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二 (2)
卷二十二 (2)
1. 項上肉龜瘡門主論
《心法》曰:肉龜瘡,即胖人項後髮際疽。蓋胖人項後髮際肉厚而多折紋,其發反刺瘡內,因循日久不瘥,又兼外襲風寒,凝結形如臥瓜,破爛津水,時破時斂,俗名謂之肉龜。經年不愈,亦無傷害。
白話文:
《心法》裡說:肉龜瘡,就是肥胖的人後頸髮際處的疽瘡。因為肥胖的人後頸髮際的肉厚且皺紋多,毛髮倒刺入瘡內,久治不愈,又加上外感風寒,腫塊凝結起來像臥著的瓜,破潰流膿水,時好時壞,民間俗稱它為肉龜。即使多年不癒,也不會造成什麼傷害。
2. 項後生疙瘩門主方
項後生疙瘩,肉色不變,不論大小,年深日久者。
生山藥(去皮一塊),萆麻仁(十粒)
搗爛。攤帛上貼之,奇驗。
白話文:
脖子後面長疙瘩,顏色沒變,大小不論,是多年累積下來的。
取新鮮山藥(去皮一塊)和萆麻仁(十粒),搗碎後,攤在布上貼在疙瘩處,效果奇佳。
3. 失榮證門主論
陳實功曰:失榮證得之於先得後失,始富終貧,亦有雖居富貴,其心或因六慾不遂,損傷中氣,鬱火相凝,隧痰失道,停結而成。其患多生肩之上,初起微腫,皮色不變;日久漸大,堅硬如石,推之不移,按之不動。半載一年,方能作痛,氣血日衰,形容瘦削,破爛紫斑,滲流血水,或腫泛如蓮,穢氣熏蒸,晝夜不歇,平生疙瘩,愈久愈大,越潰越堅,犯此俱為不治。當以和榮散堅丸、飛龍阿魏化堅膏治之,雖不能愈,誠緩命之金丹也。
治此證與乳岩相似。(《正宗》)
白話文:
陳實功說:失榮證是先得到後失去的疾病,如同先富後貧一樣。有些人雖然富貴,但因六慾無法滿足,損傷了元氣,鬱火凝結,痰液運行失常,停滯凝聚而形成此病。此病多發生在肩膀以上,初期輕微腫脹,皮膚顏色沒有變化;時間久了腫塊漸漸增大,堅硬如石,推動不動,按壓也不動。半年到一年後才會疼痛,氣血日漸衰弱,形體消瘦,出現破爛的紫斑,滲出血液和水液,或腫脹得像蓮花一樣,散發出惡臭,日夜不停,原本的腫塊也愈久愈大,潰爛後反而更堅硬。患上這種病大多是不治之症。可用和榮散堅丸、飛龍阿魏化堅膏治療,雖然不能治癒,但也算是能延緩病情的好藥。
治療此病的方法與治療乳岩相似。
4. 失榮證門主方
和營散(堅丸《正宗》)失榮證堅硬如石,不熱不紅,漸腫漸大者服。
人參,當歸身,白朮,白茯神,香附,廣橘紅,熟地(各二兩),天南星,貝母,柏子仁,遠志,牡丹皮,酸棗仁(各一兩),角沉,蘆薈(各八錢),龍齒(一對,煅,如無龍齒,以鹿角尖二兩煅,代之。),硃砂(六錢,乳細為衣。)
上為末,煉蜜丸桐子大,每服八十丸,食後用合歡樹根皮煎湯送下。患者若改往從新,淡薄甘命,其中有得愈者,十中一二,否則難脫然也。
飛龍阿魏化堅膏(《正宗》)治失榮證及癭瘤、乳岩、瘰癧,結毒初起,堅硬如石,皮色不紅,日久漸大,或疼或不疼,但未破者,俱用此貼。用蟾酥丸藥末一料,加金頭蜈蚣五條,炙黃去頭足,研末同入熬就;乾坤一氣膏二十四兩化開,攪極均,重湯內頓化,紅緞攤貼,半月一換。輕者漸消,重者亦可停止,常貼保後無虞矣。
白話文:
失榮證門主方
