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二十二

2. 腦背部

自腦後、肩脊、背腹癰疽,皆匯於此部中,以便檢閱參治。

白話文:

腦後、肩膀、脊椎以及背部前後的癰疽等病症,都會在此區域(腦背部)集中表現,方便醫生診斷和治療。

3. 腦疽門主論

《鬼遺方》云:正腦上一處起為腦癰及腦疽,腦鑠並在大椎骨上,入髮際生。

王肯堂曰:腦癰皮起,易得破穴,急破急出膿不害。腦疽皮厚,難得破穴,須急發內毒,使破穴方可。腦鑠一處初起如橫木掘,上起頂門,下止大椎,發腫如火燒,其色青黑如靴皮,大硬不見膿,即損外皮,如犬咬去肉之跡,難愈。(《準繩》)

《靈樞經》云:陽氣大發,消腦溜項,名曰腦爍。其色不樂,腦項如刺以針,煩心者死,不可治。

薛立齋曰:腦屬足太陽膀胱經積熱,或濕毒上湧,或陰虛火熾,或腎水虧損,陰精消涸,始成疽也。

陳遠公曰:有生疽於頭頂者,始名腦疽。若對口偏對口,俱非真腦疽也。此疽九死一生,大約生此疽者,皆腎火沸騰也。腦為髓海,通於腎,腎無火則髓不能化精,腎多火髓亦不能化精,不但不化精,而隨火升降,且化為毒以生癰疽矣。蓋腎之化精,必得腦中之氣以相化,若腦中無非腎火,勢必氣化為火,火性炎上,不及下降,即於腦中髓海自發其毒,較之腦氣不流而為毒者更甚。

故往往有更變形容,改換聲音,瘡形紫黑,煩躁口乾,甚至腦骨俱腐,片片脫下,狼狽之狀,不可言語形容者,又何以救之耶!此證須問飲食若何,倘飲食知味,即可用藥。名曰五聖丹:金銀花八兩,玄參、麥冬各三兩,黃耆四兩,人參二兩。水煎服,四劑漸愈,改用十全大補湯,重四兩,服四劑,又改用八味地黃湯,恣其酣飲,自可痊愈矣。此救九死一生之法,然舍此實無第二法也。

此疽得於房術者居多,興陽澀精,俱是丹石燥烈之品,霸阻精道,日積月累,真陰枯爍,髓竭火發,遂至潰頂而不可救,人又何苦博女子之歡,喪千金之命耶!(《冰鑑》)

竇漢卿曰:腦疽若色黯不潰,或潰而不斂,乃陰精消涸,名曰腦爍,為不治。(《全書》)

白話文:

腦疽門主論

古代醫書記載,腦頂生瘡,稱為腦癰、腦疽或腦爍。腦癰初期皮膚隆起,容易破潰流膿,及時處理則無大礙。腦疽則皮膚厚實,不易破潰,必須儘快排出內毒才能破潰。腦爍初起像橫著的木頭嵌入一般,從頭頂延伸到頸後的第七頸椎(大椎),腫脹如火燒,顏色青黑像靴子皮,堅硬無膿,甚至會損傷皮膚,留下像被狗咬過的傷痕,難以癒合。

《靈樞經》中提到,陽氣過盛導致腦部及頸部淋巴液流失,稱為腦爍,顏色不好看,頭頸部像被針刺一樣疼痛,伴隨煩躁不安者,預後不佳,難以治療。

薛立齋認為腦疽是足太陽膀胱經積熱,或濕毒上湧,或陰虛火旺,或腎精虧損,陰精耗竭所致。

陳遠公認為,只有長在頭頂的疽才能稱為腦疽,其他位置的疽則不是真正的腦疽。腦疽是九死一生的危重疾病,大多是因為腎火旺盛所引起。腦為髓海,與腎臟相通,腎火不足或過盛都會影響髓的化精功能,甚至會化為毒素形成癰疽。如果腦中沒有腎火,則氣化為火,火性炎上,不能下降,就會在腦中髓海產生毒素,比腦氣不通而生毒更嚴重。

