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二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 (8)

1. 無名腫毒門主方

太乙丹(敬恕堂江),敷一切無名腫毒。

白話文:

太乙丹(敬恕堂江製),可用來外敷治療各種不明原因的腫脹和毒素。

頂好藤黃(五十兩),赤小豆,天南星(各二十兩),川五倍子(一百兩炒微黃),當門子(五兩)

白話文:

  • 頂級藤黃(50兩)

  • 赤小豆(20兩)

  • 天南星(20兩)

  • 川五倍子(100兩,微炒至微黃)

  • 當門子(5兩)

上研極細末。用白芨二十兩,打糊和搗成錠,用醋磨敷自消。

升麻膏,貼疔瘡頑瘡癰疽,瘰癧痰核,未成自消,已潰自斂。

白話文:

取白芨二十兩,研磨成非常細的粉末,加入水打成糊狀後再搗成錠劑,使用時以醋磨塗於患處,可自行消除。

升麻膏,適用於治療疔瘡、頑固性瘡疾、癰疽、瘰癧及痰核等症,未形成者可自行消退,已潰爛者可自行收斂。

升麻(二十兩),真麻油五斤浸一宿,煎枯去渣,慢火熬至滴水不散,入飛淨黃丹二十四兩,收成膏。

一氣丹(胡學海)。一切癰疽,對口發背,無名大毒。

白話文:

升麻(二十兩),用五斤真麻油浸泡一宿,煎至乾涸,去掉渣滓,用小火熬製,直到滴水不散,加入二十八兩飛過的淨黃丹,製成膏藥。

斑蝥(去頭、足、翅,糯米拌炒,五錢),乳香(去油),沒藥(去油各三錢),雄黃(二錢),血竭(一錢),麝香(一錢五分),冰片(七分五釐),元胡索,元參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斑蝥(去除頭、足、翅,與糯米拌炒,五錢),乳香(去除油脂),沒藥(去除油脂,各三錢),雄黃(二錢),血竭(一錢),麝香(一錢五分),冰片(七分五釐),元胡索,元參(各五分)。

共杵極細末。量瘡大小施用,以膏貼上。初起立消,已成易潰,已潰易斂。較之紅升丹其功更捷,且紅升丹不利對口,惟此最穩。

白話文:

將共杵磨成極細的粉末。依照傷口的大小使用,用膏藥貼上。新的傷口立馬見效,已經形成的傷口容易潰爛,潰爛的傷口容易癒合。相比紅升丹,它的效果更快速,而且紅升丹不利於對口,只有它最穩妥。

久不收口,爐甘石銀罐內煅,水淬七次,研細搽之。

久不收口。

犬頭骨(煅),貓頭骨(煅)

研細搽之,即斂。

白話文:

長時間無法癒合的傷口,可以將爐甘石放在銀罐中煅燒,再用水淬火七次,研磨成細粉後塗抹於患處。

長時間無法癒合的傷口。

將狗頭骨煅燒,貓頭骨也同樣煅燒,

研磨成細粉塗抹於患處,即可促進傷口收斂。

敷無名毒,小粉炒黃,研,用不經鐵器握死雞,將雞撕開,取雞心、肝、䏶,不用腸,搗爛敷上,一伏時必效。

五虎丹

白話文:

治療未明的毒症,將滑石粉炒至微黃,搗碎成粉末,然後用沒有接觸過鐵器的雞將其絞死,並剖開雞腹,取出雞心、肝、雞肫,把腸子去除,將雞心、肝、雞肫搗碎,敷在患處,堅持一伏天,即可見效。

雄黃,菖蒲,艾葉尖,硃砂(不拘多少),蜈蚣(一條)

白話文:

雄黃:一種礦物,具有解毒、殺蟲等功效。

菖蒲:一種水生植物,具有芳香辟邪、驅蟲等功效。

艾葉:一種草本植物,具有溫經止血、散寒除濕等功效。

硃砂:一種礦物,具有鎮靜安神、清熱解毒等功效。

蜈蚣:一種節肢動物,具有祛風止痛、活血化瘀等功效。

五月五日午時配合,研細敷搽,即消。

消腫毒,極肥皂角子,陰陽瓦焙研,酒調服,出汗即消。

又方,榆樹南行根條,洗淨,加鹽少許,入糖同搗敷,即散。

白話文:

五月五日中午時分使用,磨細後塗抹,腫就會消退。

消除腫毒,用極肥的皂角籽,經陰陽瓦烘焙後研磨,以酒調和服用,出汗後腫就會消退。

另有一方,取榆樹向南生長的根枝,洗淨後加入少量鹽,與糖一同搗碎敷上,腫就會散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