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四 (3)
卷二十四 (3)
1. 陰腫如斗門主方
男子陰腫如斗,其色紅赤不能治者馬鞭草搗爛敷之,或煎洗亦效。
陰腫大如斗核痛。
白話文:
男子如果出現陰部腫脹得像鬥一樣大,顏色紅赤且難以治療的情況,可以將馬鞭草搗爛後敷在患處,或者煎煮後用來清洗,也有效果。
陰部腫脹得很大,像鬥那麼大,並且會疼痛。
白礬(二兩),雄黃(一兩),甘草(五錢)
水煎,先熏後洗,神效。
囊腫秘方(《錦囊》)
白話文:
白礬(100克),雄黃(50克),甘草(25克)
川椒,麥芽(炒焦),地膚子(各一兩),蔥白頭(連須者二十一根,去土淨不必洗)
煎湯淋洗囊上良久,次日再洗,以消為度。
白話文:
川椒、炒熟的麥芽、地膚子,各取一兩,完整的連著根須的蔥二十一根,把泥土洗乾淨,不用水洗。
小兒風熱,外腎焮赤腫痛,日夜啼哭,不數日退皮如雞卵殼狀。(《回春》)老杉木燒灰入膩粉,清油調敷之,神效。
陰㿉腫大不消,硼砂水研塗之,大有效。
白話文:
小兒因受風熱之邪,外腎紅腫疼痛,晝夜啼哭,數日後皮膚脫落,狀如雞蛋殼。(另說)用老杉木燒成灰,混入膩粉,用清油調和後敷於患處,效果顯著。
小兒坐地多時,或風邪,或蟲蟻吹呵,陰囊腫硬,蟬蛻五錢,水一大碗煎洗,不過三次腫消痛止,更服五苓散加燈心,煎服。
白話文:
小孩長時間坐在地上,可能受了風寒,或被蟲蟻吹呵,導致陰囊腫脹變硬,像蟬蛻一樣。
取五錢的蟬蛻,一大碗水煎煮,給小孩清洗患處,通常不超過三次,腫脹和疼痛就會消失。
另外再服用五苓散,加入燈心草,煎煮後服用。
又方,蔥園中蚯蚓屎研細,以甘草湯調敷。
小兒外腎赤腫。
老杉木(煨存性),宮粉(各等分)
研細,清油調搽。並治大人繡球風。
腎囊睪丸腫大,棉花子仁一兩煎湯常洗自消。
白話文:
另外一種方法是,將蔥園裡的蚯蚓糞便研磨成細粉,用甘草湯調和後敷在患處。
小兒外腎紅腫,可用老杉木和宮粉等量研磨成粉,再用清油調和塗抹,也可以治療成人繡球風。
腎囊睪丸腫大,可用一兩棉花子仁煎湯,經常清洗,可以自行消退。
氣卵胞,老絲瓜皮,老生薑皮,共入鍋中炒,沖生白酒熱服,得汗即消。
白話文:
將氣卵胞、老絲瓜皮和老生薑皮一起放入鍋中炒,然後用熱的生白酒沖泡服用,直到發汗症狀就會消失。
2. 下疳門主論
王肯堂曰:下疳瘡生竅口。《準繩》。
又曰:小腹到陰之下,玉莖之根癢極,沸湯沃之稍止而復作,有三四竅黃水淋漓,若幼時曾患惡瘡,後來亦有此證,作結毒治之。
白話文:
另外,下腹部到生殖器官的下方,生殖器官的根部極度搔癢,猶如用沸騰的熱水來澆熱水後稍有停止,但又再次發作,有三、四個小孔在淋漓的流著黃水,若是幼年時曾患過嚴重的瘡瘍,之後也會有這個證狀,使用治療結毒的藥物來治療。
陳實功曰:下疳者,乃淫欲邪火鬱滯而成。其來有三:一由男子欲念萌動,陽物興舉,淫火猖狂而未經發泄,以致敗精濁血,流滯中途,結而為腫。初起必先小便淋瀝溺痛,次流黃濁敗精,陽物漸漸破損,甚則腫痛腐爛,治當疏利肝腎邪火為主,用清肝導滯湯主之。一由婦人陰器瘀精濁氣未淨,接與交媾,以致淫水毒精傳襲而成。
白話文:
蔣示吉說:還有先得時瘡,錯誤地用薰條擦藥收斂,毒氣積聚於此最嚴重,(毒瘡)必定會變成蠟燭卸了。