因此,患者常出現容貌改變、聲音嘶啞、瘡瘍顏色紫黑、煩躁口乾等症狀,甚至腦骨腐爛、脫落,情況十分危急,難以挽救。 如果患者還能嚐到食物的味道,則可以嘗試用藥。例如「五聖丹」:金銀花八兩,玄參、麥冬各三兩,黃耆四兩,人參二兩,水煎服,四劑後症狀好轉,再改用十全大補湯(藥材加倍),服用四劑,最後改用八味地黃湯,多喝一些,便可痊癒。這是治療此危重疾病的方法,除此之外別無他法。

許多腦疽患者是因房事過度引起,使用壯陽、澀精藥物,或服用丹石類燥烈藥物,阻礙精氣運行,日積月累,導致真陰枯竭,髓液耗損,腎火旺盛,最終導致頭頂潰爛,難以治療。

竇漢卿認為,如果腦疽顏色暗淡不潰爛,或潰爛後不易癒合,是陰精耗竭的表現,稱為腦爍,難以治療。

4. 髮際疽門主論

王肯堂曰:髮際瘡,初起如粟米,頭白肉赤,熱痛如錐刺,婦人患此者多,丈夫患此者少。始因風濕上攻,或因風熱上壅,若如芡實,漫腫寒熱,或痛或癢者,是髮際疽也。(《準繩》)

《心法》曰:此疽生項後髮際,形如黍豆,痛如錐刺,癢如火燎,破津膿水亦有浸淫發內者,此由內郁濕熱,外兼受風相搏而成。焮腫高腫者易治;平塌漫腫,毒流肩背,未膿先腐者,難治。十四日得膿為吉。

白話文:

髮際疽門主論

王肯堂說:髮際長瘡,初期像小米粒大小,頭部皮膚發白,患處紅腫,又熱又痛,像錐子刺一樣,婦女比較容易得此病,男性較少見。起因是風濕上犯,或是風熱壅塞,如果像芡實一樣,又腫又痛,伴隨寒熱,或者痛或者癢,那就是髮際疽。(出自《準繩》)

《心法》說:這種疽瘡長在後頸髮際,形狀像黍米或黃豆般大小,疼痛如錐子刺一樣,奇癢無比,像火燒一樣,破潰後流出膿水,甚至浸潤頭髮,這是因為體內鬱積濕熱,又加上外受風邪侵襲而引起的。腫塊高聳紅腫的容易治癒;如果腫塊平坦漫腫,毒素蔓延到肩背,還沒化膿就先腐爛的,就難治癒。十四天內化膿是吉利的徵兆。

5. 後腦發門主論

申鬥垣曰:玉枕疽即後腦發。乃足太陽兼督脈陽維脈所主,多血少氣,在玉枕二穴風府穴端。(《啟玄》)

陳實功曰:玉枕疽生於腦後枕骨,中堅而難潰,痛引肩項,鼻塞氣粗,此足太陽膀胱濕熱凝滯而成,痛癢不一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後腦發門主論

申鬥垣說:玉枕疽就是後腦部的瘡瘍。這是足太陽經和督脈、陽維脈所管轄的部位,多半是因為血多氣虛,發生在玉枕穴和風府穴附近。(出自《啟玄》)

陳實功說:玉枕疽長在腦後枕骨上,瘡瘍堅硬不易潰爛,疼痛會牽扯到肩頸,還會鼻塞、呼吸粗重,這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的濕熱凝滯所造成的,疼痛和瘙癢的程度會有所不同。(出自《正宗》)

6. 頭後蜂窩疽門主論

申鬥垣曰:蜂窩疽乃熱毒結成,形如蜂窩,中多碎孔,多生頭後。焮痛紅腫者可治;疾發者難治。毒流兩肩不可救矣。(《啟玄》)

胡公弼曰:此證與蜂窩發背不同,與對口同治。(《青囊》)

白話文:

申鬥垣說:蜂窩疽是熱毒聚集而成,形狀像蜂窩,裡面有很多小孔,多長在頭後面。紅腫發炎疼痛的可以治療;病情急劇發作的則難以治療。毒素蔓延到兩肩就無法挽救了。(出自《啟玄》)

