腿部潰爛,可以用罐口泥研磨成細粉敷在傷口上,就能立即痊癒。
濕毒臁瘡(章子試)。桐油二兩,加川椒三十粒,煎枯椒為度,去椒不用;加研細輕粉二錢,白蠟一兩收成膏,用棉紙拖成膏藥,先用苦參洗淨瘡上貼之,兩日一換,三次愈。
白話文:
溼毒引起的癤瘡(章子試)。取桐油兩兩,加上川椒三十粒,煎至川椒乾枯為度,將川椒取出不用;再加入研磨細緻的輕粉二錢,白蠟一兩,混合均勻製成膏狀。用棉紙將膏藥敷在患處,先用苦參湯清洗患處後再貼上膏藥,每兩天更換一次膏藥,連續貼三次即可痊癒。
又方,醋浸冬青葉,飯上蒸透,拭乾貼之。
又方,韭菜邊葉淨水洗過,入滾水煎數沸,取湯洗臁瘡,拭乾以渣槌爛敷瘡口紮緊,一日一換,數日自愈。
白話文:
又一個方法是,將冬青葉用醋浸泡後,放在飯上蒸透,然後擦乾敷在患處。
另一個方法是,將韭菜邊的葉子用水清洗乾淨,放入沸水中煮幾沸,取湯來清洗臁瘡,然後擦乾,把剩下的渣搗爛敷在瘡口上並紮緊,每天更換一次,幾天後自然會痊癒。
裙邊瘡(《心鏡傳》)。嫩長桑根白皮,刮去粗皮,用不落水豬油搗勻,敷即愈。
白話文:
裙邊瘡(出自《心鏡傳》)。把嫩長的桑樹根的白皮颳去粗皮,用不落水豬油搗勻,敷上去就能治癒。
又方,梨葉百斤,豬油二兩,將葉在鍋內炒拌,次下研碎上好白蠟二兩,拌在葉內,令化在葉上,又下蠟一兩,亦拌在內,但宜用微火燒,不可使藥炒焦,取起冷定,貼之神效。
又方,小蒜地上蚯蚓糞焙研,麻油調搽。
治腳上一切瘡。(抄本。)
白話文:
另外一個方法,取梨葉一百斤,豬油二兩,將梨葉放在鍋中炒拌,然後加入研碎的上等白蠟二兩,拌在梨葉中,使其融化在葉子上,再加入一兩白蠟,也拌在其中,但要注意用小火加熱,不能讓藥炒焦,取出後冷卻定型,貼於患處,效果極佳。
珍珠,琥珀,輕粉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石膏,黃丹(各一錢),壁上蝸牛殼(四錢)
乳細末搽。
白話文:
珍珠、琥珀、輕粉、乳香(去油)、沒藥(去油)、石膏、黃丹(各一錢)、壁上蝸牛殼(四錢)
臁瘡五六年者,鉛一兩打極薄片剪碎,和水銀三錢,加去膜豬板油研爛,攤油紙上,外以川椒二兩煎湯洗淨,貼之。
白話文:
患了五、六年臁瘡的人,可用一兩鉛錘打成極薄的碎片,再剪碎,然後和三錢水銀混合,再加入豬板油研磨,將其攤在油紙上,最後用二兩川椒煎成的湯清洗患處,再將其貼敷在患處。
又方,黃牛屎尖用陰陽水各一碗,和勻化開濾去渣,加醋一碗,大冬青葉四十九片,砂罐內用文武火煮乾,留水醋半盞浸在內,每日以葉貼瘡,一天換三次,葉盡即愈矣。永不發。
白話文:
另一種方法是,取黃牛糞尖用陰陽水各一碗,攪拌均勻後過濾去除渣滓,再加入一碗醋,以及四十九片大冬青葉,在砂鍋中用文武火煮乾。留下的半盞水醋浸泡在裡面。每天用葉子貼在瘡口上,一天換三次。葉子用完後瘡口就會痊癒。將不再復發。
臁瘡潰爛。(《心岐傳》)
川椒,松香,黃蠟(各一錢四分)
共研。忌鐵器,用連根蔥白十四段,共搗爛做夾紙膏,攤貼。
抓傷腿臁傷水腫痛難忍者,(鄭師甫云:予嘗病此,一丐傳此方遂愈。)耳垢封之,一夕水盡出,痊愈。
