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 (8)
卷二十 (8)
1. 脅疽門主論
《靈樞》云:發於脅,名曰敗疪。敗疪者,女子之病也。灸之,其狀大癰膿,其中乃有生肉,大如赤小豆,治之銼䔖翹草根各一升,(《甲乙經》銼䔖草、赤松根各一升。)以水一斗六升煮之,竭為取三升,即強飲厚衣,坐於釜上,令汗至足已。
王肯堂曰:脅疽屬手厥陰、心包絡、足厥陰肝火熱毒,怒氣相併而作,宜速治,不然潰爛不斂,多致危殆。(《準繩》)
陳實功曰:脅癰多從鬱怒肝火而發。虛怯人多有之,肥胖內實者無此證。初起宜梔子清肝湯,解鬱瀉火;已成四妙湯加香附、青皮;膿成者即針之,勿傷內膜;潰後八珍湯加山萸肉、牡丹皮、澤瀉,兼滋腎水。若虛勞而得者,破流臭敗稀膿,補托不應者,俱死。(《正宗》)
汪省之曰:脅癰即穿脅癰,左為癰,右為疽,乃風濕入於骨間,日久不散,漸覺皮麻骨痛,發於腰脅。氣虛胃弱之人,切不可過與補陽之藥,恐內受熱劑則虛熱愈盛,盛則透傷內膜,切宜慎之。(《理例》)
又曰:昔一人脅下生癰,後成漏瘡,狀如牛眼,膿血不止。治法以鹽少許納牛耳中,然後取牛耳中垢敷漏上,數次即瘥。如不用鹽,牛耳不癢,垢亦難取,故取垢必須鹽也。
胡公弼曰:人之兩脅,乃足厥陰肝經氣分出入之道路,一有阻滯,不得疏通,鬱而為痛,故血亦因之而凝聚矣。是以脅之上下發毒,皆屬肝經。(《青囊》)
王肯堂曰:蜂窩兩脅雙發疽,或發於左脅,或發於右脅,或兩脅雙發,乃足厥陰肝經期門及章門穴,是經多血少氣,如上至淵液、輒筋二穴,屬足少陽膽經,多氣少血,因氣虛而得,不可用熱劑,恐傷骨膜。(《準繩》)
馮魯瞻曰:脅癰者,乃足厥陰、少陽之經,相火之司也。苟或肝膽之氣不平,則風火內搏,榮逆血熱而鬱聚為膿矣。(《錦囊》)。
《心法》曰:脅疽生於軟肋,肋有硬骨者為肋,肋下軟肉處為季脅,乃肝膽怒火凝結而成。多生體虛之人,初如梅李,漸長如碗如盆。
白話文:
脅疽門主論
《靈樞》記載:長在脅肋部位的疾病,稱為敗疪。敗疪是婦女的疾病。用灸法治療,會形成大型膿腫,膿腫內有像赤小豆般大小的活肉。治療方法是將銼䔖草根(或《甲乙經》中記載的銼䔖草和赤松根)各一升,加水一斗六升煎煮,熬成三升,趁熱服用,然後穿著厚衣服,坐在鍋上熏蒸,直到出透汗為止。
王肯堂認為:脅疽屬於手厥陰、心包絡、足厥陰肝經的火熱毒邪,與怒氣相加而發病,應迅速治療,否則潰爛難以癒合,多危及生命。(《準繩》)
陳實功認為:脅癰多由鬱怒肝火引起。體虛的人容易患此病,肥胖體實的人則不會有這種症狀。初期可用梔子清肝湯疏肝瀉火;膿腫形成後,可用四妙湯加香附、青皮;膿腫成熟後即可針刺,但要注意不要傷到內膜;潰爛後,可用八珍湯加山萸肉、牡丹皮、澤瀉,滋補腎水。如果因虛勞而患此病,膿液稀薄臭穢,補托無效者,則難以痊癒。(《正宗》)
