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一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一 (4)

1. 腎癰門主論

經曰:京門隱隱痛者腎疽,其上肉微起者腎癰。(京門穴,又名腎募,在身側腰中監骨下肋間。)

《素問》曰:腎癰腳下至小腹滿。(大奇論曰:腳下當作胠下。)

張仲景曰:小腹痛而痞堅者,腎癰也。小便數而似淋者,腸癰也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:

京門穴隱隱作痛,這是腎疽的徵兆,如果其上方肉微起,則為腎癰。(京門穴又名腎募,位於身體側面腰部,監骨下方肋骨之間。)

《素問》中記載:

腎癰患者,腳下至小腹會感到滿脹。(《大奇論》中提到,腳下應當理解為胠下。)

張仲景說:

小腹疼痛且堅硬,這是腎癰的表現。小便次數增多且像淋漓不盡,這是腸癰的表現。

王肯堂曰:腎癰京門穴必隱痛微腫,令人寒熱往來,面白不渴,少腹及肋下䐜脹塞滿。由腎虛不足之人,房勞太過,身形受寒,邪氣自外乘之。初宜五積散細辛;寒盡痛止,宜桂附地黃丸調理。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,腎癰患者的京門穴必定隱隱作痛、微微腫脹,使人感到寒熱交替,面色蒼白卻不口渴,少腹和肋下脹滿堵塞。這是由於腎虛不足的人,房事過度,身體受寒,邪氣從體外侵襲造成的。治療初期適合使用五積散加細辛;寒氣消除、疼痛停止後,宜用桂附地黃丸調理身體。

2. 胃癰門主論

經曰:中脘隱隱痛者胃疽,其上肉微起者胃癰。(中脘穴,又名胃募,在臍上四寸。)

又曰:胃脘癰,人迎脈逆而盛。

《素問》:帝曰:人病胃脘癰者,診當何如?岐伯曰:診此者當候胃脈,其脈當沉細,沉細者氣逆;(《甲乙經》沉細作沉澀。)逆者人迎甚盛,甚盛則熱。人迎者胃脈也,逆而盛則熱聚於胃中而不行,故胃脘為癰也。(病能篇。)

白話文:

《素問》:「帝曰:人患有胃脘癰證,診脈時應如何?」

岐伯曰:「診治此病應候胃脈,其脈當沉澀,沉澀的脈象表示氣機逆亂。」 (《甲乙經》中將沉細改為沉澀。) 逆亂的脈象,人迎穴部位的脈搏會特別盛大,盛大的脈象則表示熱盛。 人迎穴是胃脈的所在,逆亂而盛大的脈象,表示熱邪積聚在胃中而無法運行,所以胃脘會形成癰證。 (摘自《病能篇》)

《聖濟錄》云:胃脘癰,由寒氣隔陽,熱聚胃口,寒熱不調,故血肉腐壞。以氣逆於胃,故胃脈沉細。以陽氣不得上升,故人迎熱盛,令人寒熱如瘧,身皮甲錯,或咳嗽,或嘔膿唾血。若脈洪數,膿成也,急排之。脈遲緊,瘀血也,急下之,否則其毒內攻,腐爛腸胃矣。

白話文:

《聖濟錄》中寫道:胃脘癰瘡是由於寒氣隔絕陽氣,熱量積聚在胃部,寒熱不調,導致血肉腐壞。由於氣逆於胃,所以胃脈沉細。因為陽氣不能上升,所以人迎穴位置發熱盛行,病人還會出現像瘧疾一樣的寒熱交替,皮膚表面上有硬塊,或者咳嗽,或者嘔吐膿液痰液和血。如果脈搏洪數,說明膿瘡已經成熟,應緊急排出。脈搏遲緊,說明存在瘀血,應緊急攻下,否則毒性會向內攻入,腐爛腸胃。

李東垣曰:臟腑腸胃內瘡內疽,其疾隱而不見,目既不見,手不能近,所為至難,可以診其脈而辨之,亦可知矣。有胃脘癰者,當候胃脈,人迎者,胃脈也。其脈沉細者氣逆,逆則甚,甚則熱聚胃口而不行,胃脘而為癰也。若其脈洪數者,膿已成也;設脈遲緊,雖膿未就,已有瘀血也。宜急治之。不爾,則邪氣內攻,腐爛腸胃,不可救也。(《十書》)

