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二十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 (8)

1. 脅疽門主論

《靈樞》云:發於脅,名曰敗疪。敗疪者,女子之病也。灸之,其狀大癰膿,其中乃有生肉,大如赤小豆,治之銼䔖翹草根各一升,(《甲乙經》銼䔖草、赤松根各一升。)以水一斗六升煮之,竭為取三升,即強飲厚衣,坐於釜上,令汗至足已。

白話文:

《靈樞》中記載:發生在脅下的疾病,叫做敗疪。敗疪是女性特有的疾病,灸治後,患處會形成一個大膿包,裡面會長出像赤小豆一樣大小的新鮮肉芽。治療方法是:取銼䔖草根一升(《甲乙經》中是銼䔖草和赤松根各一升),加水一斗六升煮成藥液,濃縮熬製成三升,病患將藥液一飲而盡,穿著厚衣服,坐在鍋爐上面,讓汗液流到腳趾為止。

王肯堂曰:脅疽屬手厥陰、心包絡、足厥陰肝火熱毒,怒氣相併而作,宜速治,不然潰爛不斂,多致危殆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脅疽屬於手厥陰(肺經)、心包絡、足厥陰(肝經)肝火熱毒,怒氣相併而發作,應迅速治療,否則潰爛不收斂,多會危及生命。(《準繩》)

陳實功曰:脅癰多從鬱怒肝火而發。虛怯人多有之,肥胖內實者無此證。初起宜梔子清肝湯,解鬱瀉火;已成四妙湯加香附青皮;膿成者即針之,勿傷內膜;潰後八珍湯加山萸肉、牡丹皮澤瀉,兼滋腎水。若虛勞而得者,破流臭敗稀膿,補托不應者,俱死。(《正宗》)

白話文:

陳實功說:脇下的癰疽多是由於鬱怒的肝火引發,虛弱怯懦的人多有此症狀,而肥胖內實的人則無此症。初起時應服用梔子清肝湯,以疏解鬱結、瀉去肝火;已成膿者可服用四妙湯,並加入香附、青皮;膿已形成要即刻用針刺破,但不要傷及內膜;潰破後服用八珍湯,並加入山萸肉、牡丹皮、澤瀉,兼以滋補腎水。如果由於虛勞而患上脇下癰疽,膿液稀薄、臭敗、破流,用補益的方法治療也不會見效,患者多半會死亡。(出自《正宗》)

汪省之曰:脅癰即穿脅癰,左為癰,右為疽,乃風濕入於骨間,日久不散,漸覺皮麻骨痛,發於腰脅。氣虛胃弱之人,切不可過與補陽之藥,恐內受熱劑則虛熱愈盛,盛則透傷內膜,切宜慎之。(《理例》)

白話文:

汪省之說:穿脅癰就是側面長瘡,左側的叫癰,右側的叫疽。這是由於外來的風濕侵入肌肉骨骼之間,時間一久沒有治好,慢慢會出現皮膚麻木、牙齒疼痛等症狀,然後發作在腰、脅部。氣虛胃弱的人,絕對不能過量服用補陽的藥物,否則內部受熱加劇,虛熱就會更加嚴重,熱盛就會損傷內層的皮膜,一定要慎重。(《理例》)

又曰:昔一人脅下生癰,後成漏瘡,狀如牛眼,膿血不止。治法以鹽少許納牛耳中,然後取牛耳中垢敷漏上,數次即瘥。如不用鹽,牛耳不癢,垢亦難取,故取垢必須鹽也。

白話文:

又說:從前一個人肋下生了一個癰,之後變成了一個漏瘡,形狀像牛眼,膿血不止。治療的方法是用少量鹽塞進牛的耳朵裡,然後取牛耳垢敷在漏瘡上,數次即可痊癒。如果不使用鹽,牛的耳朵就不會癢,也就不容易取下耳垢,所以取耳垢必須用鹽。