初起必先皮腫光亮,甚如水晶,皮破流水,腫痛日生,麻癢時發,治當解毒消風為主,如龍膽瀉肝湯合平胃散主之。一由房術熱藥塗抹玉莖,洗搽陰器,興助陽火,煽動陰精,僥倖不衰,久戰不泄,多致精阻火鬱未發而成,皆由蘊毒所致。初起陽物癢痛,堅硬紫脹,疙瘩漸生,腐爛漸作,膿水淋漓,不時興舉,治當瀉火解毒為主,如黃連解毒湯、蘆薈丸主之。(《正宗》)
蔣示吉曰:又有先發時瘡,誤用熏條擦藥收斂,結毒於此者最重,必成蠟燭卸矣。(《說約》)
又曰:如肝經濕熱下注者,不過澀淋黃濁,莖中作痛。不紅不腫者輕。
又曰:濕熱下注者輕,淫火毒發者重。
又曰:下疳,又名曰鬥精瘡,其潰爛日甚者,名蠟燭卸。
又曰:若小便淋瀝,漸爛漸開,色紫無膿,疼如針刺者難治。
白話文:
又說:濕熱下移的情況較輕,淫火毒發作則情況較重。
又說:下疳,也叫做鬥精瘡,如果潰爛越來越嚴重,稱為蠟燭卸。
又說:若小便時滴滴答答,漸漸潰爛擴大,顏色發紫且無膿,疼痛如針刺般,治療難度大。
馮魯瞻曰:下疳者,玉莖生瘡,甚至蝕透而久不愈,宜內服燥濕解毒,外用熏摻可也。多系肝經濕熱,故尤宜清肝除濕。(《錦囊》)
李東垣曰:妒精瘡,因壯年人精氣盈滿,久曠房室,陰上生瘡,赤腫作害,妨悶癢痛者是也。(《精義》)
白話文:
馮魯瞻說:下疳是指玉莖上生瘡,甚至穿透破壞,且長期不癒合,應該服用能夠燥濕解毒的內服藥,並且配合外部燻蒸塗抹藥物治療。多數是肝經濕熱造成的,所以尤其應該清肝除濕。
申鬥垣曰:龜頭及莖上有瘡,腫焮於內而外則皮裹不見,其瘡如袖口之包手,故名曰袖口疳。最為難治,何也?蓋藥不能搽至疳上,治法用眼藥加冰片膏子入雞蛋殼內,套龜頭上浸之,內服清肝腎濕熱藥。(《啟玄》)
白話文:
申鬥垣說:龜頭及莖上有瘡,腫脹焮熱在裡面,而外面則被皮膚包著看不到,瘡口像袖口包著手一樣,所以稱之為袖口疳。這種病最難治,為什麼呢?因為藥物不能搽到疳上。治療方法是用眼藥膏加上冰片膏,放入雞蛋殼內,套在龜頭上浸泡,內服清肝腎濕熱之藥。(《啟玄》)
又曰:玉莖有瘡,癢而痛赤,窠窠中有水,此乃交媾不潔,肝經濕熱所致。肝性主臊,故瘡亦臊,名曰臊疳,宜用兒茶敷之。又曰:妒精瘡用地骨皮泔水洗過,取室女首經布燒灰搽之,立效。
竇漢卿曰:玉莖內生瘡名內蛀稈;玉莖外生瘡名外蛀稈。
白話文:
又說:玉莖上有瘡,發癢且伴隨疼痛發紅,凹陷的地方有水,這是由於交媾不潔,而肝經受濕熱導致的。肝經的本性主導排洩,所以瘡口也會發出臭味,名為臊疳,宜使用兒茶敷上。又說:妒精瘡,用地骨皮加泔水清洗過後,取得未出嫁的女子第一次月經的布燒成灰來搽拭,會立即見效。
胡公弼曰:妒精瘡,乃陰頭潰爛成膿,或癢或痛,蓋緣後生未娶,精氣溢盛,陽物興起,當泄不泄,強泄脹裂龜頭嫩皮,日久潰爛,腐肉成膿,間有害其生命者。治之當戒房事,外以黃柏皮散煎洗拭乾,再摻訶子灰散,或銀粉神丹。(《青囊》)
白話文:
陳遠公說:龜頭生瘡,服用敗毒藥,毒性從大小便排出。如果大腸乾燥結塊,敗毒藥無法通過大腸排出,勢必轉而通過小便排出。小便口狹窄,毒性難以完全排出,於是毒性不留在腸中,而只聚集在外面,毒盛必發,怎能不腐爛呢?往往連龜身都爛盡了。人們大多用藥物外敷,雖然外用藥也不能少,但如果事先不消除火毒,就倉促地用外力阻止,不啻是像石頭壓草一樣。