治療失榮證堅硬如石,不紅不熱,腫塊逐漸增大的,可用「和營散」堅丸(出自《正宗》)。藥方如下:人參、當歸、白朮、白茯苓、香附、廣橘紅、熟地黃(各2兩),天南星、貝母、柏子仁、遠志、牡丹皮、酸棗仁(各1兩),角沉香、蘆薈(各8錢),龍齒(1對,煅燒,如無龍齒,可用鹿角尖2兩煅燒代替),硃砂(6錢,研磨成細粉)。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80丸,飯後用合歡樹根皮煎成的湯送服。如果患者能改變生活習慣,飲食清淡,則痊癒的機率約為十分之一二,否則很難痊癒。
治療失榮證以及癭瘤、乳癌、瘰癧等結毒初起,堅硬如石,皮膚不紅,日久漸大,或痛或不痛,但尚未潰爛的病症,可用「飛龍阿魏化堅膏」(出自《正宗》)外敷。將蟾酥丸藥粉一劑量,加入炙烤至黃色並去除頭足的金頭蜈蚣五條,研磨成粉末混合熬製;再將二十四兩的乾坤一氣膏化開,充分攪拌均勻,用熱水溶化,用紅綢布攤開敷貼,半個月更換一次。病情輕者可逐漸消退,病情重者也可阻止病情發展,持續敷貼可預防後患。
5. 天柱疽門主論
王肯堂曰:天柱疽生天柱骨上,極癢入骨,噁心吐逆,肩背拘急。急用隔蒜灸,癢止為度。灸而有泡者吉;無泡者凶。服發汗劑得汗可治;無汗難治。若潰後神昏嘔噦,噁心血不止者死。(《準繩》)
白話文:
天柱疽位於天柱骨(頸椎部位)上,奇癢無比,深入骨髓,並伴隨噁心嘔吐、肩背僵硬等症狀。應立即用隔薑灸(或隔蒜灸)治療,癢止為度。灸後起泡者預後良好;若無泡者預後不良。服用發汗藥物,能出汗者病情可治癒;不出汗者則難以治癒。如果潰爛後出現神志不清、嘔吐、噁心,且出血不止,則會危及生命。
6. 夭壽疽門主論
申鬥垣曰:夭壽疽,其狀大而紫黑,生於項背,是三陰、三陽經脈交會之處。故毒易於內攻,若不早治,致熱毒入於淵液,(膽經穴名。)恐傷肝肺,旬日之間必死。初起不論陰陽寒熱,當以隔蒜或豆豉餅灸之。治同癰疽法。(《啟玄》)
白話文:
申鬥垣說:夭壽疽,腫塊又大又紫黑,長在頸項後背,這是三陰三陽經脈交會的地方。因此毒邪容易內侵,如果不早治療,熱毒就會侵入膽經(淵液指膽經穴位),恐怕會傷及肝肺,十天之內必定死亡。初期不論是陰虛陽亢還是寒熱虛實,都應該用隔著蒜片或豆豉餅來灸患處。治療方法與一般癰疽相同。(出自《啟玄》)
7. 對口門主論
申鬥垣曰:對口生於風府瘂門穴。(風府一名舌本,入項髮際一寸,腦戶後一寸五分,項大筋內宛宛中。瘂門在風府後五分,入髮際五分,入系舌本陽維之會,仰頭取之。)
對口有正有偏。毒流於肩則肩腫,毒流於背則背腫。
汪省之曰:偏對口,又名髮際發。(《理例》)
陳遠公曰:對口初生小瘡,先癢後疼,隨至潰爛,人以為至凶之癰也。不知生正對口者反輕,而生於偏傍者尤重。蓋頸項之上,乃腎督之部位也,其地屬陰,所生多是陰疽,非陽癰也。陽證必高突,色紅腫發亮,疼痛呼號;若陰疽色必黑黯,疼亦不甚,身困欲臥,沉重呻吟無力,瘡口不突,或現無數小瘡,世人不知何處覓頭。
然陰陽二證,皆可內消,何可令其皮破腫潰而後治之乎!惟內消之法,不必分解陰陽,但既破潰膿,設陰陽不審,漫投藥餌,則禍生傾刻也。內消用三星湯:金銀花二兩,蒲公英一兩,生甘草三錢。水煎,二服全消。陽證已破者,亦以此方治之,三服必膿盡肉生。若陰證大潰者,改用七聖湯;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各一兩,金銀花二兩。
