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五 (11)
卷五 (11)
1. 治法指南
又曰:槐花治濕退熱之功,最為神速,大抵腫毒非用蒜灸及槐花酒,先去其勢,雖用托裡諸藥,其效未必甚速,惟胃寒之人,不可過用。
又曰:忍冬酒,治癰疽發背,初發時便當服此,不問疽發何處,或婦人乳癰,皆有奇效。如或處鄉落貧家,服此亦便且效,仍兼以麥飯石膏及神異膏貼之,甚效。
又曰:愚意前論腫瘍,有云忌補宜下者,有云禁用大黃者,此其為說若異,而亦以證有不同耳。蓋忌補者,忌邪之實也;畏攻者,畏氣之虛也。即如腫瘍多實,潰瘍多虛,此其常也。然腫瘍亦有不足,則有宜補不宜瀉者,潰瘍亦或有餘,則有宜瀉不宜補者,此其變也。或宜補,或宜瀉,總在「虛實」二字,最多疑似,貴有定見。
如火盛者,宜清者也;氣滯者,宜行者也;既熱且壅,宜下者也;無滯無壅,則不宜妄用攻下,此用攻之宜禁者也。至若用補之法,亦但察此二者,凡氣道壅滯者,不宜補,火邪熾盛者,不宜溫。
若氣道無滯,火邪不甚,或飲食二便,清利如常,而患有危險可畏者,此雖未見虛證,或腫瘍未潰,亦宜即從托補,何也?蓋恐困苦日久,無損自虛,若能預固元氣,則膿必易化,膿必易潰,口必易斂,即大羸大潰,猶可望生者,必待虛證疊出,或既潰不能收斂,而後勉力支持,則輕者必重,重者必危,能無晚乎!此腫瘍之有不足也,所繫非細,不可不察。
又曰:潰瘍有餘之證,其辨有四:蓋一以元氣本強,火邪本盛,雖膿潰之後,而內熱猶未盡除,或大便堅實,而能食,脈滑者,此其形氣病氣俱有餘,乃宜清利,不宜溫補,火退自愈,亦善證也。一以真陰內虧,水不制火,膿既泄而熱反甚,脈反躁者,欲清之則正氣已虛,欲補之則邪氣愈甚,此正不勝邪,窮敗之證,不可治也。
一以毒深而潰淺者,其肌腠之膿已潰,而根盤之毒未動,此乃假頭,非真潰也,不得遽認為潰瘍,而概施托補,若誤用之,則反增其害,當詳辨之。又有一種元氣已虛,極似宜補,然其稟質滯濁,肌肉堅厚色黑,而氣道多壅者,略施培補,反加滯悶,若此輩者,真虛既不可補,假實又不可攻,最難調理,極易招怨,是亦不治之證也。
總之潰瘍有餘者,十之一二;故潰瘍宜清者少,腫瘍不足者十常四五,故腫瘍宜補者多,此亦以癰疽之危險,有關生死者為言,故貴防其未然也。至若經絡浮淺之毒,不過腫則必潰,潰則必收,又何必卷卷以補瀉為辨也,觀者審之。
張潔古曰:有里者下之。
蔣示吉曰:司命者用藥,但有一可補之機,則補之,有不可不攻之勢,則攻之,庶幾得古人好生之意者哉。
又曰:夫瘡瘍既潰,肉腐膿流,血散氣消,其虛之必補也,宜矣,用十全大補湯,為潰後諸證之總司。
白話文:
[治法指南]
另外有說:槐花治療濕氣和退熱的效果,非常快速神奇。一般來說,腫毒如果不用蒜灸或槐花酒先去除其勢頭,就算使用托裡類的藥物,效果也不一定很快。只有腸胃虛寒的人,不適合過量使用。
另外有說:忍冬酒,治療癰疽和發背,在剛開始發作時就應該服用。不論癰疽長在哪裡,或是婦女的乳癰,都有奇效。如果是在鄉下貧窮人家,服用此藥既方便又有效。同時搭配麥飯石膏和神異膏貼敷,效果更好。