胡公弼曰:人之兩脅,乃足厥陰肝經氣分出入之道路,一有阻滯,不得疏通,鬱而為痛,故血亦因之而凝聚矣。是以脅之上下發毒,皆屬肝經。(《青囊》)

白話文:

胡公弼說:人體的兩側脅部是足厥陰肝經氣血出入的道路,一旦阻滯不通,鬱結成為疼痛,血也因此而凝聚。因此,脅部以上下發生的瘡毒,都屬於肝經的病變。(取自《青囊》)

王肯堂曰:蜂窩兩脅雙發疽,或發於左脅,或發於右脅,或兩脅雙發,乃足厥陰肝經期門及章門穴,是經多血少氣,如上至淵液、輒筋二穴,屬足少陽膽經,多氣少血,因氣虛而得,不可用熱劑,恐傷骨膜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蜂窩組織炎生長在兩側肋骨雙發作瘡,或左側肋骨發作,或右側肋骨發作,或兩側肋骨雙發作,是足厥陰肝經的期門穴和章門穴,此經絡血多氣少,如果往上升至淵液穴和輒筋穴,屬於足少陽膽經,氣多血少,因氣虛而得症,不可用熱藥,恐怕會傷到骨膜。(《準繩》)

馮魯瞻曰:脅癰者,乃足厥陰、少陽之經,相火之司也。苟或肝膽之氣不平,則風火內搏,榮逆血熱而鬱聚為膿矣。(《錦囊》)。

白話文:

馮魯瞻說:脅部長癰,是足厥陰、少陽經相火所在的區域。如果肝膽之氣不平,那麼風火內搏,氣血逆亂而瘀積成膿。

《心法》曰:脅疽生於軟肋,肋有硬骨者為肋,肋下軟肉處為季脅,乃肝膽怒火凝結而成。多生體虛之人,初如梅李,漸長如碗如盆。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中記載:脅疽長在柔軟的肋骨處,長在肋骨有硬骨的地方的是肋骨,在肋骨下的柔軟肉的地方是季脅。脅疽是由肝膽的怒火凝結而成的。大部分長在身體虛弱的人身上,初期像梅子和李子,逐漸長大到碗口或盆口那麼大。

2. 脅疽門主方

脅癰。

地榆金銀花(各五錢),川貝母當歸(各二錢),穿山甲(炮),赤芍(各三錢),皂角刺,連翹白芷(各一錢五分),甘草節(一錢),夏枯草(一兩)

白話文:

地榆、金銀花(各25克),川貝母、當歸(各10克),穿山甲(炮製過)、赤芍(各15克),皁角刺、連翹、白芷(各7.5克),甘草節(5克),夏枯草(50克)。

先煎後入藥,鼠黏子(一錢五分),紫花地丁(一兩)

煎濾汁再入,鮮菊花根一兩搗汁和服。

3. 內發丹毒門主論

王肯堂曰:內發丹毒,脅下至腰胯間腫痛,赤色如霞。治之稍緩,毒攻於內,嘔噦昏迷,胸腹䐜脹者死。二便不通,遍身青紫者死,急砭出惡血,服防風通聖散白朮甘草紫金丹勝金丹汗之。服汗劑得汗則生;無汗則死。嘔吐不食譫語者死。(《準繩》)

白話文:

王肯堂說:內發丹毒,從脅部到腰胯之間腫痛,顏色鮮紅如晚霞。如果治療稍緩,毒氣攻入內臟,就會出現嘔吐、昏迷、胸腹脹滿的症狀,最終會死亡。如果小便和大便不通,全身出現青紫色,也是死亡的徵兆。此時,必須立即放血以排出毒血,服用防風通聖散,去除白朮和甘草,服用紫金丹和勝金丹來發汗。如果服用了發汗藥之後出汗,就能夠存活下來;如果不出汗,就會死亡。如果出現嘔吐、不思飲食、神志昏亂的症狀,也是死亡的徵兆。(《準繩》)