白話文:
臁瘡潰爛的治療方法
《心岐傳》記載:
臁瘡潰爛時,可用川椒、松香、黃蠟各一錢四分,共研磨成粉末。注意使用過程中忌諱鐵器,再取連根蔥白十四段,與藥粉一起搗爛,做成夾紙膏,攤貼於患處。
**對於腿部抓傷或臁瘡導致水腫疼痛難忍的患者,**鄭師甫曾說:我曾經患過這種病,一位乞丐傳授給我這個方子,結果很快就治好了。他建議將耳垢封在藥膏上,一晚上就能排出積水,並痊癒。
不拘遠近臁瘡(周鶴仙)。舊爛牛皮鞋掌子,取下砍碎,陰陽瓦煅存性為末,麻油調敷,神驗之極。
白話文:
不論病竈遠近的臁瘡(周鶴仙的驗方)。把舊的爛牛皮鞋的鞋底取下,切碎,用陰陽瓦將其煅燒,研成粉末,用麻油調勻塗敷,療效極佳。
又方,油麵饊子一兩,把蔥白五六根同搗極爛,將瘡洗淨敷上,用布紮緊即愈,神效無比,切切不可忽視。
臁瘡棒瘡腫毒生肌收口可做隔紙膏貼。(劉長隨)
白話文:
又有一個方法,取一兩的油麵饊子,與五六根蔥白一起搗碎至非常細爛,然後將瘡口清洗乾淨後敷上這個混合物,再用布緊緊包紮起來,這樣很快就能痊癒,效果非常好,千萬不要忽視。
這種方法對於治療臁瘡、棒瘡以及腫毒等症狀,促進新肉生長和傷口收合很有幫助,可以做成隔紙膏來貼敷。(劉長隨)
黃連,黃芩,黃柏,銀硃,紅花,紫草(各二錢),苦參,當歸(各五錢),大黃(三錢)
白話文:
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銀硃、紅花、紫草各兩錢,苦參、當歸各五錢,大黃三錢。
研為細末。先用臘月豬油一斤,切碎隔水煮出油來,去渣再入藥加羊膽二三個,或牛膽一個,煮半炷香,又濾去渣,又加:
白話文:
研磨成細小的粉末,先分別使用臘月豬油一斤,切碎隔水蒸煮出油後,濾掉油渣,再加入藥物,並且加入豬膽二或三個,或是牛膽一個,烹煮半炷香的時間,之後再次濾掉油渣,再加入: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,血竭,兒茶,明雄(各二錢),潮腦(五錢),冰片(一錢),黃蠟(切片,三兩)
白話文:
乳香(去除油脂),沒藥(去除油脂),血竭,兒茶,明雄(各二錢),麝香(五錢),冰片(一錢),黃蠟(切片,三兩)
乳細,入內攪勻,再煮半炷香,傾入瓷瓶內,不可泄氣。凡一切大毒,敷之如神,棒瘡貼一二張即好,如有腐爛不盡之肉,少摻輕粉,腐去肌生,如不收口,用南北鉛霜一錢,加紅升藥四分,細細篩瘡上,一二次即愈。
白話文:
乳汁打細,攪拌均勻,再煮半炷香的時間,倒入瓷瓶中,不能讓氣體跑掉。凡是任何大毒,敷上這個藥如神一樣有效,棒瘡貼上一兩張就好,如果有腐爛不盡的肉,可以少加一點輕粉,腐肉除去後,肌肉就會生長出來,若傷口還沒有癒合,可以用南北鉛霜一錢,加上四分之一的紅升藥,細細地塗在瘡口,一兩次即可痊癒。
臁瘡(吳魯南)。鮮桑樹白皮搗爛,同粽子再搗,照瘡大小做成餅貼上,不過七枚痊愈。
又方,線香研細桐油調,將油紙以針刺孔,攤夾紙膏貼。
又方,鳳尾草搗爛作餅敷之。
又方(劉太和)。
萆麻仁(研爛),黃丹,乳香,沒藥,百草霜,松香(各等分)