汪省之認為:脅癰也就是穿脅癰,左側為癰,右側為疽,是由於風濕侵入骨骼之間,久治不愈,逐漸感到皮膚麻木、骨頭疼痛,最終發病於腰脅部位。氣虛胃弱的人,絕對不能服用過多的溫補陽氣的藥物,以免內受熱邪,虛熱更盛,導致損傷內膜,應當謹慎。(《理例》)
汪省之還記載:曾經有一個人脅下生癰,後來變成漏瘡,形狀像牛眼,膿血不止。治療方法是用少許鹽塞進牛耳中,然後取牛耳中的耳垢敷在漏瘡上,幾次後即可痊癒。如果不用鹽,牛耳就不會癢,耳垢也難以取得,所以取得耳垢必須用鹽。
胡公弼認為:人的兩脅是足厥陰肝經氣血出入的通道,如果氣血運行受阻,不能疏通,就會鬱積成痛,所以血液也會因此而凝滯。因此,脅肋上下發生的瘡毒,都屬於肝經。(《青囊》)
王肯堂認為:蜂窩組織炎導致兩脅同時長疽,或者發病於左脅,或者發病於右脅,或者兩脅同時發病,都與足厥陰肝經的期門穴和章門穴相關。此經多血少氣,如果向上蔓延到淵液穴、輒筋穴(屬足少陽膽經),則多氣少血,因氣虛而發病,不能使用溫熱藥物,以免損傷骨膜。(《準繩》)
馮魯瞻認為:脅癰屬於足厥陰、少陽經,是相火所主之處。如果肝膽之氣不順,就會導致風火內搏,氣血逆亂,血熱鬱結而形成膿腫。(《錦囊》)
《心法》記載:脅疽長在軟肋處,肋骨是硬骨,肋骨下方的柔軟部位稱為季脅,是肝膽怒火凝結而成。多發生在體虛的人身上,初期像梅子李子般大小,逐漸長大像碗或盆一樣。
2. 脅疽門主方
脅癰。
地榆,金銀花(各五錢),川貝母,當歸(各二錢),穿山甲(炮),赤芍(各三錢),皂角刺,連翹,白芷(各一錢五分),甘草節(一錢),夏枯草(一兩)
先煎後入藥,鼠黏子(一錢五分),紫花地丁(一兩)
煎濾汁再入,鮮菊花根一兩搗汁和服。
白話文:
脅下腫瘍治療方劑:
用地榆、金銀花各五錢,川貝母、當歸各二錢,炮製過的穿山甲、赤芍藥各三錢,皂角刺、連翹、白芷各一錢五分,甘草節一錢,夏枯草一兩。先將這些藥材煎煮,然後加入鼠黏子一錢五分和紫花地丁一兩繼續煎煮。最後將藥汁過濾,再加入一兩鮮菊花根搗成的汁液一起服用。
3. 內發丹毒門主論
王肯堂曰:內發丹毒,脅下至腰胯間腫痛,赤色如霞。治之稍緩,毒攻於內,嘔噦昏迷,胸腹䐜脹者死。二便不通,遍身青紫者死,急砭出惡血,服防風通聖散去白朮、甘草,紫金丹、勝金丹汗之。服汗劑得汗則生;無汗則死。嘔吐不食譫語者死。(《準繩》)
《心法》曰:內發丹毒,由肝脾二經熱極生風所致。生於肋骨,延及腰胯,色赤如霞,遊走如雲,痛如火燎,急向紅腫周圍砭出紫黑血,以瘦牛肉或羊肉片貼之,其毒即可減去一半。若嘔噦昏憒,胸腹䐜脹,遍身青紫者,則為毒氣內攻,屬逆。
白話文:
內發丹毒門主論
王肯堂說:內發丹毒,患者脅肋下到腰胯之間腫痛,皮膚紅得像霞光一樣。如果治療稍微延緩,毒邪就會內攻,出現嘔吐、呃逆、昏迷,胸腹脹滿的,就會死亡。大小便不通,全身發青紫的,也會死亡。要趕緊用針刀放出瘀血,服用防風通聖散(去除白朮、甘草),再服用紫金丹、勝金丹以發汗。服用發汗的藥物,能出汗就能活;不出汗就會死。(出自《準繩》)
