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世澄

《瘍醫大全》~ 卷五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3)

1. 論五運六氣

六壬之年,木運太過,則風氣大行,風病乃生,脾土受邪,治當平木以補脾。六丁之年,水運不及,則金氣乘旺,反見燥化,燥病乃行,治當補肝以清燥,此客運之治法也。太陽寒水,治以辛熱;陽明燥金,治以溫苦;少陽相火,治以鹹寒;太陰濕土,治以苦熱;少陰君火,治以苦寒;厥陰風木,治以辛涼;此六氣之治法也。

然運氣之所以有變者,以相得則和,不相得則病,又有相得而病者,以下臨上位不當也,五行相生為相得,相剋為不相得,上臨下為順,下臨上為逆,運氣相同,名曰天符。司天者,司之為言直也,直行天令,上之位也,歲運者,運之為言,動也,主天地之間,人物化生之氣中之位也。在泉者,生地之化,行乎地中下之位也。

當年之中,司天之氣與中氣運相同者,(中氣運,指歲運而言。)曰天符。(戊子戊午戊寅戊申四年皆火,丙辰丙戌皆水,己丑己未皆土,乙卯乙酉皆金,丁巳丁亥皆木,六十年中,有此十二年,天符也。)天氣生運,曰順化。(如甲子年正月建丙寅,丙火生土,子當一陽初復,亦帶火意,俱能生土,五行相生,仿此六十年中,有此十二年順化也。)天氣克運,曰天刑。

(如庚子年正月建戊寅,戊土生金,不為君火,火下剋金,五行相剋,仿此六十年中,有此十二年天刑也。)運生天氣,曰小逆。(如壬子年正月建壬寅,壬水生木,子為君火,是木上生火,在於理論,如子臨父位,未當也。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小逆也。)運克天氣,曰不和。

(如丙子年正月建庚寅,庚金生水,子又水位,丙火少;故水上乘旺而來剋火,六十年中有此十二年不和也。)運臨本氣之位,曰歲會。當年十干建運與年辰十二律。(律者,支也。)五行相會,曰歲會。丙子、戊午、丁卯、乙酉,水火木金之運臨之,土無定位,寄旺於四季之末,各旺十八日有奇,甲辰、甲戌、己丑、己未是也。土運臨之已上八年,乃云歲會。

外又有四年,壬寅皆木,庚申皆金,是二陽年。癸巳皆火,辛亥皆水,是二陰年,亦是運與年辰相會,而不為歲會者,謂不當。四年正中月之故也,除二陽年則二陰年雖不名歲會,亦在上下五行相佐,皆為平氣之歲,天符歲會相合,名曰太乙天符。(如戊午年正月建申寅,甲木生火,午居離位,而少陰司天,豈非天符與歲會相合乎,六十年中歲會居八年,太乙有四年。)太過之運加地氣,曰同天符。

(庚子庚午年運同司地燥金,壬寅壬申年運同司地風木,甲辰甲戌年運同司地濕土,六十年中有此六年,同天符,陽也。)不及之運加地氣,曰同歲會。(辛丑辛未年運同司地寒水,癸卯癸酉年運同司地君火,癸巳癸亥年運同司地相火,六十年中有此六年,同歲會,陰也。

白話文:

在六壬的年份,木運太過旺盛,就會導致風邪盛行,產生風病,脾土會受到邪氣侵擾,治療上應當平抑過旺的木氣,並補養脾土。在六丁的年份,水運不足,金氣反而會過於旺盛,呈現乾燥的變化,產生燥病,治療上應當補養肝臟以清除燥熱,這就是處理客運的方法。太陽寒水,應該用辛辣溫熱的藥物來治療;陽明燥金,應該用溫和苦味的藥物來治療;少陽相火,應該用鹹寒的藥物來治療;太陰濕土,應該用苦味溫熱的藥物來治療;少陰君火,應該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;厥陰風木,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,這就是處理六氣的方法。

然而,運氣之所以會發生變化,是因為相合就平和,不相合就會生病。也有相合卻生病的情況,那是因為下位之氣侵犯上位之氣所導致的。五行相生就是相合,相剋就是不相合。上位之氣順著下位之氣是順,下位之氣侵犯上位之氣是逆。運氣和主氣相同,就稱為天符。司天,司的意思是直接,直接執行天上的命令,是處於上位的氣;歲運,運的意思是運行,主宰天地之間,萬物化生之氣的氣,是處於中間位置的氣;在泉,代表大地的化生之氣,運行於地下的氣,是處於下位的氣。

在一年之中,司天的氣和中運之氣相同的,稱為天符(戊子、戊午、戊寅、戊申這四年都屬火,丙辰、丙戌這兩年都屬水,己丑、己未這兩年都屬土,乙卯、乙酉這兩年都屬金,丁巳、丁亥這兩年都屬木,六十年中有這十二年是天符)。天之氣生助運之氣,稱為順化(例如甲子年正月建丙寅,丙火生土,子年是陽氣初生的時候,也帶有火的意味,都能夠生土,五行相生的規律,六十年中有這十二年是順化)。天之氣克制運之氣,稱為天刑(例如庚子年正月建戊寅,戊土生金,但不是君火,而是火向下克制金,五行相克的規律,六十年中有這十二年是天刑)。運之氣生助天之氣,稱為小逆(例如壬子年正月建壬寅,壬水生木,子年是君火,是木向上生火,從理論上來說,就像是兒子侵犯了父親的地位,不恰當。六十年中有這十二年是小逆)。運之氣克制天之氣,稱為不和(例如丙子年正月建庚寅,庚金生水,子年又是水的位置,丙火不足,所以水氣過旺而來克制火,六十年中有這十二年是不和)。運之氣和本氣的位置相合,稱為歲會。當年天干所主的運氣和地支所主的氣,五行相互吻合,稱為歲會。丙子、戊午、丁卯、乙酉這幾年,分別是水、火、木、金的運氣到來,土沒有固定的位置,寄託在每個季節的末尾,各旺盛十八天有餘,甲辰、甲戌、己丑、己未這幾年就是。土運到來的這八年,稱為歲會。

此外還有四年,壬寅年屬木,庚申年屬金,是陽年;癸巳年屬火,辛亥年屬水,是陰年,也是運氣和年辰相合,但不稱為歲會,是因為不恰當。是因為這四年正好是月份的關係。除了這兩個陽年,這兩個陰年雖然不叫歲會,但也因為上下五行相助,都算是平氣之年。天符和歲會相合,稱為太乙天符。(例如戊午年正月建申寅,甲木生火,午位在離卦,屬於少陰司天,這不就是天符和歲會相合嗎?六十年中,歲會有八年,太乙天符有四年。)太過之運加上地氣相同,稱為同天符(庚子、庚午年,運氣和地氣都屬燥金,壬寅、壬申年,運氣和地氣都屬風木,甲辰、甲戌年,運氣和地氣都屬濕土,六十年中有這六年是同天符,屬陽)。不及之運加上地氣相同,稱為同歲會(辛丑、辛未年,運氣和地氣都屬寒水,癸卯、癸酉年,運氣和地氣都屬君火,癸巳、癸亥年,運氣和地氣都屬相火,六十年中有這六年是同歲會,屬陰)。