另外有說:我的看法是之前討論腫瘤時,有的說要忌用補藥而應該使用瀉藥,有的說要禁用大黃,這些說法好像不同,但其實是因為病情不同。之所以要忌用補藥,是因為要避免邪氣更盛;之所以要避免攻伐,是因為擔心氣虛。就像腫瘤多半是實證,潰瘍多半是虛證,這是通常的情況。但是,腫瘤也有可能是虛的,這時就適合用補藥,而不適合用瀉藥;潰瘍也有可能是實的,這時就適合用瀉藥,而不適合用補藥,這是變化的情況。要補還是要瀉,重點在於「虛實」這兩個字,很多時候很難判斷,所以要有明確的見解。
如果體內火氣旺盛,就應該用清熱的藥物;如果氣機不順暢,就應該用行氣的藥物;如果既有熱又有壅塞,就應該用瀉下的藥物。如果沒有氣滯也沒有壅塞,就不應該隨便使用攻下藥。這是使用攻下藥時的禁忌。至於使用補藥的方法,也要觀察這兩種情況,凡是氣機不通暢的,不適合用補藥;凡是火邪旺盛的,不適合用溫補的藥物。
如果氣機沒有阻滯,火邪不嚴重,或是飲食和大小便都正常順暢,但病情有危險,即使還沒看到虛證,或是腫瘤還沒潰爛,也應該立即使用托補的方法。為什麼呢?因為擔心病情拖久了,會自然轉虛。如果能事先鞏固元氣,膿就比較容易化開,也比較容易潰爛,傷口也比較容易癒合。即使是大範圍的虛弱或大面積潰爛,都還有康復的希望。如果等到虛證都出現了,或是潰爛後無法收口,才勉強去支持,那麼輕微的病也會變成重症,重症也會變成危症,那就太晚了!這就是腫瘤有可能不足的情況,關係重大,不可不仔細觀察。
另外有說:潰瘍有餘的症狀,辨別方式有四種:第一種是元氣原本就強盛,火邪原本就旺盛,雖然膿已經潰爛出來了,體內的熱還沒完全消除,或是大便堅硬,但仍然能吃,脈象滑實,這是形、氣、病氣都屬於有餘,應該清熱利濕,不適合溫補,熱退了自然就會好,這是好轉的現象。第二種是真陰虧損,水無法制火,膿洩出來後反而更熱,脈搏反而更急促,想用清熱的藥,但正氣已經虛弱,想用補藥,邪氣反而更盛,這是正氣不勝邪氣,走投無路的敗象,無法治療。
第三種是毒素深而潰爛淺,皮膚表面的膿潰爛了,但根部的毒素還沒被清除,這只是假象,不是真正的潰爛,不能馬上認定是潰瘍而使用托補的藥物,如果用錯,反而會增加傷害,必須詳細辨別。還有一種是元氣已經虛弱,看起來很適合用補藥,但是他的體質混濁,肌肉堅硬厚實且顏色發黑,而且氣機多半不順暢,稍微用補養的藥物,反而會更悶脹。這種情況,真虛不能補,假實也不能攻,最難調理,而且容易招來抱怨,這也是無法治療的狀況。
總之,潰瘍屬於有餘的狀況,只有十分之一二;因此,潰瘍適合清熱的比較少。腫瘤屬於不足的情況,常常有十分之四五;因此,腫瘤適合補養的比較多。這是以癰疽的危險,關乎生死而言,所以要預防它的發生。至於經絡淺表的毒素,不過是腫起來就會潰爛,潰爛就會收口,又何必拘泥於補瀉呢?希望大家仔細觀察。
張潔古說:病在內部,就要用攻下的方法。
蔣示吉說:使用藥物的人,只要有一點可以補的機會,就應該補;有不得不攻的狀況,就應該攻。這樣或許就能符合古人重視生命的心意。
另外有說:瘡瘍已經潰爛,肌肉腐壞流膿,氣血耗散,這時當然應該要補養。使用十全大補湯,可以治療潰爛後各種虛弱的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