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一 (12)
卷一 (12)
1. 六節臟象論篇
故曰心者生之本,神之變也。火氣炎上,故華在面,心養血,其主脈,故充在血脈,心主於夏,氣合太陽,以太陽居夏火之中,故曰陽中之太陽,通於夏氣。)肺者,氣之本,魄之處也。其華在毛,其充在皮,為陽中之太陰,通於秋氣。
(肺藏氣,其神魄,其養皮毛,故曰肺者氣之本,魄之處,華在毛,充在皮也,肺臟為太陰之氣,上主於秋,晝日為陽氣所行,位非陰處,以太陰居於陽分,故曰陽中之太陰,通於秋氣。)腎者,主蟄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。其華在發,其充在骨,為陰中之少陰,通於冬氣。
(地戶封閉,蟄蟲深藏,腎又主水,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,故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。腦者,髓之海,腎主骨髓。發者,腦之所養,故華在發,充在骨也。以盛陰居冬陰之分,故曰陰中之少陰,通於冬氣。)肝者,罷極之本,魂之居也。其華在爪,其充在筋,以生血氣,為陽中之少陽,通於春氣。
(夫人之運動者,皆筋力之所為,肝主筋,其神魂,故曰肝者罷極之本,魂之居也。爪者筋之餘,筋者肝之養,故華在爪,充在筋,東方為發生之始,故以生血氣也。以少陽居於陽位,而王於春,故曰陽中之少陽,通於春氣。)脾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者,倉廩之本,營之居也,名曰器,能化糟粕,轉味而入出者也。(皆可受盛而轉運不息,故為倉廩之本,名曰器。
營起於中焦,中焦為脾胃之位,故云營之居也。然水穀滋味入於脾胃,脾胃糟粕轉化其味,出於三焦膀胱,故曰轉味而入出者也。)其華在唇四白,其充在肌,此至陰之類,通於土氣。(口為脾官,脾主肌肉,故曰華在唇四白,充在肌也。四白,謂唇四際之白色肉也。脾藏土氣,上合至陰,故曰至陰之類也,通於土氣。
)凡十一臟,取決於膽也。(上從心臟,下至於膽,為十一也。膽者,中正剛斷無偏,此明十一臟象,總取決於膽也。夫臟在內而形之於外者可閱,斯之謂臟象也。天之在我者,德也。地之在我者,氣也。德流氣薄而生者也。
故生之來謂之精,兩精相搏謂之神,隨神往來者謂之魂,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,所以任物者謂之心,心有所憶謂之意,意之所存謂之志,因志而存變謂之思,因思而遠慕謂之慮,因慮而處物謂之智。)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陽,二盛病在太陽,三盛病在陽明,四盛已上為格陽。(陽脈法也。
少陽,膽脈也。太陽,膀胱脈也。陽明,胃脈也。《靈樞經》曰:一盛而躁在手少陽,二盛而躁在手太陽,三盛而躁在手陽明、手少陽,三焦脈;手太陽,小腸脈;手陽明,大腸脈;一盛者,謂人迎之脈,大於寸口一倍也,余盛同法。四倍以上,陽盛之極,故拒而食不得入也。
白話文:
所以說,心是生命根本,精神變化的所在。心屬火,火性向上,因此表現在臉上,心負責滋養血液,主管血脈運行,所以充盈於血脈之中。心對應夏季,與太陽之氣相合,因為太陽位於夏季火熱之中,所以說心為「陽中之太陽」,與夏季的氣候相通。