胡公弼說:這種病症與蜂窩瘡(發背)不同,但治療方法與對口瘡相似。(出自《青囊》)

7. 夭疽銳毒門主論

左名夭疽,右名銳毒,生於耳後一寸三分陷中。致命之處。

陳實功曰:夭疽銳毒,生於耳後一寸三分致病之處。左為夭疽,夭者,妖也,妖變之物,屬於肝木。右為銳毒,銳者,利也,鋒利之器,屬於肺金。二者皆起於積想在心,謀慮不決,以致火旺而又郁,鬱而又旺,誠為險惡之候。故形多堅硬,頭多隱伏,未潰先黑,未膿先腐,臭穢易生,元氣易敗。

凡得此者,毒多不得外發,後必內攻而死。初起生於隱微,令人多不知覺,及其知覺,毒已入內矣。倘紅活高腫,易於膿腐者,無妨。(《正宗》)

汪省之曰:夭疽銳毒,又名痼發,又名耳後發。(《理例》)

胡公弼曰:耳後銳毒,乃心腎二經受毒。若不急治,恐熱氣壅心,毒攻喉下,必致傷命。(《青囊》)

白話文:

夭疽銳毒,指的是長在耳後一寸三分凹陷處的毒瘡,位置致命。

左邊的稱為夭疽,夭指妖邪,屬肝經;右邊的稱為銳毒,銳指鋒利,屬肺經。兩種毒瘡都源於心中積慮、猶豫不決,導致心火旺盛又鬱結,形成險惡的病情。因此,腫塊通常堅硬,隱伏於皮下,未潰爛就發黑,未化膿就腐敗,容易產生惡臭,元氣也容易衰敗。

患此病者,毒邪多半無法外泄,最終會內攻致死。初期症狀隱蔽,不易察覺,等到發現時,毒素已侵入體內。如果腫脹發紅,容易化膿腐敗的,則無大礙。

夭疽銳毒也稱痼發或耳後發。

耳後銳毒是心腎二經受邪所致。如果不緊急治療,恐熱氣壅塞於心,毒邪攻入喉下,必致死命。

8. 耳下石疽門主論

馮魯瞻曰:耳下石疽者,不膿不疼是也。大宜養肝血,滋腎水,溫補可化。如少年脈實者,少佐以清肝,然不可輕用行氣破血之藥。(《錦囊》)

汪省之曰:石疽多生耳項。(《理例》)

竇漢卿曰:石疽與石癰同,惟石疽深寒客於經絡,血氣結聚不散,隱於皮內,堅腫按之如石;此毒若連頸項之節,內先腐爛,方出皮膚。如膿出頸項者即死。初起宜艾火灸三四十壯,發於額面者,不可灸也。

又曰:商陸搗敷石疽最效。

白話文:

耳下石疽門主論

馮魯瞻認為:耳下長石疽,症狀是不化膿也不疼痛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滋養肝血、滋潤腎水,溫和的補益就能使其化解。如果患者是年輕人,脈象實證,可以少量使用清肝的藥物,但是絕對不可以輕易使用行氣破血的藥物。

汪省之認為:石疽大多長在耳後頸部。

竇漢卿認為:石疽和石癰類似,只是石疽是寒邪深入經絡,導致血氣凝結不散,隱藏在皮膚內部,腫塊堅硬,按壓起來像石頭一樣;這種毒邪如果蔓延到頸項的關節處,內部先腐爛,才會表現在皮膚上。如果膿液從頸項流出,就會死亡。初期可以用艾灸治療,灸三四十壯;如果長在額面,就不能灸。

他又說:用商陸搗碎敷在石疽上效果最好。

9. 項門癰門主論

汪省之曰:項門癰乃陰陽不調,氣熱壅上,結在風府之傍,聚而成毒,傷於腦後。此惡候也。治同癰疽法。(《理例》)

白話文:

項門癰是因陰陽失調,陽氣過盛上壅,聚集在風府穴附近,形成膿腫,傷害到後腦勺。這是很嚴重的病症,治療方法與一般的癰疽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