白話文:

李東垣說:臟腑腸胃內部的瘡瘍、癰疽,它的病症隱藏在身體內部,眼睛看不到,手也無法觸及,所以很難治療。但可以診斷脈象來辨別。患有胃脘癰的人,應當診察胃脈,人迎脈就是胃脈。如果胃脈沉細,說明氣機逆亂,逆亂就會加重,加重則熱邪積聚在胃脘而不能運行,於是胃脘就形成了癰。如果脈象洪數,說明膿液已經形成;如果脈象遲緊,雖然膿液還沒有形成,但已經有瘀血了。應當趕快治療。如果不趕快治療,邪氣就會內攻,腐爛腸胃,那就無法挽救了。(《十書》)

《百效全書》云:胃脘居心穴之下,其生癰也,外證寒熱如瘧,胃濁則肺金失養,或咳或嘔,或唾膿血,皮膚錯縱。多因飲食七情火鬱,彼又外感寒氣,使熱濁之氣填塞胃脘,胃中清氣下陷,故右關脈來沉細,胃中又為寒氣所隔,故人迎脈來緊盛,有此二脈,胃癰始成。宜大射干湯。

白話文:

《百效全書》中提到,胃脘位於心穴下方,如果在那裡長出癰,就會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外證。胃中濁氣鬱積,肺中的金氣就會得不到滋養,進而出現咳嗽、嘔吐、咳痰帶膿血、皮膚錯亂等症狀。多數是由於飲食不當和七情火鬱積,又受到外感寒氣,導致熱濁之氣填塞胃脘,胃中清氣下降,因此患者右手關脈沉細。此外,胃中又有寒氣阻隔,所以患者人迎脈緊盛。如果出現這兩種脈象,就表示胃癰已經形成。這種情況下,適合採用大射干湯治療。

如痰氣上壅,甘桔湯;大便不利,太乙膏作丸服之;小便赤澀,腹滿不食,三仁湯;膿出食少,補中益氣湯

白話文:

如果痰氣上衝,就服用甘桔湯;大便不通暢,就用太乙膏做成藥丸服用;小便赤黃,腹中脹滿,食慾不振,就服用三仁湯;膿液流出,食慾不振,就服用補中益氣湯。

竇漢卿曰:凡內癰,余嘗以薏苡仁湯牡丹皮散、太乙膏治之亦效。若吐膿血,飲食少思,宜助胃壯氣為主,而佐以前法,不可專治其瘡。(《全書》)

朱丹溪曰:內疽者,因飲食之毒,七情之火相鬱而發,用射干湯主之。

白話文:

竇漢卿說:凡是內癰,我曾經用薏苡仁湯、牡丹皮散、太乙膏來治療,也有效。但如果出現嘔吐膿血、飲食減少、思慮減退的症狀,就應該以幫助胃氣、補益氣血為主,而配合前面所說的治法,不能只專注於治療瘡口。(《全書》)

馮魯瞻曰:胃癰者,胃為水穀之海,多氣多血多熱,若邪熱內泊,則兩熱相合,故結為癰。而胃脈必沉細,人迎必甚盛,蓋胃脈見於右關,本宜洪大而反沉細者,足見胃氣之逆也。人迎者,胃經穴名,在結喉兩旁,亦有動脈應於其間,見於左寸。今若人迎甚盛,而右關沉細,則愈見熱壅聚於胃口而不行,故不能充於脈耳。

人見人迎脈盛,誤為傷寒,禁其飲食,則必死。(《錦囊》)

白話文:

馮魯瞻說:胃癰是指胃部發生癰腫,胃是水穀的匯聚之地,氣血旺盛,如果邪熱內聚,那麼兩種熱氣相結合,就會形成癰腫。而胃脈必定沉細,人迎穴必定非常盛大,胃脈顯現於右關脈上,本應該洪大,但卻反而沉細,這足以說明胃氣逆亂。人迎穴是胃經的穴位,位於喉結兩側,也有動脈應於其中,顯現於左寸脈。如今如果人迎穴非常盛大,而右關脈沉細,那麼就更加明顯地顯示出熱氣壅滯在胃口而不能運行,所以不能充盈於脈象之中。