水煎,一服血止,二劑肉生,三劑口小,四劑皮合,又二劑痊愈。(《冰鑑》。此方治各部癰疽低陷不收口者神效,不止治對口陰毒而已也。總以陽證可以涼瀉,陰證必須溫補故耳。)
陳實功曰:對口又名腦疽,生於項後而對前口者是也。正對口是督脈所主,督脈起於下,而貫脊行於上,故毒氣得之,反能衝突高腫,使毒氣不致下流低陷,乃能外發,故多易治。偏對口,乃太陽所司,太陽膀胱主司寒水,性質多沉,起於巔頂,貫項兩旁,順行而下,與瘡毒交會下流,故瘡多平塌,難治之證,以十五日內得膿為吉。(《正宗》)
馮魯瞻曰:腎消亦有腦疽背癰者。蓋腎主骨,腦者髓之海,背者,太陽經寒水所過之地,水涸海竭,陰火上炎,安得不發而為癰疽也。其瘡甚而不潰,或赤水者,甚則或黑或紫,火極似水之象,乃腎水已竭不治。若峻補其陰,能食便調,神安無別惡證,或可救也。
薛立齋曰:腦疽俗名對口,乃濕熱交蒸而成,從外感受者輕,從五臟蘊結內發於外者重,項後雖屬於督脈,又乃太陽膀胱寒水司行之道,從外感得者多生正穴,氣稟純陽,故多不治而愈。正穴屬於督脈,起自尾閭穴,貫脊而上,氣血交會,故易於高腫潰膿,生肌收口。
偏穴屬太陽膀胱經,太陽膀胱主司寒水,起於巔頂,分脊而下,此處發疽毒壅於此,氣血流行隨毒而下,瘡形平塌,腫不高尖,根腳走散,兩肩漫腫,背如負石,難以成膿,難潰難斂,決不可治。
又曰:五臟蘊結而成者,其源有五:心緒煩擾,煽動不寧,以致火旺而沸騰,行於項間,與寒水交滯而為膿者,一也;惱怒傷肝,項乃三陽統筋之所,肝傷則血脈不潮,筋無榮養,凝結為腫,故項緊急強痛,不能轉側,其患未潰前,肉色紫暗,堅硬漫腫,破流血水,木痛無膿者,二也;思慮傷脾,脾氣日損,又或膏粱損胃,胃汁乾枯,以致中脘痞塞,氣不運行,逆於肉理,乃生壅腫,其患外皮雖腐,內堅不潰,口燥舌乾,飲食不進,根腳走散,膿穢色敗者,三也;憂鬱傷肺,肺傷則毛孔閉塞,腠理不通,氣不舒暢,縱橫經絡,結而為腫,其形瘡多平塌,色淡不華,皮腐脂流,形如湯潑,氣粗短促,鼻黴鼻掀,碌碌生痰,殷殷發嗽者,四也;恣欲傷腎,腎傷則真陰之氣敗,真陰一敗,相火相生,此火最能自升自降,或動或靜,瘡形紫黑,脈數乖度,煩躁口乾,隨飲隨渴者,五也。故云從內發外者重。
又曰:凡不紅不疼不腫,灸亦不痛,急用披針當頂點入知痛處,出其惡血,通其瘡竅,隨插蟾酥條,直入瘡底,用膏蓋好,取膿為吉。余如癰疽治法托毒。
白話文:
對口門主論
申鬥垣說:對口病症源於風府穴和瘂門穴。(風府穴又名舌本,位於項部髮際內一寸處,腦戶穴後一寸五分,項部大筋的內側凹陷處。瘂門穴位於風府穴後五分,髮際內五分,是舌本穴與陽維脈的交會處,需仰頭才能觸摸到。)
對口分為正對口和偏對口。毒邪流注到肩膀則肩膀腫脹,流注到背部則背部腫脹。
汪省之說:偏對口又稱髮際發。(出自《理例》)
陳遠公說:對口初期為小瘡,先發癢後疼痛,接著潰爛,人們常誤以為是凶險的癰疽。其實正對口的反而較輕,而長在偏側的則更嚴重。因為頸項部位是腎經和督脈經過的地方,屬陰性部位,所以長出的多是陰疽,而非陽癰。陽證的瘡瘍必定高突,顏色紅腫發亮,疼痛劇烈,患者哭號不止;陰疽則顏色暗黑,疼痛較輕,患者身體沉重疲倦,只想臥床休息,呻吟無力,瘡口不突出,或出現許多小瘡,世人往往不知從何下手治療。