《心法》說:內發丹毒,是由於肝脾兩經的熱邪極盛而生風引起的。丹毒發生在肋骨部位,蔓延到腰胯,顏色紅得像霞光,遊走不定像雲彩一樣,疼痛像火燒一樣。要趕緊在紅腫部位附近用針刀放出紫黑色的瘀血,再用瘦牛肉或羊肉片貼在患處,這樣毒邪就能減輕一半。如果出現嘔吐、呃逆、昏迷、胸腹脹滿,全身發青紫,那就是毒邪內攻,屬於病情危重的逆證。
4. 俠熒疽門主論
《鬼遺方》云:俠熒疽,腫起發肋及兩肩肘頭,二十日不穴死。九日可刺,發赤白相間,膿多可治,赤白全無者不治。又云:兩肋起疽名為發肋。初腫盛至數日不穴,攻即腫大如杯碗,高如鏊背,痛徹內腸絞刺,左邊患應右邊痛,右邊患應左邊痛,唯有此處多是內毒,卻入攻而死者多。人有斯患,急以針刺出膿血,則免內攻傷內矣。
《心法》曰:肋疽,即俠熒疽,生於肋條骨間,由肝火鬱怒結聚而成。初如梅李,漸大如碗,色紫焮痛,連及肩肘,患在左痛牽右肋,患在右痛牽左肋,二十一日得稠膿為順,屆期潰出清水者逆。
白話文:
俠熒疽門主論
《鬼遺方》記載:俠熒疽,腫脹從肋部蔓延到兩肩和肘部,二十天不潰破就會死亡。九天後可以針刺,如果腫脹處呈現赤白相間的顏色,膿液很多,就能治癒;如果完全沒有赤白相間的顏色,則無法治癒。又說:長在兩肋的疽,叫做發肋。初期腫脹,如果幾天不潰破,繼續發展就會腫得像碗一樣大,高聳如鏊背,疼痛深入腸子,像絞痛一樣,左側患病則右側疼痛,右側患病則左側疼痛。這種情況大多是內有毒素,如果強行治療,死亡率很高。如果有人得了這種病,要趕緊用針刺破排出膿血,就能避免內部感染加重。
《心法》記載:肋疽,就是俠熒疽,長在肋骨之間,是由肝火鬱結所致。初期像梅子李子般大小,逐漸腫大如碗,顏色紫紅,腫脹疼痛,蔓延到肩肘,左側患病會牽扯到右側肋部疼痛,右側患病會牽扯到左側肋部疼痛。二十一天內排出濃稠的膿液是正常的,如果到期只排出清水則是不好的徵兆。
5. 骨羨瘡門主論
申鬥垣曰:骨羨瘡,乃足太陽膀胱經多血少氣,生於神堂二穴,乃隔關、膈俞穴。初發作癢不可忍,如燎漿水疱,抓破內見骨,過十日遍身作癢,不可治也。(《啟玄》)。
白話文:
申鬥垣說:骨羨瘡,是足太陽膀胱經氣血失調,血多氣少造成的疾病,發生在神堂穴(即隔關穴、膈俞穴)附近。初期發作奇癢無比,像被熱水燙傷一樣起水泡,抓破後可以看到骨頭,十天後全身都會發癢,就難以治癒了。(出自《啟玄》)
6. 黃瓜癰門主論
申鬥垣曰:黃瓜癰,生脅前,長尺余,高起二寸。上頭小者謂之逆毒難治,下頭小者謂之順毒可治(《啟玄》)
白話文:
黃瓜癰長在脅肋前方,長約一尺,高約二寸。腫塊頂端較小者,稱為逆毒,難以治療;腫塊底部較小者,稱為順毒,可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