《心法》曰:內發丹毒,由肝脾二經熱極生風所致。生於肋骨,延及腰胯,色赤如霞,遊走如雲,痛如火燎,急向紅腫周圍砭出紫黑血,以瘦牛肉羊肉片貼之,其毒即可減去一半。若嘔噦昏憒,胸腹䐜脹,遍身青紫者,則為毒氣內攻,屬逆。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中記載:內發丹毒,是由於肝臟和脾臟兩條經絡熱氣極盛,生出風氣所引起的。丹毒發作於肋骨,蔓延到腰部和大腿,顏色像霞光一樣鮮紅,遊走不定像雲朵一樣,疼痛像火燒一樣劇烈。應該趕緊在紅腫的周圍用針刺放出紫黑色的血液,然後用瘦牛肉或羊肉片貼在患處,這樣可以減輕一半的毒性。如果出現嘔吐噁心、頭昏不清醒、胸腹脹滿、全身青紫的症狀,那麼就是毒氣在體內攻陷,屬於逆症。

4. 俠熒疽門主論

《鬼遺方》云:俠熒疽,腫起發肋及兩肩肘頭,二十日不穴死。九日可刺,發赤白相間,膿多可治,赤白全無者不治。又云:兩肋起疽名為發肋。初腫盛至數日不穴,攻即腫大如杯碗,高如鏊背,痛徹內腸絞刺,左邊患應右邊痛,右邊患應左邊痛,唯有此處多是內毒,卻入攻而死者多。人有斯患,急以針刺出膿血,則免內攻傷內矣。

白話文:

《鬼遺方》中提到:俠熒疽,是在肋骨和兩邊肩膀與手肘出現腫脹的疾病,如果二十天內沒有穿刺治療就會死亡。如果發病九天,可以進行穿刺,如果穿刺後流出紅、白相間的膿液,就可以治癒,但如果沒有任何膿液流出,則無法治癒。另外,在肋骨部位出現癰疽,稱為發肋。在疾病初期腫脹嚴重,幾天之後如果不穿刺,則會腫大如杯碗,高度像鏊背一樣,疼痛深入內臟,就像被絞刺一樣。如果疾病在左側,則右側會出現疼痛,反之亦然。這種疾病通常是由於內毒引起的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死亡。如果有這種疾病,必須立即用針刺出膿血,以避免內攻損傷內臟。

《心法》曰:肋疽,即俠熒疽,生於肋條骨間,由肝火鬱怒結聚而成。初如梅李,漸大如碗,色紫焮痛,連及肩肘,患在左痛牽右肋,患在右痛牽左肋,二十一日得稠膿為順,屆期潰出清水者逆。

白話文:

《心法》中記載:「肋疽」,又稱俠熒疽,是一種發生在肋骨間隙的膿腫,形成的起因是肝火鬱怒結聚。剛開始的病症如同梅子、李子,慢慢腫大成碗狀,以紫黑色為主,疼痛難耐,且疼痛會蔓延到肩膀、手肘。病症位於左側時,疼痛會擴散到右側肋骨;病症位於右側時,疼痛則擴散到左側肋骨。如果在二十一天內膿液黏稠,則病症按照正常的發展順序;如果到期時膿液為清水狀,則病症的發展跟正常順序相逆。

5. 骨羨瘡門主論

申鬥垣曰:骨羨瘡,乃足太陽膀胱經多血少氣,生於神堂二穴,乃隔關、膈俞穴。初發作癢不可忍,如燎漿水疱,抓破內見骨,過十日遍身作癢,不可治也。(《啟玄》)。

白話文:

申鬥垣說:骨羨瘡,是足太陽膀胱經氣血不足引起的,產生於神堂、隔關、膈俞穴這些穴位。初期發作時奇癢難忍,如同被滾燙的漿水燙傷一般,抓破後可見骨頭,十天後會蔓延至全身,到時就無法治癒了。(出自《啟玄》)

6. 黃瓜癰門主論

申鬥垣曰:黃瓜癰,生脅前,長尺余,高起二寸。上頭小者謂之逆毒難治,下頭小者謂之順毒可治(《啟玄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