陳遠公曰:龜頭生疳瘡,服敗毒藥,毒盡從二便而出,倘大腸燥結則敗毒藥不能走大腸,勢必趨小便而出,小便口細,毒難盡泄,於是毒不留於腸中,而單結於外勢,毒盛必發,安得不腐爛哉!往往連龜身爛盡,人多以藥外敷,雖外藥亦不可少,然不先消火毒,遽用外遏,不啻如石之壓草也。
故必先內治之,用散毒神丹:茯苓一兩,黃柏、生甘草、黑梔仁各三錢,肉桂一錢,水煎服。四劑火毒盛盡從小便而出,疼亦少止;後用生勢丹敷之,炒黃柏三兩,兒茶、生甘草各一兩,大黃三錢,丹砂勿見火,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冰片、麝香各三分,為末摻之,疼即止,數日膿血乾,筋肉再長,一月痊愈,但不能長龜頭也。
白話文:
所以必須先服中藥調理,服用散毒神丹:茯苓一兩,黃柏、生甘草、黑梔仁各三錢,肉桂一錢,水煎服。四劑後火毒全部從小便排出,疼痛也逐漸停止;之後用生勢丹敷在患處,將黃柏炒乾三兩,兒茶、生甘草各一兩,大黃三錢,丹砂勿見火,乳香、沒藥各一錢,冰片、麝香各三分,研磨成細末並敷於患處,疼痛隨即停止,數日後膿血變乾,肌肉再次生長,一個月後痊癒,但無法長出龜頭。
愈後服十全大補湯一二月,則外勢仍能伸縮,尚可種子,若多服敗毒泄火之劑,無論命門寒冷而外勢亦且冰冷,安得陽和之驟復哉。此治法之次序也。(《冰鑑》)
白話文:
病癒之後,服用十全大補湯一兩個月,外陰還能伸縮自如,仍然可以生育。如果過多服用敗毒洩火藥物,不論命門虛寒,則外勢也會痿靡,怎麼能指望陽氣很快恢復?這是有步驟的治療方法。
《心法》曰:下疳,統名疳瘡,又名妒精瘡,生於前陰。經云:前陰者,宗筋之所主,督脈經絡循陰器合篡間。又云:腎開竅於二陰,是瘡生於此,屬肝、督、腎三經也。其名異而形殊。生於馬口者,名下疳。生玉莖上者,名蛀疳。莖上生瘡,外皮腫脹包裹者,名袖口疳。龜頭外腫如瘤者,名雞嗉疳。
白話文:
《心法》上說:下疳,統稱為疳瘡,又名妒精瘡,長在前陰。經典上說:前陰,是宗筋所主的地方,督脈經絡循著陰器合篡之間。又說:腎開竅於二陰,所以這個瘡長在這個地方,是歸屬肝、督、腎三條經絡的。它的名字不同,形狀也不同。長在馬口的地方的,叫做下疳。長在玉莖上的,叫做蛀疳。莖上長瘡,外皮腫脹包裹的,叫做袖口疳。龜頭外腫如瘤的,叫做雞嗉疳。
疳久而偏潰者,名蠟燭疳。痛引睪丸,陰囊腫墜者,名雞肫疳。痛而多癢,潰而不深,形如剝皮爛杏者,名瘙疳。生馬口旁有孔如棕眼,眼內作癢,捻之有微膿出者,名鏇根疳。生楊梅瘡時,或誤用熏搽等藥,以致腐爛如臼者,名楊梅疳。又生楊梅時,服輕粉水銀打成劫藥,以致便溺尿管內刺痛者,名楊梅內疳。
澄曰:凡治下疳第一戒患者吃咸,若肯飲食吃淡,一月收功只消半月。
白話文:
-
疳病時間長了且偏向於潰爛的,叫做蠟燭疳。疼痛牽引到睪丸,陰囊腫大下墜的,叫做雞肫疳。
-
疼痛而且很癢,潰爛但不深,形狀像剝皮的爛杏子的,叫做瘙疳。
-
生在馬口旁邊有孔像棕櫚樹的葉眼,孔內發癢,掐擠它有少量的膿汁流出來的,叫做鏇根疳。
-
生楊梅瘡的時候,或者誤用了燻搽等的藥物,以致腐爛像臼一樣的,叫做楊梅疳。
-
又生楊梅瘡的時候,服用輕粉水銀製成的劫藥,以致排便、排尿時尿道內刺痛的,叫做楊梅內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