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五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4)

1. 論五運六氣

)經曰:先立其年,以明其氣,每年先立氣運,審其太過不及,然後以地之主氣為本,天之客氣加臨於上為標,以求六化之變。如氣之勝也,微者隨之,甚者制之;氣之復也,和者平之,暴者奪之;皆隨勝氣,安其屈伏,以平為期。明堂詩曰:甲膽乙肝丙小腸,丁心戊胃己脾鄉,庚屬大腸辛屬肺,壬屬膀胱癸腎臟,三焦亦向壬宮寄,胞絡同歸入癸方,此言人秉天干之氣而生也。

又曰:肺寅大卯胃辰宮,脾巳心午小未中,申膀酉腎心胞戌,亥三子膽醜肝通,此言地支通注氣血以時也。觀此三詩,則天地之氣,無時不流通於人身矣。故一氣不通,不能生化,天有六氣,人以三陰三陽而上奉之,地有五行,人以五臟六腑而下應之,臟為陰而其數奇,以應五運。

蓋五行質具於地,而氣則行於天也,腑為陽而其數偶,以應六氣,蓋六淫雖降於天,而勢必充於地也。子午為天地之中正,君火位焉,手少陰心經(午宮),足少陰腎經(子宮)居之,辰戌為七政之魁罡,寒水位焉,手太陽小腸經(戌宮),足太陽膀胱經(辰宮)居之,然火從水化,水隨腎至,故少陰為臟位,與太陽隔而氣相合為腑也。丑未為歸臟之標本,濕土位焉,手太陰肺經(醜宮),足太陰脾經(未宮)居之。

卯酉為日月之道路,燥金位焉,手陽明大腸經(卯宮),足陽明胃經(酉宮)居之,然子隨母居,土旺金盛,故太陰為臟位,與陽明隔而氣相合為腑也。巳亥為天地之門戶,風木位焉,(卯雖木之正分,為陽明燥金所居,然木生在亥,而對化於巳也。)手厥陰心胞絡經(巳宮),足厥陰肝經(亥宮)居之。

寅申握生化之始終,相火位焉,足少陽膽經(寅宮),手少陽三焦經(申宮)居之,然相火寄於肝腎,膽者肝之腑,心胞絡者腎之配,故厥陰為臟位,與少陽隔而氣相合為腑也。南政三陰司天,則皆寸不應,三陰在泉,則皆尺不應,北政三陰司天,則皆尺不應,三陰在泉,則皆寸不應,不應者,則皆沉脈也。

凡脈之司天在泉不應者,皆以少陰而論之,故北政之歲,人氣面北而寸北尺南,地左間之氣在右寸,地右間之氣在左寸,天左間之氣在右尺,天右間之氣在左尺。(《要訣》云:每年退二支,便是客鄉,如子年司天,後二支是戌,太陽寒水為初氣,亥厥陰風木為二氣,子少陰君火為三氣,醜太陰濕土為四氣,寅少陽相火為五氣,卯陽明燥金為六氣,此言六氣以君火為尊,五行以濕土為重也。)經曰:必先歲氣,毋伐天和。

又曰:不知年之所加,氣之盛衰,不可以為工。學者合而觀之,更精於脈證,乃自得之。噫!儒之道博約而已,醫之道運氣而已,學者豈可忽忽而不精究歟!

白話文:

論五運六氣

《黃帝內經》說:要先確定每一年,才能明白那一年的氣運。每年都要先確立氣運,審查氣運是太過還是不及,然後以地面的主導之氣為根本,天上的客氣加在上面為標誌,以此來探求六氣變化的規律。如果氣的盛衰,微弱的就順應它,強盛的就制約它;如果氣恢復平穩,平和的就保持,暴烈的就奪走它。總之,都要順應盛氣,使其屈服,以平和為目標。

有一首《明堂詩》說:甲對應膽,乙對應肝,丙對應小腸,丁對應心,戊對應胃,己對應脾,庚對應大腸,辛對應肺,壬對應膀胱,癸對應腎,三焦也寄於壬,心包絡也歸入癸。這說明人秉承天干的氣而生。

又有一首詩說:肺在寅時,大腸在卯時,胃在辰時,脾在巳時,心在午時,小腸在未時,膀胱在申時,腎在酉時,心包絡在戌時,三焦在亥時,膽在子時,肝在丑時。這說明地支的氣血流通按時序運行。

綜觀這三首詩,天地的氣息,無時無刻不在人體內流通。所以,一旦氣息不通,就不能產生變化。天有六氣,人以三陰三陽之氣來接受,地有五行,人以五臟六腑來相應。臟為陰,其數為奇數,以應五運。

五行的物質存在於地面,而氣則運行於天空。腑為陽,其數為偶數,以應六氣。六種外來邪氣雖然從天而降,但必定充斥於地面。子午為天地的正中位置,君火之氣在此。手少陰心經(午宮)和足少陰腎經(子宮)在此。辰戌為七政的關鍵位置,寒水之氣在此。手太陽小腸經(戌宮)和足太陽膀胱經(辰宮)在此。然而火隨水而化,水隨腎而至,所以少陰是臟的位置,與太陽經脈相隔,但氣相合,為腑。丑未為臟之歸宿,濕土之氣在此。手太陰肺經(丑宮)和足太陰脾經(未宮)在此。

卯酉為日月運行的道路,燥金之氣在此。手陽明大腸經(卯宮)和足陽明胃經(酉宮)在此。然而子隨母居,土旺金盛,所以太陰是臟的位置,與陽明經脈相隔,但氣相合,為腑。巳亥為天地的門戶,風木之氣在此。(卯雖然是木的正位,卻被陽明燥金所佔,然而木生於亥,而變化於巳。)手厥陰心包絡經(巳宮)和足厥陰肝經(亥宮)在此。

寅申掌握生化的開始和終結,相火之氣在此。足少陽膽經(寅宮)和手少陽三焦經(申宮)在此。然而相火寄於肝腎,膽是肝的腑,心包絡是腎的配屬,所以厥陰是臟的位置,與少陽經脈相隔,但氣相合,為腑。南政的三陰司天,寸脈都不應,三陰在泉,尺脈都不應。北政的三陰司天,尺脈都不應,三陰在泉,寸脈都不應。不應的,都是沉脈。

凡是脈象司天在泉不應的,都以少陰來論斷。所以北政的年份,人氣面向北方,寸脈在北,尺脈在南。地左側間隔之氣在右寸,地右側間隔之氣在左寸,天左側間隔之氣在右尺,天右側間隔之氣在左尺。《要訣》說:每年都要退後兩個地支,這就是客氣的位置。比如子年是司天,後兩個地支就是戌,太陽寒水是初氣,亥厥陰風木是二氣,子少陰君火是三氣,丑太陰濕土是四氣,寅少陽相火是五氣,卯陽明燥金是六氣。這說明六氣以君火為尊,五行以濕土為重。經文說:一定要先明白當年的氣運,不要違背天地的和諧之氣。

經文又說:不了解每年的氣運加臨、氣的盛衰變化,就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醫生。學者們應該綜合來看,更要精通脈象和證候,才能有所領悟。唉!儒家的道理是博大而簡要,醫學的道理是運氣變化而已,學者們怎麼可以輕忽而不深入研究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