然而陰陽兩種證候,都可以內服藥物使之消散,為何要等到瘡瘍破潰腫脹後才治療呢!內消的方法,不必區分陰陽,但若已破潰流膿,若不辨陰陽而亂投藥物,禍患將立即發生。內消可用三星湯:金銀花二兩,蒲公英一兩,生甘草三錢。水煎服,兩劑即可痊癒。陽證已破潰者,也用此方治療,三劑即可膿盡肉生。陰證大面積潰爛者,改用七聖湯: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白朮各一兩,金銀花二兩。水煎服,一劑止血,二劑肉生,三劑瘡口縮小,四劑皮膚癒合,再服兩劑即可痊癒。(出自《冰鑑》。此方治療各部位癰疽低陷不收口者效果神奇,不僅能治療對口陰毒。)總之,陽證可以用涼瀉的方法治療,陰證則必須溫補。
陳實功說:對口又名腦疽,長在項後而對著前口者是也。正對口是督脈所主治的,督脈從下往上貫穿脊椎,所以毒氣循督脈而上,反而能衝擊腫脹,使毒氣不致下流低陷,從而外發,所以比較容易治療。偏對口是太陽經所主治的,太陽膀胱經主司寒水,性質多沉,起於頭頂,貫穿項部兩側,向下運行,與瘡毒交會而下流,所以瘡瘍多平塌,難以治療,在十五日內能形成膿液則為吉兆。(出自《正宗》)
馮魯瞻說:腎虛也會導致腦疽和背癰。因為腎主骨,腦為髓海,背部是太陽經寒水經過的地方,水液枯竭,陰虛則陽亢,陰火上炎,焉能不發癰疽呢?如果瘡瘍嚴重而不潰破,或流出紅色水液,嚴重者則顏色發黑或發紫,火盛而似水的現象,說明腎水已竭,難以治療。如果積極補益腎陰,能飲食調理,精神安寧,沒有其他惡證,或許可以挽救。
薛立齋說:腦疽俗稱對口,是由於濕熱交蒸而成,由外感引起的較輕,由五臟積聚內發於外的較重。項後雖然屬於督脈,又是太陽膀胱經寒水運行之處,外感者多發生在正穴,氣稟純陽,所以多能不治自愈。正穴屬於督脈,起於尾閭穴,貫穿脊椎而上,氣血在此交會,所以容易高腫潰膿,生肌收口。
偏穴屬太陽膀胱經,太陽膀胱經主司寒水,起於巔頂,沿脊椎向下運行,此處發疽,毒邪壅塞於此,氣血隨毒邪向下運行,瘡形平塌,腫脹不高,根基分散,兩肩瀰漫性腫脹,背部如同負重,難以成膿,難以潰破,難以收斂,很難治療。
又說:五臟積聚而成的,其原因有五:心緒煩擾,心神不安,導致心火旺盛而沸騰,運行於項間,與寒水交阻而形成膿液,一也;惱怒傷肝,項部是三陽經筋彙集之處,肝傷則血脈運行不暢,筋脈失養,凝結而腫脹,因此項部緊痛,不能轉動,患處未潰破前,肉色紫暗,堅硬瀰漫性腫脹,破潰後流出血液和水液,疼痛如木刺在內,無膿液,二也;思慮傷脾,脾氣日損,或因飲食過度損傷脾胃,胃液枯竭,導致中脘痞塞,氣機運行不暢,逆於肌膚組織,而產生腫脹,患處外皮雖腐爛,內部堅硬而不潰破,口乾舌燥,飲食不進,根基分散,膿液污穢敗壞,三也;憂鬱傷肺,肺傷則毛孔閉塞,腠理不通,氣機不暢,經絡阻塞,而形成腫脹,瘡瘍多平塌,顏色淡白,皮膚腐爛,脂液外流,形如湯燙,氣短促,鼻塞,痰多咳嗽,四也;恣情縱慾傷腎,腎傷則真陰之氣受損,真陰受損,相火旺盛,此火最能自行升降,或動或靜,瘡瘍顏色紫黑,脈象異常,煩躁口乾,喝水後馬上又渴,五也。所以說,由內發外的較為嚴重。
又說:凡是不紅不痛不腫,灸刺也不痛的,應立即用披針從頂端刺入到感到疼痛的地方,排出瘀血,疏通瘡口,然後將蟾酥條插入瘡底,用藥膏蓋好,促使膿液排出為吉。其他則按照治療癰疽的方法托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