白話文:
臁瘡(吳魯南)治療方法:
方法一:
取新鮮桑樹白皮,搗爛成泥,再加入糯米飯一起搗碎,根據瘡口大小做成餅狀,貼在患處,一般貼七枚即可痊癒。
方法二:
將線香研磨成細粉,用桐油調和,並用針在油紙上刺孔,將調好的藥膏攤在油紙上,貼在患處。
方法三:
將鳳尾草搗爛,做成餅狀敷在患處。
方法四(劉太和):
將萆麻仁研磨成粉,與黃丹、乳香、沒藥、百草霜、松香等藥材各取等量混合使用。
香油調,或陳燭油調攤油紙上貼,外以筍殼布條扎住,三日一換,換時以蔥根五七莖煎洗之。
又方,烏桕樹葉入醋內浸一宿,貼患處,不時換之。
白話文:
用香油調製,或用陳舊的蠟燭油調配在攤平的油紙上,包紮在筍皮布上,每三天更換一次,更換時,以五至七根蔥根煎煮清洗患處。
臁瘡並治杖瘡,桐油一半,香油一半,入槐花一合,熬枯去渣,入松香五錢,煎一沸濾去渣,又入黃蠟五錢,熬至滴水不散為度;再入乳細陳石灰、枯礬各二錢,乳香、沒藥、血竭各一錢五分;再熬黑,單油紙攤膏,先用蔥白、防風煎湯洗淨,膏貼患處。候瘡好皮老,再去膏藥。
白話文:
治療臁瘡同時可用來治療杖瘡的藥膏,以桐油和香油各一半,加入槐花一合,熬煮至乾涸去除渣滓。再加入松香五錢,煮沸一次後過濾去除渣滓。再加入黃蠟五錢,熬製至滴水不散為程度。再加入乳狀的陳石灰、枯礬各二錢,乳香、沒藥、血竭各一錢五分。再繼續熬煮至藥膏變黑,將藥膏攤平在單張的油紙上,先用蔥白和防風煎煮的湯水清洗患處,再將藥膏敷貼於患處。等候瘡口痊癒恢復,皮老後再取下藥膏。
又方,犍豬膽汁四兩,嫩松香八兩,共搗千槌,再入土地黃根一寸搗膏,用六安茶簍上箬葉,水浸軟,以針刺孔,將膏攤貼。
白話文:
另一種方法:犍豬膽汁四兩,嫩松香八兩,一起搗一千次,再加入一寸土地黃根,搗成膏狀。用六安茶簍上的箬葉,浸軟後用針刺孔,將膏藥貼敷在上面。
又方(金元立)。先用石膏豆腐同桐油拌勻,作餅如瘡口大貼上,用油紙蓋住,一日一換,連換七日,再用川黃柏細末同濃茶和成餅貼上,絹片紮好,每日揭去餅,俱用自己小便洗淨,再用龍骨二兩,煅,乳香、沒藥俱用箬葉焙去油。鳳凰衣新瓦焙乾,血竭、兒茶各二錢,共乳細末。
白話文:
另外還有另一種方法(金元時期的醫家所創立)。首先將石膏、豆腐和桐油混合均勻,做成餅,大小與瘡口相當,然後貼在瘡口上,再用油紙蓋住,每天更換一次,連續換七天。之後,再用川黃柏的細末與濃茶混合成餅,貼在瘡口上,用絹片紮好。每天揭開藥餅,並用自己的小便清洗乾淨。然後再取龍骨二兩,煅燒後研成末;乳香、沒藥都用箬葉焙去油脂。再將鳳凰衣在新瓦上焙乾,然後取血竭、兒茶各二錢,共乳細末。
以竹筒用紗幔作篩,篩藥於瘡口自愈。戒房事,忌發物,此法並治驢眼瘡,一切腳下毒瘡。
又方,大蒜瓣子燒灰,麻油調搽。
又方,柿葉燒灰存性,同川椒末搽。
積年爛腿,新鮮白蘿蔔陰乾一兩日,其皮剝下貼上,干則再換,數次愈。
白話文:
用竹筒和紗布做成篩子,將藥篩在瘡口上,瘡會自然痊癒。期間要避免性生活,並且不要吃容易引發疾病的食物。這個方法也可以治療驢眼瘡和其他腳部的毒瘡。