肺是氣的根本,魄神所寄居的地方。肺的榮華表現在毛髮,充實表現在皮膚,肺屬於「陽中之太陰」,與秋季的氣候相通。(肺儲藏氣,其精神為魄,滋養皮膚毛髮,所以說肺是氣的根本,魄神所寄居之處,其榮華表現在毛髮,充實表現在皮膚。肺臟屬於太陰之氣,在上方主導秋季,白天為陽氣所運行,位置並非陰暗之處,因為太陰位於陽氣所行的部分,所以說肺為「陽中之太陰」,與秋季的氣候相通。)
腎是主導潛藏閉藏的根本,精氣儲存的地方。腎的榮華表現在頭髮,充實表現在骨骼,腎屬於「陰中之少陰」,與冬季的氣候相通。(地戶關閉,昆蟲深藏潛伏,腎又主導水液,接受五臟六腑的精氣並儲藏,所以說腎是主導潛藏閉藏的根本,精氣儲存的地方。腦是髓的海洋,腎主導骨髓。頭髮是腦所滋養的,所以腎的榮華表現在頭髮,充實表現在骨骼。因為腎的強盛陰氣位於冬季陰氣所屬的位置,所以說腎為「陰中之少陰」,與冬季的氣候相通。)
肝是疲勞的根本,魂神所寄居的地方。肝的榮華表現在指甲,充實表現在筋,負責產生血氣,肝屬於「陽中之少陽」,與春季的氣候相通。(人的運動,都是靠筋的力量所為,肝主導筋,其精神為魂,所以說肝是疲勞的根本,魂神所寄居之處。指甲是筋的餘端,筋由肝所滋養,所以肝的榮華表現在指甲,充實表現在筋。東方是萬物開始萌發的地方,所以肝負責產生血氣。因為少陽位於陽氣的位置,在春天主導生機,所以說肝為「陽中之少陽」,與春季的氣候相通。)
脾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,是儲存糧食的根本,營氣所居住的地方,被稱為「器」,能夠消化食物殘渣,轉化食物味道,將營養吸收並排出廢物。(這些器官都能夠容納食物並且不停地運轉,所以是儲存糧食的根本,被稱為「器」。營氣起始於中焦,中焦是脾胃所處的位置,所以說是營氣所居住的地方。食物的滋味進入脾胃,脾胃將食物殘渣轉化,再經由三焦和膀胱排出,所以說能夠轉化食物味道,吸收營養並排出廢物。)脾的榮華表現在嘴唇四周的白色區域,充實表現在肌肉,這些屬於「至陰」的範疇,與土氣相通。(嘴是脾的官竅,脾主導肌肉,所以說脾的榮華表現在嘴唇四周的白色區域,充實表現在肌肉。所謂的「四白」指的是嘴唇四邊的白色肉。脾臟儲藏土氣,在上方與至陰相合,所以說屬於「至陰」的範疇,與土氣相通。)
以上這十一臟腑的運作,都取決於膽的功能。(從心臟開始,向下直到膽,一共是十一臟腑。膽,居於中正剛直,沒有偏頗,這說明十一臟腑的運作,總體都取決於膽。臟腑在體內,而表現在外的現象可以觀察,這就叫做「臟象」。天賦予我們的是德,地賦予我們的是氣,生命就是由德的流動和氣的運作而產生的。因此生命來源被稱為精,陰陽精氣交合被稱為神,隨著神往來的是魂,與精氣一起出入的是魄,能夠承擔事物的是心,心中有所記憶叫做意,意所存在的地方叫做志,因為志的存留而有所變化叫做思,因為思考而產生遠大的嚮往叫做慮,因為考慮而處理事情叫做智。)
所以,人迎脈搏一倍強盛,疾病在少陽經;兩倍強盛,疾病在太陽經;三倍強盛,疾病在陽明經;四倍以上強盛,是陰陽失調的嚴重狀態。(這是陽脈的法則。少陽是膽脈,太陽是膀胱脈,陽明是胃脈。《靈樞經》說:人迎脈搏一倍強盛,表示躁動在手少陽經;兩倍強盛,表示躁動在手太陽經;三倍強盛,表示躁動在手陽明經。手少陽經,是三焦經;手太陽經,是小腸經;手陽明經,是大腸經。一倍強盛,指的是人迎脈比寸口脈強盛一倍,其他的脈象強盛程度也是同樣的推算方式。四倍以上強盛,表示陽氣過於旺盛,導致身體拒絕飲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