又曰:胃脘癰者,何以別之?《內經》云:人病胃脘癰者,當論脈沉細,沉細者氣逆,逆者人迎反甚,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,故胃脘為癰也。治法與腸癰同,初以疏利之藥導其滯,次用排膿消毒托裡之藥調之,此其大法也。

白話文:

此外,還有一種叫做胃脘癰的疾病,如何區別呢?《內經》說,患有胃脘癰的人,脈搏沉細,脈搏沉細的人,氣機逆亂,氣機逆亂的人,人迎穴的脈搏反而更加明顯,這說明熱邪積聚在胃脘部,不能運行,所以胃脘部就會形成癰。治療方法與腸癰相同,首先使用疏利之藥導出停滯的邪氣,然後使用排膿消毒、託裡之藥調理,這就是它的基本治療方法。

張仲景曰:胃癰初起,中脘穴必隱痛微腫,寒熱如瘧,身皮甲錯,並無咳嗽咯吐膿血,由飲食之毒,七情之火,熱聚胃口而成癰也。脈來沉數者,清胃射干湯下之。若脈澀滯者,瘀血也,牡丹皮湯下之。脈洪數者,膿已成也,赤豆苡仁湯排之。體倦氣喘作渴,小水頻數者,肺氣虛也,補中益氣湯加麥味補之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說:胃癰的初期,中脘穴必定會隱痛且微腫,寒熱交替,像瘧疾一樣,身上長滿粗大的皮疹,而且不會咳嗽或嘔吐膿血,是由於飲食有毒、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之火,導致熱氣聚積在胃口處而形成癰。脈搏沉數的,服用清胃射干湯治療。如果脈搏澀滯,是瘀血引起的,服用牡丹皮湯治療。脈搏洪數的,是膿已經形成了,服用赤豆苡仁湯排膿。身體倦怠、氣喘、口渴、小便頻數的,是肺氣虛造成的,服用補中益氣湯加麥門冬湯治療。

3. 胃癰門主方

射干,治胃癰始成。

射干,升麻白朮赤芍藥,赤茯苓,山梔仁

水煎熟,入蜜生地汁和服。

甘桔湯,治胃癰痰氣上壅。

白話文:

  • 射干:具有清熱解毒、散瘀消腫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發熱、咳嗽、咽喉腫痛、乳腺炎等疾病。

  • 升麻:具有升陽舉陷、發汗解表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感冒、頭痛、肌肉疼痛、痢疾等疾病。

  • 白朮: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尿、止瀉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、腹瀉、小便不利等疾病。

  • 赤芍藥:具有活血化瘀、清熱涼血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瘀血阻滯等疾病。

  • 赤茯苓:具有利水滲濕、健脾益氣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水腫、脾虛腹瀉等疾病。

  • 山梔仁:具有清熱瀉火、涼血止血、解毒的功效,常用於治療黃疸、痢疾、血熱妄行等疾病。

甘草桔梗麥門冬(各一兩),水煎服。

三仁湯,治胃癰小便赤澀,腹滿不食。

白話文:

甘草、桔梗、麥門冬各一兩,加水煎服。

薏苡仁桃仁冬瓜子仁,牡丹皮水煎服。

射干湯

白話文:

薏苡仁、桃仁、冬瓜子仁、丹皮,以水煎服。

射干,升麻,犀角,麥門冬,元參,大黃黃芩(各一錢),芒硝梔子竹葉(各五錢),水煎服。

赤豆苡仁湯

白話文:

射干、升麻、犀角、麥門冬、元參、大黃、黃芩各一錢,芒硝、梔子、竹葉各五錢,加水煎服。

赤小豆防己,薏苡仁,甘草(各等分),水煎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赤小豆、防己、薏苡仁、甘草(各取等量),加水煎煮,趁熱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