另一個方法是把大蒜瓣燒成灰,然後用麻油調和後塗抹在患處。
還有一個方法是把柿葉燒成灰保留其特性,與川椒粉混合後塗在患處。
對於長期不癒的爛腿,可以使用新鮮的白蘿蔔放在陰涼處晾一兩天,然後剝下蘿蔔皮貼在患處,乾了就換新的,這樣做幾次後就會好轉。
臁瘡風濕膏藥(張念亭)。糧船上北蔥三十六根,先將麻油一斤半熬入蔥一根,熬枯取起,又熬一根,如法將蔥熬完濾清,熬至滴水成珠,入炒杭粉一斤,和勻成膏攤貼。
白話文:
臁瘡風濕膏藥(張念亭方)。 將三十六根大蔥放在糧船上曬乾。
先將一斤半的麻油倒入鍋中,加入一根大蔥,熬至大蔥枯焦,撈起大蔥,再加入一根大蔥,繼續熬,重複此步驟,直到將所有的大蔥熬完。
將熬好的麻油過濾,繼續熬煮,直到麻油滴入水中會凝結成珠狀。
將一斤炒熟的杭粉加入熬好的麻油中,均勻攪拌成膏狀,然後攤開貼敷患處。
頑臁(汪七來)。犍豬脊髓五條熬油,入銅綠三錢,乳香、沒藥各二錢,成膏攤貼,收口時去銅綠,另熬一料貼之。
白話文:
頑臁(汪七來):
將公豬脊髓五條熬製成油,加入三錢銅綠、兩錢乳香和沒藥,製成膏藥然後攤開貼敷,當傷口癒合時去除銅綠,另熬製一劑藥膏貼敷。
臁瘡並諸瘡不收口,青石上白筋,以刀刮下乳細,同荔枝肉搗成餅貼。
又方
五倍子(焙),百草霜(各等分)
研細。入黃蠟化勻,攤隔紙膏貼。
又方,黃柏、輕粉,研細,豬膽汁調。用濃茶洗淨,貼上絹包好,一旬一換。
白話文:
臁瘡等各種潰瘍不癒合的治療方法
方法一:
若臁瘡以及其他各種潰瘍久久不癒合,可用青石上的白色筋,用刀刮下研磨成細粉,與荔枝肉一起搗成餅狀敷貼。
方法二:
取五倍子(焙乾)、百草霜(各等份),研磨成細粉。加入黃蠟使其溶化均勻,攤在隔紙上,製成膏狀敷貼。
方法三:
取黃柏、輕粉,研磨成細粉,用豬膽汁調和。先用濃茶清洗患處,再將藥膏敷上,用絹布包好,十天換藥一次。
又方,桑樹里白嫩皮,槐樹里白嫩皮,搗膏做餅,以生桐油浸之,貼上疼痛漸止,三日收口。
白話文:
另一個方法,用新鮮的桑樹樹皮和槐樹樹皮,搗成膏狀做成餅,再浸泡在生桐油中。然後將藥餅貼在患處,疼痛會逐漸消失,三天後傷口就會癒合。
又方,牛蹄甲油拌燒灰敷。
又方,白蘿蔔搗爛,罨一晝夜,每日一換,數日效。
又方,豆腐皮為末,人乳調敷。
又方,海螵蛸研極細末,搽之。
又方,不見水豆腐渣做餅貼上,毒水拔出,然後用藥。
又方
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)
研細搽之,定痛。
白話文:
除了以上方法之外,還可以試試以下几种:用牛蹄甲油拌燒灰敷在患處;將白蘿蔔搗爛敷在患處,一天換一次,持續幾天;將豆腐皮磨成粉,用人乳調和後敷在患處;將海螵蛸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塗抹在患處;將沒有沾水的豆腐渣做成餅貼在患處,將毒水吸出,然後再用藥。另外,還可以將乳香和沒藥去除油脂後研磨成細粉,塗抹在患處,可以止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